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日出·印象》特展閉幕 《睡蓮》3月盛開

2021-01-14 騰訊網

莫奈《日出·印象》特展自去年9月登陸上海,今天迎來了閉幕日,由於參觀者眾多,展覽實行了限流。據統計,整個展覽期間共接待參觀者11萬之多。

上午11點,位於中山東一路1號美術館門前已聚集了不少參觀者。由於人數激增,達到了展館瞬時最大承載量,展覽啟動限流。

展館內,鎮館之寶《日出·印象》畫作前自然大排長龍,大家緩慢向前,拿著手機、相機不斷按下快門。為方便參觀者細細品味,展方特意設立了一米線。

市民:「 顏色很通透 感覺霧都散開了,特別美。要是人再少一點,能夠看得久一點就更好了。」

展覽匯集了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47件作品,包括《帆船,夜晚印象》、《特魯維爾海濱》、《海灘上的卡米耶》等經典力作,不少參觀者已是二刷。

市民:「 第一次來是10月份,第二次是正好有朋友也要過來看。我也覺得有些畫還需要再重新看一下,再重新回味一下,所以就又來了。」

一位美術老師今天已經是第52次帶小朋友前來觀展,為的是讓孩子們體會畫作背後的精神力量。

美術老師:「 莫奈的筆就是這麼有魔力,他刷完之後眼睛一眯,你看是不是動人的光就出來了,這就是莫奈的魔力。孩子們很需要這樣一個環境,近距離感受這些偉大的作品。美育不只是在課堂中,更是在這些作品前。

據了解,這是曠世傑作《日出·印象》150年來首次亮相中國。不少參觀者都說,在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開始復甦的當下,展覽在上海舉辦更是有著特別的意義,而日出也象徵著一種希望,大家也都希望全世界都能早日告別疫情。

儘管今天我們將與《日出》暫別,不過主辦方透露,今年3月觀眾朋友將還會有機會在家門口欣賞到莫奈的作品。

屆時,匯集了《睡蓮》、《紫藤》等巨幅作品的"莫奈和印象派大師展"將登陸上海,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相關焦點

