《阿波羅13號》幕後再聚首 拍攝科幻大神新作

2020-11-22 1905電影網

《阿波羅13號》幕後再聚首 拍攝科幻大神新作

時間:2016.06.1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史蒂芬森小說《創世界》


    1905電影網訊 作為科幻領域中的裡程碑式的電影,《阿波羅13號》一直以來都是無法超越的作品。近日,又有重磅消息傳來,整個《阿波羅13號》的幕後班底,又將再一次聚首,將要把科幻大神尼爾·史蒂芬森的最新小說《創世界》(Seveneves)搬上銀幕。這個幕後班底包括了導演朗·霍華德、編劇威廉·布魯勒斯(William Broyles Jr.),以及著名製片人布萊恩·格雷澤。


    《創世界》這本小說去年上架銷售,其靈感源自尼爾·史蒂芬森在私人太空公司Blue Origin工作期間思考的太空垃圾問題。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垃圾被認為有可能會創造連鎖反應,製造出更多碎片阻礙人類探索太空。該小說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毫無預兆,毫無來由,月球爆炸了。」相信這樣的開場白肯定會令科幻迷熱血沸騰。整本小說構架宏大,前前後後講述了人類5000多年的歷史。


    一次神秘的災難使得地球將在兩年內變得不適宜人類居住,全球各國集合所有力量制定了一個計劃,讓人類作為一個種族得以在太空中繼續生存。然而人性之複雜外加太空中的各種威脅使得倖存者所剩無幾。五千年後他們的後裔分裂為七個具有不同特徵的種族,總人口達到三十億。當這些人重返地表,地球就像外星世界一樣陌生,而且似乎還有其他未知的存在……尼爾·史蒂芬森是美國著名的賽伯朋克流科幻作家,在當今被電腦培養起來的IT一代人群中,他享有不朽的聲譽。同時,除了小說,他還頻繁涉足於技術領域,擔任公司顧問,並為各類雜誌撰寫了大量技術文獻。他還在小說中混入了大量歷史、人類學、語言學、考古學、宗教、計算機、政治、哲學和地理的內容,形成一個亦幻亦真的世界,其風格鮮明,和其他賽伯朋克作家區別開來。


    這一次,《阿波羅13號》的幕後班底能夠重新聚首,再次拍攝科幻電影,非常值得人們的期待。不過,目前,影片正處在籌備的前期階段,演員遴選與故事改編的具體情況,尚不得而知。

