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沒有一個體溫超過37.3℃的外來者能開車進入上海

2021-01-14 界面新聞

記者:劉素楠 李瑋君編輯:徐菲

在2020年的春節,體溫突然成為一個敏感詞彙。

虞敏彪把車開到G50滬渝高速汾湖站,停妥下車,開始教新來的志願者如何引導車流。道口開放了六根車道,每根車道旁站著幾位身穿白色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口罩的人。一輛車進入道口,白衣人上前給車主測量體溫,沒有超過37.3℃便可順利放行。體溫超過37.3℃者,則會被請到附近的發熱門診接受診治。

「03年非典的時候也這樣,查得很嚴。」虞敏彪想到了當年。17年前非典爆發,他當時是大隊長助理,在安亭收費站進行道口防控工作。如今,57歲的他是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第十一支隊的支隊長,負責值守上海的西大門之一——G50滬渝高速汾湖站。

G50汾湖站位於滬蘇交界處,是上海的一大門戶。據隧道股份數據,往年該站日均流量22820輛次,今年日均流量約18805輛次。

2020年1月24日下午,上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實行最嚴格的科學防控措施。「全力防輸入,重視防擴散」是上海市目前階段精準防控的核心策略。毫無疑問,入滬通道查控是上海「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

1月23日12時起,公安、衛生、交通執法等部門,在G2江橋收費站、G50徐涇收費站、G60新橋收費站、G40高東收費站對湖北省牌號進滬車輛聯合開展查控。截至25日16時,道口防控人員累計檢查255輛湖北籍車輛,登記隨車人員信息657條,其中,發現疑似患者2人。

圖片來源:上海市公安局1月26日,上海市對防疫工作進行再研判、再動員、再部署,此後道口防控再次升級。27日14時起,上海把原高速公路114處收費站查控力量全部前移至9處高速公路省界道口公安檢查站,實施「逢車必檢」。

從這一天開始,進入上海的每一輛車都要登記入滬人員健康信息。一旦發現疑似病患,交警將現場採取人車分離措施,由衛生防疫部門對人員進行隔離,開展後續工作。現場民警、輔警則將車輛牽引至指定場所代為保管,由衛生防疫部門進行消毒。

金澤鎮是江蘇與浙江兩省進入上海的西大門,金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曹紅告訴界面新聞,道口防控前移至省界收費站之後,他們主要負責318國道西岑檢查站和G50高速金澤收費站兩個道口的檢疫,共有30名醫務工作者參與,每8小時一班,每班配備5-6名醫護人員和9名志願者。「志願者由衛健委統一徵召,主要來自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

1月28日,上海市發起了徵集道口志願者的緊急動員。

上海嘉定區與江蘇接壤,是「入滬通道」的一個重點方向。1月28日上午9點,嘉定區稅務局根據團區委、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的「高速道口志願服務動員令」,全面動員黨員和青年團員志願者。2小時之內集結了一支10人的首批志願者團隊。次日凌晨,4名黨員和2名團員趕至G15朱橋道口,負責體溫測量、車流引導、秩序維護等工作。

圖片來源:上海市城管執法局「G2入口需要防疫志願者。」1月28日下午14點,嘉定區南翔鎮城管執法中隊隊員李曉波也收到了嘉定區城管執法局團委發布的緊急招募信息。

他回復道:「我是黨員,我報名。」當晚22點,他就和另外7名嘉定城管志願者趕往G2花橋道口集合。衛生部門對他們進行了快速的崗前醫務培訓,所有防疫志願者必須戴上帽子、口罩、手套,穿上防護服。

「剛開始時,還是有些擔心的。但到了現場,看到這麼多來自各個部門的同志和我在一起奮戰,頓時覺得心裡暖暖的。」李曉波說。

29日0時,志願者們手持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器,站在道口旁,開始進行0-6點時間段的道口疫情防控,引導司乘人員測量體溫,詢問車主有無可疑接觸史等。

從1月27日到2月1日5天時間,上海道口累計檢查入滬車輛約37萬輛次,檢查人員約85萬人次。

圖片來源:上海市城管執法局隨著返滬人員的增多,道口防控持續加壓。

「能否有效應對春運返程大客流的挑戰,關係到上海疫情防控的成效,關係到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1月31日,市長應勇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上指出,醫療救治、社區管控和入滬通道查控是三個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當天,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總隊長邢培毅在上海防疫例行發布會上介紹,為確保入滬車輛「逢車必檢」,每根車道除配有4名公安執勤人員,還配備了衛生防疫人員、交通執法人員和施工維護人員。

