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不等式→算術-幾何平均不等式

2021-03-01 數學教學研究
觸碰標題下面一行的「邵勇老師」查看所有文章;觸碰「數學教學研究」,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sx100sy)。本公眾號內容均由邵勇(北京)本人獨創,歡迎轉發,但未經許可不能轉載。每周推送兩到三篇內容上有份量的數學文章,但在行文上力爭做到深入淺出。幾分鐘便可讀完,輕鬆學數學。 特別聲明,本人未曾授權任何網站(包括微博)、公眾號或其他什麼號轉載北京邵勇原創的「數學教學研究」公眾號的內容。建議您一定直接關注本公眾號(sx100sy),這樣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交流和發消息,我會誠懇回復。未經授權而轉載我文章的地方丟失了很多功能,比如留言,比如發消息到我後臺。未經授權而轉載我文章的地方,畢竟還存留著貫穿於我文章中的圖片(比如公式),圖片的右下角都有原公眾號的水印「微信號: sx100sy」,通過在微信中搜索「sx100sy」,一定可以找到原始的公眾號,也就是本公眾號《數學教學研究》(sx100sy)並加以關注。本公眾號才是良好的交流平臺和文明的生態環境。

幾期之前講過排序不等式,很多著名不等式都可以從它推導出來。今天介紹如何從排序不等式推導出著名的也是最常用的不等式——「算術-幾何平均不等式」。

這裡所說的「算術-幾何平均不等式」,顧名思義,就是有關算術平均值與幾何平均值之間關係的不等。具體來說就是:n個正數的算術平均值大於等於它們的幾何平均值。用公式表示就是:

若用A表示算術平均值,G表示幾何平均值(後面要用到G這個符號),則

(它的兩個元素的情況我們非常熟悉。) 既然打算從排序不等式出發來證明這個「算術-幾何平均不等式」,那麼就需要先把排序不等式放在這裡。

另有一數組(c1, c2,  ... , cn),它是數組(b1, b2, ... , bn)的任一排列。則

為了利用上面的排序不等式,我們巧妙地構造兩個數組:

因為兩個數組對應元素互為倒數,所以,對應項乘積之和就相當於排序不等式中所說的「逆序」,所以它一定達到最小值。而非對應項乘積之和,就相對大一些。從而有:

從而,


所以,最終我們證明了「算術-幾何平均不等式」——算術平均值大於等於幾何平均值。若且唯若n個元素相等時,等號成立。

關於兩個正數的各種平均值(算術平均值、幾何平均值、調和平均值、希羅平均值、平方平均值),有著豐富的幾何解釋,可以閱讀本公眾號以前的文章(點下文標題可以跳轉):

