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鈉電池容量下降的原因在於意外存在的氫

2021-01-20 蓋世汽車資訊

(圖源:UCSB官網)

蓋世汽車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手機、筆記本電腦、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都離不開電池,電池為我們提供動力。現在,市面上最常用的是鋰離子電池,然而,用量增加可能導致鋰短缺,提升生產成本。作為潛在的替代品,鈉離子電池越來越受到關注。這種電池的性能好,而且鈉金屬價格低、儲量豐富,但是,鈉離子電池比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短。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計算材料科學家Chris Van de Walle等人發現,鈉電池容量下降的原因在於:電池中意外存在的氫導致電池的電極退化。

「在正極材料的製造過程中,通常會產生氫,從周邊環境或電解質中也能吸收氫,」研究人員表示,「眾所周知,氫會強烈影響電子材料的性能,而二氧化錳鈉(NaMnO2)是鈉離子電池中的一種常見正極材料,我們很好奇氫對NaMnO2能產生何種影響。」為了研究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技術,來預測雜質的存在對物質結構的影響和所產生的化學效應。」

堪薩斯大學的Peelaers教授表示,關鍵發現在於:「我們很快意識到,氫很容易穿透材料,使錳原子從連接材料的錳氧化物骨架中釋放出來。而且,錳的去除是不可逆的,這會使電池容量下降,最終導致電池退化。」

這些研究是在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 Van De Walle的計算材料小組進行的。Van de Walle說:」早期研究顯示,錳的流失可能發生在電解質的界面上,也可能與相變有關,但真正的觸發因素並末確定。新研究結果表明,只要有氫,在材料中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發生錳的流失。由於氫原子體積小,反應性強,氫是材料中常見的汙染物。現在,它的有害影響已經被標記出來,我們可以在電池的製造和封裝過程中,採取措施阻止氫的滲入,從而改善電池性能。」