他特別感謝了廣大市民:「受檢司機非常配合,沒有走應急車道、沒有隨意變道、沒有向工作人員發牢騷,對此我們非常感動。」

從ETC統計情況來看,截至1月31日,仍有60多萬車輛尚未返滬。

為了提高道口通行效率,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增開道口,上海市衛健委則組織健康雲平臺團隊在三天之內開發完成「來滬人員健康動態觀察系統」。1月31日下午15:00,這一系統正式啟動。

圖片來源:上海市衛健委線上採集信息的方式緩解了線下集中填報造成的擁堵,有效改善了車流、人流積壓情況,同時也極大減輕了口岸和道口工作人員的信息採集負擔。

虞敏彪說,最初受限於人手,G50汾湖站只開放了兩條車道,關注重點疫區方向來的車輛,高峰時車輛需要排隊2個小時;如今G50汾湖站開了6根車道,高峰時期增開至9根,車輛排隊的時間縮短到15-30分鐘。

「今天是春運第24天,往年這時候當處於節後返程客流的高峰階段。由於各地強化疫情防控,當前春運情況不同以往,變化很大。」2月2日,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楊小溪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根據上海市交通委的預判,今年春運返程較以往年持續時間更長,客流強度將明顯下降。高速公路方面,受道口前移和進滬車輛人員測溫影響,部分道路出現時段性擁堵。預計今年峰值出現在2月1日-2月2日和2月8日-2月9日。單次車流同比下降,總量較去年有所上升。

志願者對道口的增援繼續加強。

2月2日上午,隧道股份城市運營集團派出了第一批道口支援隊,90人將分9組前往9個省界檢查站,配合市交通委執法總隊進行道口檢查、車輛人員指引等工作。

2月2日上午,隧道股份城市運營集團派出了第一批道口支援隊。攝影:劉素楠隧道股份市政養護工會副主席曹心宇是第一組支援隊負責人,「執行道口支援任務,上崗下崗都要測體溫,不舒服要說,每天下午五點半我會上報所有人的身體情況。」在出發時,他向組員們囑咐道。

大巴車拉著他們從打浦路600號一路開到了青浦,交通執法部門為志願者安排了住宿。放下行李,第一組支援隊接受了簡單的崗前培訓,領取了口罩、護目鏡、軍大衣等物資。14名組員被分成4班,每班上崗6小時,另有兩名機動人員。

「雨衣一定要穿上,防風防雨又防禦病毒。我們每天都有搭班領導在,我姓虞,聯繫方式都發給大家,有什麼需要跟我說。」虞敏彪向新來的志願者介紹。

虞敏彪對支援隊進行崗前培訓。攝影:劉素楠這是來G50增援的第三批志願者。之前交通執法隊員全員上崗,從無一天休息,志願者的到來讓他們得以調整勤務,有了一定的休息時間。

之後,首批上崗的3位隊員步行20分鐘來到了G50汾湖站,高速道口是他們最熟悉的工作場景之一。「我以前就是滬嘉高速公司收費站的工作人員,我們很多同志都是從基層上來的,本身就很熟悉收費站。」曹心宇說。

