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20】1999神經纖維電壓門的Na+通道與K+通道的共同點中,錯誤的是
A.都有開放狀態 B.都有關閉狀態 C.都有激活狀態
D.都有失活狀態 E.都有靜息狀態
記憶:①K+通道沒有失活狀態,即使在靜息狀態下,K+通道也處於開放狀態,只不過達到淨外流為0而已。
②Na+通道是電壓門控性的,其開放及關閉都很快速。
③Na+通道開放快,失活也快;K+通道開放的慢,失活的也慢(慢到幾乎就不出現失活)。
【例題21】1999當達到K+平衡電位時
A.細胞膜兩側K+濃度梯度為零 B.細胞膜外K+濃度大於膜內
C.細胞膜兩側電位梯度為零 D.細胞膜內較膜外電位相對較正
E.細胞膜內側K+的淨外流為零
【例題22】2001在神經纖維,Na+通道失活的時間在
A.動作電位的上升相 B.動作電位的下降相 C.動作電位超射時
D.絕對不應期 E.相對不應期
注意:這種題目並不嚴密:BDE均有失活:
①峰電位:Na+通道開始失活;
②絕對不應期:完全失活狀態;
③相對不應期:部分失活,部分恢復;
④動作電位的下降相為Na+通道失活。
【例題23】1996人工地增加細胞外液中Na+濃度時,單根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幅度將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先增大後減小 E.先減小後增大
【例題24】1997減少溶液中的Na+濃度,將使單根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超射值
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先增大後減小 E.先減小後增大
解題:從上表可知,超射值是「大多數被激活的Na+通道進入失活狀態」的結果,減少細胞外液Na+濃度,就相當於增加Na+通道的失活數量,超射值將↓。這種題主要考查考生應用能力,很好。
【例題25】1992人工增加離體神經纖維浸浴液中K離子濃度,靜息電位的絕對值將
A.不變 B.增大 C.減小 D.先增大後減小 E.先減小後增大
【例題26】2001細胞外液的K+濃度明顯降低時,將引起
A.Na+—K+泵向胞外轉運Na+增多 B.膜電位負值減小
C.膜的K+電導增大 D.Na+內流的驅動力增加
E.K+平衡電位的負值減小
【例題27】2001神經纖維安靜時,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A.跨膜電位梯度和Na+的濃度梯度方向相同
B.跨膜電位梯度和Cl—濃度梯度方向相同
C.跨膜電位梯度和K+的濃度梯度方向相同
D.跨膜電位梯度阻礙K+外流
E.跨膜電位梯度阻礙Na+外流
【例題28】1995在神經纖維一次興奮後的相對不應期
A.全部Na+通道失活 B.較強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動作電位
C.多數K+通道失活 D.部分Na+通道失活
E.膜電位處在去極過程中
【例題29】2002神經纖維上前後兩次興奮,後一次興奮最早可出現於前一次興奮後的
A.絕對不應期 B.相對不應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低常期結束後
【例題30】1992神經纖維中相鄰兩個峰電位的時間間隔至少應大於其
A.相對不應期 B.絕對不應期 C.超常期
D.去極期 E.絕對不應期加相對不應期
A.Na+ B.K+ C.Ca2+ D.CI— E.HCO3—
【例題31】2002神經細胞膜在靜息時通透性最大的離子是
【例題32】2002神經細胞膜在受刺激興奮時通透性最大的離子是
三.動作電位的引起及其傳導
1.動作電位和局部興奮的區別
動作電位 | 局部興奮(局部電位) | |
刺激 | 由閾上刺激引起 | 由閾下刺激引起 |
結果 | 可導致該細胞去極化,產生動作電位 | 可導致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現一個較小的膜的去極化,不能發展為動作電位 |
特點 | ①「全或無」現象 ②脈衝式傳導 ③時間短暫 | ①不是「全或無」的 ②電緊張擴布 ③沒有不應期,可以疊加:包括時間總和及空間總和 |
原理 | 詳見上 | 也是 Na+ 內流所致,只是閾下刺激時, Na+ 通道開放的數目少, Na+ 內流少而已 |
2.動作電位的「全或無」現象 表現在兩個方面:
(1)動作幅度 細胞接受有效刺激後,一旦產生動作電位,其幅值就達最大,增加刺激強度,動作電位的幅值不再增大。也就是說動作電位可因刺激過弱而不產生(無),而一旦產生幅值就達到最大(全)。
(2)傳導不衰減 動作電位在細胞膜的某處產生後,可沿細胞膜傳導,無論傳導距離多遠,其幅度和形狀均不改變。
注意:①「局部電位(局部興奮)」指沒有達到動作電位水平,而下面要講到的「局部電流」指動作電位的傳遞方式,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②局部電位包括:終板電位、EPSP、IPSP、感受器電位、發生器電位。
【例題33】2003局部電位的特點是
A.沒有不應期 B.有「全或無」現象 C.可以總和 D.傳導較慢
【例題34】2002動作電位的「全或無」特點表現在
A.刺激太小時不能引發 B.一旦產生即達到最大
C.不衰減性傳導 D.興奮節律不變
【例題35】1996下列關於神經纖維(單根)的描述中,哪一項是錯誤的?
