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業以貨運求生存

2020-09-22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參考消息》22日刊登源自日本《富士產經商報》的報導《全球航空業以貨運求生存》。報導摘要如下:

新冠疫情的蔓延導致旅行需求「蒸發」殆盡,在這樣的背景下,航空業界正在竭力通過發展貨物運輸求生存。一方面,疫情期間人們減少外出使得貨物運輸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航班削減導致運力下降,運費飆升。航空業將此視為良機,紛紛採取對策加大運力,以便將貨物運輸培養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通常情況下,國際航空貨運的60%均通過客機腹艙運輸。但疫情導致大量航班停飛,貨運空間大幅減少,運費暴漲。比如,從中國香港向北美發送包裹的運費就比1月上旬漲價70%。

而旺盛的需求則進一步推高了原本已經高企的運費。由於世界各地紛紛開啟居家辦公模式,眼下半導體和電腦零部件已經取代口罩和手套成為運輸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此外,由於減少外出就餐的趨勢逐步加強,生鮮食品的運輸需求也在增加。未來,一旦疫苗上市,需要確保溫度控制萬無一失的冷鏈運輸也將由航空運力承擔。

此外,由於全球性的封鎖措施導致網購人數激增,一些分析師認為今後航空運輸需求還將保持旺盛。

韓國一家投資機構的航空業分析師指出:「至少在年內,航空貨運對於業界來說都將是一個令人愉悅的話題。因為即便封鎖了邊界,人們也不會放棄購物。可以預見今後一段時間運力的短缺還會繼續。」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航空公司為了滿足旺盛的需求,開始著手強化貨物運輸業務。美國聯合航空公司8月宣布其貨運航班班次已經增加至5000個。該公司第二季度的貨運收入同比增長36%,達到4.02億美元。

美國航空公司時隔35年重新開啟貨運專班。9月,該公司計劃飛往拉美、歐洲、亞洲32個城市的貨運航班超過1000個,主要由波音777和787等寬體機型執飛。

新加坡航空旗下的廉價航空公司酷航8月對一些客機進行改裝,將空客A320客機的座椅拆除以增加運貨空間。

由於家電產品需求增長,韓國大韓航空和韓亞航空第二季度也因為高科技產品零部件運輸的增長而實現盈利。大韓航空也將部分客機改裝成了貨機。

截至今年4月上旬,中東最大的航空公司阿聯航空的貨機航線僅覆蓋50個城市,5月中旬增至75個城市,到了7月上旬更是擴大到100個城市。(完)

相關焦點

  • 終止業務,賣油條,搞貨運,全球航空業或裁員1半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天空女皇」波音747退場 全球客運低迷 航空業靠貨運救市
    有航空業內消息人士說,擁有超大四引擎的747噴氣式飛機,早已落後於現代雙引擎機種。「這種在1970年代實現全球航空旅行民主化的飛機將從天空做最後的降落。」然而,波音公司拒絕向媒體確認這一計劃。至少在一年前,波音公司及其供應商確定了這款飛機所需的最終零件數量。長期以來,波音公司的超大747飛機被喻為「天空皇后」,是當今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噴氣式飛機。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全球航空業近期繼續緩慢復甦,多國國內客運市場恢復速度明顯快於國際市場,整體貨運業務收入出現逆勢增長。國際航協預計,航空業復甦之路依然漫長,客運量最早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至2019年水平。
  • 4600萬人或失業,全球航空業花式自救:泰航賣「油條配紫薯羹」月入千萬,將開放加盟……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46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
  • 日本亞航突然宣布全面停飛,疫情造成航空業崩潰在持續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全球疫情造成的航空業崩潰,可能導致全球相關近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發表報告顯示,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共計8800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也就是說,與航空業相關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就業人數的一半。於是,這也催生出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花式自救」。
  • 6月全球航空貨運同比下降20%!航空旅行2024年才能恢復正常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近日下調了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預期,全球航空的客運量要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平。2020年6月全球航空貨運的計費重量同比下降了20%。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於近日下調了全球航空業的復甦預期,稱全球航空的客運量要到2024
  • 目前全球航空業的現狀——慘
    全球的航空公司、機場、旅行社和其他旅遊和航空業組織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艱難生存。全球航空業正處於嚴重危機之中,可能需要數年才能恢復。在危機期間,一些航空公司可能會倒閉。其他公司則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的業務,以適應未來的發展。目前,航空公司只能執行最初計劃的一半航班。
  • 新冠使航空貨運部門最終獲得了一點尊重
    ,這是一個不尋常的結果,因為旅行需求急劇下降,客運網絡被迫關閉,航空公司重新調整飛機的用途,只提供貨運服務。除了貨運和忠誠度計劃外,航空公司的收入非常疲軟,因為航空業損失了數百億美元。法航荷航、墨西哥航空、國際航空集團/英國航空公司和韓國航空公司在第二季度的貨運收入明顯超過去年。
  • 航空業大災年
    全球近3萬架民航飛機,被現實剝去了主角光環,直到「末日」來臨,都沒能帶著航空業逃出生天。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8800多萬個工作崗位中,近4600萬個將被削減。也就是說,在今年一年中,航空業的失業人數將超過全行業從業人數的一半。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在過去3個月中,(漲幅最大的)全球十大航空公司股票中的九個是中國公司。且除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外,其餘公司的股票均取得了兩位數的漲幅。表現最佳的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該公司股價(在過去3個月)上漲了22%。來自于波音和空客兩大飛機製造商的消息也表明中國民航是全球恢復最快的。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新冠肺炎大流行給航空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當地時間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2020年和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業績進行修訂。
  •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新冠肺炎大流行給航空業帶來毀滅性打擊
    當地時間2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對2020年和2021年全球航空運輸業的業績進行修訂。國際航協預測行業嚴重虧損將持續到2021年。根據航協的最新數據,預計2020年淨虧損1185億美元,超過6月份預測結果,預計2021年淨虧損為387億美元。國際航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在2020年對航空業生存發起了挑戰。
  • 航空公司的寒冬來臨,航空貨運或成「一線生機」
    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第二季度航空業依舊保持著低迷的狀態,各國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紛紛採取了限制人員進出和取消航班通航的措施。搶手的醫療用品,搶手的航空貨運航空客運的停滯,讓航空公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隨著疫情引發的健康問題,醫療用品成了全球各國的搶手資源,醫療用品需求的擴大
  • 美聯航CEO:航空業復甦要等新冠疫苗分發,預計在明年底
    「我們的收入在第三季度將下降85%,公司每天持續燒錢2500萬美元,這一危機對於航空業或幾乎任何與此相關的行業來說都是不可持續的。」他表示,在收入下降這麼多的情況下,裁員人數已比原先預計的要少得多。上周美聯航剛達成一項協議,將保留大約3000個飛行員崗位。他表示,針對航空業,直到有一種疫苗被廣泛分發並可供大部分人使用,需求才會回升,「這就是現實。
  • 「硬著陸」後,全球航空業何時「啟航」?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電 (劉亮)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航空業損失慘重,多家全球知名航空公司營收大幅縮水,降薪潮、裁員潮正暗流湧動。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硬著陸」之後,業界估計,全球航空業至少需要四年以上時間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峻衝擊。
  • 賣油條、直播帶貨、隨心飛,誰能拯救負債纍纍的航空業?
    泰國國際航空公司(簡稱「泰航」)賣油條、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簡稱「澳航」)賣護理包、國內航司推「隨心飛」、董事長空姐空少齊上陣直播帶貨……全球航司為「自救」各出奇招。國內需求回暖給國內民航業復甦帶來了機遇,但疫情的影響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