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時代的領土相當廣大,有超過2200萬平方公裡。但是蘇聯的氣候和地理條件算不上特別好;因為國土位置普遍過高,存在常年凍土的問題。而70%以上的蘇聯國土都有凍土問題。什麼是常年凍土呢?就是因為冬季漫長而嚴寒,導致土壤和裡面的水分被完全凍結。而因為地球越往北緯度越高,夏季的日照時間越長,北極圈內甚至在夏季會出現極晝現象,也就是24小時太陽都不落,因此在夏季即使高緯度地區,也有2個多月氣溫比較高。平均氣溫在20攝氏度,造成冬季的積雪和地表1到2米深度的淺層地表在冬季上凍的土地都融化。因此北極地區在夏季,地面到處都是爛泥潭和水窪,但是地表以下1到2米,太陽照射不到的地方,地溫仍然在夏季都保持在零攝氏度以下,深層土壤仍然是凍結的。
北極圈內和靠近北極的地方,夏季一般只有短暫的兩到三個月,秋季極其短暫。然後就又開始下凍雨和雪,到處是爛泥和水潭的地面馬上又重新凍結大半年。而深層常年都不解凍的土壤就是多年凍土。高緯度地區的多年凍土帶對公路和建築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十分不利的。因為在夏季到處都是爛泥和水窪。施工機械和車輛在這種地面寸步難行,而冬季地面又凍的比石頭還硬,施工同樣無法展開。正因為前蘇聯大部分領土內這種爛泥和冰雪交替的狀態,讓當年入侵蘇聯的敵軍地面部隊都非常的不適應。這也是德軍最終沒有完成對蘇聯腹地 進攻的一大天然障礙。德國坦克甚至到了蘇聯境內必須更換更寬大的履帶才行,否則德軍在本土用得好好的標準履帶,到了蘇聯境內就因為壓強太大直接陷入爛泥裡。
蘇聯境內的大片高緯度凍土也影響到了今天。在凍土上建設高標準的鐵路和公路都不容易。因為地基會在一年內交替變軟和變硬。最終上層的水泥和瀝青也容易跟著粉化。因此從蘇聯時代一直到今天。想在俄北方修建高標準的公路和機場都不順利。這甚至影響到了蘇式戰鬥機的設計。比如典型的米格29,當初設定就是作為前線戰鬥機存在。考慮到蘇聯大量的前線機場跑道上的水泥很容易在凍土上破裂。最終水泥跑道在幾年後就會變成半水泥半沙土的跑道。冬季又到處是積雪和碎冰。而米格29和蘇27系列的設計又都是腹部進氣道;前起落架在雙主進氣口之前,不論起飛和降落,前輪都很容易帶起碎砂石和碎冰塊,如果再被吸入進氣道就會打壞發動機葉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米格29和蘇27系列都專門設計了百葉窗式的輔助進氣道。這在全球同代的三代機上是比較罕見的。
不過差別是早期米格29的輔助進氣道在發動機主進氣道的上方,也就是側邊條之上。而蘇27系列則設計在主進氣道的下方。如果這2種戰機的駕駛員感覺有吸入異物或者撞鳥的風險,可以把主進氣道的內部隔板或濾網通過機械裝置豎起來擋住主進氣道。而通過百葉窗式的輔助進氣道進氣;蘇27的下百葉窗也可以自動拋掉被濾網攔截的砂石等異物。只要時速在800公裡以下,都可以手動關閉主進氣道。即使到了蘇57這種用上加特萊進氣道的所謂隱身機,居然還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保留了百葉窗。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這一點再次暴露了蘇57骨子裡就是拍扁了的蘇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