A.電刺激可以使其興奮 B.閾刺激可以引起動作電位
C.動作電位是「全或無」的 D.動作電位傳導時幅度可逐漸減小
E.動作電位傳導的原理是局部電流學說
A.動作電位 B.閾電位 C.局部電位 D.靜息電位 E.後電位
【例題36】1994終板電位是
【例題37】1994興奮性突觸後電位是
3.興奮在同一細胞上的傳導機制——局部電流學說
動作電位一旦在細胞膜的某一點產生,就會向細胞膜的周圍傳導,直到整個細胞膜都產生動作電位為止。其傳導過程就相當於電緊張性擴布。
它的運動方向是:在膜外,正電荷由未興奮段→已興奮段;在膜內,正電荷由已興奮段→未興奮段。
它的特點:①有髓纖維為跳躍式傳導,其傳導速度比無髓纖維快得多。
②有髓纖維的髓鞘電阻大,基本不導電,又不允許離子通過,但郎飛式結處,髓鞘斷裂,具有傳導性,允許離子移動,因此有髓纖維的動作電位的傳導是沿郎飛式結的跳躍式傳導。
【例題38】1997下列有關同一細胞興奮傳導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動作電位可沿細胞膜傳導到整個細胞
B.傳導方式是通過產生局部電流刺激未興奮部位,使之出現動作電位
C.有髓纖維的跳躍傳導速度與直徑成正比
D.有髓纖維傳導動作電位的速度比無髓纖維快
E.動作電位的幅度隨直徑增加而降低
【例題39】1997下列關於神經纖維膜上Na+通道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A.是電壓門控的 B.在去極化達閾電位時,可引起正反饋
C.有開放和關閉兩種狀態 D.有髓纖維,主要分布在朗飛氏結處
E.與動作電位的去極相有關
注意:Na+通道有備用、激活和失活三種狀態。
4.興奮在不同細胞間的傳導——神經肌肉接頭處的興奮性傳遞
(1)傳導過程
神經興奮→接頭前膜→前膜對Ca2+通透性增加→Ca2+內流→Ach囊泡破裂釋放→Ach進入接頭間隙→Ach與終板膜N受體結合→終板膜對Na+通透性增高→Na+內流→終板電位(局部電位)→總和達閾電位時→產生肌細胞動作電位。
(2)終板電位的特點
①是局部電位,具有局部電位的所有特徵:沒有「全或無現象」;其大小與神經末梢釋放的Ach量成正比;無不應期,可表現為總和現象。
②不能引起肌肉的收縮。
& ③每次神經衝動釋放的Ach引起的終板電位的大小,大約都是其閾值的3-4倍,因此興奮傳遞是一對一的。
A.動作電位 B.閾電位C.局部電位 D.靜息電位 E.後電位
【例題40】1994終板電位是
【例題41】1994興奮性突觸後電位是
【例題42】2001下列有關神經—肌肉接點處終板膜上離子通道的敘述,錯誤的是
A.對Na+和K+均有選擇性 B.當終板膜去極化時打開
C.開放時產生終板電位 D.是N-ACh受體通道
E.受體和通道是一個大分子
【例題43】1999在神經—骨骼肌接點的終板膜處
A.受體和離子通道是獨立的蛋白質分子
B.遞質與受體結合後不能直接影響通道蛋自質
C.受體與第二信使同屬於一個蛋白質分子
D.受體與離子通道是一個蛋白質分子
E.受體通過第二信使觸發肌膜興奮
(3)細胞間興奮傳遞的特點
①單向性傳遞;②時間延擱;③易受藥物和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
【例題44】1999下列關於動作電位的描述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A.刺激強度低於閾值時,出現低幅度的動作電位
B.刺激強度達到閾值後,再增加刺激強度能使動作電位幅度增大
C.動作電位的擴布方式是電緊張性的
D.動作電位隨傳導距離增加而變小
E.在不同的可興奮細胞,動作電位的幅度和持續時間是不同的
常考點 幾乎每年必考,且總是位於試卷開始部位,若不能輕易作答,對考試信心打擊很大。
1 . E | 2 . B | 3 . D | 4 . A | 5 . C | 6 . C | 7 . B | 8 . D |
9 . ACD | 10 . D | 11 . A | 12 . AD | 13 . D | 14 . D | 15 . C | 16 . C |
17 . E | 18 . B | 19 . D | 20 . D | 21 . E | 22 . B | 23 . A | 24 . B |
25 . C | 26 . D | 27 . C | 28 . D | 29 . B | 30 . B | 31 . B | 32 . A |
33 . AC | 34 . ABC | 35 . D | 36 . C | 37 . C | 38 . E | 39 . C | 40 . C |
41 . C | 42 . B | 43 . D | 44 . E |
推薦閱讀
掌上考研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訂閱號
研究生留學qq群:43794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