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高管:大數據時代需要計算思維

2020-11-24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1月2日電(熊旭 實習生溫明慧)近日,第十一屆微軟亞太教育峰會在清華大學舉行,主題是「科學中的計算」。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博士和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周以真博士在會後回答了記者提問。

周以真博士因提出並倡導「計算思維」而享譽計算機科學界。計算思維是一種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本概念解決問題、設計系統以及理解人類行為的思維方式。「像計算科學家一樣思考。」周以真說。關於這一問題,她有個有趣的比喻:如果我們需要煮飯、做菜和炒肉,又不希望飯還沒好時,菜已經涼了。那麼用計算思維來看這個問題就是:有三個不同任務,都需要時間和資源才能完成。調配這些有限的資源、同時從事不同的工作就是一種很重要的計算機思維能力。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許多學科都產生了海量數據。這些學科需要通過計算,從海量數據中挖掘有意義的東西,故而計算機科學無法置身於學科交流之外。在跨學科的過程中,如何使兩個專業或多個專業的人了解彼此的學科語言是一個重要命題。姚期智博士說:「就拿計算機與生物的交叉來說,20年前開始的時候,大家溝通起來好像一個講廣東話一個講上海話。雖然大家認為交叉的觀念很對,但實際操作過程非常辛苦。」

為了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今秋開始,英國教育部決定對所有兒童開設相關思維訓練。在美國,大學會為非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提供計算機專業的課程。例如哈佛大學的相關課程即是該校最受歡迎課程。在中國,計算機課程的授課內容也在發生著改變。

周以真說:「如今全球面臨巨大挑戰,氣候變化、能源問題、醫療問題等等。這需要不同學科專家形成合力共同解決。我們需要跨學科研究與教育,使學生意識到其重要性。」

今年,微軟在中國各高校中徵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優秀方案。對於最後選定的16個優秀方案,微軟會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其目標是在2015年的時候能夠惠及中國700萬大學生。 

