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聞聯合100位科學家震撼推出《中國硬實力》

2020-11-23 騰訊網

  硬實力(HARDPOWER),是指支配性實力,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面積、人口、自然資源)、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通俗的說硬實力是指就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騰訊新聞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的《科學時報》,採訪100位中國頂尖科學家,著眼宏觀政策、能源開發、環境氣候、信息網絡、海空地探測、前沿科學、人口健康、先進材料、產業製造、交通城建等十大領域,震撼推出新中國60年獻禮之作,大型網絡深度策劃《中國硬實力》系列,解讀現代中國在科技以及產業實力方面在世界的地位。

  100位各領域的兩院院士、政府官員、重大項目工程師、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家、最具經驗的投資家通過訪談、論文、調查等多種方式,談本領域在世界上的位置、趨勢、成就以及困境,以最量化的指標和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中國在各個分類領域的硬實力,從中解讀出現今中國的硬實力。

  系列策劃從2009年9月5日起陸續推出,全部共100期。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騰訊極光投影又一力作,新品騰訊極光投影T6帶來大屏3D體驗震撼視效
    >T6主打無3D、不影院的獨家特色功能,內置百部3D片源,且不斷持續更新,用戶觀看3D片源更隨意了,真正做到了將影院搬回家的超級大屏3D體驗的震撼視效。騰訊極光投影T6不僅帶來家庭影院的3D震撼效果,還根據不同年齡層受眾對內容的需求構建了專屬觀看模式,如特為老年人及兒童設置的老年模式和少兒模式,囊括該年齡層用戶喜愛的內容,並優化了作業系統,用戶通過產品享受騰訊視頻海量影視內容、擁有暢爽的觀看體驗外,還可通過其外延功能,用於享受音樂、查看天氣等更多功能,騰訊極光T6首次亮相,相信在市場上會非常熱門
  • 小程序聯合騰訊雲推出「雲開發」 騰訊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騰訊云云開發產品中心副總監王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騰訊也一直在謀求解決這些問題。早在2018年,騰訊雲就聯合微信小程序推出「小程序·雲開發」平臺,希望通過提供一站式開發服務,打通小程序前端與雲資源的鏈路,讓開發者無需管理後端服務架構,就可以擁有各種後端能力,以減輕開發過程中繁雜的後端操作。
  • 賀州70後科學家獲中國諾貝爾獎,騰訊重獎300萬!
    除了謝濤,還有49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這到底是個什麼獎項呢?且看介紹→「科學探索獎」是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由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
  • 這50位青年科學家,騰訊每人給300萬
    ,騰訊發起的2020科學探索獎名單公布,5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嘉獎和科研資助。女性科學家佔據10%, 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獲獎者僅有30歲,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有3位科學家獲獎。2017年,黃芊芊憑入年度中國「未來女科學家計劃」,當時全國只有4人入選,成為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微電子領域的青年學者。
  • 見證中國安全實力,騰訊電腦管家全年領跑世界級權威安全認證
    以騰訊為代表的中國安全廠商,通過連續參加國際權威機構安全軟體評測並獲得認證,持續檢驗、提升自身安全產品實力,為推動我國網絡安全環境的進一步完善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連勝記錄」屢屢刷新騰訊電腦管家實力彰顯國產殺軟風採日前,國際權威殺毒評測機構Virus Bulletin公布了2017年10月VB100評測成績。
  • 27位聯合發文的科學家都有誰?—新聞—科學網
    譴責新冠起源陰謀論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
    「科學探索獎」是在騰訊成立20周年之際,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等十幾位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的公益性獎項。該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支持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
  • 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 50位青年科學家獲騰訊1.5億元獎金
    屆時,50位獲獎人將公開亮相,眾多國內外科學家代表也將應邀出席,共同見證這一榮譽時刻。據了解,「科學探索獎」特別關注女性科學家和年輕科學家的發展,在同等條件下,女性和年紀輕者勝出。最終50位獲獎人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女性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 騰訊「科學探索獎」獎勵50名青年科學家,為留住人才做努力
    9月25日,騰訊公布了獲得第二屆「科學探索獎」50位科學家的名單,他們分別是來自各個學科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學科教授等,涵蓋了信息電子、物理學術、生命科學、能源環保、先進位造、天文和地學等9個領域。 基金會的發起人、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表示,期待通過這樣的支持,讓大批的科學家們能夠潛心科研,為國家的科技事業做出突破性貢獻。 在外界認為,無利不起早的騰訊此番操作想必是有什麼商業規劃的時候,騰訊基金會的負責人也澄清道:「沒有任何的商業訴求」,看來騰訊這次的大動作確實是在貢獻企業的社會責任,助力中國科技的發展前行。