2月2日13:22,一分鐘時間內,G50汾湖站通行了17輛汽車。返滬高峰來了。

相關焦點

  • 體溫37.3℃以下方可進入高考考點
    體溫37.3℃以下方可進入高考考點 http://www.hteacher.net 2020-07-02 13:35 教師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考生體溫超過37.3℃ 還能進考場嗎?
    昨天上午10點,揚子晚報記者實地探訪了南京一個高考考點——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帶大家了解考場全流程。考生體溫超過37.3℃還能進考場嗎?記者了解到,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考點共接納考生723人,設有普通考場26個,另設4個備用隔離考場。考點實施封閉管理,考生憑身份證和準考證,送考教師及工作人員憑工作證件、剛刷新的蘇康碼綠碼進入考點。
  • 南京地鐵升級體溫檢測 體溫超過37.3℃登記勸離
    2020年2月2日,南京地鐵升級進站乘客體溫檢測工作。在南京地鐵一號線新街口站的南北兩個安檢處,設立了兩道綠色紅外體溫篩查儀,集中快速篩查乘客的體溫,如發現體溫偏高者,設備將會報警。對於體溫超過37.3℃的乘客,南京地鐵將採取發熱乘客信息登記上報及勸離等措施。乘客通過正在調試中的紅外體溫篩查儀。
  • 交通運輸部:禁止體溫超過37.3℃的人員進入港口
    3.船舶檢疫、船舶防疫措施等信息。4.船舶靠泊期間相關密切接觸者信息。5.生活汙水、壓載水處理裝置運行信息。(二)加強人員和車輛信息管理。進出港口的人員和車輛應由船舶代理等相關單位提前通報,嚴格執行相關人員進港前的體溫檢測。禁止體溫超過37.3℃的人員進入港口,並按照程序上報當地衛生健康管理部門。五、作業人員防護要求(一)碼頭作業人員防護要求。1.作業場所、工作區域入口處配備體溫檢測設備。
  • 當前疫情防控階段為什麼體溫高於37.3℃就要注意?
    全國啟動重大公共突發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各地迅速行動起來,在車站、機場、商城、居住小區、工作園區等人員流動多的地方都實行了監測體溫等措施。為了加強疫情監控,對於有與湖北省人員接觸或去湖北出差的人員,以及體溫高於37.3℃(也有規定37.5℃)者,實行體溫日報制度等措施。這個體溫是身體哪個部位的溫度呢?人類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呢?
  • 安徽高考生昨日起不得離皖 體溫低於37.3℃方可進入考點
    " 從 6 月 23 日起,考生不得離皖,做好每日體溫測量、記錄並進行健康狀況監測。"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一個月的 2020 年高考即將啟幕,6 月 22 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安徽省 2020 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考生防疫須知》,明確高考生做好安康碼申領工作,以及在考試期間進入考點須接受體溫測量,體溫低於 37.3 ℃方可進入考點。"6 月 23 日前考生須申領安康碼,並持續關注安康碼的狀態。"
  • 體溫超過37.3℃要復檢,「最嚴高速入滬檢查」目擊記
    在原來收費站的位置,靠最右的一根車道上,一位醫護人員正在對一輛京牌車輛的車內人員做體溫檢測。G50省界查控關口復檢站,民警對鄂牌來滬車輛進行信息登記,醫護人員對體溫偏高者進行再次檢測。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少穎 圖在車道旁側設有復檢站,一位在此處的醫護人員告訴記者,初檢被測量出體溫37.3攝氏度以上的車內人員需要前往復檢站再次檢測體溫,並根據情況採取相應措施。而鄂牌車輛也需前往此地做詳細的信息登記。一輛車開至復檢站後搖下車窗,醫護人員問道:「誰體溫偏高?」司機指了指後排的一位乘客。醫護人員測量後確認體溫正常:「沒有問題。」「嚇死我了。」
  • 2月2日起,乘坐南京地鐵都要測體溫!超過37.3℃的登記勸離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自2月2日起,南京地鐵將進一步升級進站乘客體溫監測工作。對於體溫超過37.3℃的乘客,南京地鐵將採取發熱乘客信息登記上報及勸離等措施。南京地鐵提醒旅客,配合車站工作人員在指定地點進行體溫監測。另外,根據《南京市關於在公共場所實施佩戴口罩有關措施的通告》相關要求,請乘客進入地鐵全程佩戴口罩。對拒不執行的乘客,南京地鐵將勸阻進站。
  • 有一天,大連地鐵站一位乘客體溫測量超過37.3℃,隨後……
    ,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在車站的電扶梯、樓梯、自動售檢票機、安檢儀周圍,總能看到宋英戴著口罩和手套,彎著腰,拿著消毒瓶認真消毒的身影。測溫是一項與乘客近距離接觸的工作,這項工作剛布置下來的時候,沒人推辭,但大家心裡多少都有些忐忑,宋英看在眼裡,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我先來」,便拿起手持體溫計站到崗位上。
  • 考生體溫高於37.3℃還能考試嗎?
    考生體溫高於37.3℃還能考試嗎?各考點外設置警戒線,距離考點大門不少於10米,僅限考生和考務工作人員進入。警戒區之外禁止考生家長、老師等送考人員聚集。  考點入口處設置體溫檢測點,對所有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同時,設置涼棚和體溫異常者復檢區域,供首次測溫不合格人員休息等候和復檢使用。  各考點按照每10個常規考場配備1個隔離備用考場,且每考點不低於3個備用隔離考場的要求進行設置。
