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格納推出高清雷達,可4D掃描駕駛環境

2020-12-08 車雲網

這項雷達技術可探測並追蹤的物體數量比同類競品多100多倍,並能將探測物逐一分類。

2018年1月15日,麥格納在2018北美國際汽車展覽會(NAIAS)期間推出一款名為ICON RADAR的高清雷達。ICON RADAR採用了美國軍事技術,具有環境探測精準、探測範圍廣和彈性高的特點。

麥格納與科技初創公司Uhnder在工程和產品開發方面進行合作,實現ICON RADAR 在2019年上市。該技術將填補汽車自動駕駛從3級到5級之間的技術空白,最終實現可靠的全自動駕駛。

麥格納ICON RADAR能持續掃描300多米範圍內的四維空間環境,即距離、高度、深度以及速度。麥格納介紹,這項雷達技術可探測並追蹤的物體數量比同類競品多100多倍,並能將探測物逐一分類。它還能夠探測不同的靜態地表形貌,例如護欄、路面雜物、減速帶等,並與汽車進行信息交互。同時,它還可追蹤大量的移動物體,例如汽車、騎行者、行人以及寵物等。

探測和區分開極為貼近的小型目標(例如兒童和騎行者)與大型易識別目標(例如停駐的汽車和移動的卡車),對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安全性來講至關重要。只有在雷達能夠正確地分辨二者的情況下,諸如緊急制動系統等駕駛輔助功能才能實現進一步優化,全自動駕駛的技術才能更進一步。正是此類關鍵數據和處理能力將使軟體系統持續更新,不斷提升汽車的智能性安全性。

麥格納ICON RADAR以比人類眨眼快50倍的速度持續掃描周邊環境,在汽車面對周圍複雜環境時可以做出即時的判斷。它可以探測周圍車輛的距離,大大高於當前所有安全法規要求的距離。這款雷達具備頂尖的成像能力,它將數據從192個虛擬接收器中融匯併入一個小巧的系統中。這些虛擬接收器可以輸出橫向和縱向解析度,兩者的解析度精度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另外,這項技術具有天然抗幹擾能力,由於未來的汽車將會搭載越來越多的雷達,因此,這項能力尤為關鍵。

麥格納的ICON RADAR 尺寸緊湊,為汽車外觀的設計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易於集成到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系統中,或者是集成在麥格納的MAX4自動駕駛平臺上。

