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堂發現大型崖墓群 文物考古工作隊已入駐進行搶救性發掘
【金堂發現大型崖墓群 文物考古工作隊已入駐進行搶救性發掘】天府文化據悉,該墓群位於一處工地,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正對此進行搶救性發掘。此前,在距該崖墓群幾公裡外的十裡村6組,也曾發現90餘座東漢至兩晉崖墓群,是四川地區同時發現成漢墓葬最多的考古項目。現該墓群的發現,對研究當時的崖墓喪葬習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
我校舉辦新時代全國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研討會
為探討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關鍵作用,向建黨100周年獻禮,11月20日至21日,第二屆「新時代全國基層黨組織建設理論研討會」在楊凌召開。
-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堅固戰鬥堡壘
原標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堅固戰鬥堡壘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堅固戰鬥堡壘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我黨組織建設的基礎,每一基層黨組織如同黨扎在人民群眾中的根系,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養分,同時又把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只有建設好基層黨組織,我們的黨才能不斷發展壯大,枝繁葉茂
-
成都考古發現4000年前骨杖 或與宗教法杖有關
3日,成都考古界又有新發現,在一片歡呼聲中,一根深埋地下4000餘年的骨杖重見天日。這根寶墩時期的骨杖到底是何物?他的主人用它來做啥?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負責人以及考古專家。
-
六年考古發掘:東華門遺址佐證成都2300多年建城史
【解說】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從2013年到2019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對成都青羊區東華門街至成都體育中心一帶的東華門遺址開展了長期的考古工作。8月5日,記者來到成都東華門遺址進行探訪,此時現場依然在進行著忙碌的發掘工作。
-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劉備皇宮或在天府廣場東北側
鍾欣 攝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24日電(嶽依桐 王鵬)24日,記者從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結合文獻記載和近年的考古發現,認為蜀漢宮城遺址很有可能就在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一帶。 據悉,2013年年初,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古遺址出土了一個近十頓重的巨型圓雕石犀。經考證,石犀製作年代距今約2000年,或為李冰治水時製作。
-
我局與市考古隊籤署合作協議 共同組建金牛考古工作站
~新年新喜~2019年12月31日下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與成都市金牛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籤署合作協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成都市金牛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湯紀利出席並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協議。
-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
紮根基層 一心為民——記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隊長馬金錄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薛硯 通訊員 章軍 陳剛「岔口村變了!2017年9月,省財政廳黨組選派馬金錄到渭源縣蓮峰鎮岔口村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馬金錄在農村長大,對農村有著深厚感情,駐村以來,他牢記責任和使命,配合村「兩委」班子,帶領幫扶工作隊隊員,健全工作機制,緊抓幫扶,竭盡全力促脫貧,幫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省財政廳的幫扶下,岔口村於2019年底實現全村脫貧摘帽。岔口村位於蓮峰鎮西南部,是深度貧困村。
-
星光閃耀 活力江南 —江南區全面推行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和...
江南區制定基層黨建「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1+5」文件,「1」是《江南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年)實施方案》,「5」其中一個就是《關於推行基層黨組織「堡壘指數」星級考評管理的實施方案》,明確「堡壘指數」和「先鋒指數」星級考評管理工作要求,在全城區掀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履職盡責、踴躍爭星創星的熱潮。
-
高能所組織參加中科院基層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首次培訓會
上午,視頻報告會,聽取了北京分院黨組書記何巖的動員報告和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張志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的專題報告。張志明以自身掛職經驗為例,和大家進行了一次幽默、生動、內容豐富的思想交流。張志明表示,全面從嚴治黨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的主線,對於全面提高執政黨建設的科學化水平,意義深遠。
-
這場高端考古盛會 助力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10月31日報導「此次盛會本身以及考古文博學院成立,對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四川大學考古系原系主任李永憲教授 圖據紅星新聞此次活動中,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等單位的各位專家學者,匯集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共同參與學術討論,為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發展提供智慧,是一場具有很高水準的國際性高端學術會議。
-
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亮相省圖 揭"江口沉銀"發掘全過程
四川在線消息(文莎 記者 吳曉鈴)彭山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自今年4月初結束髮掘以來,一直在進行緊張的文物修復和識讀工作。7月23日下午,負責發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亮相四川省圖書館。在「彭山江口沉銀遺址2016~2017年度水下考古發掘」專題講座上,他不僅揭秘了發掘全過程,還透露出水文物中的一些煙杆,極可能是四川最早的煙杆。
-
《成都考古發現》20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將每年發掘的考古材料,第二年進行報告整理、撰寫,第三年正式出版。報告集標註的年度是指發掘的年度。 《成都考古發現》(1999~2018)共計發表考古調查、發掘與分析報告425篇,總字數近2000萬字。時代涉及先秦至明清各個時期,內容包括遺址、墓葬、窯址、摩崖石刻等,並有相當數量的科技考古和文物保護成果。
-
二師「訪惠聚」工作隊帶給蘇塘村的美麗蝶變
從2014年開始,該工作隊共4批次38人次,歷經6年時間,使得地處沙漠邊緣,全村93.9%都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蘇塘村,甩掉了貧困的帽子。村民富不富 關鍵看支部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看基層黨組織的示範引領作用發揮得怎麼樣。
-
成都考古發現4000年前骨杖 比三星堆權杖早千年[圖]
昨晚,帶著這些問題,成都晚報記者採訪了市文物考古工作隊負責人以及考古專家。 發掘 一根骨杖 比三星堆權杖早1000年 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溫江區文廣新局與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在溫江區公平街道紅橋社區「豐隆城市綜合體」項目的考古發掘工地,發現一根距今4000多年寶墩時期的骨杖。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顏勁松:以文化遺產保護推動城市經濟發展
屆時,來自中外的文化大咖們將圍繞文化遺產與城市發展的主題進行深入探討。作為本場沙龍活動的重要嘉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研究館員顏勁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為,文化遺產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與文脈所在,也是發展城市旅遊經濟和文化創意等產業的先天優勢。
-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用心構建新時代城市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體系的...
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黨支部標準化品牌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年初預報、隨機抽查、綜合考評機制,動態實施星級評定,對未評星定級黨支部、定級與星級評定標準不符黨支部進行定期通報,並與黨建目標考核掛鈎,推動黨支部規範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三是「兩新」黨組織擴量提質工程。常態化開展「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專項檢查,鞏固黨組織存量覆蓋成效。
-
陶樓(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記者日前獲悉,四川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復中心正嘗試使用高光譜攝影分析等技術修復兩座東漢彩繪陶樓,古時陶樓正在文物修復師的妙手下一步步重放光彩。 顏色脫落 東漢陶樓急需「體檢」 2018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鄧雙鎮寶資山搶救發掘了一批東漢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了兩座彩繪陶樓。
-
...文化遺存……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如何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現場除了祝賀與期望,專家們認為,在古蜀文明的保護和傳承、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以及學科建設等諸多方面,本次大會均具有積極意義。大會現場現場:「群賢畢至,少長鹹集」10月31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川大江安校區舉行,現場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揭牌。
-
這場考古國際學術峰會 助推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10月31日,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周年紀念大會在成都舉行,現場川大考古文博學院揭牌。此次大會是考古學界的高端學術峰會,現場除了祝賀與期望,專家們認為,在古蜀文明的保護和傳承、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以及學科建設等諸多方面,本次大會均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