事實上,研究人員懷疑,即便是常見的鋰離子電池,也可能受到意外存在的氫元素的不良影響。鋰離子電池出現的問題之所以較少,到底是由於製備方法比較成熟,還是因為鋰電池具有更強的耐氫性,目前具體原因尚不清楚,這將是未來的一個研究領域。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研發新型鈉電池,百次循環97%容量
    微信公眾帳號『EVSHIJIE』微博:EV視界新能源汽車網網址:www.evlook.comTag:科學家,研發,鈉電池,百次循環,依然97%電量✪ 更多內容猛戳『閱讀原文』歡迎分享! 近年來眾多科研機構紛紛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但離高效的利用這些能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擺在科學家面前的最大難題是如何開發出低成本、高承載性和柔性的電池來儲存這些間歇性產生的能量,哪怕太陽不再發熱風不再流動都能很好的保存這些能量
  • 電池:分類、原理、歷史、充電、容量
    這三種電池的正極都是二氧化錳,而負極分別為鋅、鋅和鋰。另一類是沒電了再充電的二次電池,代表是鉛酸蓄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還有我們手機、電腦裡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這四種電池的正極分別為二氧化鉛、氫氧化鎳、氫氧化鎳和鈷酸鋰,而負極分別為鉛、鎘、儲氫合金和石墨。除了這兩大類之外,化學電池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這便是燃料電池,其原理是利用氫等燃料與氧反應從而產生電。
  • 電池新技術前瞻:用鈉代替電池中的鋰
    來自NUST MISIS,俄羅斯科學院和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的國際科學家團隊發現,以特殊方式「堆疊」的鈉(Na)可以代替鋰(Li)用於電池生產。鈉電池將比現有的鋰電池便宜得多,並且具有同等甚至更大的容量。研究結果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引智動力:氫燃料電池叉車商業化嘗試
    近年來,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升級,鉛酸電池、鋰電池(主要是磷酸鐵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相繼在叉車上得到應用,但業內認為,氫燃料電池是叉車用電池的最終目標。 叉車是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前沿應用場景之一。據了解,北美已經有35000臺叉車在使用氫燃料電池,是氫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最成功的場景。
  • 電池:分類、原理、歷史、充電、容量與結構
    另一類是沒電了再充電的二次電池,代表是鉛酸蓄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還有我們手機、電腦裡使用的鋰離子電池。這四種電池的正極分別為二氧化鉛、氫氧化鎳、氫氧化鎳和鈷酸鋰,而負極分別為鉛、鎘、儲氫合金和石墨。除了這兩大類之外,化學電池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存在,這便是燃料電池,其原理是利用氫等燃料與氧反應從而產生電。
  • 人民網:南開大學「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1 鈉—二氧化碳(Na-CO2)電池結構及反應人民網天津7月15日電 (記者 朱虹)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教授團隊在利用CO2呼吸的室溫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可充室溫鈉-二氧化碳電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為題,在《德國應用化學》(
  • 鈉離子電池及鋰硫電池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最近,有關用於循環中無枝晶鈉沉積的納米三維電流收集器的合理設計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在上述主體中鈉成核和生長的行為等關鍵信息仍是未解之謎。近日,廈門大學王鳴生教授(通訊作者)等使用無定型碳納米纖維(CNF)作為集電器,通過原位電子顯微鏡首次在納米尺度下對鈉電鍍/退鍍的動力學進行觀察。使用固態電解質,作者發現金屬鈉以納/微粒的形式在單一CNFs周圍所有可能的區域(甚至在其網絡)可逆的生長和溶解。
  • 科學家出手!利用CT掃描固態電池內部發現電池性能下降的真正原因
    固態電池是一種可以利用所有固態原件的新型電池設計,因為儲能高,而且比液態電池更安全,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然而,要製造出耐用的固態電池並不容易。據外媒報導,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e Tech)的研究人員,利用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T),觀察電池內部的材料界面附近是如何產生裂紋的。
  • 鋰離子電池容量為什麼會衰減?
    鋰離子電池容量為什麼會衰減?   鋰離子電池是繼鎘鎳電池、氫鎳電池之後發展最快的二次電池。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很大程度取決於其充放電循環的穩定性,和其它二次電池一樣,鋰離子電池在循環過程中容量衰減是不可避免的。
  • 鈉-氯化鎳(Zebra)電池
    鈉-氯化鎳(Zebra )電池(以下稱Zebra 電池)是以鈉離子傳導的b²-Al2O3固體電解質構成的一種新型高能電池,它與同一電池體系中先前已研發的鈉-硫電池(以下稱NaS電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Zebra 電池實際上就是在NaS電池研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專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勇勝:鈉離子電池有備而來
    在元素周期表中,氫、鋰、鈉、鉀元素排在第一列。研究電池的科學家們把目光也都聚焦在了這裡,先後研發出氫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少數科學家也在研究鉀離子電池。相對而言,氫燃料電池是一種發電裝置,鹼金屬電池(鋰/鈉金屬電池)才是一次可充放的二次電池。不過,在電池研發過程中,鋰離子電池漸成主流,鈉離子電池卻鮮有人知。
  • 氫燃料電池不是電池,但氫燃料電池車是電動車
    而有意思的是,現代所指的電動汽車包括純電動車和燃料電池車。現代汽車計劃6年後電動汽車的年銷量達到67萬輛的規模,包括56萬輛純電動車和11萬輛氫燃料電池車。你沒看錯,氫燃料電池車其實也是電動車的一種,它的工作原理與增程式的電動車型很相似。你可以理解為氫燃料電池車就是把增程式電動車的汽油引擎換成了氫燃料電池組,油箱換成了儲氫罐。
  • 《JPS》探索全固態鈉電池枝晶生長機制
    導讀:金屬負極與電解質的反應性和多次循環後的枝晶生長問題,是阻礙高能量密度Li/Na金屬電池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了金屬自擴散係數、電流密度和面積容量之間的數學模型,表明全固態Na電池比全固態Li電池有更高枝晶的容忍性,其原因是由於鈉的高自擴散係數。
  • 金屬元素鈷或成為推動室溫鈉硫電池的重要力量
    所謂鈉硫電池,就是通過鈉與硫的化學反應,將電能儲存起來,當電網需要更多電能時,它又會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釋放出去,鈉硫電池的「蓄洪」性能非常優異,即使輸入的電流突然超過額定功率5-10倍,它也能泰然承受,再以穩定的功率釋放到電網中——這對於大型城市電網的平穩運行尤其有用。
  •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新聞—科學網
    萬鋼作為學者型官員,是汽車領域權威專家,他於本世紀初曾任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首席科學家、總體組組長,並作為第一課題負責人承擔了該項目中技術最為複雜、任務最為繁重的燃料電池轎車項目。正是出於對燃料電池特別是氫燃料電池的深刻認知,萬鋼在多個場合下提醒產業界在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
  • . : 正極補鈉技術助力高性能鈉離子全電池
    目前鈉離子電池中使用的硬碳負極普遍存在首圈庫倫效率較低的問題,在電池循環過程中碳負極會消耗正極材料中有限的鈉以形成固態電解質界面(SEI)膜。正極材料中鈉的不可逆消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環穩定性,這一問題已成為制約鈉離子電池發展的瓶頸之一。研究發現通過正極鈉補償可有效解決鈉離子電池中鈉不可逆消耗的問題,而且這一策略在工程化生產中也易於實施。
  • 硼氫燃料電池(DBFC電池)
    硼氫燃料電池(DBFC電池)硼氫燃料電池(directborohydridefuel cell DBFC)日本發明家稱,一種比傳統工藝更簡潔、可以提供更大能量的新型筆記本燃料電池將在2006年初投放市場,據悉,其售價將在90美元左右。
  • 日內瓦大學開發不易燃固體電解質 助力打造鈉電池
    蓋世汽車訊 鋰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和電子設備提供動力,但此類電池存在諸多缺點,例如,其電解質(使電子和正電荷在電極之間移動的介質)是易燃液體;此外,鋰是有限資源。
  • 鈉電池會取代鋰電池嗎?
    鈉是地球上僅次於鋰的第二輕的金屬元素,從元素周期表中來看,鈉與鋰屬於同一族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相似,因此理論上鈉也可以像鋰一樣用來做電池。當然了,鈉的原子半徑比鋰要大很多,因為鈉原子比鋰原子要多8個電子,所以自然長得很胖。
  • 【中國科學報】高比能室溫鈉硫電池商業化之路任重道遠
    鈉硫電池是通過硫與鈉之間的電化學反應實現化學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一類金屬二次電池。  同鋰硫電池類似的是,鈉硫電池的正極(S)和負極(Na)也具有很高的理論比容量。高溫鈉硫電池的理論比能量高達760Whkg-1,在智能電網等儲能領域具有很高的應用潛力。  此外,作為電極材料的鈉硫成本優勢明顯,也使得鈉硫電池極具商業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