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會的時間相對論

2020-12-06 公孫問柳

快看:一看就會的時間相對論

不少人可能有這樣的感觸,有時候希望時間過得快一點,有時候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當你生病的時候,你覺得時間過得非常慢,希望一周很快過去,這樣自己不用遭受疾病的困擾;當你參加一場重要考試的時候,你感覺時間似乎是長了翅膀,你又希望時間過得慢一點。但時間的流逝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一樣。時間管理的本質是自我管理。(本文不從現代物理學的角度來談論時間,這裡的時間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時間。本文的時間相對論也不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無疑是偉大至極,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沒什麼用。本文要說的時間相對論的對象為所有希望有所進步的人。

此時此刻,我正在一個高鐵站上寫這篇文章。我還需要等待一個小時,所以和大部分人一樣,我渴望時間過得快一點。我希望的我的一小時變成十分鐘,或者更短。這樣,我就沒有等待和無趣所帶來的痛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根據時間相對論原理,迅速制訂了一個目標。只不過恰好今天,我覺得有必要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這就是此時此刻的目標。制定目標只是第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

本文說的時間相對論是什麼?

人們對於時間的感知是可以控制的,由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來決定。一分鐘對於某些人來說,是眨眼之間,但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無比漫長。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心態和環境,以及不同行為下,對於時間的感知也不一樣。我們無法改變時間行走的腳步,但是可以改變對於時間的感知。或者說,客觀時間一致,但每個人的主觀時間不一樣。這就是本文時間相對論的核心。考試等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的任務,抹除了主觀時間這個存在,讓人們感覺不到主觀時間的存在。

在實際生活中,比拼的不是客觀時間,而是主觀時間。有些人可能把一天當一分鐘來度過,玩一玩手機就過去了。有些人可能把一分鐘當作一天來過。如果兩人的起點相同,對於兩人的不同人生結局,我毫無驚訝。我閱讀過無數古聖先賢以及當代名人的傳記,最後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善於利用主觀時間。

如何使用時間相對論改善我們的生活?

在明白了上文,我相信不少讀者已經知道應該怎麼做了。第一步,即上文提到的迅速制定目標。為什麼我認為這個是最難的?因為大部分人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更別提短時間內製定一個目標並執行它。如果你具備這個能力,那麼你可以接著往下看。第二步,作好準備隨時隨地根據時間相對論原理,調整你對時間的感知。最後一步,不斷實踐。

等待幾乎是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做的時候,等公交,等地鐵,等人。我們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對於等待這種感受,多數都是厭惡的。如果你掌握了時間相對論,並且真正行動起來,你將會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是一種比通過自律得到的更自由的世界。

讓主觀時間變快,只要你足夠專注,這不難做到。但是讓主觀時間變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我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比如你在因為某個小事發呆、生氣或者焦慮的時候,你思考的速度會急速下降。這個時候,一個小時對於你來說就像是一分鐘一樣快。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體驗。你的頭腦裡面,不斷重複那個觀念。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這樣溜走了。這是因為你的情緒綁架了你的大腦,讓它幾乎停止了工作,包括對時間的感知。你仿佛置身於一個時間的黑洞中。要想讓你在這種情景下的主觀時間變慢,首先需要告訴自己,你在生氣,你在憂慮,你在發呆。之後,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恢復平靜,做一些需要費腦而又有意義的事情。這樣,你就能從漩渦中走出來,讓你的主觀時間變慢。

