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文化屬性,讓人貧窮或者富有,丁元英講文化屬性是什麼意思

2020-12-06 李撒歡
一個追隨丁元英精神的學徒7

原創/李撒歡

說明:丁元英是作家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主人公,後來被改編成電視劇《天道》。

《遙遠救世主》是一本特別神奇的小說。

當時芮小丹和丁元英出門吃飯,明明有輛寶馬,但是依然要去打車。丁就問她,為什麼不開寶馬啊?芮小丹回了一句,這車是我能開的嗎?丁回,著相了。

著相,執迷於表像而偏離本質。

有車為什麼不開?明明這次出門就是個代步工具而已,為什麼要跟身份掛上鉤呢?

同樣這本小說,其神奇的特點在於,讀的次數越多,越會著了它的相。

這本小說,裡面有商戰,還談到文化、哲學,還延伸到佛法、靈魂、救贖。從概念的角度來說,每個都提了一筆,但是講的又不透徹。只讓你看到一個結果。

讓人處於一種好像知道了,但是又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這種大段的留白,也給了不同人有自己理解上的發揮空間。

芮小丹和丁在飯店坐好,開始論道,就開始聊文化這件事。

丁首先提出了一個分類:

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

這裡涉及到了一個分類:技術、制度、文化。而且把重點落腳到了文化的層面上。再論道就開始談論文化的重要性上了。這個分類是怎麼回事?

01 託克維爾也曾這麼分類過

託克維爾

歷史上經典的《論美國的民主》,就是託克維爾寫的。當時引發了巨大的轟動。

託克維爾家族本身在法國是古老的貴族,結果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其曾外祖、祖父母都被砍了頭,其父母也曾差點上了斷頭臺。這個對他衝擊很大。開始對於政治研究有了濃厚的興趣。

後來走訪了美國,看了大量的見聞,以及記錄了大量的筆記,整理後就出了《論美國的民主》這本書。

丁講的是透視社會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

託克維爾也認為有三個層面,自然因素,法律制度,民情,最終讓美國維持住了它的民主。而且其認為這三個層面最重要的就是民情。

這裡民情的意思是指心智習慣,包括宗教、思維方式、教育、習俗。其實就是文化。

託克維爾特別舉了一個例子,在19世紀的墨西哥,照抄了美國的憲法,結果根本不起作用,因為墨西哥沒有美國的民情。

簡單來說,就是技術、制度都是一種表象而已,背後更重要的是文化。

託克維爾寫的書之所以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就是法國大革命原定目標是為了爭取自由,但實際結果卻是血流成河,整個社會動蕩不已。而美國同樣經歷了內戰,但是卻最終實現了其原定目標。他提出了民眾文化差異才是最核心的原因。

只有把問題抽象到託克維爾這種程度,才能理解丁到底想討論的是什麼樣的話題,以及為什麼這些人只能扒著井沿看一眼。文化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而不是劇烈式的。

所以,即使小說最後真的激發了社會上對於文化的討論浪潮,但是依然沒有觸碰到更底層的命題。

02 文化怎麼用?

芮小丹審犯人

丁和芮小丹坐而論道,還沒怎麼聊深入,芮就問了一個新問題,強勢文化這麼厲害,怎麼用啊?我這裡有個死囚犯不招供,你有沒有什麼辦法?

結果丁給了一個策略:

你幫他找塊乾淨的地方歸宿靈魂,他需要的不是懺悔,而是一個可以懺悔的理由。

芮小丹用了,還挺好使。一個明知道自己不管是否坦白都是死的人,結果比劃了一下道,屈服了。

從反面人物的角色塑造上,這個反面人物實在是太過於單薄,更多的只是一種符號的含義。用來作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腳註。

簡單來說,就是其玩的是狼吃羊的遊戲,通過欺負弱者來獲取利益,但是不敢玩狼吃狼的遊戲,所以依然是個弱者。後面討論宗教意義大段的對話,都基於一個假設,這個死囚犯是有道德感的,有基本的是非觀念,知道自己做的是錯事。

