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抗議宿舍漢語拼音名牌被撕:強調愛國是誇大

2020-11-29 觀察者網

「我叫Hai Ge,含義是大海的歌聲;我叫Liu Xinran,代表著歡樂和欣喜;我叫Xu Guohao,意思是像花木蘭那樣的女英雄……」

兩個多月前,針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留學生被「撕名牌」事件,一段視頻——《說出我的名字》,引起了國內外關注。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4月12日報導,該視頻的製作者閆呼和就這一事件接受了採訪。

除了講述這段經歷,他還表示,這一視頻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但一些媒體誇大報導,把重點放在愛國、排華上,而忽視了原本的捍衛中文名和中國身份的初衷。這一事件的調查也陷入了一場拉鋸戰。

閆呼和認為大家應該把視頻看作一份邀請,他希望能和肇事者坐下好好聊一聊,共同找出一個解決方法。

全文如下:

紐約——兩個多月前,哥倫比亞大學多元文化事務辦公室(Columbia University Office of Multicultural Affairs)發了一封郵件給學校的亞洲學生,稱校方會儘快就「撕名牌」事件給出一個答覆。兩個多月以後,儘管中國二年級留學生閆呼和與同伴們已經遞交了很多證據與證詞,並指出了他們對潛在嫌疑人的懷疑,學校依然聲稱證據不夠確鑿。

不過,在事件發生之後,閆呼和的回應——一個他與同伴一起製作的兩分鐘視頻《說出我的名字》(Say My Name),在世界各地的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生們對自己名字與身份的捍衛也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閆呼和接受了英國電視廣播公司(BBC)、《人民日報》等國內外媒體的採訪,他也希望以此來向學校施加最後的壓力。只可惜,在鋪天蓋地的報導之後,整個調查似乎陷入了漫長的拉鋸戰。

「沒有人覺得事情發展到這裡就可以了,而是我們已經做完了我們能做的,事情的發展是要推動的,」他近日通過微信接受採訪時說。幾周前在Facebook上他也曾公開表示:「不出意外的,學校的調查最終還是白搭了。但我很高興整件事情能以一個積極的態度告終,而不是一場鬧劇。至少事件本身受到很大的關注。」

《說出我的名字》視頻截圖

自從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總統以來,一股排外之風迅速席捲美國。對於少數群體的歧視逐漸變成了日常,哥倫比亞大學撕名牌事件的發生,儘管其背後動機尚未查明,但也不足為奇。閆呼和拍攝的視頻《說出我的名字》很快走紅,或許是因為它充滿藝術氣息的溝通方式,亦或許是因為拍攝視頻這行為本身打破了「安靜的中國人」的傳統成見。閆呼和在此次事件中,也成為了同伴們的領袖,成為了捍衛中文名字與中國身份的代言人。但在此過程中,他感受到,中國國內的不少媒體與網民對於他拍攝視頻的目的有了各種誤解。

「我們可以沒有脾氣,但我們不能沒有態度,」2月底的一天中午,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旁的一家中餐館裡告訴我。閆呼和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十分自信的。

撕名牌事件發生在中國農曆新年前。一開始,一些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留學生發現他們寢室門上的名牌被撕了下來,以為僅僅是個偶然的惡作劇。然而,在之後兩天的交流中,他們發現,這其實是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行為。在五個本科生宿舍中,寫有中國拼音名字的20多個名牌全部被撕了下來。

事情發生五天之後,學校的多元文化事務辦公室給校園內的亞洲群體發出了一份郵件,表達了學校對撕名牌事件的高度關注。然而,對於閆呼和來說,這遠遠不夠。「他們應該把這封郵件發給整個學校,並不僅僅是亞洲群體——這件事情的受害者,」閆呼和說。

在撕名牌事件發生之後,閆呼和把自己原來寫有「Jack Yan"的名牌撤了下來,貼上了新的寫有中文及其拼音的名牌

閆呼和的宿舍並沒有受到影響。並且,他名牌上寫的是「Jack Yan」,並非「Húhé Yán」。「如果你的名字是用中文拼音拼寫的,那麼你的名牌就會被撕下來。如果你是寫的英文名字,那麼你的名牌就不會被撕。」

但是最早採取行動的人就是他。當天下午,閆呼和在Facebook上發帖,「我的中文拼音名字馬上就會貼在門口,歡迎你們來將它撕掉。」兩天後,他在校報《Columbia Daily Spectator》上發表評論文章,詳細闡述了中文名字對於自己的重要性。但是,他說,這篇文章並沒有吸引足夠的關注度。於是在2月3日的凌晨,閆呼和決定拍攝一個視頻。他在微信上給同伴們發出信息,邀請他們來拍攝一組視頻,清晰地讀出自己的名字,並對著攝像頭講述自己名字背後深厚的含義。一個小時之內,8個同伴給出了肯定的回覆。兩個小時之後,視頻拍攝並製作完成。第二天,閆呼和把視頻發布在了Facebook上。

他的視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短短的一周之內,點擊率超過了1萬,並被中國各大社交媒體爭先轉發。

