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史上的1月9日:印度裔美國生化學家霍拉納出生

2021-01-09 五號醫生吳昊

歷史上的今天即1922年1月9日,印度裔美國生化學家霍拉納(Har Gobind Khorana ,1922.1.9-2011.11.9)出生。

霍拉納出生在印度萊布爾,父親是當地政府體系中的一名鄉村農業稅員。儘管家庭很窮,但父親致力於教育他的孩子,實際上他們是約100人的村子裡唯一識字的家庭。一名叫Ratan Lal的教師在霍拉納讀高中期間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來,霍拉納在拉合爾的旁遮普大學學習,在那裡他獲得了學士和碩士學位。

1945年,他獲得印度政府獎學金,前往英國利物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49年,獲得蘇黎世大學博士後學位,霍拉納回到印度短暫的居住,之後返回英國在劍橋定居。當時的劍橋很大一部分人在從事蛋白質和核酸的研究。1952年,霍拉納加入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戈登·M·史魯姆的團隊,從事磷酸鹽酯和核酸領域的研究。1960年,他進入威斯康星大學的酶研究所,並加入美國國籍。1970年,他受聘擔任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和化學教授。

在20世紀50年代,人們發現遺傳信息從DNA轉移到RNA,轉化為蛋白質。DNA中的三個核苷酸序列對應於蛋白質中的某個胺基酸。這個基因密碼怎麼會被破解?在馬歇爾·尼倫伯格(Marshall Nirenberg)發現了謎題的第一部分之後,代碼的其餘部分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逐漸顯露出來。霍拉納通過利用酶構建不同的RNA鏈,為這一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利用這些酶,他能夠產生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解決了其餘的難題。

因為他們解釋了遺傳密碼及其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評委會將196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霍拉納、羅伯特·W·霍利和馬歇爾·尼倫貝格。

