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電動車公社」
和我們一起重新思考汽車
哈囉大家晚上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之前電動車公社會給大家匯總一周內3、5條無法寫成深度長文的新聞,並進行簡單分析和點評。
後來經過不少粉絲朋友的建議,發現不如給大家把這一周內的大新聞做一個更詳盡的匯總,因為有太多朋友一周都很忙碌,漏看了我們每天匯總的新聞,於是有了改版之後的《一周大事件》:這一周內,關於行業的、關於新車的、關於新技術的、關於高管或企業變動的新能源相關的新聞,都在這裡~
以下是上周的新聞:
關於 政策
1、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
11月11日,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主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
根據路線圖2.0規劃,到2025年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級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持續增加,到2025年達50%,2030年超過70%,2025年C-V2X終端的新車裝配率達50%,2030年基本普及。
對比2017年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汽車DA(輔助駕駛)、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新車裝配率超過50%。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徑,已經通向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更低級的DA(輔助駕駛)已經被排除在外。
關於 銷量
2、
乘聯會: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
11月9日,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環比9月增長15.9%。根據乘聯會公布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新能源產品共賣出29,711臺,其中MINI EV銷量為20,631臺,佔比近7成。或許是降價導致銷量激增,Model 3 標準版交車周期已經從1-2周延遲至4-6周,隨著比亞迪刀片電池產能提升,「漢」EV銷量在不斷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款車型均有磷酸鐵鋰電池的版本。
3、
中汽協:10月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9GWh
中汽協公布,10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9GWh,同比上升44.0%,環比下降10.8%,同比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其中,三元鋰電池共計裝車3.4GWh,同比上升15.7%,環比下降19.1%;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2.4GWh,同比上升127.5%,環比上升3.5%。
在乘聯會公布的十月銷量榜單10款車型中,有7款車型使用磷酸鐵鋰電池,銷量主力車型多數採用磷酸鐵鋰電池,這是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明顯激增的原因之一。
關於 公司動態
4、
理想汽車成立新公司或將生產電動機
11月9日,浙江理想汽車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沈亞楠,經營範圍包括道路機動車輛生產、電機及發電機組銷售;電動機製造;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等。該公司由理想汽車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目前理想ONE動力系統的核心部件主要依靠外採,理想汽車旗下子公司中,並沒有電動機製造相關公司,所以,新公司成立填補了這一空白。這並不排除理想未來將自研電動機應用在自家產品上的可能性。
5、
理想汽車兩股東退出
11月6日,理想汽車運營主體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董事樊錚、劉慶華從主要人員中退出;
利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燦谷投資管理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直接導致理想20.71%的註冊資本減少,企業註冊資本從約4.33億元降至3.44億元。同時,李想的股權比例從61.50%變更為77.56%,秦致的股權比例從1.73%變更為2.18%。
2016年,理想在A輪融資時,與利歐籤署投資協議,要求在6年內進行IPO,不能如期上市,利歐將撤出對車和家(理想汽車主體)的投資協議,並要求車和家將其持有的股權按年利率8%的價格進行回購。
如今理想汽車已經在美股上市,並且獲得高估值,根據最近的新聞報導,利歐集團投資理想汽車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約48億人民幣,利歐集團已在5年時間裡,用4.5億元投資換來48億的價值,收益頗豐。
6、
特斯拉上海工廠產能將達55萬輛
2020年,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規劃產能是15萬臺,到了2021年計劃生產約55萬輛汽車,包括30萬臺Model 3車型,25萬臺Model Y。