  • 侶行夫妻攜手騰訊推出大型紀實真人秀《我們的侶行》
    攜手騰訊環球飛行張昕宇梁紅再出發2016年11月4日,「騰訊視頻V視界大會」首站在北京舉行。發布會上,騰訊視頻宣布將與環宇傳媒合作,聯合環球探險旅行家張昕宇、梁紅,共同推出中國首檔無腳本紀實真人秀《我們的侶行》。這是張昕宇、梁紅繼現象級網絡視頻節目《侶行》後,打造的另一檔大型真人紀實節目。
  • 騰訊科學小會攜手中科館科普大篷車 點燃鄉村青少年的好奇心
    10月17日,由騰訊聯合中國科學技術館發起的科學小會大篷車活動落下帷幕。不少同學表示,科學小會大篷車活動激發了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興趣,他們為中國科技所取得的成就感到十分自豪。「其實,我們平時與這些展品、與科學家接觸的機會不多。這次科普大篷車走進校園,專家的講座和科學視頻讓我特別震撼,科普展品又讓我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以前,很多原理都是在書本上學,這些展品把學到的理論展示出來,特別有趣,也讓我深感中國科技的發展迅速。」恩陽中學高二13班學生陳紅梅說。
  • 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2020騰訊科學WE大會
    原標題: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2020騰訊科學WE大會     11月7日,2020騰訊科學WE大會正式舉行。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嚴峻形勢下,人們難以跨國面對面交流。但是來自4洲6國的七位全球頂尖科學家,依然突破阻隔,登上騰訊設在全球多個國家的線下演講舞臺,與公眾分享天文、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安必平聯合騰訊啟動宮頸液基細胞學資料庫建設及人工智慧開發
    11月25日,在中華醫學會病理分會細胞學組專家們的見證下,安必平、騰訊AI Lab以及騰訊覓影正式啟動「科技部醫療影像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宮頸液基細胞學AI資料庫建設」項目,共同助力宮頸液基細胞學資料庫建設與標準規範的制定。
  • 「偉大的精神令人震撼」!中國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全國巡展走進重慶...
    重慶日報記者在重慶科技館展覽現場看到,此次巡展分為「我和我的祖國——中國科學家精神資料選展」「鏡見創新:發現科學之美主題影像展」兩大主題,除了文字、圖片等展示以外,現場陳列了許多實物,包括科學家們的工作筆記、收藏或使用過的物件等。1966年10月27日,中國的兩彈結合試驗成功,中國擁有了真正的核武器。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又在羅布泊上空爆響。
  • 聯合故宮出版社推出2021年故宮日曆:騰訊開心鼠如何用英語講述中國...
    故宮出版社攜手騰訊開心鼠英語,首次推出了專為孩子們設計的2021年《故宮月曆》(少兒版)。它以小朋友感興趣的神話傳說動物——太和殿的脊獸為線索,生動有趣地介紹了脊獸的形象、名稱和相關小故事,並穿插相應的英文介紹,讓孩子們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學習英語知識。
  • 騰訊雲總裁邱躍鵬:騰訊全網伺服器超100萬臺,帶寬峰值突破100T
    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今天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在演講中表示,騰訊全網伺服器總量已經超過100萬臺,是中國首家伺服器總量超過百萬的公司。騰訊雲在中國雲計算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為3147個,授權量達到1105件,申請量和授權量均排名第一。
  • 《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立足科普 講好故事
    此次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一舉跨過了這兩道坎兒,科普性、原創性、可讀性、多樣化一個不少。選題源於「夢想」廣義的科普內容既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的責任編輯傅箎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他以往的編輯工作中就涵蓋了這兩個方面。「我們很早以前設計了一本關於中西文化對比的書,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出成。」
  • 科普中國·騰訊「慧眼行動」啟動—新聞—科學網
    人工智慧「狙擊」網絡謠言科普中國·騰訊「慧眼行動」啟動   本報北京9月13日訊(本報記者潘希 實習生韓揚眉)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騰訊公司共同推出,以人工智慧(AI)闢謠為亮點的科普中國·騰訊「慧眼行動」啟動儀式今日在京舉行。
  • 騰訊新聞「新春季」,多維內容為用戶「打開眼界」
    剛進入新年,騰訊新聞以「中國心願」為主題的2020新春季特別報導逐步開啟,用戶在閱讀新春資訊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到形式多樣的新春活動之中。與此同時,2020年騰訊新聞還將形成以「大事件策劃」為核心,更豐富、更多元、更廣闊的優質內容矩陣,與用戶攜手突破認知、打開眼界。
  • 騰訊聯合推出中國首款智能顯微鏡:300毫秒內完成免疫組化實時分析...
    乾明 編輯整理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AI醫療產品,迎來進一步落地時刻。  今天,騰訊 AI Lab 聯合舜宇光學科技、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金域醫學(603882,股吧)宣布,三方研發的智能顯微鏡已獲得 NMPA 註冊證,成為國內首個獲準進入臨床應用的智能顯微鏡產品。   同時,它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獲得批准進入臨床應用的醫療AI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