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苦難輝煌》,我明白了,千年的歷史凝聚成16個字的精神!

2021-01-09 草民小二哥

金一南《苦難輝煌》,我反覆讀了兩遍,內心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我明白了,千年的歷史凝聚成了「16個字」的精神!

作為一個愛讀歷史的人,能沉浸在歷史當中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不過對於很多愛讀歷史的人來說,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喜歡看歷史英雄人物的呼風喚雨和快意恩仇,甚至是對王侯將相的崛起樂此不疲,雖然看這些沒有什麼壞處,但總關注這些東西會讓我們忽略一些很事實的東西,這些東西才是很多歷史的核心,也是我們能生生不息,綿延千年歷史的根本,為什麼許多人不喜歡讀這些東西呢?因為這些東西能觸動我們內心的脆弱,它的外表包裹著一層苦難,撥開這層苦難,會讓我們感同身受,那種滋味很難受,但這會讓我們看到事情的本質,所以也是值得的,有一本書就是如此,它就是《苦難輝煌》!

人不經歷苦難,哪有什麼輝煌,對於人是如此,對於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苦難輝煌》的作者是金一南將軍,他之所以寫這一本書,是因為被一雙腳所深深震撼,這雙腳千瘡百孔,但就是這樣一雙腳走過了長徵,為了我們經歷了苦難,而這雙腳又僅僅只是支撐著千萬個英雄的腳的一雙,也正是如此,所以金一南將軍想探索一下背後的故事,而這一探索就探索了15年,最終就成就了這本《苦難輝煌》!

千年的歷史中,我們國家的每一次輝煌之前,往往都是苦難,我們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開始變得輝煌,此時,我們不能忘記為我們的輝煌而承受苦難的那些英雄們,《苦難輝煌》這本書與其說是一種懷念,更不如說是一種敬畏,我們每個人應該擁有先輩的精神,這些精神不僅在那個時代管用,在我們當下依然管用,它依然能幫助我們走向成功,並激發出我們的潛力!

《苦難輝煌》這本書,我反覆讀了兩遍,在這過程中,我內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衝擊,我明白了,我們千年的歷史凝聚成了「16個字」的精神!

這16個字就是:勤勞智慧,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團結奮鬥!

讀到這16個字,給我的感覺是熟悉而又不熟悉,隨著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很多人喜歡談創新,談科技,但就是沒人談最核心的精神,如果沒有這些精神,又如何去實現創新,去發展科技呢?因為創新和發展科技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些過程中我們會經歷無數的挑戰,比如外部強權,此時我們該怎麼辦?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辱負重,團結奮鬥,勇於去挑戰那些高難度的科技,這樣我們才能自力更生,才能創造出又一個的輝煌!

《苦難輝煌》值得每個人都去讀一讀,每個人都有面對迷茫的時候,而我們的事業也同樣會經歷苦難、輝煌的這個過程,書中的那種精神能幫助我們走出迷茫期,讓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也能激發出我們的潛力,這樣我們就能更好的通往成功,也能成就自己的輝煌偉業!

不到一頓火鍋的錢,喜歡讀書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連結去購買!