之所以到明年有巨大躍升,除了二期工廠即將建成,中國工廠也將承接更大的出海任務。上述消息人士透露,「55萬臺輛,有大約10萬臺Model 3用於出口,Model Y也計劃出口1萬臺。」
目前國產Model 3年產能已提升至25萬臺,從下線到提升產能花了一年時間,產能爬升並不簡單,Model Y的產能提升,與銷量是脫不開關係的,接下來就要看Model Y在市場上的表現,如果Model Y依舊保持48.8萬的售價,從0到25萬產能爬升大概率不會在短期之內完成。
7、
比亞迪漢第2萬臺下線
比亞迪官方微博,第20,000輛漢EV正式下線,「漢」單月產能即將突破萬輛大關。
「漢」自4月下線至今已有半年時間,此前一直受到刀片電池產能限制,導致漢EV產量不高。
專門生產刀片電池的重慶弗迪電池工廠,設計產能達到10GWh,可提供近13萬臺漢EV,隨著電池工廠的產能爬升,漢的產能將不再被刀片電池所限制。
8、
寶能汽車公布新車型進軍增程市場
寶能自2017年進入造車領域以來,一直沒有對外公開過多的信息,11月8日,寶能汽車宣布其位於西安的工廠正式建成,自主研發的新能源xEV平臺首車和寶能增程式電動汽車(REV)也於當日下線。
該生產基地規劃總產能100萬輛,一期50萬輛,其中一期第一階段規劃產能達30萬輛。接下來寶能新車型的銷量會有一定壓力,如果銷量不能支撐起寶能工廠的產能,還是會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
9、
恆馳汽車工廠試生產
恆馳汽車自從一口氣發布6款車型後,再沒有消息,最近,恆馳汽車連續發布動作頻繁。
11月10日,據恆馳汽車官方微信,恆大汽車正式推出恆馳車標。恆大汽車表示,這個車標的寓意是「保護藍天,決勝紅海,東方雄獅,傲視全球。」
恆馳汽車LOGO是獅子像,好似趴在地球上,而恆大足球LOGO是老虎像,好似趴在足球上,獅子老虎夠霸氣,確實符合許老闆15字造車真言。
11月11日,根據恆大新能源汽車宏偉戰略規劃,制定恆馳車型命名規則,恆馳車型名稱由「恆馳+數字+兩個英文字母」構成:
1、數字:從阿拉伯數字1開始一次編號,代表恆馳車型上市先後順序。
2、第一個英文字母代表車型檔次,分三個檔次:
豪華車型(Luxury):用「L」代表,售價25萬以下;
超豪華車型(Super Luxury):用「S」代表,售價25萬元至50萬元;
旗艦車型(Flagship):用「F」代表,售價50萬及以上。
3、第二個英文字母代表車型,分三類:
「S」代表轎車車型;「X」代表SUV車型;「M」代表MPV車型。
對於恆馳汽車公布的這個命名規則,有網友吐槽:這好像星巴克的命名,中杯/大杯/超大杯。
11月12日,恆大汽車上海、廣州兩大生產基地已於近日正式啟動試生產,全面達產後能做到每分鐘試生產1輛車。據悉,恆大汽車「恆馳」系列車型預計於明年下半年開始陸續量產。按計劃,恆達汽車將於2025年前實現年產能約100萬輛,2035年達500萬輛。
關於 上市
10、
小鵬汽車首次發布季度財報毛利轉正
小鵬汽車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總收入為19.90億元,同比增長342.5%;毛利率為4.6%,實現毛利率首次轉正,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短期投資接近200億人民幣。小鵬目前已經擺脫虧錢造車的狀態,如果未來發生價格戰,還有進一步下探的空間。公布財報後,小鵬股價連續多日暴漲20%以上。
小鵬汽車第三季度總交付量8,578臺,其中第三季度,P7交付量達6,210臺,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鵬汽車銷售與服務網絡已包括116家銷售網點和服務網點,覆蓋58個城市。
此前公開的渠道規劃,小鵬計劃將網點擴增至166家,距離此目標還有距離。另外,小鵬汽車品牌的超充站已運營135座,覆蓋50個城市。
11、
理想汽車首次發布季度財報毛利達19.8%
11月13日,理想汽車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第三季度營收25.11億元,市場預期19.25億元;淨虧損1.07億元,市場預期虧損5.02億元;
第三季度整體毛利率19.8%,較第二季度的13.3%提高6.5個百分點。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於部分零部件採購價格的下降,以及產量提升帶來的單車製造成本的下降。
第三季度汽車交付8,660輛,預計第四季度汽車交付在1.1萬-1.2萬輛之間,環比增長27%-38.6%。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理想汽車現金儲備達189.16億元,相比2019年底的37.09億元大幅提升,為核心技術研發、銷售服務網絡的擴展提供堅實保障。
財報公布後,理想股價也隨之暴漲20%以上。
12、
北汽藍谷發布10月產銷快報
北汽藍谷發布10月產銷快報,當月,公司銷售新能源車2,037輛,同比下降76.32%,前10個月累計銷售23,123輛,同比下降78.39%。
在金九銀十整體市場向好的帶動下,多數車企銷量都迎來上漲,以蔚來、理想、小鵬、威馬為伍的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十月交付量都已經達到3,000臺以上。
關於 那些閒不下來的高管
13、
賈躍亭再度發聲
11月13日,賈躍亭在社交平臺上為FF發聲。並表示「產品和技術創新力是下一代汽車變革的核心價值和驅動力,FF會繼續集中資源專注投入,持續為行業發揮引領作用。」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賈老闆自今年7月初宣布個人破產重組工作完成之後首次在公開平臺發聲。
賈老闆的造車夢還沒有放棄,根據此前畢福康的說法,將會在完成一輪融資後9個月交付第一臺FF91,12個月後批量生產。不過,目前還沒有這筆錢的消息,恐怕「臨門一腳」,最快也要等到2022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