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別以為只看價格,周邊配套,樓盤質量就夠了,關鍵還有樓層的選擇,不管遇到多便宜的優惠價,都別碰這5類樓層,居住痛苦,未來轉手會很難:
第一,一層
不管是多層,小高層,還是高層,底層都是採光通風最差的一層。南方城市非常潮溼,一層常年又得不到太陽的照射,尤其是靠海的城市,房間很容易因為溼氣重,導致食物和家具會長黴外,人在這裡居住時間長了,還會有患上風溼,關節炎等疾病的困擾。並且,一層距離地面是最近的,過往的人很容易會看到一層的家。
如今,國家又積極推進舊改,要給舊房裝電梯,由於電梯是緊貼著樓棟外側加裝的,所有等待上樓的居民都會在一層周圍長時間停留,更容易看到一層家裡的情況,私密性是非常差的。受這種困擾的影響下,一層住戶只能是常年拉著窗簾,秋冬季面前能湊合一下,但到了夏季,屋內悶熱,不能不開窗,到時候就很容易被周圍的人窺探,生活上會很不方便。
第二,二層
既然一層問題多,那是不是二層會好一些呢?其實二層同樣有採光差的問題,尤其是現在大多數樓盤以高層為主,基本10層以下都受到日照時間短的影響,所以,實際情況下,二層並不比一層好多少。
除了光照外,二層最麻煩的缺點就是下水道問題。一層大多是獨立下水道,不用擔心堵塞,但是二層和其他樓層是共用一個下水道,屬於整棟樓下水總管的最底層。一旦樓上出現住戶亂扔東西,導致管道堵塞的問題,二層將是最先受害的。房屋內的馬桶,廚房下水都將出現倒灌,家裡會瀰漫出難聞的異味。由於一棟樓有幾十戶業主,你不能保證以後還有多少這種情況出現,每天生活可能都要很糟心了。
第三,腰線層
腰線層就是樓棟外面添加外部裝飾的那幾層,不少人以為開發商多花錢進行裝飾,所以那幾層是最有價值的,其實這屬於錯誤的認知。開發商只是為了讓整棟樓從外面看更美觀,從而吸引新購房者上門,但對這部分樓層的住戶卻是缺點多於優點,由於樓層多加了這部分的挑梁,會導致房間的採光和通風被遮擋,即使購買了高一些的樓層,仍然會有曬不到太陽的問題。並且到了雨天,因為多了這一面牆,還會有積水的問題。
第四,設備層
對於小高層和高層,由於樓層高,住戶多,所以必須在樓棟內選擇一個樓層布置大量的設備,這些設備要佔用很多的公攤面積,等於要縮小住戶的公共活動範圍,意味著你交了正常的公攤面積費,卻不能和其他樓層的住戶享受一樣的面積,等於要虧錢。並且,有這麼多設備堆放在一起,噪音和輻射在這一層也是最大的。
第五,頂層
頂層通風,採光,視野是最好的,但是由於最靠近樓頂,所以到了陰雨天,也是最容易出現漏水問題的樓層。而頂層是整棟樓最高的一層,上下樓,基本只能依賴電梯,一旦出現停電,電梯故障,頂層住戶相當於要被困在家裡了。
這幾層連居住都存在這麼多的麻煩,以後想要轉手,一般人也不會去購買,只能選擇降低價格虧本賣,或者砸手裡。因此,不是萬不得已,這些樓層最好別衝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