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評皮革奶重現傳聞 中國乳業信任危機未除

2020-11-30 騰訊網

  農業部17日澄清,所謂的「皮革奶」報導不實。央視稱「皮革奶」風波系由語焉不詳的報導引發,說明由三聚氰氨而導致的中國乳製品的信任危機,目前依然停留在人們內心。2011年2月18日央視《新聞1+1》播出《誰在製造「皮革奶」?》,以下是節目實錄:

  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昨天的節目裡面,我們剛剛關注了內地人到香港去採購、搶購奶粉的事情,現在看來香港的奶粉恐怕又要吃緊一陣子了。因為據媒體報導,內地又出現了所謂的「皮革奶」。雖然消息一出,農業部馬上出來澄清,這篇報導並不屬實,但是這種澄清似乎卻消解不了人們心中深深的憂慮。我們先來看一下「皮革奶」到底是怎麼回事。

  (播放短片)

  記者:最近「皮革奶」的事情您聽說了嗎?

  民眾1:了解一點,

  民眾2:沒有。

  民眾3:聽說過,昨天電視上還說了呢。

  記者:您有沒有什麼擔心呢?

  民眾2:我擔心中國這些企業的責任感,可能需要國家管一管。

  民主4:買一些品牌的,其它的小廠的不敢買。

  民眾3:每天喝奶就是擔心。

  解說:

  「致癌皮革奶驚現市場」,「皮革奶比三聚氰氨奶更驚人」,「皮革奶長期食品可致人死亡」,「皮革奶再現,中國奶的信任危機」,昨天和今天,類似的文章在網際網路上大量地出現,尤其是一篇標題為「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的文章,更是被各大商業門戶網站大量轉載。

  「皮革」、「牛奶」,危險的產品已經出現在了市場上嗎?昨天農業部在其官方網站上做出回應,並公布了他們對全國生鮮乳質量的檢測結果。醒目位置的第一句話是「2010年例行檢測未檢出皮革水解蛋白。」

  王俊勳(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

  2010年總共監測了7400多個生鮮乳樣品,檢查了4700多個奶站,2600多個生鮮乳運輸車輛,結果顯示,所有的生鮮乳沒有發現三聚氰氨的添加問題,也沒有發現皮革水解蛋白等違禁添加物。

  解說:

  市場上沒有發現所謂的「皮革奶」,這是國家有關部門做出的回應,但是「皮革奶」事件為什麼會被傳得沸沸揚揚呢?

  今年2月12號,農業部下發《2011年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和《農業部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工作規範》兩個文件,其中要求各地要抽檢皮革水解蛋白。

  然而就在昨天元宵節,這篇《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的文章,卻迅速引起軒然大波。文章明確寫到,三聚氰氨事件對於內地乳業的影響尚未消退,國家農業部近日發現皮革奶粉死灰復燃,內地疑有不良商人將皮革廢料的動物毛髮等物質加以水解,再產生出來的粉狀物摻入奶粉中,意圖提高奶類的蛋白質含量,矇混過關。

  一時間,內地出現皮革奶的消息,成了昨天乳製品行業的一顆重磅炸彈。

  一組標題:

  「皮革奶」生產者泯滅了人性

  別讓嬰幼兒奶粉再「殺人」

  追溯奶粉行業不良史

  解說:

  昨天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的股價應聲下跌,最高的蒙牛跌幅高達3.3%,而面對這樣的新聞,公眾緊張,相關企業緊張,監管部門更緊張。昨天,繼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澄清後,伊利、雅士利等企業負責人也趕緊表態,聲明自己的企業不存在「皮革奶」。

  一次例行的檢測通知,一個早已被列入的檢測項目,一篇事實模糊、作者難覓的文章,面對這次影響巨大的「皮革奶」事件,真相到底是什麼?

  主持人:

  我們搞新聞的都知道,一篇新聞得有細節、得有出處,但是看整個這些日子說「皮革奶」的新聞,看不到任何細節。可這件事為什麼會成為新聞?

  白巖松 評論員:

  我覺得得先幫著觀眾朋友捋一下出臺的整個這樣一個過程。其實這個事情的最初開始是在2月12號的時候,農業部出臺了兩個,一個規範,一個文件,針對乳製品要進行監測的。到14號的時候,媒體就登了一篇文章,其實還是相對客觀,但是標題已經把農業部要抽檢皮革水解蛋白給列出來了。其實這兩個規範和文件在去年同樣都有,它強調的是要對樣本進行檢測三聚氰氨,同時也要檢測這種皮革水解蛋白,去年也同樣如此。

  但是這篇文章又出來之後,又隔了三天,突然出來一篇文章,剛才報導上說的叫《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皮革奶粉」、「死灰復燃」、「可致癌」這三個關鍵詞組接在一起,迅速地產生一種爆炸效應。其實不僅有農業部出來說這個報導不屬實。在內地最後一次檢測出乳製品裡頭含有所謂的「皮革奶」,是2009年3月份,浙江金華一個小的乳製品公司,然後迅速地就被查封了。起碼到現在兩年內檢測過程中沒有發現這種「皮革奶」,但是這個事情就迅速地被這麼放大了。

  主持人:

  你覺得人們在這件事上為什麼不進行稍微詳細一點的分辨,然後聽來什麼就是什麼?