  • 莫奈特展1月3日閉幕 3月《睡蓮》將在滬盛開
    從去年9月開始,每逢周末,中山東一路1號外都排著長隊,他們是為了來一睹印象派大家莫奈的真跡《日出·印象》。這不僅是印象派開山之作《日出·印象》史無前例的中國首展,更是一場在疫情期間舉辦並吸引了11萬觀眾的「接力賽」。
  • 莫奈《日出·印象》首次登陸中國,王嘉爾穿潮T刷展 你還記得亮相成...
    無論你是文藝青年,還是印象派的粉絲,亦或者只是單純地想看一眼莫奈的真跡,「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上人頭攢動,觀眾用那幅著名的《日出》刷屏自媒體。其中,就包括歌手、主持人王嘉爾。他身著同款印花T恤帥氣十足,致敬莫奈。王嘉爾刷展此次展覽共有47件作品,其中有9幅是借展於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館藏的莫奈油畫作品。
  • 瑪麗安娜談莫奈《日出·印象》:六年前還不確定日出還是日落
    展覽「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三樓開幕,展出47件作品,包括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鎮館之寶《日出·印象》等9件莫奈畫作,以及兩位法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這也是《日出·印象》首次來華展出,迎來了藝術界的較多關注。
  • 顏榴:為何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莫奈《日出·印象》1872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11月13日上午7:35分(據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2014年的研究成果),莫奈停筆,他將這幅畫命名為《日出·印象》。莫奈《倫敦查令十字橋》 1899-1901  「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展品1885年前後,莫奈定居于吉維尼小鎮,沉迷於建造秘密花園和畫睡蓮。
  • 唐能翻譯為莫奈《日出·印象》展覽開幕式提供法語翻譯服務
    談及「印象畫派」,莫奈的《日出·印象》在西方藝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一直以來也國內藝術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如今,印象派的開山之作終於來華了,「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9月16日在上海開幕,唐能翻譯為展覽開幕式提供了法語口譯翻譯服務。
  • 伴著外灘的日出看《日出·印象》為148歲的莫奈慶生
    11月14日是印象派大師莫奈148誕辰紀念日,他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正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美術館展出。11月13日,在外灘日出時刻,莫奈《日出·印象》生日慶典在此舉辦。
  • 去成博看莫奈之前,我們幫你解剖了《睡蓮》
    這幾朵睡蓮,值得莫奈一遍又一遍重複數百次(據統計,他留存下來的睡蓮畫作兩百五十多幅)、值得大師最後差點畫瞎眼嗎?他是不是傻?莫奈在「睡蓮池塘」前這裡,也正是莫奈最難懂的地方。讓我們從頭說起。早在攝影出現伊始,很多西方知識分子就討論過這個問題。
  • 王嘉爾也要去打卡的《日出·印象》,到底多有看頭?
    難能可貴的是,這是《日出·印象》真跡在誕生150年來首次亮相中國,而且展覽會持續三個月之久,此次公開展示的9件莫奈的作品中,除了當之無愧的C位——《日出·印象》之外,還有其不同類型的經典代表。「晚風,遊船,夕陽,這是莫奈的夏日晚歌。」
  • 莫奈名作《日出·印象》首次來華展出
    9月20日,觀眾欣賞莫奈名作《日出·印象》。近日,展覽「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在上海開幕,這是莫奈名作《日出·印象》首次來華展出。據悉,此次展覽以《日出·印象》為主題,共展出47件作品,除《日出·印象》之外,還有《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魯維爾海濱》、《海灘上的卡米耶》等莫奈經典力作。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9月20日,《日出·印象》作品前人頭攢動。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9月20日,觀眾在《日出·印象》海報前留影。
  • 莫奈!一池蓮花2.2億,9朵睡蓮5.39億
    莫奈《撐陽傘的女人》1875作他最重要的繪畫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他的著名代表性作品有《日出·印象》《盧昂大教堂》《維特尼附近的罌粟花田》《睡蓮》《乾草堆》等。
  • 印象大師莫奈的生命之光
    印象派大師克勞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父親做雜貨鋪生意。這位大師在年輕的時候就告訴人們:「我要像鳥兒歌唱那樣作畫。」這位光的貪婪捕捉者,他的作品無不散發出令人感動的光線、色彩、運動以及充沛的活力。
  • 《日出·印象》代表著希望之光與萬象更新
    ——《莫奈:日出·印象》序 剛剛過去的2020年,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莫奈《日出·印象》離開它的館藏地巴黎瑪摩丹莫奈博物館,來到了上海,這是這件名作首次來華展覽。 這件印象派開山之作的到來,引起了藝術愛好者的高度關注,沒有看展的同學、外地的同學可以購買本次展覽的官方圖錄。
  • 把莫奈《睡蓮》買回家卻說是梵谷畫的,有錢人鬧出笑話卻不自知
    《三十而已》熱播,劇中王太太的一句「梵谷的睡蓮」引發了網友的群嘲。《睡蓮》是莫奈的代表作。你知道法國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到底有多愛睡蓮麼?這一切要從莫奈搬到巴黎周邊的吉維尼小鎮說起。1883年,莫奈搬去吉維尼並在這裡建了自己的一個專屬花園。
  • 國慶觀展指南 | 月明望白石,「日出」觀莫奈
    蒙克上海大展已開啟,53幅版畫與油畫組成「吶喊與迴響」,這與此前開幕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上博「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等構成了滬上展覽的亮點。在北京,則有紫禁城600年大展、蘇東坡大展等。
  • 莫奈名作《日出·印象》在上海迎來148歲「生日」
    正在上海展出的莫奈名作《日出·印象》。(受訪對象供圖)新華社上海11月14日電(記者楊愷、吳宇)正在上海展出的莫奈傳世名作《日出·印象》13日迎來了自己的148歲「生日」。展覽主辦方特別在當天為這一跨越世紀的文化遺產舉辦了一場「生日會」。
  • 莫奈花園的晚鐘,實拍芝加哥博物館鎮館之寶《睡蓮》
    我們從其英文名字《Water Lily Pond》來看,應該直譯為《睡蓮》即可。我喜歡後者的直譯,因為前者的翻譯似乎過分強調畫面遠景中的日式木橋而容易引起觀眾的誤解。這種翻譯實在會令觀眾在觀賞這幅作品的時候先入為主地將目光聚焦在遠處的那座木橋而忽略了他們面前最近最真實的主題:池塘中的那些閃爍著印象精靈的《睡蓮》光影。
  • 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特展閉幕
    人民網上海10月21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上個世紀二十年,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兩次造訪上海,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言論和有關他的報導,展現了他與上海之間饒有趣味的關係。但是,除了愛氏的影像、言論和有關他訪問上海的報導,愛氏還給上海留下什麼我們至今尚未發現的「遺蹟」?
  •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2018-11-14 08:58 來源:澎湃新聞
  • 莫奈巨幅睡蓮被拍賣獲全場最高價
    11月12日,勞德·莫奈的巨幅作品《睡蓮池》在佳士得紐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晚間拍賣會上拍得31812500美元,是此次拍賣會拍出的最高價。據悉,全場拍賣共呈獻61件拍品,其中還包括莫奈的另一幅作品《在吉維尼花園裡的年輕女孩》以及巴布羅·畢卡索的《燈》。
  • 《睡蓮》中的光影:對光與色表現的完美總結
    水上花園建成後,莫奈將其全部精力和時間都放在睡蓮創作上,不論寒冬酷暑還是颳風下雨,莫奈經常凌晨3點便起床,坐在池塘邊,靜靜地觀察池中睡蓮在不同季節、不同時間光照情況下的瞬間變化,用畫筆把這種稍縱即逝的印象描繪到畫布上,屢畫不厭。 前後近30年,莫奈幾乎未離開過池塘,觀察自然,感受光線,睡蓮成了他晚年描繪的主題,並且越畫越大越抽象。莫奈畫布上的睡蓮,有青翠欲滴的蓮葉,有花開似火的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