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世界的秘密,解讀量子力學與粒子物理學!

2021-01-15 宇宙探索

(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物理學研究中有兩個極端:極小微觀的粒子物理和極大宇觀的宇宙學。大爆炸理論使得這兩個尺度具天壤之別的研究領域相互「聯姻」。事實上,宇宙早期模型就是一個超高能物理世界,沒有量子力學和粒子物理,不可能徹底破解宇宙奧秘。因此,有必要在這兒介紹一點量子力學及粒子物理的知識。

普朗克尺度

前面曾經說過,廣義相對論當宇宙小到一定的程度就不適用了,小到什麼尺度呢?那叫做普朗克尺度。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1858年-1947年)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他的名字經常和量子理論中的一個基本常數:普朗克常數連在一起。量子力學背後的基本思想是波粒二象性。比如說,頻率為n的光波可以看成是由一個一個的量子組成,每個量子的能量是hn,這兒的h便是普朗克常數。普朗克常數是一個很小的數,大約等於6.626x10-34焦耳秒,它的出現標誌著需要使用量子物理規律。

普朗克。圖片來自網絡

普朗克尺度也是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它指的是必須考慮引力的量子效應的尺度。比剛才所說一般量子力學應用的尺度還要小很多。因為在這樣的尺度,引力的量子效應變得很重要,需要有量子引力的理論。在這兒,尺度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多種物理量:長度、時間、能量、質量。所以,普朗克尺度便可以用普朗克質量、普朗克能量、普朗克長度、普朗克時間中的任何一個來代表。

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可以用「長度、時間、能量、質量」來表示同一個東西呢?這是因為理論物理學家們經常使用一種特別的單位制,稱為自然單位制。

在自然單位制中,將一些常用的普適常數定義為整數1,這樣可以使表達式看起來大大地簡化。比如說,如果將光速的單位定為1,愛因斯坦的質量能量關係式E=mc2便簡化成了E=m,意味著在這個單位制中,能量和質量的數值相等了!除了光速c=1之外,普朗克自然單位制中,將引力常數和約化普朗克常數(等於普朗克常數除2p)也定義為1。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如果我們首先規定了普朗克質量的數值,那麼通過自然單位制的連接便可以轉換而得到其它三個值。在國際標準SI單位制中,它們的數值分別是:普朗克質量(2.17645 × 10−8 公斤)、普朗克能量(1.22 × 1019GeV)、普朗克長度(1.616252×10−35 米)、普朗克時間(5.39121 × 10−44秒)。

從以上數值可以看出:普朗克長度和普朗克時間都是非常小的數值,因為原子核的尺寸也有10−15 米左右,比普朗克長度還要大20個數量級。探測越短的長度,需要越高的能量,因此,普朗克能量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值,大大超過現代加速器能夠達到的能量(104GeV)。

換言之,普朗克尺度是現有的物理理論應用的極限。大爆炸模型只能建立在這個尺度以內,宇宙的年齡t不能倒推到0,頂多只能推到(t > 普朗克時間)。

不確定性原理

不確定性原理有時也被稱為「測不準關係」,因為根據不確定原理,對於一個微觀粒子,不可能同時精確地測量出其位置和動量。將一個值測量越精確,另一個的測量就會越粗略。比如,如果位置被測量的精確度是Dx,動量被測量的精確度是Dp的話,兩個精確度之乘積將不會小於ħ/2,即:DpDxsħ/2,這兒的ħ是約化普朗克常數。

精確度是什麼意思?精確度越小,表明測量越精確。如果位置測量的精確度Dx等於0,說明位置測量是百分之百地準確。但是因為位置和動量需要滿足不確定性原理,當Dx等於0,Dp就會變成無窮大,也就是說,測定的動量將在無窮大範圍內變化,亦即完全不能被確定。

雖然不確定性原理限制了測量的精確度,但它實際上是類波系統的內秉性質,是由其波粒二象性決定了兩者不可能同時被精確測量,並非測量本身的問題。因此,稱之為不確定性原理比較確切。

從現代數學的觀念,位置與動量之間存在不確定原理,是因為它們是一對共軛對偶變量,在位置空間和動量空間,動量與位置分別是彼此的傅立葉變換。因此,除了位置和動量之外,不確定關係也存在於其他成對的共軛對偶變量之間。比如說,能量和時間、角動量和角度之間,都存在類似的關係。

統一理論和標準模型

根據大爆炸學說,在宇宙演化的早期,所有物質處於高溫高壓高密度高能量的狀態。那種狀態正是人類花費大量經費製造高能粒子加速器所企圖達到的目標。因此,理論物理學家們將近年來粒子物理中的統一理論【33】用於宇宙早期演化過程的研究。

在這條漫長的統一道路上,人類現在走到了哪裡呢?