  白巖松:

  首先我仔細看了一下 「死灰復燃」這篇文章,也看到了一些蹊蹺的地方,因為在這裡懷疑了一些乳製品的股票,但是又推薦了一支乳製品的股票,我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想法,那是有關人士去了解的。

  可是另外一方面我又覺得很正常,從很正常的角度是什麼呢?說明由三聚氰氨而導致的中國乳製品的信任危機,目前依然停留在我們的內心,也許查不出三聚氰氨了,也許查不出「皮革奶」的這種成份了,但是在我們每個人都能夠查出對乳製品不信任的基因。我們有一句老話叫「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當時2008年三聚氰氨出來的時候,對乳製品的打擊如山倒一樣,「病來如山倒」,但是想要恢復這種信任「病去如抽絲」,是一個非常漫長過程。所以現在我能感覺很多人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因此一旦出現一個哪怕不屬實的一種報導,大家也會覺得有可能吧、是吧,甚至誰闢謠說不屬實等等,反而還懷疑一下,我覺得我們要面對這種現實。

  主持人:

  沒錯,就是這些天大家都說「皮革奶」這幾個字,然後非常權威的部門農業部這個時候出來澄清說,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覺得能夠掰回市場的多少信任?

  白巖松:

  我覺得需要一次又一次,我覺得這次好在哪兒呢?就是當出來了這個事情之後,媒體一報導,不管可能是不屬實,甚至說這裡存在著另外一些因素,但是起碼農業部是正視它,馬上出來告訴大家,然後甚至說最後一次是2009年3月份金華等等。質檢總局馬上出來,告訴我們一直在監測,沒有發現這方面的這種情況。

  我覺得有很多的事情,當這種不信任依然強烈地停留在人們內心的時候,我們不能說那個不屬實、那是謠言,就過去了。因為這還不足以立即打消人們內心長久以來已經形成的這種不信任,需要一次又一次,任何風吹草動,哪怕是假的風吹草動,都要立即非常正式地去回應。因此,包括現在我們看到各地乳製品企業迅速站出來,告訴大家相關的數據等等,就是一個漫長的病去如抽絲的過程,不能指望這一次大家就信了,還得很多次,可能將來還得有謠言。

  主持人:

  消費者在面對一篇不屬實、或者說沒有任何細節報導的時候,我只要一掃馬上就信了,但是對權威部門提供的這些詳實的數字,往往可能不相信。你說這種較量還要多久?

  白巖松:

  這說明我們還沒有到臨界點,沒到懷疑和真正建立信任之後的臨界點,現在依然是一個懷疑佔上風和不信任佔上風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有關部門不能有委屈感,也不能說憤怒,怎麼會有這種不屬實報導等等,就是要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哪怕出現謠言之後,一次又一次地證實。

  建立人們的信任需要三個過程:第一,有關部門不斷地告訴大家,請信任我,但是這不重要,這只是第一層面。第二,告訴大家你在用什麼樣的方式不斷地檢測,並且從不中斷,而且有很大的投入,來檢測真的沒有。只有到第三個階段,這個事才算了了,消費者也信真的沒有了。

  主持人:

