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周刊中曾經引用過這樣一句話:
經驗豐富的領導們長輩們都曾表示,在他們的一生中從未遇到過像眼前這一代的年輕人一樣自私無禮和只會享樂。
這句話是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句話,距離今天為止,已經110年過去了。
國家變得更加繁榮,社會變得更加文明,科技更是飛速的發展。
事實證明,從整體上而言,的確一代比一代強。
若要是從個人層面來說,一代不如一代也不無道理。
許多人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但這又是無可辯解的事實。
就拿遠古時期的採集者來說,這大概是我們看不上眼的,畢竟他們太落後,過著飲血茹毛的生活,與今天是不能相比的。
因此,我們也就自然而然的認為自己比他們強。
可如果把今天的我們扔到遠古的叢林中,即便我們知道許多現代文明產物,也未必能生存下去。
作為想當文明的現代人,我們所了解的知識很多,但專業技能僅限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生活必需品,還需要依靠其他人的領域產出。
我們就像是一條流水線中的一道工序,少了其他工序就成不了產品。
與我們不同是,遠古時期的採集者本身就是一條完整的流水線。
他們知道哪些食物有營養,哪些有毒,哪些能夠治病救人;他們知道四季的變化,什麼時候雨季來臨,什麼時候旱季;他們知道怎樣預防蚊蟲叮咬;他們知道如何面對兇狠的獅子,也知道怎樣面對雪崩;他們知道如何布置陷進狩獵;他們每個人都知道怎樣做出一把刀等等。
他們所以皆是生存必備的技能,而我們可能通貫古今,到與他們相比就像什麼都不懂的白痴。
在遠古時期,什麼都不會的人向來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也就是在這文明的今天,即便是一個智障人事,也能能存活下來。
現在想來,作為一個知之甚多的現代人,實際上遠不如一個遠古時期的採集者。
一代不如一代一代強,好像也能被完美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