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出胞和入胞
小分子物質可以通過物理擴散或經膜蛋白的介導穿越細胞膜,但大分子物質或物質團塊不能直接穿越細胞膜,它們必需藉助細胞膜的「運動」,以入胞或出胞的方式完成跨膜轉運。
出胞 | 入胞 |
主要見於細胞的分泌活動: ①內分泌腺細胞將激素分泌到細胞外液 ②外分泌腺細胞將酶原、粘液分泌到腺管的管腔中 | 見於細胞外某些團塊物質進入細胞的過程: ①部分多肽類激素、抗體、運鐵蛋白、 LDH 進入細胞 ②病毒(流感、脊灰)、大分子營養物質進入細胞 |
【例題13】2004運動神經纖維末梢釋放Ach屬於
A.單純擴散 B.易化擴散 C.主動轉運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6.幾種常考物質的轉運方式總結如下
①葡萄糖從腸腔內吸收 | 繼發性主動轉運 |
②葡萄糖從腎小管重吸收 | 繼發性主動轉運 |
③葡萄糖被紅細胞攝取 | 載體介導的易化擴散 |
④葡萄糖被腦細胞攝取 | 載體介導的易化擴散 |
⑤ Na+ 的跨膜轉運 | 主動轉運、通道中介的易化擴散 |
⑥單胺類、肽類遞質、碘的攝取 | 繼發性主動轉運 |
⑦ O2 、 CO2 、 NH3 | 單純擴散 |
【例題14】2001、2000下列各項跨膜轉運中,哪一項沒有飽和現象?
A.繼發性主動轉運 B.原發性主動轉運 C.易化擴散
D.單純擴散 E.Na+-Ca2+交換
注意:①無飽和現象者為:單純擴散、通道介導的易化擴散。
②有飽和現象者為:載體介導的易化擴散、原發性主動轉運、繼發性主動轉運、鈉泵、鈣泵。
【例題15】2000細胞膜的物質轉運中,Na+跨膜轉運的方式是
A.單純擴散 B.易化擴散 C.易化擴散和主動轉運
D.主動轉運 E.單純擴散和主動轉運
【例題16】1994產生生物電的跨膜離子移動屬於
A.單純擴散 B.載體中介的易化擴散 C.通道中介的易化擴散
D.入胞 E.出胞
二、細胞的生物電現象
1.興奮與興奮性
(1)興奮性 活細胞或組織對內外環境的刺激所具有的反應能力稱興奮性。或定義為活細胞在接受刺激時產生動作電位的能力。
(2)可興奮細胞或組織 指神經細胞、肌細胞、某些腺細胞。
(3)可興奮細胞的特徵/共同點 產生動作電位。
(4)興奮的標誌 動作電位和鋒電位的產生。
(5)興奮性變化的規律 細胞在產生每個動作電位後,依次出現絕對不應期→相對不應期→超常期→低常期。
(6)刺激引起組織興奮的條件 刺激強度、刺激持續時間、刺激強度對時間的變化率,這三個參數必須達到某個最小值。
(7)閾值 閾值指剛能引起可興奮細胞、組織去極化並產生動作電位的最小刺激強度。它是衡量細胞或組織興奮性大小的最好指標。閾下刺激只能引起低於閾電位值的去極化,不能發展為動作電位。在刺激超過閾強度後,動作電位的上升速度和所達到的最大值,就不再依賴於所給刺激的強度大小了。
【例題17】2002可興奮細胞興奮的共同標誌是
A.反射活動 B.肌肉收縮 C.腺體分泌
D.神經衝動 E.動作電位
2.神經和骨骼肌細胞的靜息電位、動作電位及其產生機制
上一章,我們講到:靜息狀態下,細胞膜兩側離子的分布是不均勻的。①細胞膜內的K+濃度是膜外的30倍,而Na+、Cl—的細胞膜外濃度分別是細胞膜內的12、30倍。膜內的負離子主要以大分子為主,如蛋白質。②細胞對各種離子的通透性是具有選擇性的。如靜息狀態下對K+的通透性最大,對Na+的通透性小,對蛋白質基本無通透性。因此導致K+的外移、幾乎沒有Na+的內移,達到平衡後,使膜內外形成外正內負的電位差,就是靜息電位。不同的細胞其靜息電位值不同。
上圖為單一神經纖維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模式圖,其發生機制如下:上圖中①~⑦的標示與下表中的標示一一對應,注意對比理解。這些內容是每年考試的重點。
①靜息電位 | K+ 的外移( K+ 通道開放)停止,幾乎沒有 Na+ 的內移( Na+ 通道關閉) |
②閾電位 | 造成膜對 Na+ 通透性突然增大的臨界膜電位 |
興奮的標誌 | 細胞膜兩側出現電變化 |
②動作電位上升支 | 膜對 Na+ 通透性↑,超過了對 K+ 的通透性。 Na+ 向膜內易化擴散( Na+ 內移) |
④鋒電位(超射) | 大多數被激活的 Na+ 通道進入失活狀態,不再開放 |
絕對不應期 | Na+ 通道處於完全失活狀態 |
相對不應期 | 一部分失活的 Na+ 通道開始恢復,部分 Na+ 通道仍處於失活狀態 |
⑤動作電位下降支 | Na+ 通道失活、 K+ 通道開放( K+ 外流) |
⑥負後電位 | 復極時迅速外流的 K+ 蓄積在膜外側附近,暫時阻礙了 K+ 的外流 |
⑦正後電位 | 生電性鈉泵作用的結果 |
極化 | 指靜息狀態下,膜兩側所保持的內負外正的狀態 |
超極化 | 指靜息時膜內外電位差的數值向膜內負值加大的方向變化 |
去極化或除極化 | 膜內外電位差的數值向膜內負值減小的方向變化 |
復極化 | 指細胞去極化後,向正常安靜時膜內所處的負值恢復的過程 |
記憶:①極化(正常膜電位內負外正的狀態)是基礎;
②去極化是「去掉」內負外正的狀態(內負降低);
③復極化是「恢復」內負外正的狀態;
④超極化是「超過」內負外正的狀態(內負增大,即更負)。
【例題18】1991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主要組成是
A.閾電位 B.鋒電位 C.負後電位
D.正後電位 E.局部電位
【例題19】1992閾電位是指
A.造成膜對K離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臨界膜電位
B.造成膜對K離子通透性突然減小的臨界膜電位
C.超極化到剛能引起動作電位時的膜電位
D.造成膜對Na離子通透性突然增大的臨界膜電位
E.造成膜對Na離子通透性突然減小的臨界膜電位
推薦閱讀
掌上考研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訂閱號
研究生留學qq群:43794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