寫到這裡,我可以收拾東西上車了,一個小時真的變成了10分鐘。

相關焦點

  • 時間相對論
    我認為中秋春節端午之類對於投機客十分有意義,它能提醒時間不是無限,投機的進步需要設置階段目標,雖然往往沒能實現,但總比漫無目的迷迷糊糊一晃幾年一點進步都沒要好很多,就像大國沒有每個五年計劃,各項建設就會混亂和緩慢很多。
  • 關於時間與相對論
    為啥時間不能人為不變!比如,卸下來手機電池,手機就會時間停滯到最初點!在相對論中,時間是可伸縮、變形的,也就是說,其實,時間本質上不存在,本質上時間只是一種變化的表達,而且是不規則的變化!人類所界定的時間,都是局限在一定範圍內的!這時間就是變化中的不變!
  • 狹義相對論:時間膨脹
    狹義相對論的結論之一是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一個人觀察一個在運動的物體時,在運動的物體的時間會膨脹(時鐘走得更慢)。舉一個假設的例子:假設一個人坐著一艘飛船以80%的光速離開地球, 「地球上的人」就會看到「飛船上的鐘」比地球上要慢40%(地球上的一分鐘等於飛船上的0.6分鐘),但「飛船上的人」看「飛船上的鐘」是正常的,坐飛船也不會讓太空人的衰老變慢,但是地球上過了10年的同時, 飛船上確實只過了6年,所以當太空人回到地球上時會比地球上的同齡人年輕4年。
  • 這很物理:時間的形狀、廣義相對論中的時間測量
    在廣義相對論中,根據等效原理,可對時空中任意觀察者A引入相對於他瞬間靜止的局部慣性系B並仿照狹義相對論,定義靜止在B中的「真實時鐘」為標準鍾,它所記錄的時間為慣性系B的固有時間。衛星時鐘顯示的時間會通過原子的振蕩頻率描述出來。由於在20000公裡的高度上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的大約四分之一,因此人們在地面上會接收到一個更高的頻率:重力越小,也就是說距離地球越遠,時鐘走得就會越快。在GPS衛星上,時間會縮短大約一千億分之五十三。這樣,一個衛星時鐘每年就要少走大約千分之十七秒。
  • 有人根據相對論,說速度超過光速,時間就會倒流,這理論靠譜嗎?
    相對論有光速限制原理,怎麼會允許速度超過光速?更別說時間會倒流,相對論裡沒有這個理論。是有人對相對論做了引申,擴大了它的適用範圍。追上光會發生什麼?這一點連愛因斯坦也想知道。狹義相對論的「光速不變原理」你可以這樣來理解:就是不管你速度(相對於某一靜止參考系)有多大,甚至大於30萬公裡/秒了,光對於你來說仍然是光速,你永遠追不上光。當然你是達不到30萬的,這只是打個比方。光是和時空有關聯的東西,這麼說吧,你追不上光,時間就不會倒流;
  • 」天上一日人間千年「,是古代時間的說法,難道古人就知曉相對論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神山:奧林匹斯山時間走到了1905年,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橫空出世,時間的相對效應理論出現在世人眼前,當然即使到今天仍然有懷疑相對論的準確性,但並不妨礙被應用到現實中的全球定位系統一、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鍾慢效應」是怎麼來的?
  • 生活中的時間相對論
    這就是生活中的時間相對論。女人負責美貌如花,男人負責掙錢養家。男人的責任是好好掙錢,時間都差不多都花費在工作上,回家的途中這段時間可能是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可以不再那麼操心工作,可以獨自在車廂裡沉思,可以留心一下街邊的美女,可以暫時不再琢磨生活的坎坷……回家的路可能只有幾公裡,可是他願意假裝路很長很長……女人負責美貌如花,總感覺是一句笑談而已。
  • 《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科學有故事,一本人人都能讀懂的相對論
    時間的確是滑不溜手,難以捉摸,一分一秒都不肯多留。說到時間,就不得不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繼風靡全球的《上帝擲骰子嗎?》掀起物理熱潮之後,由時代華文書局牽頭,汪潔全新力作《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應運而生。一經上市,受到眾多讀者熱捧,書中不僅詳細闡述了相對論,更為讀者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宇宙觀,與《上帝擲骰子嗎?》共稱國內科普兩大經典。
  •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都說時間會變慢,有啥區別?
    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我在前面的文章中都講了不少,其中有個效應:時間變慢,不少朋友仍然有很多疑惑,所以今天這期節目就針對「時間變慢」效應給大家再度剖析。我們來回顧狹義相對論裡面的「時間變慢」,說的是你相對於地面靜止,一列火車相對於地面運動速度是0.1c,c是光速。
  • 一看就會的電動葫蘆限位器接線示意圖
    一看就會的電動葫蘆限位器接線示意圖溫馨提示,上圖僅供參考,不同規格可參考電動葫蘆說明書。一看就會的電動葫蘆限位器接線示意圖5噸以下的包括5噸的一般在拉杆右側是上限位,左側是下限位。一看就會的電動葫蘆限位器接線示意圖鋼絲繩電動葫蘆限位組成:連杆、定位卡子、導繩器、限位器(限位開關),四者缺一不可
  • 從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非慣性系中的時間膨脹效應