圖8-4-1:大爆炸模型將粒子物理和宇宙學交匯在一起

圖8-4-1的示意圖中,中間的「能級階梯」被畫得像一條通向遠處的高速公路。實際上它也的確象徵了粒子物理學家們所期望的加速器能量不斷增大的漫長徵途。在「能級階梯」的左側,向上的箭頭以及標示出的各級GeV數值,表示不斷增加的加速器能量,以便能探索到越來越小的物質結構。右側顯示的長度數值,便是相應的能量級別能夠達到的微觀尺度。

比如說,當能量達到106GeV附近時,相對應的長度數值是10-21米左右(原子核的大小被認為大約是10-15米)。目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最高能量據說可達13 TeV左右,在圖中的位置,比標示著「現在」的那條水平紅線稍微高一點點,代表了目前加速器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我們常見的物質都是由化學元素表上的各種原子構成的,原子又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那麼,質子、中子和電子,再加上光子,是否就是組成整個世界的基本粒子呢?也許在上世紀40年代之前,人們是這樣認為的。但後來,科學家們從宇宙射線和粒子加速器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新粒子」,數目不斷增加,到了60年代,觀察到的不同粒子高達200多種,被科學家們笑稱為「粒子家族大爆炸」。大量的「粒子」數據,促進了粒子物理和統一理論的研究和發展。

根據粒子物理現有的理論,世間萬物由12類基本粒子及其反粒子組成。其中包括六種夸克和六種輕子。除了構成物質實體的粒子(夸克、輕子等費米子)之外,粒子之間存在的4種基本相互作用:引力、電磁、強、弱,由相應的規範場及其傳播子來描述,如圖8-4-2右表所示。圖中還畫出了被標準模型所預言最後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以及不知是否存在的「引力傳播子」。

圖8-4-2:組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粒子(不包括暗物質和暗能量)

目前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基本上被主流物理學界所承認,但尚未包括引力、暗物質、暗能量等。2012年CERN的物理學家們確認發現了希格斯粒子之後,標準模型告一段落。

對於4種基本相互作用,粒子物理學家們有一個共識:當能量級別增高,基本粒子之間的距離減小時,四種力將會走向統一。比如說,當能量增加到1012GeV之後,即粒子之間的距離小於10-17米時,電磁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表現為同一種力(標準模型)。如果能量再增高到1018GeV時,強相互作用也和弱電一致了,三種力實現大統一(大統一論)。如果距離再繼續減小,能量繼續增加到1021GeV之後,到達量子引力階段,引力也只好屈服了,四種相互作用統一成一種(萬有理論)。

從圖8-4-1的能級階梯也可以看出,我們的現代加速器技術,所具有的能量級別還很低,距離大統一理論及標誌量子引力時代的普朗克能量1019Gev,還差好些個數量級!