相關焦點

  • 《大數據時代》,一場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
    大數據正把我們變成新的物種。首先,大數據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從因果關係的串聯思維變成了相關關係的並聯思維。第二,大數據改變了我們的生產方式,物質產品的生產退居次位,信息產品的加工將成為主要的生產活動。第三,大數據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都將構建在大數據之上。
  • 一個時代落幕:沈向洋和那些出走的微軟華人高管們
    記者 | 彭新1繼陸奇之後,又一位微軟華人高管即將離職。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微軟公司宣布了一項重要消息,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將在明年2月1日正式離職,接替他的是現任微軟首席技術官凱文·斯科特(Kevin Scott)。
  • 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構微軟
    微軟逆襲長成萬億美元巨頭,雲服務撐起萬億帝國雄心,成功的關鍵是用同理心和成長性思維重塑微軟,將公司戰略重心從Windows作業系統轉向雲服務Azure,實現微軟公司軟體在蘋果和安卓智慧型手機上順暢運行。憑藉Azure遍布全球的數據基礎設施和優質服務,越來越多企業將服務和數據存儲業務轉移到微軟Azure。
  • 大數據時代:十大最熱門的大數據技術 - 大數據_CIO時代網 - CIO...
    隨著大數據分析市場快速滲透到各行各業,哪些大數據技術是剛需?哪些技術有極大的潛在價值?根據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發布的指數,這裡給出最熱的十個大數據技術。   1、預測分析   預測分析是一種統計或數據挖掘解決方案,包含可在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中使用以確定未來結果的算法和技術。
  • 沈向洋辭職微軟 矽谷華人高管為何頻頻被印度裔代替
    納德拉上任五年,對微軟進行了幾次重大重組和調整,徹底更換了除了CFO之外的整個15人高管團隊。去年3月那次重組,新成立的雲和AI平臺交給了納德拉曾經的下屬負責,這讓沈向洋所領導的微軟AI+研究院部門就顯得有些尷尬了,而且新的部門分流了沈向洋部門的不少職能和資源。這會不會是沈向洋不得已突然離職的原因之一呢?
  • 微軟執行副總裁沈向洋離職,矽谷華人高管或已全面失勢
    微軟最強華人高管離職,曾統領AI業務,在職23年智東西11月14日凌晨消息,剛剛,微軟CEO納德拉發送公司內部郵件稱,微軟集團執行副總裁、微軟AI+研究部負責人沈向洋(Harry Shum)將在2020年2月正式離職微軟,沈向洋並未表明其下一步計劃。微軟CTO Kevin Scott將接替沈向洋的職務,領導微軟AI+研究院的職責,立即生效。
  • 微軟正式啟動「編程一小時」活動 用計算思維分析解決問題
    微軟正式啟動「編程一小時」活動 用計算思維分析解決問題 2018年11月30日 13:57作者:吳陳純編輯:吳陳純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那些離開微軟回國的華人高管們 | 微軟最高職位華人沈向洋離職
    隨後微軟發言人披露,沈向洋將於2020年2月1日正式離開微軟。作為目前微軟公司中級別最高的華人,也是所有美國科技巨頭總部唯一的華人高管,沈向洋離任的消息在國內引發了更多的熱議。有媒體評論說,自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2016年9月離職之後,沈向洋成為了美國科技巨頭總部唯一的華人高管。如今沈向洋宣布離職,同時越來越多的印度裔晉升高管,華人在矽谷職場的上升通道越來越窄。
  • 美國科技界最受矚目華人高管沈向洋官宣!微軟之後他去哪兒了?
    去年11月,時任微軟集團執行副總裁、微軟AI+研究部負責人的沈向洋博士宣布離職微軟,「美科技巨頭再無華人高管」 的報導刷爆全網。作為美國科技界最令人矚目的華人高管,沈向洋的職業生涯極其輝煌。畢業於全球計算機領域最高學府卡耐基梅隆,被公認為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和人工智慧方面的世界級科學家和學者,沈向洋歷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創始院長、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他的離開引發眾多猜測,不僅讓各路媒體唏噓感嘆美國科技巨頭再無華人高管,也紛紛發問:「沈向洋下一步將去哪裡?」
  • 大數據時代下審時度勢 雍堯會的風控思維
    大數據近年來因網際網路和信息行業,再度躍升為炙手可熱話題。數據時代降臨,改變人們固有的生活模式。在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中,大數據已然成為一項站在頂峰的指標。有了大數據這個概念,對消費行為判斷、產品銷售預期、營銷範圍及存貨補給,能更高效地改善與優化。在此,雍堯會負責人表示,大數據帶來大變革,其優點有四:數據體量龐大、類型多樣化、價值密度低、高效便利。大數據能帶給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進步的動力,同時也是顛覆性的存在,它能帶給我們不小的挑戰,倘若能相輔相成,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必能更高效地了解用戶在各方面的需求及偏好。
  • 微軟沈向洋:AI 時代,世界向哪裡走?
    一個公司向前發展,始終需要有一個世界觀,同時這個世界觀要持續發展。就像你問我這個問題:你覺得世界正在向哪裡走?我覺得最近這幾年,微軟對於向前發展看的非常清楚,用一個詞來講叫 Ambient Computing,實際上就是「無處不在的計算」和「無所不在的智能」。
  • 數據科學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全解 - 大數據_CIO時代網 - CIO時代—新...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術語,可以將數據科學理解為大數據時代一門新科學,即以揭示數據時代,尤其是大數據時代新的挑戰、機會、思維和模式為研究目的,由大數據時代新出現的理論、方法、模型、技術、平臺、工具、應用和最佳實踐組成的一整套知識體系
  • 大數據的力量來自「大成智慧」資訊時代大數據的再認識 | 網際網路...
    重視數據就是強調用事實說話、按理性思維的科學精神。中國人的傳統習慣是定性思維而不是定量思維。目前許多城市在開展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工作,但是發現多數老百姓對政府要開放的數據並不感興趣。要讓大數據走上健康的發展軌道,首先要大力弘揚數據文化。本文講的數據文化不只是大數據用於文藝、出版等文化產業,而是指全民的數據意識。
  • 蘋果高管:Apple Silicon 上的 Windows 取決於微軟
    11月21日消息在最新的一次採訪中,包括 Craig Federighi 在內的蘋果高管透露了有關於 Apple SiliconM1 設計的更多信息,並討論了 M1 平臺上 Windows 的未來等。眾所周知,自從發布首款搭載定製 Apple Silicon M1 的 Mac 以來,蘋果高管幾周內一直非常活躍在各大採訪現場。蘋果 M1 處理器是取代英特爾計劃重要的第一步,負責此項目的高管則表示對未來充滿信心。在 YouTube 和傳統媒體的採訪詞之間,蘋果一直在重複關於努力推動其 M1 的內容。
  • 微軟《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科學發現》中文版發布
    e-Science這一術語最早由英國科學家於2000年提出,用以概括在信息化基礎設施支持下所開展的科學研究活動所需要的一系列工具和技術。如今,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科學發展正在邁入一個新階段,科研的方法也從之前的實驗型科研(Experimental Science)、理論型科研(Theoretical Science)、計算型科研(Computational Science)推進到第四範式——數據密集型科研(Data-intensive Science)。
  • 前微軟高管Kevin Johnson將出任星巴克CEO
    外媒援引GeekWire報導稱, 前微軟高管凱文·詹森(Kevin Johnson)將在明年出任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的執行長(CEO
  • 怎樣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思維?
    政府、企業和社會在對生態環境大數據的採集、維護、共享、應用、公開等方面,也開展了廣泛的探索與研究,大數據有力支撐了汙染防治攻堅戰。在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重要手段的時代,筆者認為,需要轉變以往的思維,真正形成生態環境大數據思維。  一是由過程因果思維轉變為數據相關思維。
  • #長文慎入#大數據思維的十大原理:當樣本數量足夠大時,你會發現...
    一、數據核心原理從「流程」核心轉變為「數據」核心大數據時代,計算模式也發生了轉變,從「流程」核心轉變為「數據」核心。Hadoop體系的分布式計算框架已經是「數據」為核心的範式。為了應對大數據帶來的挑戰,我們需要新的統計思路和計算方法。說明:用數據核心思維方式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數據為核心,反映了當下IT產業的變革,數據成為人工智慧的基礎,也成為智能化的基礎,數據比流程更重要,資料庫、記錄資料庫,都可開發出深層次信息。
  • 沈向洋離職微軟,意味著什麼?
    所以沈向洋離開微軟,是一次極其重大的人才流失,但其實這事兒,卻可以說是早已奠定了。納德拉時代的全面改制沈向洋負責研發的產品,大家肯定有所耳聞,例如必應(Bing)搜索、微軟小冰等。▲ 圖片來自:1reddrop由於微軟的巨大成功,納德拉被允許在內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自然是順水推舟的事情。為了讓微軟重新高效並更加可控,納德拉進行了數次大的組織結構重組和高層大換血,而今天宣布離職的沈向洋,已經是最後一位由鮑爾默任命的業務部門高管了,其他則都由納德拉直接任命。
  • 培養孩子「計算思維」至關重要,你Get到了嗎?
    從敲代碼,到培養計算思維       伍鳴博士博士談到的「計算思維」是指,人們在理解事物、解決問題時,能夠以計算機科學概念、邏輯還有算法來理解、判斷的一種思維方式。它和閱讀、寫作、數學一樣,貫穿於生活的細節中,而且逐漸成為一種人們所需的必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