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1月15日 科創板又將迎來一家獨角獸企業。
1月12日,根據北京證監局備案的公告,曠視科技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
業內人士都知道,曠視在業內分別和商湯科技、雲從科技、依圖科技一起被稱為是「AI四小龍」。從2011年到2021年,十年的時間讓這家企業在市場擁有了更多的知名度和話語權,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人均年齡不過30出頭。
從成立之初開始,曠視科技就是一家十足的明星企業,馬雲旗下的阿里、螞蟻都曾持有相應的股份,此外聯想創投、阿布達比投資局、富士康、SK中國等都參與其中,涉及的投資方有十餘個,融資金額超10億美元。而這其實也跟曠視科技三位學霸創始人分不開關係。
出身姚班,天才少年
其實在全國不少高校內都有各自的「少年班」,像百度李彥宏的妻子馬東敏就出自中科大的少年班,百度前總裁張亞勤也出自少年班。少年班主要招收的是年齡較小但成績優異的人才,但在國內還有一個培養天才少年的特殊班級,那就是「清華姚班」。
姚班到底有多厲害,通過「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半英在姚班」這樣的一句俗語大概就可以了熟於心。
姚班是由迄今為止唯一亞裔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創辦的,也因此被稱為「姚班」。這個班級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領跑國際拔尖創新的計算機科學人才,進入姚班的門檻也特別高,能夠進入這個班級的人被認為是「天才中的天才」,而曠視科技三位創始人皆出身於姚班。
曠視科技CEO印奇1988年出生於蕪湖,據悉從中學開始印奇就是典型的開掛式學霸,各種獎項拿到手軟,高中還未畢業就成為清華大學自主招生中的一員,201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姚班,隨後赴哥倫比亞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學位。也正是在這裡,印奇和曠視科技的其餘兩位創始人唐文斌、楊沐相識。
唐文斌是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同時也是2009 首屆「Yao Award」金牌獲得者;楊沐也是學霸中的學霸,曾經更是獲得過國際信息編程奧林匹克比賽的金牌。年齡相仿,又都是瘋狂的計算機愛好者,自然也讓三人走到了一起。在成立曠視之前,三人聯手做的一款遊戲《烏鴉來了》曾經衝到了中國區蘋果App Store遊戲排行榜前五名。
意外的收穫與Facebook高價收購以色列一家人臉識別公司的消息,讓印奇三人萌生了成立計算機公司的想法。遊戲的下載量雖然表現亮眼,但帶給他們的實質性收益並不高,而計算機是三人所長又有案例在前,其市場前景自然不可估量。或許是在這樣的想法激發下,曠視科技誕生了。
光環籠罩,也非一帆風順
不管是從創始團隊還是從融資經歷來說,曠視科技都像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即便是團隊人才的佔比在整個網際網路企業都是讓人驚嘆的。李開復曾經評價曠視科技的一句話至今都在業內流傳,「他們是我多年來見過最強的團隊,很多團隊有一兩個技術精英,Face++整個團隊都是。這麼強的團隊讓我想到了早期的蘋果和Google。」
精英式的團隊也讓曠視科技更加如虎添翼。將近十年的發展,曠視科技的估值已經達到了300億。根據ID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中,曠視科技僅次於商湯排名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商湯科技的創始人湯曉鷗曾經是印奇赴香港中文大學學習時的老師,如今師生分庭抗禮不知道最後是誰主浮沉呢?
從其官網介紹來看,曠視主要從事的是以新一代AI生產力平臺Brain++為核心,在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這三大垂直領域提供包括算法、軟體和硬體產品在內的全棧式、一體化解決方案。
不過即便是獨角獸企業,也無法迴避虧損的問題。
根據招股書披露,從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其營收分別達到了6780萬元、3.13億元、14.27億元和9.49億元,同期虧損分別是3.43億元、7.59億元、33.52億元和52億元。不過曠視科技表示虧損主要是由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變動以及對研發的持續投入造成的。光是在2019年上半年其研發投入就已經達到了4.68億元。
AI企業本身就要通過大量的研發投入支撐產品,像依圖雲從等企業在研發上的資金輸出也同樣很龐大。不過在2019年上半年招股書披露其財務狀況後,曠視科技再無新的財務數據披露,但其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業務布局頻繁不斷。比如繼續加碼智慧物流系統,其河圖系統是業內首款應用於物流機器人的AIOT作業系統,這些都讓其商業化應用得到了極大的拓寬。
正如印奇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所說,穩健開展商業化是曠視發展的原則之一。創始團隊,星光熠熠;創立伊始,資本寵兒,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這群天才少年也在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