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烴-全氟芳烴相互作用改善圓偏振發光材料的綜合性能

2020-12-01 科學網

芳烴-全氟芳烴相互作用改善圓偏振發光材料的綜合性能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1:48:55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Pengfei Duan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的研究開發出了通過芳烴-全氟芳烴相互作用提高圓偏振發光材料的整體性能。 這一研究成果於2020年11月25日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

純有機材料作為圓偏振發光(CPL)材料,主要的取捨是較大的發光不對稱係數(g lum)通常會增加對發光效率(Φ PL)的抑制。該工作中,課題組首次報導了一超分子自組裝體系,由手性多環芳烴(PAHs)與八氟萘(OFN)的芳烴-全氟芳烴(AP)相互作用驅動,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以芘和蒽為基礎的兩種手性多環芳烴可以在雜化溶劑中與OFN協同組裝,形成長程有序的AP組裝件。

形態測量和螢光光譜驗證了AP相互作用驅動自組裝的詳細過程。AP組裝件不僅在激發態,而且在基態也顯示出手性放大。此外,由於OFN的能量勢壘效應,AP組件比單個手性多環芳烴具有更高的發光效率。目前基於AP相互作用的策略可用於促進高效CPL活性材料的開發。

附:英文原文

Title: Improving Overall Properties of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t Materials through Arene‐Perfluoroarene Interaction

Author: Haowen Zhang, Jianlei Han, Xue Jin, Pengfei Duan

Issue&Volume: 25 November 2020

Abstract: A major trade‐off in the field of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CPL) of pure organic materials is that the large luminescence dissymmetry factor (g lum) usually give rise to the suppression of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Φ PL). Here, a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ed system, driven by arene‐perfluoroarene (AP) interaction of chiral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nd octafluoronaphthalene (  OFN  ), was firstly reported to provide a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Two kinds of chiral PAHs based on pyrene and anthracene could co‐assemble with  OFN  in hybrid solvents to form long‐range ordered AP assemblies. The detailed process of AP interaction driving self‐assembly was verified by the morphological measurement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The AP assemblies exhibited chirality amplification not only in the excited state but also in the ground state. In addition, the AP assemblies showed enhanced luminescence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individual chiral PAHs due to the energy barrier effect of  OFN  . The present strategy based on AP interaction could be applied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y efficient CPL‐active materials.