文/雲貓貓

相關焦點

  • NASA阿波羅13號幕後照片揭示了註定的登月失敗
    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13號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幾乎將三名太空人困在太空,引發了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救援任務,以下是阿波羅13號太空人拍攝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1970年4月11日,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13號發射升空,距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還不到一年。阿波羅13號見證了太空人吉姆·洛弗爾、傑克·史威格特和弗雷德·海斯登上月球的瑪羅夫人號編隊。但這一不幸的任務從來沒有打算到達月球,一塊暴露在外的絕緣電線幾乎殺死了三名太空人。4月13日,僅僅飛行了55小時46分鐘,一次例行的氧氣罐攪動導致飛船服務艙發生嚴重爆炸。
  • 太空電影的幕後推手
    走著走著,他們相遇了……科幻電影的發展史,其實也是電影故事和科學的交流史。作為一個龐大的科研機構,NASA深知熒幕形象的重要性——參與影視製作絕對可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從《天地大碰撞》到《生活大爆炸》、從《阿波羅13號》到《哈勃望遠鏡(3D)》,獲得過NASA協助的電影、電視劇和紀錄片數以千計。
  • 阿波羅13號:「成功的失敗」還是科學的勝利?
    阿波羅11號和阿波羅12號之後的第三次這樣的任務,在登月56小時後,阿波羅13號在氧氣罐破裂時遭遇了災難性的爆炸。「嘿,休斯頓,我們在這裡遇到了麻煩,」洛維爾說。這次任務失敗了,阿波羅13號成為了一次救援任務,它繞著月球飛回家。他們很幸運,1970年4月17日他們的「奧德賽」指揮艙成功的濺落南太平洋上。
  • 一個關於失敗的故事,讓人熱血沸騰 《阿波羅13號》公映25周年...
    時光網特稿 25年前,朗·霍華德執導的紀實太空電影《阿波羅13號》在美國公映;50年前,則發生了影片所聚焦的真實故事——阿波羅13號載人登月飛船事件。事實上,影片《阿波羅13號》正是根據吉姆·洛威爾——阿波羅13號飛船指令長——所著紀實小說《失去的月球》(Lost Moon)改編。  阿波羅13號的原定目標是登陸月球,這是飛船上三名太空人畢生的夢想,也是參與這一計劃的成千上萬名工作人員奮鬥的目標。
  • 阿波羅13號事故45周年:真相公開
    據國外媒體報導,很多美國航天業內人士對於導演朗·霍華德(Ron Howard)拍攝的電影《阿波羅13號》常常懷有一種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這部電影對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計劃進行了可說是極為精準的描述,並且大體上對阿波羅13號意外事件的處理進行了正面的展現。
  • 《無間道》幕後鐵三角再聚首 警匪片名導大爆料
    昨日,一場名為「香港警匪片風雲二十周年」的論壇活動將橫貫70年代末到當今的香港警匪片名導和演員匯聚到一起,尤其是繼《無間道》後,「鐵三角」劉偉強、麥兆輝、莊文強再度聚首……[我來說兩句]  搜狐娛樂訊 從《龍虎風雲》《竊聽風雲》,香港警匪片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歷史。
  • [科幻][經典電影][阿波羅18號]
    阿波羅18號 Apollo 18 (2011)
  • 阿波羅13號登月50年後,我們現在能夠以太空人的視角看月球了
    阿波羅13號50周年,現在我們也能看到太空人們看到的月球景象本周六(4月11日)是美國宇航局阿波羅13號(Apollo13)任務50周年紀念日,這是一次令人意外而又驚心動魄的環月航行。現在,一個現代月球軌道探測器重現了阿波羅13號飛船太空人們看見的月球表面景象。
  • 阿波羅13號50周年:一次成功的失敗
    -the-successful-failure/引言2020年4月11日是阿波羅任務13號發射五十周年的紀念日,與前一年七月成功把人類首次送上月球的阿波羅11號不同,這次任務遇到了極其嚴重的爆炸事故。阿波羅13號任務紀念幣一次太空任務最糟糕的結局大概就是把人送上天的同時人也順便升天(非字面意義)了吧。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可說是現今世界上最成功的組織之一了,但是再成功的組織也會遇到意外。1961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F·甘迺迪設立了要在1970年前載人登陸月球的目標。
  • 阿波羅13號丨驚心動魄的重返家園之旅
    阿波羅13號(Apollo 13)是1995年由羅恩·霍華德(Ron Howard)執導的美國太空紀錄片,由湯姆·漢克斯(Tom Hanks),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加裡·辛妮絲(Gary Sinise)等主演。
