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兩個數 a 和 b,我們都知道它們的算數平均,就是 (a+b) / 2。那麼幾何平均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幾何平均的定義是這兩個數的乘積再開根號。顧名思義,從幾何的角度看會更簡單些。以a和b為邊長的長方形,與其面積相等的正方形的邊長,就稱為這兩個數的幾何平均,也就是✓(a×b)啦。
有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叫做兩個正數的幾何平均值,一定小於等於他們的算術平均值。用以下算式表示:
據說,這在不等式家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哦,而且也很基礎。
那麼,這個不等式如何證明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個 「 無字證明 」 的方法。我覺得,所謂的無字證明,並不是真的一個字沒有,而是用一個簡單的圖形,就可以直接表達出來的意思吧。下圖就是全部的證明,如果還沒有看懂,可以看看我下面的解釋。
無字證明完全利用到幾何中圓的巧妙之處,相當不容易想到。如上圖所示,一個圓的圓心為 O,直徑 CD 上任取一點 P,設 CP = a,DP = b。再過 P 點作 CD 的垂線(T圖中未標出直角∟啦),交圓邊於 A 和 B。根據相交弦定理,AP × PB = CP × DP = a × b。而由於 AB ⊥ CD,CD 又是直徑,∴ AP = PB(只要證明▵ACP ≌ ▵BCP 即可,並請自行連接相應邊),那麼 AP = ✓(a×b)。接下來考慮任意點 P 的因素,P 在 CD 上移動,相應的 AP 也在變化。但 AP 最大也只能是半徑 (a+b) / 2,也就是和 CD 垂直的那條半徑。所以說,AP 一定不超過半徑,即 ✓(a×b) <= (a+b) / 2,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