這就是其靈魂的歸宿的地方。既然知道自己有罪,所以需要救贖,光死亡還不行,因為心不服。具體怎麼救贖,就是遞給對方解決方案,芮給的解決方案,就是坦白。

看過一些新聞報導,經常講有些逃犯,惶惶不可終日,逃亡那麼久,從來沒睡過一次好覺。反而被抓住了,才心安下來,能睡好覺了。只能說明其還有做人最基本的的道德感。

這個涉及到的命題是人類的道德感。目前的研究發現,人類的善念可能是天生的。

《嬰兒的美妙世界》

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嬰兒的美妙世界》中一項研究表明,學步兒童傾向於「善念」行為。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讓不足1歲的嬰兒觀看木偶戲,木偶戲中不同顏色的木偶外形以不同方式進行表演,其表演行為可清晰地被識別出對錯和善惡。一個紅色圓形木偶掙扎地爬上一座小山,而「邪惡」的藍色方形木偶試圖將它推下山,與此同時,「善良」的黃色三角形木偶向上推動紅色圓形木偶,試圖讓它爬山。

木偶戲結束之後,嬰兒們被問及最想要的木偶形狀:「邪惡」的藍色方形還是「善良」的黃色三角形,他們都選擇了後者,即表現出「樂於助人」和「大公無私」的三角形,甚至7個月嬰兒也做出相同的選擇。

不過在實際生活中,道德感的形成可能會由於後天的各種遭遇,以及教育產生更多影響,可能更高,也可能變得更低。

這裡為什麼講這個死囚只是一個符號意義。原因就是他還能被救贖。

當時,芮小丹說:

這說明你還有自我認同的需要,這是人性的特徵,如果你連這個起碼的需要都沒有,我就有理由對你作為人的屬性提出質疑。

對方還以為她說的是激將法。

實際上是真的有這樣的人,這種才是徹底的壞人。

比如,《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反面人物,小丑。

小丑

這個人物黑暗的實在是太徹底,其動機不是為了錢,不是為了權,不是為了名利,連所謂的強者和弱者,這種分類都不在其邏輯裡。其信奉的是徹底人性黑暗。他認為每個人都是邪惡的,是沒有信任的,他只需要將人們「輕輕推一下」,每個人都會放棄正義,變得很自私和醜惡,出賣別人甚至親自殺死戰友。

所謂的狼也好,羊也好,在他眼裡都是邪惡的人罷了。所謂的羊,只是沒有創造出作惡的環境。所謂的狼,哪怕是外表光鮮亮麗正義的狼,只要你去威脅他們的生命,那麼每個人都會放棄原有的底線,而變成惡魔。小丑不在乎自己的死亡,願意為這個信念獻出自己的生命,甚至無比的滿足。小丑這個人物把這種信念推向了一種極端。

補充一下,丁是深刻認識到這件事的。在整個操盤過程中,就是處處設計防著羊咬人。也就是既要幫他們,又要防著他們。

再回頭去看,丁在給芮小丹支招的時候,特別強調的一句話,就很有深意:

理論上講只要判斷正確就有可能,但在判斷的實踐上通常會有錯誤,所以可能的概率取決於錯誤的大小。

如果是跟小丑這樣的人比劃得救之道,勝的概率有幾成?

總結:

整部小說最精彩的地方,莫過於展示了一個相,背後的東西,提了但是沒多講,更多的用故事展示了出來。所以,才有了討論和爭論的空間。

如果只是看小說本身,實際上很難學到東西。只是起到一個窗口的作用,讓人扒著井沿看一眼,激動一下。

不過呢,其提到的概念,又是非常深刻的。需要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才能理解到丁到底在說什麼。

比如,文化這件事。託克維克的《美國的民主》下冊,就探討一個主題,就是討論民主對人們智力活動的影響,比如人們的情感,思維方式、習俗、民間交往方式等。對比其他國家有沒有救世主文化?當然是有的。民眾把自己權力全部讓渡以後,就會變成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自然就傾向於明君下手輕一點。英國爆發了光榮革命,用議會來抵擋這種壓力。但背後邏輯是民情,是文化土壤,才推動了制度上的變革。而美國又有著自己的探索路徑。