相關焦點

  • 【黨建專欄】微黨課:歷經煉獄之火,方能涅槃飛翔——觀《苦難輝煌》講座有感
    從歷經煉獄之火,到鳳凰涅槃後的飛翔;從血雨腥風的苦難,到國富民強時的輝煌;從硝煙迷漫的戰場,到一個偉大時代的宏偉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綻放。當我觀看金一南教授講解《苦難輝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勝利》時,才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人歷經磨難,帶領中華民族探索到前所未有的歷史深度和時代寬度,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富史詩意義的壯舉。
  • 1998年,46歲的金一南無人問津,他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卻一鳴驚人
    1998年,著名的解放軍少將金一南已經46歲,他在國防科大的圖書館默默工作了14年,一直無人問津,沉寂多年。直到美國國防大學校長切爾科特第一次來訪,金一南漫不經心的一句話,卻讓他一鳴驚人,從此開始一路開掛。時任國防大學校長的邢世忠作為金一南的間接伯樂曾說,如果不是金一南在那次會議上的曇花一現,他可能這一輩子也不會被發掘到。
  • 金一南:抱有這種心態,還談什麼國家發展
    但是美軍的態度卻是理都不理,完全沒將我的警告當回事。再後來,周通過印度外交官向美國傳信:韓軍過線我們不管,美軍過線我們要管。美國國務院僅僅回了一句話:不要低估美國的決心。就因為這句話,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與進韓戰,打敗了十六國「聯合國軍」,進入了世界體系,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 金一南說:這就是中國軍人的血性,以及中國人戰無不勝的革命氣節
    美國西點軍校校史館內,有兩個沙盤模型非常顯眼,那就是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在上甘嶺戰役中,新式武器裝備的7個營卻攻不下我們兩個連。金一南將軍說:「這一仗打出了民族自尊,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
  • 金一南:將遭到毀滅性打擊
    曾經有美國媒體拿三峽大壩開玩笑:「如果炸掉三峽大壩的話,淹他們武漢以下2億還是3億,淹他們多少個工業區?」要知道三峽大壩對於我國來說,是有很高的價值。作為我國建造的利國利民的工程,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長江沿岸城市供電不足的情況,還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綜合工程規模大、單項建築物大、金屬結構居世界第一。
  • 多年前金一南少將訪美:美國飛機20萬架,是我們的兩百倍
    那一天飛機降落在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個小鎮,金一南少將出艙的那一刻就被眼前的景象震到:整個機場停滿了小型飛機。關於航空業的重要性,金一南少將曾在他的書中說過:任何經濟的發展都是人流,人流才能產生物流,物流最終帶來的是經濟的發展和變革
  • 金一南《為什麼是中國》:從一盤散沙到大國崛起,該銘記的不能忘
    金一南教授《為什麼是中國》這本書真心推薦大家都去閱讀,帶著孩子一起閱讀。有些歷史我們時刻銘記不是為了仇恨,而是因為不讓歷史重演。這本書呈現給我們的是一部奮鬥的史詩,他向讀者客觀闡述了中國從百年滄桑到民族復興的輝煌道路。傾心講述了中華民族重要歷史進程中的中國故事 。我們的國家歷經百年沉浮,雄獅崛起,不是偶然,是無數英烈前赴後繼的結果。
  • 16字「福建精神」 引發海內外八閩兒女熱議
    踐行「福建精神」 凝聚發展力量16字「福建精神」引發海內外八閩兒女熱議,大家紛紛表示,將努力踐行「福建精神」,凝心聚力,為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作出更大貢獻>東南網-海峽都市報11月25日訊(記者 練仁福 實習生 金昊婧) 昨日,海都報、海都網正式聯合推出大型策劃「弘揚福建精神建設有福之省」,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 美文|苦難是一種財富
    而沒有苦難,或許正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苦難,是一種感情的體驗和情緒的反應,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生活,它伴隨著幸福的追求而生,又為幸福的獲得作著鋪墊。有位哲人曾問他的三個徒弟:「我們來到人世問是為了什麼呢?」第一個徒弟回答道:「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享受快樂。」第二個徒弟回答道:「我來這個世界是為了承受痛苦。」
  • 日本國歌僅「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明白日本到底說的什麼?
    導讀:日本國歌僅「28個字」,翻譯成中文後,才明白日本到底說的什麼? 國歌,是一個國家體現自己的精神與文化的曲目,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被人民和政府共同承認。
  • 巴格達的前世今生:創造與毀滅,輝煌與苦難,和平與血腥
    這是一個充斥著輝煌與苦難的古老城市,一度成為伊斯蘭文明中偉大的阿拔斯王朝的都城,是世人豔羨的一顆璀璨的皇冠,有著和平之城的美譽,但風水輪流轉,隨著阿拔斯王朝「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這座城市接二連三遭受了一系列的兵燹之亂,從冷兵器時代蒙古和韃靼的「毀滅朝聖」的殺戮浩劫,再到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血腥徵服,及至近現代大英帝國的以及本世紀美國的入侵之後的意圖對其進行現代文明的嫁接與重塑,巴格達一次次被動地成為
  • 金一南:「辦公室將軍」已被官位和利益腐蝕了軍魂,難堪重任
    中日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金一南將軍這番話並非空穴來風。掀開塵封的歷史日記,金將軍在他的著作《為什麼是中國》裡對中日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做了深層次探究。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都佔優勢的北洋艦隊,為何會敗給剛恢復國力的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
  • 有人說朱老總名不副實,但金一南一席話,讓所有質疑者閉上了嘴巴
    但金一南將軍的一席話,讓所有質疑的人閉上了嘴巴。說到紅軍的時候,大家總會記得朱毛紅軍,但是對於朱老總究竟在歷史上有哪些重要的實戰,大家卻並不是特別的了解。而且很多影視作品中,對朱老總的描述是一個憨厚的,胸襟寬闊的長者形象,所以有時候,就有一些網絡噴子,質疑朱老總的歷史地位和功績。真相真的如此嗎?
  • 《象棋的故事》:茨威格給予「苦難世人」的精神救贖和自我救贖
    身臨苦難壓迫下的人們,往往參考他們受難程度之深的並不僅僅是肉體上的摧殘,在於他們精神層面的無法自我解圍。長久以來,苦難的例子早已令人耳熟能詳,苦難的模樣和人們的經歷苦難的過程,也早已透明化、深度解析式的為人們提供參考。這其中,無論是附帶有反面教訓色彩的還是正向成長經驗的,都是適合人們歷久不衰的寶藏。
  • 管道局弘揚企業精神凝聚新時期精神力量
    50年來,一代代管道人繼承「八三」傳統,弘揚企業精神,鑄就了中國石油管道事業的希望與輝煌,用忠誠、奉獻和創新譜寫出一曲曲管道讚歌,用青春、智慧和拼搏鋪就了一條條鋼鐵油龍,建設的長輸油氣管道總裡程逾12萬公裡,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弘揚勞模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勞模精神鼓舞著廣大職工群眾為完成黨和國家提出的目標和任務而努力奮鬥,始終是彰顯時代精神的一面旗幟,始終是催人奮進的時代領跑者。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我們正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在民族復興新的歷史進程中,更需要弘揚勞模精神,凝聚奮進力量。大力弘揚勞模精神是引領教育廣大職工的重要抓手。
  • 沂蒙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前行
    十幾年來,我一直從事挖掘、展示、宣傳、講述家鄉歷史的工作,在這一過程中,也對沂蒙精神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理解和感悟。2006年,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我,作為年輕黨員跟隨單位同事到沂蒙紅嫂紀念館參觀學習。在那裡,我聽到了「沂蒙母親」王換於的孫女、「沂蒙紅嫂」張淑貞的女兒於愛梅生動感人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