  • 「成功的失敗」——阿波羅13號
    究其原因,阿波羅13號遇險的原因主要來自第二個液態氧罐。據記載,這個罐子發生過掉落事件——曾經從大約6釐米的高的地方摔落下來。這個可能遭受損壞的液態氧罐,經過檢查,並沒有發現損壞的情況。可是,這種外部檢查卻發生了一項致命的疏忽,就是其內部有一根管線遭受了輕微的破損。於是美國宇航局便將這個有潛在隱患的液態氧罐分配給了阿波羅13號的服務艙繼續使用。
  • 阿波羅17號登月飛船曾經拍攝到「UFO」?
    這張照片顯示釋放3束光線的神秘飛船正在監控月球,很可能是阿波羅17號飛船太空人拍攝的。該照片發布在網站上吸引了許多人的密切關注,認為這可能是證實外星生命的「證據」,但是一位英國UFO專家告訴新聞媒體,照片中所謂的外星人飛船很可能是由於相機鏡頭光暈所致,光線反射或者太空垃圾。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阿波羅13號》《阿波羅13號》(1995),朗·霍華德執導的紀實電影,湯姆·漢克斯、比爾·帕克斯頓、凱文·貝肯等主演。1970年發射升空的阿波羅13號飛船在飛往月球的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詹姆斯·洛威爾等三名太空人經歷重重考驗,九死一生回到地球。影片獲得了1996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剪輯、最佳音效獎以及另外九項提名。
  • 21位精品作者最新作上線,白金大神愛潛水的烏賊《長夜餘火》人氣高...
    【2】《有請小師叔》,11月16號上線,白金大神橫掃天涯的新作。反套路跟風作,同樣也有教師流的特質。這是他晉級白金後的第三本新書,希望這一次能有個好的表現吧。 【3】《星河煉》,11月16日上線,老牌大神羅霸道的新書,這也是他時隔十年,回歸起點的新作,帶有星際科幻元素
  • 50年前,誰炸掉了阿波羅13號飛船?
    跟著阿波羅13號的視角飛掠月球 | NASA/本文作者漢化休斯敦,我們有麻煩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70年4月11日19點13分,美國佛羅裡達當地時間凌晨2點13分,阿波羅13號發射升空。反倒是這次「溼測試」之後出現的一個問題,指向了阿波羅13號服務艙2號氧氣罐上可能存在的隱患。這個氧氣罐已經有年頭了,原本是給阿波羅10號準備的。可是,在拆出來改裝的過程中,這個氣罐從大約5釐米高度意外跌落。謹慎起見,工程師給阿波羅10號換了一個新氣罐,而把跌落的這個拿去作了檢測。外部檢測發現並無異樣後,它被裝在了阿波羅13號飛船上。
  • 50年後再看「阿波羅13號」,如果當初沒有返回地球,現在又會怎樣
    如果阿波羅13號沒能返回地球會怎樣?——50年後再回首NASA將阿波羅13號(Apollo 13)登月任務稱為「一次成功的失敗任務」。眼看就要在月球上著陸,阿波羅13號突然發生了爆炸,「奧德賽」(Odyssey)指揮艙受到嚴重損壞,三名太空人的生命受到重大威脅,但他們最終仍安全返回地球。如果NASA那次失敗了呢?如今,NASA標誌性的登月計劃已經過去50年了,仍有組織在研究和分析阿波羅13號事件,軟體公司AGI(分析圖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 揭秘阿波羅13號飛船上發生的詭異事件
    如果某一個月的13號又恰逢星期五,兩者的結合令人相信當天會發生不幸的事情,人們把它看作被詛咒的一天,稱為「黑色星期五」。而有的人把這一天作為看恐怖電影的一個機會。然而在1970年的春天,美國人對「13」特別感興趣,因為關於「阿波羅13」號飛船發生了許多詭異的事件。有人認為阿波羅13號是一個被詛咒的使命,人類最偉大的科學事業面臨迷信的挑戰。
  • 阿波羅17號在月球拍攝到的「星際之門」
    阿波羅17號(Apollo 17)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劃中的第十一次載人任務,是人類第六次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登月任務。
  • 《星際探索》曝特輯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星際探索》曝特輯 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時間:2019.07.2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50年前,誰炸掉了阿波羅13號飛船?-虎嗅網
    跟著阿波羅13號的視角飛掠月球 | NASA/本文作者漢化休斯敦,我們有麻煩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70年4月11日19點13分,美國佛羅裡達當地時間凌晨2點13分,阿波羅13號發射升空。聚光燈下的阿波羅13號 | NASA所幸,這段插曲沒有波及到火箭本身。反倒是這次「溼測試」之後出現的一個問題,指向了阿波羅13號服務艙2號氧氣罐上可能存在的隱患。這個氧氣罐已經有年頭了,原本是給阿波羅10號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