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一看就會的時間相對論
不少人可能有這樣的感觸,有時候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有時候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當你生病的時候,你覺得時間過得非常慢,希望一周很快過去,這樣自己不用遭受疾病的困擾;當你參加一場重要考試的時候,你感覺時間似乎是長了翅膀,你又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但時間的流逝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一樣。時間管理的本質是自我管理。(本文不從現代物理學的角度來談論時間,這裡的時間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時間。本文的時間相對論也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無疑是偉大至極,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沒什麼用。本文要說的時間相對論的對象為所有希望有所進步的人。
此時此刻,我正在一個高鐵站上寫這篇文章。我還需要等待一個小時,所以和大部分人一樣,我渴望時間過得快一點。我希望的我的一小時變成十分鐘,或者更短。這樣,我就沒有等待和無趣所帶來的痛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根據時間相對論原理,迅速制訂了一個目標。只不過恰好今天,我覺得有必要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這就是此時此刻的目標。制定目標只是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本文說的時間相對論是什麼?
人們對於時間的感知是可以控制的,由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來決定。一分鐘對於某些人來說,是眨眼之間,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無比漫長。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心態和環境,以及不同行為下,對於時間的感知也不一樣。我們無法改變時間行走的腳步,但是可以改變對於時間的感知。或者說,客觀時間一致,但每個人的主觀時間不一樣。這就是本文時間相對論的核心。考試等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的任務,抹除了主觀時間這個存在,讓人們感覺不到主觀時間的存在。
在實際生活中,比拼的不是客觀時間,而是主觀時間。有些人可能把一天當一分鐘來度過,玩一玩手機就過去了。有些人可能把一分鐘當作一天來過。如果兩人的起點相同,對於兩人的不同人生結局,我毫無驚訝。我閱讀過無數古聖先賢以及當代名人的傳記,最後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善於利用主觀時間。
如何使用時間相對論改善我們的生活?
在明白了上文,我相信不少讀者已經知道應該怎麼做了。第一步,即上文提到的迅速制定目標。為什麼我認為這個是最難的?因為大部分人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更別提短時間內製定一個目標並執行它。如果你具備這個能力,那麼你可以接著往下看。第二步,作好準備隨時隨地根據時間相對論原理,調整你對時間的感知。最後一步,不斷實踐。
等待幾乎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做的時候,等公交,等地鐵,等人。我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對於等待這種感受,多數都是厭惡的。如果你掌握了時間相對論,並且真正行動起來,你將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是一種比通過自律得到的更自由的世界。
讓主觀時間變快,只要你足夠專注,這不難做到。但是讓主觀時間變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比如你在因為某個小事發呆、生氣或者焦慮的時候,你思考的速度會急速下降。這個時候,一個小時對於你來說就像是一分鐘一樣快。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驗。你的頭腦裡面,不斷重複那個觀念。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這樣溜走了。這是因為你的情緒綁架了你的大腦,讓它幾乎停止了工作,包括對時間的感知。你仿佛置身於一個時間的黑洞中。要想讓你在這種情景下的主觀時間變慢,首先需要告訴自己,你在生氣,你在憂慮,你在發呆。之後,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恢復平靜,做一些需要費腦而又有意義的事情。這樣,你就能從漩渦中走出來,讓你的主觀時間變慢。
寫到這裡,我可以收拾東西上車了,一個小時真的變成了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