相關焦點

  • 《蟻人2》 量子力學的微觀世界
    《蟻人2》海報。作為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二十部電影,《蟻人2》最大的看點就是,以超級英雄的視角讓普通觀眾看到了神奇的微觀世界,這甚至可以說是一部量子力學的科普電影,在強大的特效面前,高大上的前沿科技頓時變得雅俗共賞。連接《復聯4》劇情 「最小英雄」升級當爸爸  《蟻人2》將時間線設置在《美國隊長3》中「內戰」兩年後,斯科特·朗在接受了FBI的認罪協議後,一直被軟禁在家。
  • 微觀粒子世界-量子的智慧選擇
    微觀世界的粒子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用來描述量子的粒子性和波動性的雙重屬性,以及粒子的產生和消滅過程的基本理論是量子場論。量子場論和規範理論十分成功地描述了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當然有條件者,完全可以控制一下節奏,用變化的節奏一個個單獨發射這些粒子,看他們的幹涉條紋是否與上述結果一樣。歷史求和在宏觀物理學領域每個物質都有一個明確的痕跡,但是在量子世界裡每個粒子沒有明確的路徑,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恩曼於是退出歷史求和的概念。
  • 微觀世界分子原子粒子為什麼都在振動或運動?
    後兩種運動只是從宏觀上看是周期性的可重複的,但在微觀上則更為複雜,是拓撲的不可重複的。振動是宇宙普遍存在的現象,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都有振動發生。大的方面來說,地震、海嘯、爆炸等都屬于振動範圍;而微觀粒子層面,粒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都屬于振動範圍。
  • 為什麼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有矛盾?超弦理論或將統一物理學
    牛頓力學在過去兩百年內穩穩地統治著物理學。這種情況直到20世紀才被打破,牛頓力學遲遲解決不了黑體輻射和光速不變這兩朵物理學天空中的烏雲,這兩大問題的解決也分別催生了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大家知道,牛頓力學在宏觀低速的世界裡很適用。但是在宏觀高速領域就需要相對論來解釋了,在微觀高速領域就需要相對論量子力學來解釋了。其實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衝突重要體現在《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上。
  • 人類的物理學研究被顛覆,宇宙的秘密讓科學家陷入沉思
    到了現代,物理學已經基本上可以解釋宇宙萬物的現象了,特別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發現,更是錦上添花。可以這麼說,人類的物理學一直被顛覆,宇宙的秘密讓科學家們陷入沉思!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很好的對水星軌道的進動作了預測,這是人類物理學的又一次顛覆。
  • 趣學單詞|物理學中的微觀粒子,你知道多少?
    圖片 | 來自網絡英文釋義 | Online Etymology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呂氏春秋下賢》在物理世界中,任何物質在微觀視角下都是由最基本的粒子組成的。在物理學中,為了方便研究,人們還創造了一些類似粒子的概念。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些微觀粒子吧!閱讀用時7分鐘。01 原子 atom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叫「原子」,英文是atom。
  • 量子力學與測不準原理
    ——量子力學與現實生活邏輯不能自洽,不是建模不對,主要是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觀測維度問題。相同觀測時間下,宏觀世界是靜止的,微觀世界已經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以上為索引。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六:神奇的反物質世界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靦腆羞澀的人,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在了一起,讓玻爾和愛因斯坦都讚不絕口,這就是著名的狄拉克方程。狄拉克方程還不僅僅是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在了一起,還發現了一個新世界。可世界怎麼錯呀,狄拉克又不認為自己錯,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實驗了,要是找到了正電子,那就是狄拉克對了,要是找不到呢,狄拉克就得認錯。照例這活理論物理學家都不幹的,還得辛苦實驗物理學家,實驗物理學家中誰最優秀?當然是大居裡夫婦了,大居裡夫婦不但家學淵源,而且如老黃牛一般勤勤懇懇,這活不交給他們交給誰?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六:神奇的反物質世界
    可是就是這麼一個靦腆羞澀的人,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在了一起,讓玻爾和愛因斯坦都讚不絕口,這就是著名的狄拉克方程。狄拉克方程還不僅僅是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在了一起,還發現了一個新世界。可世界怎麼錯呀,狄拉克又不認為自己錯,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實驗了,要是找到了正電子,那就是狄拉克對了,要是找不到呢,狄拉克就得認錯。照例這活理論物理學家都不幹的,還得辛苦實驗物理學家,實驗物理學家中誰最優秀?當然是大居裡夫婦了,大居裡夫婦不但家學淵源,而且如老黃牛一般勤勤懇懇,這活不交給他們交給誰?
  • 還能不能靠點譜——微觀粒子的波動性
