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卡婭 來源|校長財經
成立 16 年,中國最大的民營教培企業之一——好未來的發展沒有太多跌宕起伏,一直穩紮穩打。這與好未來的價值觀有著極大的關係。
在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看來,教育不可投機取巧,不能在意一朝一夕的得失,而要沉下心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長期堅持做正確的事,才能獲得時間的複利。
所以,在好未來的發展道路選擇上,好未來從未狂飆猛進,也從未過度尋找、追逐風口與捷徑,而是一直默默踏實做事。
那麼,好未來成長的背後,都沉澱了哪些值得借鑑的商業智慧?不妨來看看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對價值觀與教育本質的思考吧。
01
好未來的價值觀
一家企業,做強靠產品;做大靠運營,本質上是靠組織;做久靠文化,只有使命、願景、價值觀才能支撐企業做強、做久。
當公司只有 100 人的時候,抓一抓紀律,就把業務做起來了。但是當公司開始捨命狂奔,從 100 人發展成2000、 3000 人的時候,價值觀不清晰,隊伍隨時可能會散。
如果價值觀做得好,就會讓你如虎添翼:從茫茫人海中選出最優秀、最匹配的人形成合力,排異那些跟你氣場不合、不匹配的人。
做強比做大更重要;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內在比外在更重要;做到比說到更重要;數據比經驗更重要。不急於擴張,不急於變現。
1、好未來的四大核心價值觀。
· 好未來價值觀之一:成就客戶。
好未來自成立以來的商業模式就是「免費試聽,小班教學、隨時退費」。家長可以聽課,不滿意隨時退費,客戶沒有任何成本,所以如果教學有問題,家長就把學費退走了,公司就要承受損失。
我們用這樣的方法倒逼公司把教學質量做到極致,提煉了好未來的第一個價值觀「成就客戶」。
所有的員工入職第一天我都會給他講三句話:
I. 「教不好學生等於偷錢和搶錢」。
II. 「不是靠口碑招來的學生我們不受尊敬」。
III. 「和客戶不親的學校沒有未來」。
很多員工第一次聽到這些話都是有壓力的,但我們真的是把客戶的反饋、客戶是否親密、客戶接觸的頻次、時長、深度這些標準拿來衡量教學品質。
· 好未來價值觀之二:務實。
什麼是務實?落實到具體業務中可以概括為五句話:做強比做大更重要;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內在比外在更重要;做到比說到更重要;數據比經驗更重要。不急於擴張,不急於變現。
我們做好未來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要做「小而美」,謹慎擴科。大家知道,擴一個科目意味著收入漲百分之幾十,但這樣美好的事不要輕易讓它發生,一定要能延遲滿足,先把產品打造到極致。
當時就是這麼一股倔強的勁,我們在北京做到五萬學員的時候,仍只有數學一個學科,當我們把數學做到第一名後才開始做理科,把理科做到第一名才開始做英語,把英語做到數一數二的時候才開始做語文。
隨著企業規模不斷壯大,覆蓋用戶越來越多,只有一如既往地提供高品質教育服務,才能保證長期穩健發展,否則越大越危險。這要求我們必須克制欲望,一切從用戶需求出發,層層分解遠大的理想和目標,踏踏實實做好教育。
好未來是一家靠價值觀驅動的公司,創新是我們的價值觀之一,也是我們生存下來的原因。
· 好未來價值觀之三:創新。