  剛才我們在關注一篇語焉不詳的報導引發了業內一輪比較大的風波。其實從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以來,最近幾年內地的乳製品行業都在經受著摧毀性的打擊,這些年正在努力地進行恢復性的生產。但是這樣的一輪新的風波到底會對步履維艱的乳製品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稍候會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皮革奶」事件令中國脆弱乳業再受重壓
    中國正在熱議的「皮革奶」引發市場不安,18日滬深兩市乳業股普跌,受「三鹿奶粉」事件重創後正在逐步恢復的中國乳製品行業又一次遭受重壓。  中國農業部日前發出的開展2011年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的通知中,皮革水解蛋白作為檢測項目之一出現其中。
  • 「皮革奶」死灰復燃?
    近日部分媒體和網站報導了皮革水解蛋白問題。農業部新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近年來農業部開展了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違禁物質的例行監測,沒有檢出皮革水解蛋白等違禁添加物質,三聚氰胺全部符合臨時管理限量規定,生鮮乳質量安全狀況總體良好。
  • 「皮革奶」存在多年 小廠仍在生產皮革蛋白
    林向  繼「大頭奶粉」、三聚氰胺、激素奶粉之後,「皮革奶」又來刺激消費者神經。  農業部日前公布的生鮮乳安全監測計劃提出,除所有抽檢樣品都必須檢測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樣品還要檢測皮革水解蛋白和鹼類物質。農業部如此重視對皮革水解蛋白的檢測工作,不禁讓人擔心「皮革奶」是否已經泛濫。
  • 「皮革奶」檢測難於三聚氰胺 長期食用可能致癌
    「皮革奶」檢測檢測難於三聚氰胺 專家稱長期食用可能致癌兩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讓家長們仍心有餘悸,近日「皮革奶」的消息又讓人談奶色變2月12日中國政府網掛出農業部近日下發的《2011年度生鮮乳製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其中除了要求檢測奶粉當中的三聚氰胺之外,還要檢測皮革水解蛋白。而農業部17日表示,近年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違禁物質的例行監測中沒有檢出皮革水解蛋白等違禁添加物質。
  • 農業部:國產奶質量可放心 未發現皮革奶
    兩會期間,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市場上尚未發現「皮革奶」,國產奶質量是可以放心的。危朝安表示,「皮革奶」是個別媒體誤報,中國國產奶質量可以放心。危朝安說,現在市場上的農產品質量總體上是安全的,但安全隱患依然存在,個案仍然時有發生。「要解決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確保質量安全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不是一年兩年,我們將繼續努力,全力抓好」。危朝安說,由於2008年嬰幼兒奶粉事件,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受到了很大影響。
  • 危朝安:國產奶質量可以放心 皮革奶是媒體誤報
    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尚未發現「皮革奶」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表示—— 國產奶質量可以放心     昨天下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十一五"農業發展成就和"十二五"農業發展規劃同時目前市場上尚未發現「皮革奶」,國產奶質量是可以放心的。  關鍵詞之一:毒奶粉  「皮革奶」或是媒體誤報  有記者提出,之前出現的「毒奶粉」、「皮革奶」問題使很多消費者談「奶」色變,甚至港澳地區的奶粉都被內地人一搶而光。危朝安表示,「皮革奶」是個別媒體誤報,中國國產奶質量可以放心。
  • 蒙牛總裁盧敏放出席央視財經香港論壇 探討新經濟時代乳業的「變與...
    原標題:蒙牛總裁盧敏放出席央視財經香港論壇 探討新經濟時代乳業的「變與不變」   12月29日,以「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為主題,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大公報、
  • 原奶也要空運?光明乳業如此高成本試水為了啥
    業內人士介紹,從光明乳業此次空運原奶能夠總結行業的兩個趨勢:第一,企業對於優質奶源的追求越來越迫切,因此也有了今年伊利、蒙牛的先後出手收購上遊牧場的動作。第二,光明乳業強化低溫奶戰略意圖鮮明。乳業專家宋亮向經濟觀察網記者介紹,從國內幾大乳企的競爭格局看,在華東佔有一席之地的光明乳業最大的優勢就是低溫巴氏奶,如果想要守住這個優勢,就要尋找到更好更優質的奶源。「在常溫奶這一塊,光明乳業競爭不過伊利、蒙牛,在低溫奶領域,超巴奶的風口很大,企業們都在布局,對於光明來說,在今天這個格局之下,更正確的選擇就是要守住低溫巴氏,不斷強化這方面的優勢,」宋亮說。
  • 蒙牛總裁盧敏放亮相央視財經香港論壇,探討國內乳業現狀
    近日,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正式落下了帷幕,本次論壇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大公網、大公報聯合主辦,以「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為主題。期間,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受邀出席了本次論壇,並和在場所有嘉賓共同探討了新經濟時代下乳業的「變與不變」。
  • 凝聚中國乳業力量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第二十六次年會舉辦
