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丁
01
前一段時間,著名的鋼琴家傅聰先生,因為感染新冠在英國去世,享年86歲。他的去世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平臺上的評論各持己見。有情緒激動者,口誅筆伐;有幸災樂禍者,調侃揶揄;也有人認為:生而為人,請尊重歷史,也請選擇善良。
很多人知道傅聰,包括我自己,是因為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書》,那個有極高音樂天賦、被譽為「鋼琴詩人」、著名鋼琴大師的傅聰,是傅雷先生的大兒子。
關於傅聰先生的去世,有關注,有惋惜,有悼念,但也有少部分的人,情緒激動,口誅筆伐:
「死了一個英國人,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他對得起他的父親嗎?」
「叛國都能洗,還有什麼洗不了?」
甚至還有人幸災樂禍:客死他鄉
……
議論的焦點在於兩點:
1、認為他背叛了祖國;
2、他的背叛害死了父母。
傅聰生活的那個年代,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了解那段歷史,基本來源於文學作品、歷史資料。
我在翻看了一些資料後,發現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乏歷史知識,或者是道聽途說,斷章取義而造成的。
02、我們先說第一點:叛國
年輕的傅聰因為極高的音樂天賦,1954年被公派留學到了波蘭,並在鋼琴比賽中取得輝煌成績。1958年,他沒有回祖國,而是直接去了英國,引發了國際輿論,後來還加入了英國國籍。
當時的波蘭是社會主義國家,而英國是資本主義國家,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階級陣營。傅聰的離開,按現在的觀點來看,後果沒有多麼嚴重,而在當時那個年代,無疑被認為是叛國。
傅聰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離開自己的祖國,確實有不妥的地方,但是這裡邊,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原因。
傅聰當時在波蘭留學的時候,曾經回國一次,因為種種原因,受到了有關領導的訓斥,讓他注意自己的言行。
回到波蘭不久,他接到了國內的命令,要求他提前結束學業回國,這讓傅聰預感兇多吉少。
當時國內的政治氣氛已經十分嚴酷,政治運動一波接著一波,已有不少慘烈的前車之鑑。
與自己家庭相似經歷的人,不是被審查,就是被批鬥,甚至折磨致死。
比如胡適先生的兒子胡思杜,解放後沒有隨父母前往臺灣,而是選擇留在了大陸。無論怎樣公開和家庭劃分界限,也沒有逃過反右的浪潮 。1957年9月,胡思杜上吊自殺。
1957年,傅雷已被打成右派,他與夫人朱梅馥閉門謝客,深居簡出,但依然多次遭受羞辱和折磨。
所有這些,都讓傅聰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惶恐和不安。
如果傅聰選擇這個時候回國,很可能也會落得「兒子揭發老子」「老子揭發兒子」的不堪境地。而且,他的藝術生命註定終結,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傅聰最終選擇了出走英國。
但是在傅雷先生嚴厲教育下的傅聰,到了英國之後,給自己立下了三條規定:
1、永遠不加入英國國籍。
2、永遠不去臺灣。
3、永遠不說、也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
當然,最後因為生活困頓,如果不加入英國國籍,他就不能參加演出,也就沒有經濟來源,所以直到1964年,傅聰加入了英國國籍,這成了很多人詬病他的理由。
傅聰雖然加入了英國國籍,但他確實沒有說過一句不利於祖國的話,也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祖國的事。
甚至包括傅雷自殺身亡後,面對外國記者的採訪,希望他說出抱怨祖國的話,傅聰也一度三緘其口,保持了沉默。
所以,何來傅聰叛國之說?
他不過是在那個荒唐的年代,選擇了逃避時代可能賜予他的噩運罷了。
03、再看看第二條:真的是傅聰害死傅雷嗎?
其實在這之前,身處政治運動風波中的傅雷已經被打倒,罰跪、戴高帽、捆綁示眾,飽受羞辱和折磨。
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骨子浸透著中國士大夫精神的翻譯家,傅雷先生寧可站著死,也不肯跪著生。
1958年,被激進分子羞辱批鬥之後,傅雷早已萬念俱灰。
他曾經對妻子說:如果不是想到還有小兒子,我真的不想活了。
1966年,更大的風暴來襲之時,傅雷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當然,傅聰最後所謂的叛國的消息,對於夫婦兩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無論是精神上,還是他們的處境上。
最終,在紅衛兵四天三夜輪番的批鬥、折磨、羞辱之後,這個在中國傳統文化薰陶下長大的知識分子,和妻子一起,選擇了上吊自殺。
臨死之前,他們把錢分成了三份:一份用於自己身後的火葬費;一份用於交房租;另一份,也是最多的一份,留給了自己的保姆,讓她作為過渡時期的生活費。
同時,他們還在地上鋪上了棉被,擔心上吊的時候,凳子倒下來驚擾了鄰居。
這就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在那個年代,能夠留給自己的最後的體面與尊嚴。
金庸先生曾如此評價傅雷先生的家書:一位中國君子教他的孩子做一個真正的中國君子。
所以,那些認為是傅聰害死了父親傅雷的說法,實在有些牽強,不僅不夠了解歷史,也不了解中國知識分子浸透在骨子的傲氣與傲骨。
在那個荒唐的年代,傅聰選擇了逃離祖國,而傅雷夫婦選擇了自殺,歸根結底,他們都不過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逃避現實,保留尊嚴。
04、
往事已隨滾滾紅塵而去,終將成為過去,但我們不應該忘記那段歷史,因為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我們現在有幸生活在相對比較民主的一個年代,也有了更多的發表自由言論的機會,但是自由不等於隨心所欲。
那些沒有歷史知識、也無任何證據的人,張口就來,隨手一敲,儼然揮斥方遒,如果你們處於那個年代,如果你們的尊嚴遭到如此踐踏,生命已經受到危險,你們是左臉被人打了之後,再笑盈盈的把右臉湊上去嗎?
不要自認為自己站在道德的最高點,打著正義的旗號,說著毫無根據的話,「雪一直在下」,我們生而為人,請選擇尊重歷史,也請選擇善良。
「文人相輕,武人相重,」那段殘酷的歲月 ,讓人無語,惟願牢記歷史,惟願世間悲劇不再重演!
傅聰先生已去了天堂,終於可以與父母相聚,老先生一路走好!
寫在最後:部分轉自網友的評論
傅雷自殺後,那些人本來打算將他的骨灰「隨意處理」,後來被一位叫江小燕的女士冒著政治危險,以養女的身份認領並保存下來,一直等到那個年代結束,傅家人平反,傅聰回國為父親料理後事。
人性都有一好一壞兩面,但壞的一面,從未如此集中地暴露在一個時代——知識分子蒼白失血,文人風骨蕩然無存,熱血青年瘋狂破壞……
但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卻懷揣一絲微光,照亮民族良心,伸張世道正義。
在那個年代,有作孽的人為自己洗脫罪名,認為自己的殘忍是時代造成,自己也是受害者。
但請這種人想想,那個是非顛倒、善惡不分的年代,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如你一般殘忍?為什麼還是有人保留了人性中的善良?為什麼還是有人對於受害者心懷不忍?
———— END ————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丁丁,普通女子一枚。喜歡旅遊,喜歡親手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溫暖的文字,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書寫自己的慢時光。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轉發、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