《有關平均值,有些事情您可能不知道》

下期講切比雪夫不等式

相關焦點

  • 柯西不等式
    前面幾期講了最最基礎的排序不等式,並從排序不等式推導出了著名的也是最常用的平均不等式(算術-幾何平均不等式),本期我將按照大多數書中講不等式的順序,講一講柯西不等式。有兩組實數:那麼,第一組數各個元素平方和與第二組數各個元素平方和的乘積,大於等於兩組數對應元素乘積和的平方,即:
  • 一分鐘數學 —— 幾何平均<=算術平均
    如果有兩個數 a 和 b,我們都知道它們的算數平均,就是 (a+b) / 2。那麼幾何平均是什麼意思呢?
  • 從此難忘的平均數不等式
    數學裡有幾個著名的平均數不等式,在中學甚至小學階段,都很實用!
  • 學好高中數學的32個技巧-系列4對數平均不等式
    導數結合不等式的題目是高考的常見導數大題類型,而導數部分往往作為難點出現,這也讓很多考生感到苦惱。本文通過講解對數平均不等式來解決此類導數結合不等式的題目,來簡化思考過程,從而達到縮短做題時間的目的通過這篇文章的系列4,我們講利用「對數平均不等式」解決導數結合不等式的題目的方法,來幫助基礎知識掌握得不錯的同學進一步提高解題速度,從而為我們學好高中數學走好第一步。
  • 三角不等式
    (0)最近幾個月講了很多不等式的知識。什麼柯西-施瓦爾茲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琴生不等式、楊格不等式、赫爾德不等式、閔可夫斯基不等式、內斯比特不等式、外森比克不等式、費恩斯列爾-哈德維格爾不等式、卡爾松不等式,還講了一些具體但很奇特的不等式。很豐富!但仍然還有很多不等式沒有講到。今天來講一講三角不等式,這是很基本的不等式。因為它的簡單,反而以前忽視了。
  • 專題講座:柯西不等式
    接下來幾天,我會依次講解柯西不等式、赫爾德不等式、n元基本不等式、閔科夫斯基不等式、Aczel不等式、Aczel-閔科夫斯基不等式 這六種課本上沒有,但是了解之後可以大大提高解題速度的不等式。介紹完了柯西不等式,我們先來看看柯西不等式可以用在哪些題目中。
  • 2015年中考數學不等式知識點複習:不等式基本性質
    考點二、不等式基本性質   1、不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2、不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3、不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 極限不等式的超強解析
    考研數學有關不等式的考察頻率還是比較高的,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要想完全掌握得從根本上理解不等式問題,什麼類型,什麼方法,什麼細節等。下面我從兩個方面具體說明一下。有關不等式的考察問題,分為二種,一是常數不等式證明,即證明對,有形式,常數不等式問題故名思義就是不含變量的不等式,大體做法分為兩種:1.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這種方法處理的問題有他的獨特形式,就是出現函數差,需考慮此方法。
  • 算術平均還是幾何平均?----濾波器測試的誤區
    我們稱這個是「算術平均(Arithmetic mean)」    但是到了初中,我們學到了「幾何平均(Geometric mean)」,A和B的幾何平均是SQRT(A*B)。     到了大學裡面,我們學習電路知識,學到濾波器這一章的時候,又會接觸到濾波器的「中心頻率」這個概念。
  • 高中數學選修(4-5)絕對值不等式
    考試大綱:1、理解絕對值的幾何意義,並能利用含絕對值不等式的幾何意義證明以下不等式:(1)|a+b|≤|a|+|b|;(2)|a-b|≤|a-c|+|c-b|。2、會利用絕對值的幾何意義求解以下類型的不等式:|ax+b|≤c;|ax+b|≥c;|x-a|+|x-b|≥c。
  • 高中數學 數列與不等式綜合之放縮法與經典不等式公式的理解應用
    數列與不等式的綜合應用一般屬於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難度,也是高考的熱點,是考生的必爭之地,數列不等式的高效解題成了關鍵,其常規解題方法必須熟練。解數列不等式,必須掌握放縮法與經典不等式的應用,放縮公式與經典不等式的一些公式必須理解並靈活應用,才可以快速準確解答常規題目。
  • 圖說:算術平均 | 幾何平均 | 調和平均
    下面我們要證明,OE就是圖中a和b的算術平均值,DE就是a和b的幾何平均值,而EF是a和b的調和平均值。(1)a+b為半圓直徑,OE為半徑,所以,OE為a和b的算術平均值。即EF為a和b的調和平均值。我們用H表示調和平均值,G表示幾何平均值,A表示算術平均值。於是,只有在a=b時,A=a=b,G=a=b,H=a=b。注意,a和b都不等於0。所以,最終我們得到不等式:
  • 【選修4-5】2.1柯西不等式
    名師點撥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是二維形式、三維形式、四維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歸納與推廣,其特點可類比二維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來總結,左邊是平方和的積,右邊是積的和的平方.在使用時,關鍵是構造出符合柯西不等式的結構形式.
  • 「高中數學」柯西不等式,最全解析,高考必備,搞定最後十分
    柯西不等式非常重要,而且形式優美,結構巧妙,他也是高中四大經典不等式(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之一,做為高中數學選修4-5的重要內容,靈活巧妙地應用它,可以使一些較為困難的問題迎刃而解在高考中拿分迅速準確。 柯西不等式在證明不等式、解三角形、求函數最值、解方程等問題的方面有很強大的應用。
  • 2018高考數學不等式難點突破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不等式問題吧,在高考中不等式雖說很少單獨出現一個大題,但是選填中還是經常遇到的,比如線性規劃問題,均值定理問題等,而且均值定理還會時常和其他知識點穿插進行;尤其在線性規劃這一塊還有時常用到幾何概念或意義。
  • 走近量子糾纏系列之貝爾不等式
    可以這樣來看:Pxx 代表的是A 和B 都從x方向觀測時,它們的符號的平均相關性。因為糾纏的原因,A,B的符號總是相反的,所以都從x方向觀察時,它們的平均相關性是-1,即反相關。類似地,Pxz 代表的是從x 方向觀測A 且從z 方向觀測B時,它們符號的平均相關性。如果自旋在每個方向的概率都一樣,即n1=n2=…n8=1/8的話,我們會得到Pxz為0。對Pzy和Pxy,也得到相同的結論。
  • 筆記:貝爾不等式
    貝爾在 1964 年提出了實驗的理論設想,其中關鍵的結論就是兩端測量結果的符合度要滿足像 「4% > 1% + 1%」 這樣的一個不等式。滿足了,量子力學就是對的;不滿足,愛因斯坦就是對的。1972 年,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克勞澤(John Clauser)用光子做成了這個實驗,證明貝爾不等式成立。」
  • 如何學好高中數學《不等式》?——數學學習方法系列
    數學中的複雜計算,常常與不等式密切相關。如果我們能夠系統的學習不等式的知識和方法,掌握運用不等式的主要解題方法,學習研究數學將變得更加輕鬆有趣。下面,筆者以教學實踐中的典型案例為素材,就如何正確學習研究不等式,如何準確、快捷、高效率的解決不等式相關問題,給出參考性的闡述。一、熟悉不等式的性質及常用公式:例如,不等式的常用性質:
  • 多角度破解高考數學壓軸題—數列與不等式,教你用技巧提高成績
    但事實上,數列的考察可以貫穿許多知識點,例如解析幾何的點列問題、導數的證明數列不等式等,若能藉助數列中的放縮技巧稍做處理,就會達到「巧解」題目的效果。 想要學好數列,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1. 掌握基本知識,各種典型數列,這些數列的通項,前N項和公式等,要熟能生巧2. 在做題時如果覺得猶豫不決,要及時用特項檢查3.
  • 貝爾不等式 走近量子糾纏
    可以這樣來看:Pxx代表的是A和B都從x方向觀測時,它們的符號的平均相關性。因為糾纏的原因,A、B的符號總是相反的,所以同被在x方向觀察時,它們的平均相關性是-1,即反相關。類似的,Pxz代表的是從x方向觀測A,從z方向觀測B時,它們符號的平均相關性。如果自旋在每個方向的概率都一樣,即:n1=n2=…n8=1/8的話,我們會得到Pxz為0。對Pzy和Pxy,也得到相同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