    前幾章我們聊了一下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公設,今天我們來聊聊量子力學,其實量子力學真心不太好聊,因為這中間有很多還沒找到產生原因的理論,搞科普的一不小心就會踩到雷。量子力學中有很多概念看起來比我們前幾章中提到的相對論還不靠譜,所以在我們開始之前,也請務必放下你正確的世界觀。
  • 量子力學的發展史----浦劍的介紹
    ,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量子力學是描寫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1]。該理論形成於20世紀初期,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物質組成成分的認識。微觀世界裡,粒子不是撞球,而是嗡嗡跳躍的概率雲,它們不只存在一個位置,也不會從點A通過一條單一路逕到達點B[1]。
  • 讀《奇妙量子世界》——你想了解的量子力學知識都在這本書裡
    電影和鬧劇無疑為量子力學知識誇大了能量,蒙添了羞恥。那麼,真實真正的量子力學是怎樣的呢?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為物理學理論,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
  • 量子力學真的能詮釋一切嗎?在普朗克長度的世界,它產生了漏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提供的這張照片的要素Star field in微觀世界微觀世界是怎麼樣的?早在一百年前,包括基本粒子物理學在內的量子力學就就達到了原子級別的微觀領域。在我們的世界,我們的身體以及周圍的物質都是由原子這種極其微小的的粒子構成。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其大小約為原子的百萬分之一。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吸附而成,而質子和中子又是由夸克吸附而成。再往後,夸克被認為是無法再分解的基本粒子。現在對基本粒子的理解就僅止於此了。
  • 量子力學中薛丁格的貓理論困擾科學家,現今的幾個解釋能夠成立嗎
    量子力學和宇宙學科是現在世界上最令科學界困擾的話題,宏觀宇宙方面科學家有諸多難以解釋的物理科學問題,另外宇宙的一些不確定性,更是讓科學家十分迷惑,比如暗物質、白洞等。量子力學裡面薛丁格的貓更是讓科學家困擾,今天美女小倩和大家探討的就是這個科學謎題。
  • 五分鐘量子力學(四),量子史話: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這個情況就說明研究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是很迫切的。1924年,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啟發下,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1892~1987)提出一個假說,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包括電子和質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
  • 解讀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它為何如此詭異?
    隨著世界範圍內量子力學的蓬勃發展,中國在量子力學領域同樣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例如,由中科大教授潘建偉領銜的量子通信應用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這裡統稱為經典物理學;他認為有了這兩者所有的物理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 量子力學的「前世今生」,愛因斯坦為何牴觸量子力學?
    在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的帶領下,這些科學家開拓了宇宙全新的領域,一直被認為是自然界中最小粒子的原子,被發現是有更小的粒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組成了原子核,外圍則是電子作軌道運動,愛因斯坦和麥克斯韋的理論都無法解釋這些微小粒子的行為以及原子內相互作用。原子內部的一切太神秘了,隨著原子被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分解開,之前的理論完全無法解釋它們,引力作用微乎其微,電磁現象也並不顯著。
  • 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之間的界限在哪裡?科學家給出肯定的答案
    在物理學的長期發展中人們將所研究的客觀物質世界按其大小分成兩個範圍,一個是宏觀世界,一個是微觀世界01和粒子,原子等微觀粒子不同,量子並不存在於現實中,它只是一個抽象化的物理概念。能量的最小並且不可再分割的狀態,就被稱為量子,因此量子並不特指某一種物質或者能量,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中能量和物質運動規律的學科。這樣看起來,量子力學似乎十分靠譜,為什麼現在很多人認為量子力學不靠譜,甚至是「偽科學」呢?
  • 尚仁成:微觀粒子的自旋及其應用
    ——清華大學物理學教授 尚仁成微觀粒子的自旋及其應用尚仁成,清華大學物理系,北京,100084內容提要:本文先通俗地介紹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轉動運動及其主要特徵。進一步轉向微觀粒子運動,介紹其不同於宏觀物體運動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再介紹微觀粒子的轉動運動及其自旋。最後,簡單介紹自旋在若干方面應用的例子。1.
  •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以及弦理論
    現代物理學有兩大基石,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那麼在這其中,量子力學是用來解釋微觀世界的理論。量子力學的法則支配著微觀世界的原子和基本粒子的行為,想知道電子光子等基本粒子如何運動,以及它們與什麼樣的力發生相互作用的話,就必須要用到量子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