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於橫峯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為了救國,他走上革命道路,最終成為閩浙贛 革命根據地、紅十軍團和新四軍主要創始人之一。然而,正是這樣一位革命者,卻因為一場 陰謀,英年早逝。他就是被陳毅元帥譽為「江西人民革命領袖、中共優秀的領導幹部、馬列 主義的活動家」——黃道。
一張老照片將我們帶進了那段戰火硝煙的崢嶸歲月。黃道,1900年出生在橫峰姚家,1923年秋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結識李大釗等人,同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學生時代的黃道始終站在新文化運 動的最前列。
弋橫大暴動,是方志敏、黃道等人領導的贛東北人民轟轟烈烈的武裝起義,起義很快擴展到信江流域各縣,由此創建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1931年7月,黃道調任閩北,在那裡成立了閩北分區蘇維埃政府。中央主力紅軍長徵後,黃道留在閩北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為了打破國民黨反動派對遊擊區的軍事「清剿」和經濟封鎖, 黃道提出了「積極向敵後挺進,開闢新遊擊區」的主張,不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還成立了閩贛省委、省軍區。
正是黃道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卓越的指揮才能,使得閩贛遊擊隊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西安事變」後,中國進入了全面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冬,中共中央決定將南方八省的中國工農紅軍和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黃道被任命為新四軍駐贛辦事處主任。
1939年5月,黃道在鉛山河口鎮被反動派陰謀毒害,時年39歲。贛東北人民為了緬懷黃道的偉大功績,在他學習、戰鬥過的信江河畔,在巍峨的上饒烈士紀念碑旁,建造了黃道烈士墓,供後人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