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商業化OLED超高清屏橫空出世,韓國開啟了一騎絕塵的開端。韓國之所以能在OLED領域如此強勢,離不開它本土的兩大面板巨頭——三星和LG。
一直到今天,在技術上,主流的OLED技術路線更是被三星的低溫多晶矽技術(LTPS)所徹底壟斷,不論是技術標準的制定、核心技術專利、還是關鍵製程設備及先進位造工藝,甚至核心原材料,全都控制在三星手裡,三星在該領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而不知不覺中,顯示面板的天下已經發生了變化,而發起這場革命的就是我國科創企業——柔宇科技。
在三星叱吒風雲,地球另一面,斯坦福良好的學術環境下,一個年輕人,總是有一些奇思妙想:為什麼所有的顯示屏都是方方正正?大屏幕是否可以變得像紙一樣薄?甚至可以捲起來隨身攜帶?現在手機和平板都是小屏變大屏,有沒有技術同時實現大屏變小屏?
他就是柔宇創始人、CEO劉自鴻博士。
2012年,劉自鴻作為創始人之一,成立了柔宇科技。在成立之初,柔宇科技就確定了一條與三星完全相反的OLED方向: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這是一條從材料體系到工藝路線都和三星完全不同的全新技術路線,堪稱繼CRT 到LCD,從LCD到OLED之後的第三次技術大變革。
據了解,而柔宇自主研發的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技術,使用非矽材料, 繞開了矽材料固有的缺陷,使得工藝流程簡化、製程溫度更低,可選擇材料範圍更廣,且量產良品率和產品彎折可靠性大幅提升。柔宇完全自主可控的技術為我國顯示行業帶來了新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動能,在產業變革中贏得了主動權。
而據專業人士介紹,單純和三星相比,柔宇科技製程工藝中所需的曝光顯影層數大為減少,還去除了高溫脫氫、離子注入、雷射結晶等複雜工序,極大地優化了生產工藝,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良品率。業界人士認為,柔宇的全柔性面板良品率在2019年就達到傳統OLED硬屏水平,並遠遠領先於包括三星等LTPS路線的全柔性屏良率。
而柔宇全柔性面板優於三星這一觀點,近年來,也通過不少實體落地產品得以證明。
這是坐落於北京西站,一棵約5米高的全柔性屏大樹——「柔樹」。「樹」超過500片精緻的「樹葉」由全柔性屏組成,輕、薄、柔、豔、高清的屏幕集成了超過2000萬個柔性超精密器件,數百萬個柔性集成電路單元,近百種微納米薄膜材料,它可像真實樹葉一樣隨風飄動,甚至比真實葉子還輕薄,呈現出立體的震撼效果。
「柔樹」,初次亮相是在2019年深圳春晚的舞臺上,而它也曾應用到不同的場景上體現不同功能。如作為酷炫的展示和互動裝置,亮相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世茂深港國際中心等公共場所;也可用於淘寶造物節、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等大型活動,為人們與科技、藝術、空間等的交互提供一種新的方式。
如今,柔宇將全柔性屏應用在傳統行業與多種場景相結合的案例,不勝枚舉,截至2020年年底,柔宇已經和超過500家企業進行合作,並形成了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文娛傳媒、運動時尚、智能家居以及辦公教育六大業務板塊。
對於柔宇的未來,眾多知名人士持樂觀態度。我國知名經濟學家劉姝威教授近日對媒體表示,「柔宇率先創新開發的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使得工藝製程縮短,良率顯著提升,產線投入成本和生產成本都大大降低,這會使得企業在未來市場開拓上競爭優勢明顯。另一方面,柔性電子技術產業的產品應用領域非常廣泛,這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容量。柔宇的確是一家非常值得期待的具有世界級原創核心技術能力的高科技企業。」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