丁把強勢文化落腳點放在了符合客觀規律上,其如何用呢?要結合人性的洞察力。起碼在芮小丹和死囚的說服上,讓人看到的是丁對於人性的深刻洞察。

不過這種洞察力,又豈能是一句強勢文化所能概括的。

如果文章對你有啟發,請點讚、收藏、轉發,支持我寫作的意義,讓我們一起找到更多的同好者。

想看到更多的後續文章,請點擊關注。有任何感想,也歡迎評論。

相關焦點

  • 《天道》:文化屬性的四種層次,丁元英在第三層,你在哪一層?
    電視劇《天道》中提出了一個新穎的屬性,那就是文化屬性,文化屬性又分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但是這兩種文化屬性中又將所有人的屬性分成了四種層次,《天道》中每一個人物都是詮釋文化屬性的最佳案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化屬性是哪四種層次?為什麼丁元英只排在第三層?你又是哪一層呢?【文化屬性是哪四種層次?】
  • 《天道》中的強勢文化怎麼理解,對個人成功有什麼幫助?
    在王志文主演的《天道》電視劇中,豆豆借丁元英的口,提出了「文化屬性」這樣的概念。進而把文化屬性分為「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這也是不少《天道》愛好者,驚嘆和談論的東西。有的人甚至理解為霸道就是強勢文化,強大就是強勢文化,叢林法則就是強勢文化!真是這樣嗎?我看未必!
  • 《天道》:強勢文化的人,都有「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有強勢文化屬性的人,像《天道》劇的丁元英、芮小丹、肖亞文都是有愛「獨立思考」的習慣。丁元英他經常獨自在房間思考,從布局的王廟村扶貧的事,特別是和韓楚風在去寺廟路上的那段談話中(詳見《遙遠的救世主》書232頁),就可以看出了他與大眾思維不一樣,NT思維是他主要的思維方式,在這就不詳說了。
  • 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
    一個85後,酷愛解讀《天道》與《天幕紅塵》。每日一更,喜歡的話,請點個關注。《天道》解析,全網首發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弱勢文化的前途在哪裡?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而每一種命運可以逃離的夾縫都很窄。
  • 《天道》:丁元英最後去了哪裡?他為何要離開古城
    《天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學作品,富有特色的是主要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深邃思想,使人震撼,令人深思。它又是一部披著愛情的外衣,實則展現同一文化屬性下不同人性的故事。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也因此決定了自己去往的方向,丁元英也不例外。
  • 天道:揭秘兩條「尼採」哲學,你才能真正掌握「強勢文化」
    《天道》中韓楚風點評丁元英,高層次的聖人一個人獨處著,並非這些人享受寂寞,往往是在這些人身旁無法找到同類!這句話很多人都明白它的出處源自於德國哲學家尼採,實際上不光這樣,對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創作者豆豆了解多一些都明白,尼採思想觀念對豆豆的影響極大。
  • 《天道》丁元英的智慧:逆向思維、逆推思維、因果律、實事求是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實事求是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並且形成獨特的方法論坦然面對人生。還有很多券商和職業操盤手各種建倉、平倉、出倉,持倉,纏師的理論就是一個強大的心,不被自己欲望和貪婪所控制,要明心見性,見相非相,什麼意思,就是收割也有規律,收割的是人性、文化、和貪念和妄念。一定要知道股市不是賭場,可以all in 但不可以賭徒心理,否則囚徒困境,看見把資金套牢也不要慌,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問題。一定要換位思考,不能以投機心理戰到底。
  • 透過《天道》說能量層級,你知道丁元英的能量層級是多少嗎?
    因為人是個很複雜的物種,在不同的環境與時間段裡需求是不一樣的,但總體可概括為以上的五種或六種。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來闡述精神能量層級這個詞。而作者在書中寫了一段經典的對話,我們先來回顧一下。芮小丹問:什麼是強勢文化?什麼又是弱勢文化?丁元英說: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 《天道》芮小丹脫下友誼的外衣,向丁元英深情表白,元英為啥拒絕
    《天道》有一段經典劇情:芮小丹脫下友誼的外衣,向丁元英深情表白,丁元英雖然拒絕了,但他的回應,顯露出芮小丹在他心中的崇高地位。芮小丹是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女警花,家底還非常殷實,但多年來,都沒有一個男人能俘獲她的芳心。直到「鬼才」丁元英出現。
  • 琅琊榜冤案平反過程中隱含著天道中彰顯的高級思維