為什麼好未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都不做英語?因為新東方比我們早 10 年就開始做英語,並且做得很好。那麼,一個培訓機構存在的價值是什麼?不應該是簡單地照抄照搬,所以我對好未來的夥伴說,中國不需要第二個新東方,我們要幹與他們相反的事。
東方教大學生,我們就教中小學生;新東方做大班,我們就做小班;新東方通過線下講座招生,我們就通過網際網路招生;新東方推崇名師,我們就做教研;新東方教英語,我們就做數學……雖然這看似是個很偏執的思路,但後來證明這個思路的效果不錯。
好未來是一家靠價值觀驅動的公司,創新是我們的價值觀之一,也是我們生存下來的原因。關於創新,好未來內部有四句話:
I. 不怕做不到,只怕看不到(要能看到全世界最好的東西);
II. 不怕看不到,只怕看不懂(虛懷若谷,保持空杯心態);
III. 抱失敗的人才能擁抱成功;
IV. 投資未來的人才能擁有未來。
我們會通過開放試錯、賽馬機制鼓勵內部創新;也會堅持長板理論,集中精力做好自己擅長的業務,在組織能力不及的領域,通過投資收購建立連接與合作。
· 好未來價值觀之四:合作。
好未來學科發展得越來越多,分校和事業部越來越多,難免相互打架,一些同行也覺得好未來有威脅,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就是「跳出兩級來看,矛盾自然消失」。當事業部之間發生衝突,我就和他說,你要跳出自己的位置,站在集團的角度看,去思考這件事對公司和行業有什麼貢獻。當兩者都站在公司角度看問題時,很多矛盾與衝突就自動消失了。
還有一句話叫「手伸出100%,一切問題都能解決」。理想狀態下,大家期待的合作都是「一人一半」,每個人付出50%,合作達成。但實際上,有人會多做一點,做70%,有人會做少一點,只做30%。
而一個善於合作的人,當別人做50%時,我做50%;別人做70%時,我做30%;別人做20%時,我做80%;別人不伸手,我就做100%;別人往回縮30%,我就伸130%,這樣才能確保合作達成。
「成就客戶」是讓客戶先贏;「務實」是做質量、做強、做內在;「創新」、「合作」都是站在長期的角度。
02
好未來的底層密碼
好未來的價值觀有三大底層密碼:因果、長期、平衡。
· 底層密碼之一:因果。
佛教稱「眾生畏果,菩薩畏因」,意思是芸芸眾生裡,大部分人都畏懼壞的結果,但菩薩則害怕出現不好的原因。而在好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也一直沿用這種思維方式:與其擔心不好的結果,不如擔心不好的原因。我們無法掌控結果,只能掌控每一個當下。
· 底層密碼之二:長期。
所有的成功都需要時間和耐心,所有的價值觀都應基於長期主義。
「成就客戶」是讓客戶先贏;「務實」是做質量、做強、做內在;「創新」、「合作」都是站在長期的角度。
而一個沒有長期眼光的人很難接受好未來的價值觀,好未來很少做捨命狂奔的業務。
· 底層密碼之三:平衡。
沒有白佔的便宜,也沒有白吃的虧,這叫做平衡。
當我們想做強時,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做大;當我們想做質量時,數量也會起來。但如果一個越來越大的組織沒有精心的管理,效率一定會越變越低。
那麼該如何打理?
方法一是去平衡化,降低熵值。比如當學而思培優做得很好時,我便在內部扶持其對手,做了線上課程「學而思網校」,一年只收 1000 元,不盈利,還要倒虧 500 元。我的合作夥伴都覺得我是不是瘋了,但是為了降低熵值,不能讓自己活得太舒服。
方法二是積極地定義負面問題。很多壞事出現,都是因為組織內部有未曾發現的問題,所以當負面問題出現時,積極定義它,去思考如何把一個負面轉化為正面,如何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
所以,企業要提煉價值觀的底層邏輯和精神內核,這是形成穩定價值觀的基礎。
3、如何考核價值觀?