2011年11月9日,霍拉納在馬裡蘭州康科德去世,享年89歲。

相關焦點

  • 醫學史上的1月10日:瑞典生化學家伯格斯特朗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16年1月10日,瑞典生化學家伯格斯特朗(蘇恩·卡爾·伯格斯特朗Sune K.Bergstrm,1916.1.10-2004.8.15)出生。1916年1月10日,伯格斯特朗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1940年獲得瑞典皇家卡羅琳學院生物學學士學位。
  • 古印度文明對世界的貢獻及近現代印度裔得過十二個諾貝爾獎
    在世界早期製糖史上,中國和印度佔有重要地位。 1902年 羅納德·羅斯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 獎英籍印裔。 1907年 魯德亞德·吉卜林諾貝爾文學獎 英籍印裔。 (泰戈爾) 泰戈爾 (1913年獲文學獎 ) 、美國籍印度裔分子生物學家喇曼
  • 醫學史上的1月15日:發現遺傳密碼的諾獎得主,化學家馬歇爾去世
    歷史上的今天即2010年1月15日,美國生化學家馬歇爾·尼倫貝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1927.4.10-2010.1.15)在紐約的家中逝世,1927年4月10日,尼倫貝格出生在美國紐約,1939年,全家人搬到了佛羅裡達州的奧蘭多。
  • 首位印度裔美國太空人卡爾帕娜·喬拉
    卡爾帕娜·喬拉(照片:美聯社)卡爾帕娜·喬拉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印度裔美國人,也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太空人之一。
  • 醫學史上12月28日:PCR創始人卡裡·穆利斯出生,醫學科研裡程碑
    歷史上的今天即1944年12月28日美國生化學家(Kary B.Mullis,1944.12.28-2019.8.7)出生於美國紐約的勒努瓦。穆利斯從小在北卡羅萊納州農村長大,農場的奶牛、草地以及剝豌豆、串豆子、剝蘋果、梨和桃子等等成為他童年的記憶。
  • 醫學史上的9月9日:庫魯病機制的發現者,病毒學家蓋杜謝克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23年9月9日,美國病毒學家蓋杜謝克出生。1923年9月9日,蓋杜謝克(卡爾頓·蓋杜謝克D.Carleton Gajdusek,1923.9.9-2008.12.12)出生在美國紐約州揚克斯,父親是斯洛伐克人,青年時期移居美國,母親是匈牙利人。
  • 醫學史上的9月25日: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866年9月25日,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出生。             1866年9月25日摩爾根(託馬斯·亨特·摩爾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
  • 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華裔、日裔、菲律賓裔都混得好?
    近段時間來,除開圍繞著美國總統大選的頭版頭條新聞以外,有個鮮為人知的進展正引起印度和美國戰略分析家們的關注。印度裔美國人族群在美國的影響力不斷上升,縱使他們只佔選民總數的1%,但身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他們已經使美國這個世界最古老民主國無法忽視其存在。
  • 印度裔在美國收入最高,華裔差在哪裡?
    在美國,印度裔人口數不算多,僅佔美國總人口的1%。人口量雖不大,質量卻很高。美國印度裔多是專業人才,僅在1997-2013年間,美國發放的H-1B(特殊專業人員-臨時工作籤證),印度人就佔了一半。現如今,有一大部分印度裔都匯集在美國矽谷,並且在矽谷科技公司做得風生水起。在矽谷,印度裔高管、CEO比比皆是。
  • 醫學史上的10月13日:細胞病理學、社會醫學創始人微爾嘯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1821年10月13日,病理學家、細胞病理學創始人、社會改革家、政治家、社會醫學鼻祖、德國著名內科醫生微爾嘯(魯道夫·微爾嘯Rudolf Virchow,1821.10.13-1902.9.5)出生。
  • 醫學史上的7月23日: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逝世
    1982年7月23日,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逝世。 黃子卿,字碧帆(1900.1.2—1982.7.23)1900年1月2日生於現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槐子崗村。
  • 醫學史上的1月13日:因戰爭爆發錯失諾獎的美國生物學家哈裡森
    歷史上的今天即1870年1月13日,美國生物學家哈裡森(羅斯·格蘭維爾·哈裡森Ross Granville Harrison,1870.1.13-1959.9.30)出生。
  • 醫學史上的1月6日:瑞士免疫學家、病理學家辛克納吉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44年1月6日,瑞士免疫學家、病理學家辛克納吉(羅夫·辛克納吉Rolf M.Zinkernagel,1944.1.6-)出生。1944年1月6日,辛克納吉於瑞士巴塞爾附近的一個叫裡亨的村莊。
  • 醫學史上的8月16日:實驗心理學之父威廉·馮特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832年8月16日,實驗心理學之父、德國心理及生理學家威廉·馮特出生。1832年8月16日,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1832.8.16-1920.8.31)出生在德國巴登地區的曼海姆,父親是一名牧師。童年時期的馮特喜歡獨自幻想,因此也少有玩伴。
  • 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美觀察丨曾被誘騙接受醫學實驗 「罪惡研究」使美國非裔牴觸新冠疫苗截至1月6日,美國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已經進行了三周。雖然相關部門一再表示疫苗安全有效,但美國人的整體接種意願卻並不高。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近日出臺一項調查顯示,全美僅有42%的非裔美國人表示願意或可能接種新冠疫苗,相比之下,白人群體的接種意願為61%。
  • 醫學史上的7月15日:卡爾·韋瑟出生,他重新繪製了進化樹
    【醫學史上的7月15日:美國醫學微生物學家卡爾·韋瑟出生,他重新繪製了進化樹、提出真核生物、三域說,曾和屠呦呦競爭諾獎】1928年7月15日,美國微生物學家卡爾·韋瑟(Carl R.Woese,1928.7.15-2012.12.30)出生。
  • 醫學史上的1月14日:過世之後才獲諾獎的拉爾夫·斯坦曼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943年1月14日,加拿大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家拉爾夫·斯坦曼(Ralph Marvin Steinman,1943.1.14-2010.9.30)出生。斯坦曼1943年1月14日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婁,父親是一名來自東歐的猶太移民,母親奈蒂在蒙特婁附近的謝布魯克擁有一家百貨公司。父親希望他繼續從事家族事業,但在高中時,斯坦曼對科學產生了興趣。1963年,他獲得了麥吉爾大學學士學位,1968年獲得了哈佛醫學院醫學博士學位。在哈佛的時候,他在伊莉莎白·海伊的實驗室裡當了一年的研究員,期間得以系統學習細胞生物學和免疫學知識。
  • 醫學史上的8月23日:肌紅蛋白發現者,諾獎得主肯德魯去世
    歷史上的今天即1997年8月23日,英國生化學家約翰·肯德魯去世。1917年3月24日,約翰·肯德魯(John Cowdery Kendrew,1917.3.24-1997.8.23)出生在英國牛津,父親威爾弗裡德·肯德魯(Wilfrid George Kendrew)是牛津大學氣候學的學者;母親是一位藝術歷史學家,多年居住在義大利佛羅倫斯。
  • 擅做美國人的印度裔正盛,華裔還能走出窘境嗎?-虎嗅網
    有著印裔血統的Kamala Harris,剛被選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Joe Biden的競選搭檔,她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位印裔美國副總統,這是印裔美國人值得慶祝和驕傲的歷史性時刻這些說法未免誇張,印裔美國人的成功只是相對於少數族裔而言,並不意味著印度人在美國主流社會的成功,更沒必要將這種成功放大到印度這個國家的成功。
  • 為什麼矽谷高管被印度裔大規模佔領,卻鮮有中國人身影?
    照此推理,現在矽谷咖喱味最重的食堂大概就是谷歌了。隨著咖喱味一路飄香的,還有印度人在矽谷權力之路上越走越遠。現在,印度人已經打開了從中層通向頂層的晉升通道,谷歌和微軟兩大帝國的印度裔CEO,已經再清楚不過地向整個科技世界顯示:印度裔工程師在矽谷沒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