DOI: 10.1002/anie.202014891

Sourc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4891

相關焦點

  • 圓偏振發光材料性能的提升及應用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具有圓偏振發光(CPL)特性的光學材料由於其在各個領域的潛力,而獲得廣泛關注,具有較高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是實現其有效應用的關鍵。
  • 圓偏振發光材料性能的提升及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近年來,具有圓偏振發光(CPL)特性的光學材料由於其在各個領域的潛力,而獲得廣泛關注,具有較高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是實現其有效應用的關鍵。目前,一些光學材料得到的glum值普遍較低,且圓偏振發光區域大都位於可見光區,相對較低的能量限制了其應用的可能性。
  • 我國科學家提升圓偏振發光材料性能
    近年來,具有圓偏振發光(CPL)特性的光學材料由於其在各個領域的潛力,而獲得廣泛關注,具有較高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是實現其有效應用的關鍵。目前,一些光學材料得到的glum值普遍較低,且圓偏振發光區域大都位於可見光區,相對較低的能量限制了其應用的可能性。
  • 國家納米中心在圓偏振發光材料性能的提升及應用研究中獲進展
    近年來,具有圓偏振發光(CPL)特性的光學材料由於其在各個領域的潛力,而獲得廣泛關注,具有較高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是實現其有效應用的關鍵。目前,一些光學材料得到的glum值普遍較低,且圓偏振發光區域大都位於可見光區,相對較低的能量限制了其應用的可能性。
  • 燕山大學在手性液晶體系上轉換圓偏振紫外發光的手性光聚合應用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具有圓偏振發光(CPL)特性的光學材料由於在各個領域的巨大潛力而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而具有較高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的CPL材料是實現有效應用的關鍵,然而目前大多數報導的光學材料所得到的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普遍較低,而且圓偏振發光區域都位於可見光區,相對較低的能量限制了其有效應用。
  • 具有圓偏振發光的對映體鈣鈦礦型鐵電材料
    具有圓偏振發光(CPL)活性的材料在分子開關、光學傳感器、信息存儲、不對稱光合作用、三維光學顯示、生物探針和自旋電子器件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在應用前景
  • NatCommun光催化的芳烴C(sp2)-H直接烷基化反應
    在這種情況下,未活化芳烴的C-H直接烷基化反應是製備烷基芳烴的理想合成方法,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原子經濟性和步驟經濟性。苯與一系列含醚、氟、酯、氰基和三氟甲基官能團(3e-採用電子多樣性的芳烴有效地提供了所需的產物。
  • Science:廢塑料進去,芳烴出來!好高級的回收過程
    塑料的使用能夠提高我們食品和醫療保健系統的安全性、紡織品的性能、電子產品的多功能性以及運輸的能源效率,已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隨之產生的廢棄塑料絕大部分被填埋或焚化,同時因為管理上的不善,廢棄塑料已對生態環境帶來了破壞。現有的機械回收法雖然可以實現塑料的閉環循環,但其製備的再生材料的性能較差。快速降解塑料的研發為廢棄塑料的處理問題帶來一絲曙光,但其性能和成本還不足以取代現有的商品塑料。
  • [混合芳烴視點]:2020年其他芳烴混合物進口分析
    原標題:[混合芳烴視點]:2020年其他芳烴混合物進口分析   圖1 其他芳烴混合物進口量對比
  • 精準調控Brønsted酸位促進CO2加氫定向合成輕質芳烴
    研究目標本論文的目標是深入研究B酸位在CO2加氫合成芳烴反應中的作用,明確反應性能和B酸性質之間的關係,為芳烴合成催化劑的設計提供理論基礎。為此,作者研究了系列具有不同B酸性質的ZSM-5分子篩,對比了系列NaFe/ZSM-5複合催化劑的CO2加氫性能與B酸密度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B酸性質對於調控芳烴選擇性和具體碳數分布,以及積碳形成和催化劑穩定性均有很大影響。另外,我們通過矽烷化處理鈍化ZSM-5分子篩外表面B酸位,顯著提高了輕質芳烴特別是PX選擇性。
  • 上海有機所過渡金屬催化的芳烴二氟烷基化反應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隨著醫藥、農藥、材料等領域發展日益增長的需求,向有機分子中直接引入氟原子和含氟基團越來越受到關注,並發展成為國際與化學相關的研究熱點之一。其中,芳烴的氟化和三氟甲基化反應在過去的幾年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然而,長期以來芳烴的二氟烷基化卻很少受到關注,與之相對應的引氟策略也十分少見。
  • .| 真正的分手大師-斜塔[6]芳烴納客材料高選擇吸附分離正己烷
    基於大環芳烴的非多孔自適應晶體(Nonporous Adaptive Crystals,英文簡稱為「NACs」,中文簡稱為「納客」)是一種新穎的吸附和分離材料。與傳統的多孔材料相比,大環納客材料具有易於規模製備,化學、水汽、熱穩定性好,溶液加工性好,重複利用性高等優點,近年來對科學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並在化工行業表現出潛在的應用價值。
  • 中國科學家Chem「背靠背」論文:合成氣高效直接轉化製備芳烴
    中國作為最大的紡織產品生產和出口國,對於芳烴有著非常大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對二甲苯(PX)。不過我國PX大部分需要進口,對外依存度超過50%。傳統的芳烴生產主要通過催化重整技術從石油原料中製備,無論是從市場需求還是石油替代的角度出發,開發新的芳烴合成工藝路線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 【材料】ACS AMI┃具有電場和溫度雙重響應的高glum值圓偏振手性發光液晶材料的構築及性能研究
    對圓偏振發光材料的研究不僅能很好地揭示手性分子處於激發態時的結構信息,而且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的理解手性的產生、傳遞及放大機制。由於圓偏振發光材料在不對稱催化、化學傳感器/探針、液晶顯示器背光源、3D顯示、光學防偽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受到了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
  • 中科院國家納米中心在實現高效圓偏振發光方面取得進展
    圓偏振發光(CPL)是指手性發光物質受激發射出左旋或右旋圓偏振光的現象。具有圓偏振發光性質的材料由於在3D顯示、光學存儲、光學防偽以及不對稱合成等方面的重要應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其中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和發光量子效率(ΦPL)是表徵材料圓偏振發光性質的兩個重要參數。一般而言,glum是由電偶極躍遷距和磁偶極躍遷距決定的。
  • 瀋陽生態所揭示植物修復多環芳烴-重金屬複合汙染土壤的根際作用機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多環芳烴(PAHs)汙染土壤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對人類生命和生態系統構成了嚴重威脅。通常,多環芳烴與重金屬可通過汙水灌溉、固體廢物處理、交通運輸以及工業活動等途徑進入到土壤中,通過積累而形成複合汙染。
  • 食品中多環芳烴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鬱建栓[4]採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技術對痕量多環芳烴化合物進行富集,採用90%乙腈作為流動相進行等梯度洗脫,用螢光檢測器進行檢測,實現了試樣中痕量多環芳烴化合物的分離分析,富集和分離效果好,分析時間短,無基線漂移,同時節省了試劑,每個樣品的分析時間小於15min,利用螢光檢測技術實現了試樣中7種多環芳烴的痕量分析。
  • 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食品模擬物中多環芳烴的含量
    一、範圍本標準規定了食品接觸材料、塑料、食品模擬物中多環芳烴的高效液相色譜儀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於食品接觸材料、塑料、食品模擬物中多環芳烴的測定。3.1、多環芳烴:簡稱PAHs是指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苯環的芳香烴,環上也可由短的烷基或環烷基取代基。本標準中的多環芳烴特指美國EPA方法指定的優先監測的16種多環芳烴。
  • [隆眾聚焦]:2021年高沸點芳烴溶劑四大關注點
    、2021年高沸點芳烴溶劑產能再次創歷史新高點423萬噸,增幅19.15%。   二、2021年高沸點芳烴溶劑開工率或存窄幅增長,漲幅2%。   三、2021年高沸點芳烴溶劑需求量或存漲幅3%。   四、2021年高沸點芳烴溶劑利潤或存艱難   一、2021年高沸點芳烴溶劑產能再次創歷史新高點423萬噸,增幅19.15%。
  • 地空學院發現煤變質過程煤中多環芳烴組成與煤體結構演化的關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空學院的劉桂建教授研究組通過對採自中國和美國多個煤田的煤樣品中多環芳烴的分析並結合對煤體結構及重要官能團的研究,發現煤中多環芳烴的組成與煤變質作用過程中煤體結構的演化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該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重要地球化學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