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我們知之甚多,卻不如一個遠古時期的採集者

2021-01-14 土帽子

在時代周刊中曾經引用過這樣一句話:

經驗豐富的領導們長輩們都曾表示,在他們的一生中從未遇到過像眼前這一代的年輕人一樣自私無禮和只會享樂。

這句話是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句話,距離今天為止,已經110年過去了。

國家變得更加繁榮,社會變得更加文明,科技更是飛速的發展。

事實證明,從整體上而言,的確一代比一代強。

若要是從個人層面來說,一代不如一代也不無道理。

許多人並不贊同這樣的觀點,但這又是無可辯解的事實。

就拿遠古時期的採集者來說,這大概是我們看不上眼的,畢竟他們太落後,過著飲血茹毛的生活,與今天是不能相比的。

因此,我們也就自然而然的認為自己比他們強。

可如果把今天的我們扔到遠古的叢林中,即便我們知道許多現代文明產物,也未必能生存下去。

作為想當文明的現代人,我們所了解的知識很多,但專業技能僅限於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生活必需品,還需要依靠其他人的領域產出。

我們就像是一條流水線中的一道工序,少了其他工序就成不了產品。

與我們不同是,遠古時期的採集者本身就是一條完整的流水線。

他們知道哪些食物有營養,哪些有毒,哪些能夠治病救人;他們知道四季的變化,什麼時候雨季來臨,什麼時候旱季;他們知道怎樣預防蚊蟲叮咬;他們知道如何面對兇狠的獅子,也知道怎樣面對雪崩;他們知道如何布置陷進狩獵;他們每個人都知道怎樣做出一把刀等等。

他們所以皆是生存必備的技能,而我們可能通貫古今,到與他們相比就像什麼都不懂的白痴。

在遠古時期,什麼都不會的人向來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也就是在這文明的今天,即便是一個智障人事,也能能存活下來。