相關標籤:
北美車展
自動駕駛
麥格納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相關的三大重要傳感器介紹
    大陸:第五代攝像頭MFC 500 ● 加入深度學習算法 ● 擁有800萬像素和125°廣角 ● 具備模塊化、可擴展和互連性等特徵 大陸集團針對智能駕駛推出了第五代攝像頭MFC 500,它在前一代攝像頭技術上加入深度學習算法,從而提高車輛的環境感知、駕駛路徑規劃及運動控制能力。
  • 獨家解析|無人駕駛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兩種雷射雷達固態掃描技術
    一年一度的CES展幾乎淪為汽車展,而在2017年的CES展中,自動駕駛技術幾乎成為了主角。作為自動駕駛的核心環境傳感器,雷射雷達自然也備受矚目。而作為車用雷射雷達的老大Velodyne也當仁不讓,在CES展之前就發布消息,稱其與EPC(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共同研發有望將固態雷射雷達成本降至50美金的核心晶片。當然,展會上還有Innoviz和TriLumina也宣稱要推出固態雷射雷達,但受限於這兩家的公開資料太少,暫無法對其技術進行分析。
  • 雷射雷達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當然,深度相機還分近距深度相機和遠距深度相機,近距深度相機精度高,工作距離短,可用於工業檢測、無序分揀、人臉識別等。遠距深度相機識別精度低,工作距離遠,可用於手勢、動作和姿態識別,無人駕駛避障、路徑規劃等,其中自動駕駛系統中常用的雷射雷達就屬於遠距深度相機。
  • 智能駕駛車載雷射雷達關鍵技術與應用算法
    車載雷射雷達(laserdetectionandranging,LiDAR)因其具有可準確獲取目標的三維信息、解析度高、抗幹擾能力強、探測範圍廣、近全天候工作等優點,在智能駕駛環境感知系統中佔據了重要地位。智能駕駛這一特定情境對車載雷射雷達的硬體技術與應用算法的性能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應用於Level3由SAE提出的智能駕駛自動等級。
  • 無人駕駛環境感知設備中 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各自的優缺點
    雷射雷達與攝像頭性能對比在無人駕駛環境感知設備中,雷射雷達和攝像頭分別有各自的優缺點。攝像頭的優點是成本低廉,用攝像頭做算法開發的人員也比較多,技術相對比較成熟。比如 Velodyne 推出 16 線、32 線和 64 線雷射雷達產品。Quanergy 早期推出的 8 線雷射雷達產品 M-8(固態雷射雷達在研)。Ibeo 主要推出的是 4 線雷射雷達產品,主要用於輔助駕駛。
  • 傲酷公司獨創的4D毫米波雷達性能媲美低線束雷射雷達
    這些指標通常是出現在自動駕駛領域,由雷射雷達體現,只是由於多種因素,雷射雷達難以短時間內量產普及。因此,尋找一種低成本可靠的高精度傳感器,就成了業內焦點。  傲酷雷達(Oculii)在全球首創了車載4D雷達及高清點雲成像雷達。現在研發中的高清點雲雷達,成像效果將可與16線雷射雷達媲美。下一步隨著點的密度增加,甚至可以達到64線雷射雷達的效果 。
  • 無人駕駛之雷射雷達深度剖析
    這引起了準備研發無人駕駛車的谷歌的注意,之後谷歌組建了隊伍,據稱,最初的人員就來自這些參賽隊員。谷歌於2009年推出無人駕駛汽車項目,在其無人車原型中使用的就是Velodyne公司的Lida。然而,固定線不足以映射整個環境——它只是在非常集中的區域給出非常清晰的解析度。因此,許多雷射雷達系統使用旋轉組件或旋轉鏡來使線圍繞環境進行360度掃描。常見的策略包括使單個發射器和接收器向上或下偏轉使雷射器視野覆蓋範圍更大。 例如,Velodyne的64線雷射雷達系統具有26.8度的垂直視角(通過旋轉使其擁有360的度水平視角)。
  • 自動駕駛的未來,是雷射雷達還是視覺識別?
    首先我們來看看特斯拉跟雷射雷達還有計算機視覺識別的軼聞。 在特斯拉CEO馬斯克眼中,雷射雷達是一種落後的東西,他在2019年4月曾經說過:「雷射雷達和高精度地圖都是自動駕駛中錯誤的解決方案, 只會減慢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速度。如果你只是在限制區域行駛, 那也不能叫做自動駕駛。」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2017年,博世推出了兼顧雷射掃描和投影的BML050方案,包括兩個MEMS微鏡,可用於交互式投影儀。有新聞報導博世將在2020年前銷售雷射雷達,暫時無法判斷是基於MEMS還是其他技術。奧迪的矩陣式雷射車燈,使用微鏡(DMD)來控制雷射方向,順便做雷射雷達也不錯,不需要再給Ibeo的雷射雷達騰地方了。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自動駕駛的環境監測傳感器主要包括攝像頭和雷達兩類:1)攝像頭通過圖像識別技 術實現距離測量、目標識別等功能;2)雷達利用發射波和反射波之間的時間差、相位差 獲得目標物體的位置和速度等數據,按所使用的不同類型的波,雷達可以分為毫米波雷達、 雷射雷達、超聲波雷達三類。