    《天道》中,丁元英(男主角)和芮小丹(女主角)關於芮小丹未來發展的討論:丁元英說:「因此我認為,中國應該多一個由你註冊的強勢文化傳播公司,你應該整合你的社會關係資源,埋頭學幾年、幹幾年,吸納、整合零散能量,從你的第一本書、第一個劇本、第一部電視劇做起,用小說的形象思維和影視藝術的語言去揭示文化屬性與命運的因果關係
  • 《天道》丁元英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如何理解,如何應用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把自己的命運逆襲,然後讓王廟村村民,乃至格律詩和葉馮劉的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究竟是文化屬性的差異,還是天道註定的客觀實際,抑或是對於天時地利人和的實事求是。
  • 《天道》: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不妨從你的思維開始提高
    有的人說很厲害的人就是會做局的人!還有人說要成為很厲害的人,必須背後要有強大背景,資源,人脈!網絡中曾經流傳一句話:不是你成功了才會去努力,而是只有你努力了才能有機會成功,而成功也絕不是你勤奮了,你堅持了,努力了就一定行的,成功來自正確的目標和正確的努力。什麼才是正確的呢?這個正確是誰來定的?
  • 《遙遠的救世主》豆豆從文化角度給我的啟示是什麼?慈悲還是救贖
    同樣是救主文化的天道文化,難道也是弱勢文化,僅僅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可憐之處必有可恨之處,弱勢文化的立場是天道世界的立場,大千世界的「天道文化」是什麼?我們是不是這樣文化的擁躉者,甚至可以說,我們世俗文化和傳統觀念並不是一無是處,而是救贖著每一個靈魂,上帝和神都慈悲。
  • 天道:劇中丁元英的一段話,直戳人心,讓人覺悟,值得每個人思考
    就是因為各行各業,各個知識點太多,讓人難以招架,想要用網際網路提升自己,往往很難!提高自己的捷徑就是多讀書,多實踐,閱人無數,要有貴人相助,還要有高人指路!你有沒有這樣一個體驗,某時某刻聽了一位朋友的一句話,瞬間頓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在電視劇《天道》中,馮世傑自從聽說丁元英是一位大神,就抓緊機會和丁元英認識,為了王廟村賭一賭。
  • 天道:這世上沒有感同身受,人看待一件事的觀點,取決於他的位置
    有一句說得好「未經他人事,莫勸他人善」,講的就是如果你不能感同身受的體會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就不要開口去勸別人善良。可這世界上真的有完全的感同身受嗎?我認為是沒有。一個人生長的家庭、生存的環境,和他處在的位置會影響到他的三觀和格局,即使是同一件事情發生在兩個人身上,處在不同位置的人會有不用的觀點,所以這世上並沒有感同身受,只不過是冷暖自知罷了。
  • 什麼是真正的「天道」?從五臺山論道,淺談丁元英思想和理智
    電視劇《天道》取名意境高遠,劇中基督、佛、道之警句如縷串珠可謂精深難測,該劇的思想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更可謂莫衷一是。看完二十四集回頭梳理:從芮小丹投向丁元英心靈與肉體的愛戀到丁元英為紅顏知己創造神話。
  • 為什麼有的人升了天堂、有的人下了地獄?《天道》告訴你原因
    《天道》是一部揭秘高人思維方式的電視劇,是商業精英必看的經典之作,它可以使你的靈魂得到升華,展示生命與愛情真諦的大作。這部電視劇我看了不下於5遍,在裡面你可以學習和領悟很多的東西,有些我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搞懂,比如:文化屬性、宗教的內涵等,本文我將以我所理解的「天道」為大家解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天道裡丁元英的智慧與格局1
    這是故事男主角丁元英的話,其實也恰恰是豆豆在當今社會給自己的定位。 如果芸芸眾生都生活在一棵樹上的話,那麼為什麼有人可以雄踞樹冠,俯視全局,眺望遠方,深度思考生命價值的問題呢?而更多的眾生,則始終掙扎在錯綜密集的樹枝中,找不到生命的價值所在。越是生活在樹底部的人,越是每天需要面對更多生存的問題而無暇顧及思考生命的價值。
  • 《天道》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對於做人做事原則的探討和深入踐行,無論出世入世,無論王道霸道,無論正義會不會來,公平存在不存在,荒誕的不是人生,而是人心和人性。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底層邏輯就是做人做事不能太絕,什麼事情都有度,都有分寸,中庸之道講的就是度,就是平衡和制衡。
  • 《天道》思維:讓你從錯誤觀念中覺醒的,短時間就能看到你的變化
    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提到覺悟天道,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眾生因好惡,而得萬般理百般相!真理真相,只可自知,不足為外人道!道可道非常道,你講出來的「道」和他人理解的「道」,早已不是一個「道」了。現代高科技社會,信息,資訊極度發達,往往一個消息短時間內就會在網絡中爆炸式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