  • 體溫為何限定37.3℃?專家這樣說
    測量體溫超過37.3℃的必須如實報告。那麼為什麼要限定在37.3度這個數值?採取此措施的意義何在?2月21日,記者採訪相關專家為市民解疑。為什麼要限定在體溫37.3度?濟南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龐棟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有一個主要表現是發熱,但發熱是一個主觀的症狀,也是一個體徵,主觀症狀就是自己會感覺到發燒、害冷等表現,客觀記錄是要測量體溫。
  • 人的體溫為什麼是37℃?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每個人和周圍的人都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比如年齡、身高、體重……但是在一個數字上,大家都一樣,那就是體溫37℃。為什麼會這樣?37℃是平均值嚴格地說,37℃只是體溫概略的數字,因為身體各部位的溫度會略有差別。
  • 上海玻璃博物館價值45萬的「夢幻城堡」被小孩子撞壞,手辦玩家表示真的又氣又惋惜~
    作為一個手辦玩家,我看到這倆小孩子這樣死命掰扯展品,我拳頭都捏緊了。只要是去過上海玻璃博物館的,都會深深地愛上這個夢幻城堡。這個以迪士尼城堡為原型打造的作品,是由由Arribas兄弟藝術家花費500小時,利用Loop-Stitch技術完成。其中包括30000個小部件,由24K黃金進行裝飾,整體城堡重超過60公斤,價值超過七萬美元。
  • 測體溫沒注意6個細節,別怪測出的結果不準……
    最近,「測體溫」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區、單位、地鐵站……各處都要「嘀一下」。 可解決傳統測溫需要人員近距離接觸的問題,能減少交叉感染。可快速、方便地連續進行體溫排查,適合車站、機場等大型場所。 測體溫時要注意什麼 有人明明沒有發燒,但是測體溫時卻顯示偏高,問題可能就在於,測體溫前沒有做好「準備」。
  • 體溫低於37.3℃才能進考點
    另外,每場考試開始前,所有考生須進行體溫測量和急性呼吸道症狀監測,考生體溫低於37.3℃且無急性呼吸道症狀者方可進入考點。從7月2日開始,各參考學校負責對本校考生進行每日體溫測量和健康狀況監測,並填寫《長沙市2020年中考考生健康狀況監測表及承諾書》,建立臺帳備查。如出現發熱、頭痛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相關症狀的要及時診療,並報告當地教育考試機構。痊癒後需提供就診醫院出具的複課證明。學校、考點須核查複課證明、健康卡、健康碼,並測量體溫。
  • 37.3℃算發燒,全班同學要原地隔離!體溫升高原因只有發燒嗎?
    但媽媽也有些擔心,因為根據目前的防疫政策,只要班上有一個孩子體溫測出為37.3℃及以上,就算發燒,全班就要原地隔離,直到這個孩子到醫院做完新型病毒抗體檢測、核酸檢測等,確認沒有感染新型病毒後,全班才能解除隔離。樂樂上小班,上學期班上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孩子生病。另一方面,樂樂媽媽也擔心測體溫這件事,因為很多時候,孩子體溫升高並不一定就是發燒。
  • 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發熱?如何正確判斷?哪種體溫計好?
    沒辦法,夫妻兩隻能將寶寶送往醫院。到了醫院,一測體溫,37度3,可沒想到醫生說,沒事,這正常的,並不是發熱。欣欣不解了,體溫超過37度,不就是發熱了嗎?為何醫生說,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呢?最近我也收到不少寶媽寶爸的留言,比如:家長A:"孩子體溫超過37度,是不是就是發熱了呀"家長B:"給寶寶測量體溫,用哪種體溫計比較好呢?是水銀溫度計,還是電子溫度計..."家長C:「什麼時候可以給孩子量口腔溫度了呀,每次量肛溫,寶寶都很痛苦。」
  • 測定排卵期:「測基礎體溫法」很常見,備孕媽媽怎麼測定才準確?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算準排卵期,在排卵期同房才有利於提高受孕機率,測排卵期的方法挺多,有一種「測基礎體溫法」,備孕媽媽該怎麼測量才準確呢?
  • 不同人群的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超過37度就是發燒了?
    人是恆溫動物,健康的人體溫是相對穩定的,所以人們會通過溫度的變化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很多人覺得溫度超過了37攝氏度就是發燒了,這樣並不準確。在醫學上看,不同人群的基礎體溫都是不同的,體溫也會受到測溫部位不同,測溫時間差異和季節影響,並不能單純地認為超過37攝氏度就是發燒了。
  • 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體溫37度和36.3度,分別說明什麼?
    雖然今年已經快過去了,但相信很多人依舊還是有經常測量體溫的習慣,誰能想到每天測量體溫竟然能變成日常操作,不過畢竟已經還沒有全部結束,時不時地還會冒出病例來,我們依舊要做好防護和檢測。人的正常體溫到底是多少度?37度和36.3,分別說明什麼?真的是體溫越低,免疫力越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