價值觀必須要績效考核,不考核等於沒有價值觀。怎麼考核價值觀?以「務實」為例,進行量化評級。
1 分是「如實匯報自己的工作,不隱瞞問題」。本質是誠信,如果做不到,直接開除; 2 分是 「積極參與團隊建設工作」; 3 分是不斷反思總結和復盤,形成有價值的經驗並進行分享; 4 分是能抓住重點,持續取得業績的提升。價值觀的高分一定是業績的高分; 5 分是能將遠大理想分解為現實目標。
通過評分,最終形成了一套人才評價機制:
I. 能力和價值觀都很強,又能把業績做很好的人被稱為「千裡馬」,這種人能跟公司長期走下去;
II. 能力很強,價值觀不好的人叫「野狗」,這種人不止是開除,還要讓所以人知道你的底線,哪怕這樣做會影響業績,否則這種人能腐蝕整個公司的根基;
III. 價值觀很好,但不出活的人叫「花貓」,創業如打仗,打仗需要拼命的人,不能要寵物;
IV. 價值觀和業績都不好的人叫「耗子」,偷吃糧食卻不做貢獻,這種人在哪個公司都生存不下去。
每個公司根據自己的業務情況,也可以做一個價值觀體系,讓全體人員明白,公司不僅僅看業績,還看價值觀是否一致。
03
科技不是教育的本質
1、科技不是教育的本質
常有人說科技和網際網路是教育的本質,我並不認同此觀點。
科技和網際網路不是洪水猛獸,它是幫助教育完善自我的手段。未來科技一定會和教育結合,但教育的本質不是科技。教育從業者應堅守教育的初心才不會迷失方向。
好未來是怎麼來的?讀研時,我去做了家教,輔導了一個 6 年級學生黨數學課。由於我和孩子雙方面的努力,這個學生連續三次考了 100 分,於是這位學生黨父親給我介紹了 20 個學生,一下子變成了兩個班。這就是好未來的前身,也是好未來創立最初的原因。
前段時間,我與這名學生聊起了當年給他輔導的往事。他說,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我當時給他講語文的成語故事,玩成語接龍遊戲,特別精彩。這種天馬行空的講課方式開拓了他的想像力。他印象深刻的第二件事是有一次他寫一篇科幻作文,我問他,到了哪個星球,外星人長什麼樣。
聽完,我完全懵了。因為這些細節我早就忘了,但他卻記得清清楚楚。
所以,老師跟學生的交流溝通根本不是教了多少知識、用了什麼手段和方法,而是傳遞了多少熱情、能量和愛,多大程度得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的信心,幫助學生從中取得成就感。
因此,再多的技術投入也很難在根本上改變教育的本質,人和人之間情感的交流、愛的傳遞,靈魂和靈魂的交流。
好未來業務多元化,去中心化是大趨勢。將在線下與線上、應試與素質、自營與賦能、校外與校內、國內與國外多方發力。
2、好未來的「未來」。
客戶在選擇教育機構時,都需要付出什麼?客戶面臨著三個成本:一是經濟成本,二是時間成本,三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遠遠大於經濟和時間成本。因為考上好學校成才,通常只有一次機會且不可逆。
我一直認為,教育領域沒有可投機取巧的地方,不能在意一朝一夕的得失,每一段彎路都不會白走,要沉下心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好未來也在三管齊下化解教育主要矛盾:
第一是高品質內容和服務的海量交付;
第二是基於用戶數據和肖像大規模的因材施教;
第三是身心健康、能力提升前提下的學習進步。
未來教育是一個線上線下融合、體制內外打通、人與機器協作、教和育結合的體系,不存在誰顛覆誰的問題。一方面傳統教育要借鑑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優勢,加大科技力度;另一方面新教育模式也要學習傳統教育的積累,增強教育屬性。
隨著人工智慧等科技在教育中的規模化應用,知識傳授將變得越來越便捷,老師可以從繁重低效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把大量精力放在育人上。未來,機器智能、人工智慧與人類智慧將結合在一起共同陪伴孩子們成長。
所以,好未來業務多元化,去中心化是大趨勢。將在線下與線上、應試與素質、自營與賦能、校外與校內、國內與國外多方發力。
好未來未來要從一個培訓機構變成一個教育機構;從一個線下公司,變成一個科技服務公司;從一個中國公司,成長為一個全球化公司;從一個運營型公司,成長為一個數據驅動的科技公司。
素材參考:
芥末堆《好未來張邦鑫:未來七年,好未來要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公司》
混沌大學《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價值觀就是你的商業模式》
36kr《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科技不是洪水猛獸,而是服務教育的手段》、《新經濟NEO100 | 對話好未來張邦鑫:爭第一會讓人墮落》
新京報《「更新」·好未來張邦鑫:期待民辦與公辦教育更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