  • 自動駕駛系列課 | 雷射雷達功能拆解 看看為啥這麼重要!【附PPT】
    從9月14日起,智東西重磅推出9堂自動駕駛系列課。要點速覽一、自動駕駛汽車多種傳感器各有優劣,多傳感器融合是共識。1、雷射雷達能夠獲得高清的三維環境感知信息,但是價格比較貴。2、攝像頭能夠獲得豐富的紋理,價格也合適,但是受環境光照影響比較大。3、毫米波雷達在雨霧天氣性能優越,但是解析度比較低。
  • 探地雷達如何確保自動駕駛車輛安全行駛?
    略顯尷尬的是,當自動駕駛系統已經被認為足以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交通環境導航車輛,改善人類感知的不足時,這仍然是該領域公認的難題。在美國波士頓,NuTonomy公司與城市規劃官員合作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了道路測試,結果發現雪和海鷗是影響路測的兩個最大障礙。
  • 軍事技術民用化,MIT 林肯實驗室探地雷達被創業公司用於自動駕駛
    比如,一家名為 WaveSense 的初創公司希望將 MIT 林肯實驗室開發一項技術用於自動駕駛,而這項技術最初是用於探測地雷和易爆物的。>  汽車想要自動駕駛,必須依賴高精度的定位。目前為止,我們遇到的幾乎所有自動駕駛汽車都是利用高精度 GPS、高清地圖和傳感器來探測周圍環境。而且,自動駕駛汽車需要不止一種傳感器,畢竟人命攸關的事情,無論多麼小心都不為過。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傳感器通常是光學相機和雷射雷達的組合,二者各有優缺點。但如果相機與雷達都依賴於反射光,二者的組合還具有冗餘度嗎?其它解決方案,比如紅外線需要通過探測發射光來工作。
  • 韓國創企Bitsensing研發4D雷達設備實現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韓國初創公司Bitsensing希望在道路上構建一個雷達基礎設施,以提高道路安全,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道路安全。該公司研發了一種雷達設備,採用物聯網(IoT)技術嵌入傳感器,用於智能監控、天氣預報、自動駕駛和交通管理。
  • 韓國創企Bitsensing研發4D雷達設備 實現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韓國初創公司Bitsensing希望在道路上構建一個雷達基礎設施,以提高道路安全,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道路安全。該公司研發了一種雷達設備,採用物聯網(IoT)技術嵌入傳感器,用於智能監控、天氣預報、自動駕駛和交通管理。
  • 雷射雷達 各家企業都在幹什麼
    一般來說,雷射雷達企業要分為導航型和測繪型。近年來隨著無人車和無人機的大熱,不少傳統測繪型雷射雷達企業也要切入導航雷射雷達市場。  巨星是無人駕駛用3D雷射雷達稀缺標的:無人駕駛正處於A股風口浪尖。
  • 雷射雷達是什麼?為什麼自動駕駛必不可少?
    上期文章我們介紹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有個軟肋,就是對於靜止的物體有可能探測不到,其背後的原因就是傳統的雷達不能有效識別靜態物體。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那就多種傳感器的配合使用。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大多數自動駕駛汽車都會搭載三類傳感器:攝像頭、雷達和雷射雷達。
  • 「無人駕駛」:蘋果為地圖系統增加卡爾曼濾波器;雷射雷達迎來大...
    目前看,示範區,先導區是典型的場景,智慧高速建設,自動駕駛應用,構成目前現階段車路協同,車聯網主要的場景。隨著產業政策的推出,我們認為今年實現的是新基建以及車聯網啟動的元年。從示範區和先導區建設過程中,我們的一些思考。04Velodyne「急」了,扔出「500美元」雷射雷達「詐彈」?作為雷射雷達的「先驅」,Velodyne急了。
  • 自動駕駛離不開的雷射雷達,究竟有幾種分類?
    雷射雷達因為雷射波長短,準直性高,使得雷射雷達性能優異:角解析度和距離解析度高、抗幹擾能力強、能獲得目標多種圖像信息(深度、反射率等)、體積小、質量輕。目前雷射雷達廣泛應用在測繪、氣象監測、安防、自動駕駛等領域。且大部分人認為,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關鍵傳感器。
  • 歐司朗推出新型近距紅外雷射,自動駕駛技術再近一步
    自動駕駛離我們還有多遠?未來幾年,要實現自動駕駛廣泛應用,仍有法律和技術上的問題需要解決。目前,汽車製造商和移動服務提供商努力實現這個願景,在此過程,自動駕駛汽車需要更全面、更可靠地檢測周圍環境。這意味著,傳感器例如雷射雷達(光探測和測距)的數量和布局,變得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