    鍾慢效應和尺縮效應很好地證明了慣性系下的時間膨脹效應。值得一提的是,在慣性系下,時間膨脹具有相對性,時間流逝速度的變化是針對於不同參考系而言的。比如運動中輕子的時間流逝速度變慢是針對於靜止參考系而言的,如果以另一個做同向運動的輕子為參考系,那麼其時間流逝速度則是不變的。
  • 光會經歷時間嗎?三個關於時間和空間的相對論問題!
    當物體接近光速時,時間的行為就會變得非常奇怪。來源:NASA/JPL-Caltech我們根本就不太理解時間這個概念。每個人都會經歷時間——確切地說是每天都會經歷——但是我們對時間這個概念缺乏嚴格和全面的理解。不過我們也確實知道一些事情,尤其是當我們用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視角來看待時間的時候。
  • 廣義相對論中引力是如何使時間變慢的?
    按照狹義相對論,運動的尺會縮短,運動的鐘會變慢,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尺縮鍾慢」效應、尺縮鍾慢的意思是,當你測量一個距離,比如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你靜止的時候測量到的地月距離是l,當你駕著飛船從地球高速飛向月球時測量到的距離就會小於l,並且速度越大測量到的地月距離就越短。狹義相對論有一條基本原理叫相對性原理,意思是物理規律在所有的慣性系中具有相同的表現形式。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191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了廣義相對論(GRT),即這個「特殊」理論誕生十年之後,應用光速,並假設物理定律在任何給定的參照系中保持不變。但是,乍一看,GRT是不是真的很複雜?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但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這一簡短描述隱藏了一個更為複雜、更深刻的真理。
  • 地球的引力多遠就會消失?相對論結果46億光年外
    不過,廣義相對論則從另一個角度來描述引力。在愛因斯坦看來,引力不是瞬間產生的超距作用,而是空間幾乎效應。但如果有物質在空間中,空間結構就會受到彎曲。在這種彎曲空間中,其他物體,甚至就連光的運動軌跡都會受到影響,這種幾何效應表現出來就是引力作用。廣義相對論進一步預言,引力作用的速度不是無限快,而是正好為光速。 那麼,究竟是哪個理論描述的引力現象更符合實際呢? 事實證明,廣義相對論更符合觀測結果。
  • 愛因斯坦相對論(關於時間穿越)的個人講解~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到以下幾個重要觀點。首先他認為時間和空間並不是相互獨立存在的,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二者是聯繫在一起的。 那麼由此,愛因斯坦變推論出第一個關於時間的結論,那就是,如果一個地方的引力越大,那麼它周圍產生的磁場就會越大,而當引力大到足以扭曲周圍空間時,那麼時間也就會隨之而變化(因為我們剛才提到了,愛因斯坦認為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他倆是相互聯繫著的)所以當周圍的空間改變了,時間也就會隨之而變化。那麼這樣就得到了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第一個關於時間得重要推理。
  • 可愛的簡筆畫,一看就會系列!
    小白是小雲原創的一組表情包,最近越看小白越可愛,就畫了一組簡筆畫系列,很簡單的一看就會系列。
  • 為什麼越接近金字塔,時間就會變得越慢?
    很多人都知道金字塔的神秘,也都能對法老、墓穴以及高大的不像那個時代的產物做出一番評價,但除了這些,金字塔與廣義相對論也有一些交纏。或許我們以一個故事帶入:一隊科學家走進了金字塔,希望能破解一些古埃及的奧秘,他們在金字塔中停留了數日,等到他們走出金字塔時,卻發現周圍的時間好似變得不同了——他們在金字塔中的時間變慢了。
  • 相對論裡的時間膨脹效應能讓人長生不老嗎?
    很多人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裡有一個奇怪的效應——時間膨脹效應。根據這個效應,運動物體的時間跟靜止物體的時間是不同步的,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時間過得越慢。當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間就會變得無比緩慢。於是,就有小朋友腦洞大開,紛紛表示古時候《西遊記》裡說的「天上一日,凡間一年」原來是真的,神話故事終於有了科學依據!嗯嗯!那麼天上神仙的長生不老是不是也能實現了呢?
  • 為什麼狹義相對論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
    前面幾期文章中我詳細介紹了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其中狹義相對論誕生的起源是因為:光速不變與牛頓速度疊加公式衝突,所以愛因斯坦挑戰了下人類對時間和空間的認知直覺,大膽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但是狹義相對論為啥能揭示時間和空間的奧秘呢,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