    第二要樹立產品質量高線,乳製品企業要主動對標給國際先進水平,在保證食品安全底線基礎上,積極開展乳製品、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品質量提升行動,推動乳業走出去,邁向中高端,要追求卓越品質,鼓勵企業制定嚴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加大研發力度,增強高質量產品工藝能力。第三打造百姓信任的品牌,政府行業、企業等社會各方面形成合力,創造良好的環境,講好中國乳業故事。
  • 首例國內空運奶源直達上海 光明乳業創新行業原奶運送模式
    證券時報記者 梅雙11月25日,記者從光明乳業獲悉,光明乳業近日將來自寧夏中衛黃金奶源帶的高品質生牛乳,3小時空運直達上海,製作成特別的中衛奶源版「優倍鮮奶」免費回饋消費者。據悉,光明乳業成為中國首個空運國內奶源的乳製品企業,創新行業原奶運送模式。
  • 「新發展格局下的乳業新經濟」蒙牛總裁盧敏放出席央視財經香港論壇
    以「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為主題,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公報、大公網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近日在深圳舉行。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受邀出席論壇並致辭。在新經濟格局下,面對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日趨完善的國內產業鏈,盧敏放認為,當前,中國乳業已經真正成為了全球乳品技術的創新、應用前沿,也正在催生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產業鏈組織模式。
  • 湖南緊急調查和處理「三聚氰胺玉米奶」
    新華網長沙11月22日電(記者 蘇曉洲)連日來,有關湖北省襄樊市追查「遠山乳業有限公司」三聚氰胺嚴重超標玉米奶的事件,牽動著社會的敏感神經。隨後監管部門調查發現,這批「勾兌」了青海「東垣奶粉」的問題玉米奶產於湖南湘潭。目前,湖南省和湘潭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已對湘潭「遠山乳業」和奶粉供應商展開了緊急調查和執法處理。
  • 即時播報記者快訊:牛奶鴻溝:中國農村兒童飲奶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1...
    即時播報記者快訊:牛奶鴻溝:中國農村兒童飲奶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1/50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7日 06:48 來源: 而在廣大的中國農村,幾千萬兒童每天平均的飲奶量僅6克,連一個碗底都蓋不住,是中國人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人均飲奶量的五十分之一。這是記者今天從中國牛奶愛心行動啟動儀式上獲悉的。  為了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每天一斤奶」的夢想,由中國奶業協會、國家學生奶部際協調小組辦公室、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央視、人民日報、蒙牛乳業發起的中國牛奶愛心行動,今天正式在京啟動。
  • 發現新「齊跡」融媒體採訪團走進得益乳業 解碼低溫巴氏奶的活性...
    得益乳業低溫巴氏奶,採用特優級奶源,菌落總數、體細胞數優於歐盟標準,採用75℃/15s優質乳巴氏殺菌工藝,保留更多活性營養物質,尤其是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β-乳球蛋白三大活性免疫蛋白。其中臻優高品質鮮牛奶中乳鐵蛋白≥40mg/L,免疫球蛋白≥100mg/L,β-乳球蛋白≥3000mg/L,乳過氧化物酶≥2000U/L。
  • 吞下「一隻酸奶牛」,新乳業欲破解叢林法則
    從早期收購奶牛養殖企業、地方乳企,到如今連賣酸奶茶飲的街邊店也不放過,新乳業欲在中國乳業市場建立自己的生存之道。 這幾年來,新乳業在乳業資產收併購方面如狼似虎,頻頻擲重金獲得多個乳業品牌,成為國內乳企中最愛「折騰」的一家。
  • 官方稱皮革奶牛肉膏等問題被誇大 未粉飾太平
    ■ 焦點1 皮革奶牛肉膏問題被誇大記者:我國2010年蔬菜、畜產品、水產品檢測的合格率都在96%以上,而老百姓卻感嘆「還有什麼敢吃的」?實際的情況與大家的感覺為何會有這樣的落差?總體來看,這些報導可以分為兩類,一些是客觀反映存在的問題,如瘦肉精、染色饅頭等;還有的則是誇大其辭或沒有事實依據,如對聖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問題的報導,最後經核查屬誇大或不實。這樣的一些報導短時期內集中出現,容易產生放大效應,群眾看了以後往往都會信以為真、焦慮擔憂,也自然會有「還有什麼敢吃的」的想法。食品安全直接關係人的身體健康,人人關心,「燃點」很低。
  • 【小題大作】奶罐子飛出黑天鵝輝山乳業跳樓式暴跌為哪般
    編者按:3月24日早盤11點30分左右,輝山乳業(6863.HK)股價突然暴跌,半小時內狂跌逾90%,最終跌85%後緊急停牌,此時,市值只剩下57億港元,半小時內蒸發了300多億港元。創該公司史上最大跌幅。對於輝山乳業直線暴跌,董事長說,資金鍊斷了!
  • 網易新能量峰會 飛鶴乳業連獲三項大獎 逆市領跑中國乳業
    連獲三大獎項的飛鶴乳業,在本次評選中受到了專家和全網消費者的一致認可,充分說明了飛鶴所堅持的「更適合中國寶寶」的初心深得人心。龍頭:飛鶴逆市擴大領先優勢在業內看來,飛鶴乳業獲「2020中國乳業最具影響力品牌」獎當之無愧。
  • 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皮革奶或為媒體誤報
    關於農產品安全,他解釋,這幾年下來,三聚氰胺限量值檢測合格率百分之百,就是沒有三聚氰胺的添加,沒有發現所謂的「皮革奶」。   危朝安介紹,「十一五」期間,國家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特別是這五年,自然災害多發重發頻發,我國沒有因為災害的發生而糧食減產、農民減收,已經連續七年糧食增產,連續四年穩定在一萬億斤以上的水平,這在歷史上是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