現在想來,作為一個知之甚多的現代人,實際上遠不如一個遠古時期的採集者。

一代不如一代一代強,好像也能被完美的詮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古代有個人很擅長畫竹,並且已經很出名了。可他的老師看了他的作品後,卻對他道:「你尚未入門,你只是知道了畫竹的技巧而已。」
  • 《人類簡史》中那些令人驚豔的道理
    《人類簡史》是新銳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成名之作,這位年輕的以色列人給我們介紹了從石器時代智人演化直到21世紀政治和技術革命的整個「人類史」。考古學家發現:這規模巨大石陣並未具有任何實用價值,但卻需要不同部落群體的採集者長時間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於是便猜測這背後應有某種神秘的文化、成熟的宗教或意識形態系統做支撐。而最近發現顯示,至少有一種馴化的小麥就起源於距哥貝克力石陣30公裡遠的喀拉卡達山脈。為了支持某種神廟的建築和運作,人類才開始過定居農作的生活。
  • 人類簡史摘抄及感悟
    翻譯者林俊宏博士談到《人類簡史》的翻譯過程時,說:「現代產業裡的譯者多半不再像是過去苦心孤詣的譯者得獨立面對所有問題,而是有一群夥伴,一起走在偉大的航道上」。一本書的出版背後有一大群人的努力。而《人類簡史》的翻譯工作更是得到作者赫拉利的加持:「提到本書的英文版是以英美讀者為考慮,舉的多半是西方讀者較熟悉的例子,但希望編輯及譯者要以華文讀者為考慮,如果能有更貼切的例子,不妨和他討論修改。而且如果過程中有什麼疑問,都歡迎直接寫信向他詢問。」因為多方的努力,才有了現在中文版的《人類簡史》。
  • 《人類簡史》之現代人類起源揭秘—人類是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人類簡史》這本書,就是講述著三大革命如何改變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而從這篇開始,簫葉也將跟大家分享一些簫葉從這本書中的收穫。人類其實很渺小之前看過一個科普視頻,讓我直觀的了解到了地球的大小。找了上面2張圖片,大家可以看下。
  • 品一品《人類簡史》金句語錄,有哪些話顛覆了你的認知
    《人類簡史》講述人類發展史。以下是書中金句,小編也標註了頁數,翻開書看看,品一品,有沒有意外之喜。1.因為一旦人們發現歷史能證明樂無常態而知足常樂,發現我們過去對快樂的歷史認知可能都是錯的,發現對快感的執著追求可能只會適得其反地導致痛苦,那麼我們就有可能走向對自己的真正理解,也就可能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了。
  • 史前人類的生活狀況?史前史之食物採集者的生活
    由於這一時期人類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被考古學家稱為「舊石器時代」。那麼這一時代的人類生活狀況如何?一、社會群體的關係這一階段的社會組織與政治組織才初具雛形,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原始人群體主要依靠血緣關係聚集在一起,一個群體有20~50人左右,在某些食物充足、適宜生存的區域人數會更多,可能有百人規模。
  • 三分鐘讀懂《人類簡史》
    《人類簡史》可謂是近期非常火的一本書,據說連歐巴馬和比爾蓋茨讀完都愛不釋手呢,那我們就來看看這本書裡有哪些驚掉下巴的觀點吧,結尾有驚喜哦⊙⊙!於是在七萬年前,人類的語言就可以供人類一天八卦數小時之久,,,人類的部落也因此不斷擴大,從而使人類不斷的改進自己的組織形式,人們從八卦中開始學會瞎編亂造,學會坑蒙拐騙,這也不斷提升著人類的想像力,為之後形成藉助上天或者超能力統治部落打下基礎。
  •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讀《人類簡史》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客觀的人,我不認為人類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其次尤瓦爾·赫拉利是一個歷史奇人,他寫的人類簡史能「火」遍全球,我是真心佩服。這本書第一章標題就是: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速讀分享
    概括人類過去,審慎智人如何成為地球統治者未來幾千年的思考,人類最後如何成為神,智能和意識最終又會走向什麼樣的命運《今日簡史》是對當今人類全球性大問題的思考之書動物到上帝人類從哪裡來?智人到智神人類往哪裡去?
  • 解讀《人類簡史》:種族滅絕,當智人遇到尼安德特人(3,4合集)
    今天繼續讀書《人類簡史》。進行正題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一個概念「生殖隔離」。生物學家通常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把所有生物劃分成為不同的「物種」。馬和驢都是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下的兩個物種,但是人屬下,只剩下了唯一一個現存的物種,那就是,我們,又叫智人。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人類簡史》。本書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出生於1976年,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代表作為《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尤瓦爾·赫拉利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是學界公認的「青年怪才」。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
  • 《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站在上帝視角,欣賞人類文明!
    今天我們推薦大英博物館最新推出的一套藝術作品:《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大英博物館動物簡史》。它有很多非常顯著的優點,值得去細細品讀。藝術形式上,包含了繪畫、雕刻、手工藝品,以及一些珍貴的出土文物;風格上,有自然主義作品,也有諷刺主義的現實題材;時間誇張上,囊括了從遠古的冰河時期到今天。
  • 人類簡史是如何展示未來經濟生活的發展方向的?
    《人類簡史》首先是一本歷史書,作者以極具人文關懷的視角闡述了智人從「一種也沒說什麼特別的動物」到「知善惡樹」,再到萬物之靈的演進過程。大約7萬年前的「認知革命」讓智人歷史正式啟動,大約12000年前「農業革命」讓歷史加速發展;而到大約不過500年前,「科學革命」讓歷史畫下句點而另創新局。
  • 《人類簡史》:幾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而今只剩一個
    當你第一次看到這樣的一句話:幾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而現在只剩下一個人種,就是今天的我們。這時候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哪六個人種?第二個想法是:為什麼這六個人種會消失?以怎樣的方式消失?從小到大所學習的歷史,只告訴了我們人是由猿經過漫長的時間進化而來,也告訴了我們大概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環境發現了什麼時期的早期人類。對於早期人類有幾種好像並未提到。從《人類簡史》中了解到,在幾十萬年以前,地球上的人類與其他的動物並無不同之處。
  • 《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開啟抖音直播
    比爾·蓋茨曾表示,如果要帶上書去荒島生活,那他一定會選擇《人類簡史》。在西方社交媒體上,赫拉利的書迷大多是25歲到35歲之間的男性。赫拉利式的敘事,富有把控感、全局感且指向未來,這使得他的作品備受政商界人士青睞(儘管赫拉利對此有些摸不著頭腦)。在中國,創投圈人士是《人類簡史》最早的狂熱讀者和推廣者。
  • 一生必讀的人類簡史,從人類進化感悟人生得失與未來
    人類簡史,一本穿越時空的人類歷史,究竟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在看了太多文學、小說之後,這類科普性質的讀物特別能滿足我。作者很會打比方,類比,讓很多事情變得簡單易懂,充滿想像。換一種視角來縱觀社會和歷史。
  • 南極冰層下方發現巨物,直徑超過56公裡,遠古時期的天外來客?
    南極冰層下方發現巨物,直徑超過56公裡,遠古時期的天外來客?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南極和北極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兩個地區,尤其是在南極氣溫多年一直保持在零下30攝氏度左右,最低氣溫達到零下80度,在這片寒冷的地區幾乎看不到人類的身影,畢竟在零下十幾度的環境都非常的痛苦。
  • 柏拉圖|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布魯諾3、我們要像海綿一樣吸收有用的知識。——加裡寧4、勵志格言,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5、人生本該如此:勇敢地面對挑戰,堅定地去實踐自己的夢想,不要怕。作出了選擇,就要勇敢地承擔責任和後果,不要後悔。對於那些害怕危險的人,危險無處不在。
  • 人類簡史:從認知革命到科學革命
    《人類簡史》讀到最後:「我們對周遭的動物和生態系統掀起一場災難,只為了尋求自己的舒適和娛樂,但從來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當人類發現農業時代生活並沒有更快樂,甚至不及採集生活的時候,當再想回到過去的時候,人類很遺憾的發現已經不可能再從農業生活回到採集生活。那人類為什麼會犯下如此致命的錯誤呢?
  • 《人類簡史》人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相信童話是真的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相信童話是真的,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人和其它動物最大的區別!這個觀點,來自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尤瓦爾-赫拉利現代人類自命不凡,經常聲稱自己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句話,放在遠古時期,是非常可笑的。當時,我們的祖先處於食物鏈的底層,沒有獅子的驚天吼,也沒有獵豹的飛毛腿,老虎一發威,嚇得連病貓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