金繼文是視頻中唯一一個大一本科生,他說:「我選擇參加這個視頻是因為我覺得這個視頻很陽光,在宣揚積極的文化。」

閆呼和說,這個視頻應該被看成一份邀請。「不爭執,不吵架,我們只是想坐下來和你好好談談。一切偏見與歧視都源於無知。」他說。

閆呼和的同學們對他的行為表示支持,並紛紛把自己的中文名牌貼在名牌上,也在Facebook上相繼轉發自己名字的含義

新一代留學生

2月底在紐約見面的那天,閆呼和趕到中餐館時已經接近下午一點。很顯然,他在哥大的日程被排得滿滿的。除了繁重的課業壓力之外,他還參與了校內許多學生社團的活動,比如中國學生聯盟(Chinese Students Association),他也是學校招生辦公室的視頻製作實習生。在與他交流時,從其言行舉止中,就可以看出這個大高個兒男孩對於自己的身份與價值總是抱有強烈的驕傲感與自豪感。

閆呼和出生於內蒙古的呼和浩特。他在那裡上了小學、初中和高中一年級。在17歲的時候,他去上海求學,進入了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旗下的一個國際項目學習。2015年年末,他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哥大一直是他夢想中的學校,因為他覺得,這是美國思想最自由的校園。

但恰恰是在這最自由的校園,閆呼和第一次在國外嘗到了被歧視的滋味。他說,「同學們會對中國有些偏見,會覺得我的觀點是我的國家給我的,不是我自己的。」

閆呼和說這個視頻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是教育與傳播,他說:「我們想用這個視頻來告訴大家我們名字背後的意思,它們對我們的重要性。同時也告訴肇事者我們想和他們坐下來,一起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這個視頻的目的並不是讓中國留學生放棄使用自己的英文名字,閆呼和說,而是告訴他人,也提醒中國留學生自己,他們擁有一個美麗的中文名字,一個被寄予了國家文化與父母期望的名字。

「中國人起英文名,本是為了方便外國友人,為了以名字發音的方便來交換本來就有限的話語權。但似乎在隱匿了自己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之後,我們只是助長了人們對我們核心身份的輕視。現在反倒是用拼音寫自己真名的人被覺得不順眼了。如果連名字都可以怎麼方便怎麼來了,我們再去談其他的實在站不住腳。」閆呼和在校報中寫道。當被問及閆呼和是否還在使用自己英文名字時,他回答道:「我英文名已經用了15年了。我跟我英文名也是有感情的。中文名就是在籤字的時候、寫作文的時候、籤到的時候,任何表示我正式的身份或者正式支持的時候都會用中文名。」

這其實不是閆呼和第一次利用視頻來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權益。去年暑假,他在上海一家名為「橙雨傘」的非政府組織實習,該組織旨在維護中國女性的權益。閆呼和為橙雨傘製作了兩個視頻,其中第二個視頻,《人人必備的家暴後美妝教程》(Don’t cover up, step up)獲得了2017年社交媒體影響的創意獎(Social Impact Media Awards)。

閆呼和認為這一代的中國留學生在觀念上和上一代有明顯的不同。他指出,中國人在國外一直被看作「模範公民」,因為他們很少說出自己的想法。通常,他們會選擇把抱怨塞到自己的肚子裡。

「那個時候,中國社區還不是很大,但是現在,我們有實力,也需要去爭取自己的權益,」閆呼和告訴界面新聞。「如果你退一寸,他們就會進一尺。現在我要把我的一寸給要回來。」

「跟愛國沒有什麼關係」

閆呼和的看法受到了同伴們的廣泛讚揚。和他一起從內蒙古來到上海的付雲鵬說:「在原來的學校不認識他,但是他在學校(中學)的廣播站工作,經常說話。有一點想法就要說出來,想讓大家知道。」付雲鵬現在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讀大二。他們學校邀請了達賴喇嘛來做畢業典禮的演講。學校的中國學生組織也提出了抗議,但是在中國留學生代表與校長進行了一番長談之後,學校依然決定邀請達賴喇嘛來校做畢業演講。「這件事情是在反對學校,反對校長,這更複雜,比較難改變,」付雲鵬稍顯有些無奈。他說,「我覺得閆呼和對於這件事情的反應很好,維護了自己的利益。」

但是閆呼和的視頻在中國也收到了一些其他的聲音。有些網民認為如果閆呼和和他的同學真的愛國,就不應該用這種「鳥語」(英文)來拍攝這個視頻。也有人認為閆呼和應該入鄉隨俗,使用英文名字,而不應該鬧事。閆呼和說視頻用英文拍是因為他們針對的對象是那些說英文的人,並不是大陸的觀眾。對於其他的負面評論,閆呼和選擇了不予理會。

有些正面評論也讓閆呼和感覺有點不舒服。「人民日報評論區的很多評論完全點都偏了。就是說知識能讓人長得漂亮啊什麼的。然後什麼說又有相貌又有才華什麼的,還有英語口語好好聽,還有某雅思備考微博把我們的視頻做成口語素材的。」

對於一些中國媒體對這件事情的報導,閆呼和還覺得自己的視頻被他們強行利用了,報導中的內容完全不是自己想要表達的。他說:「國內的很多媒體的重點放在了愛國、理性的愛國主義,然後我們的目的是在身份上,跟愛國沒有什麼關係,是愛自己中國的身份,所以他有誇大的這樣的一個嫌疑。」他接著說道,「另一個是,有很多的媒體開始炒作美國的排華情緒,說這種事情發生在哥倫比亞大學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來了一句什麼美國已經掀起了排華浪潮。」

國內媒體的大量關注引起了家人的擔憂。「姥姥、姥爺是在公交車上聽到了廣播,得知這件事情,然後給我媽媽打電話,讓我不要做出頭鳥。」

嫌疑人具體身份?

閆呼和稱,他與同伴們已經向學校提交了很多同學們的證詞,還有中文的證詞記錄以及翻譯。但是,當被問及證詞的具體內容和嫌疑人具體身份的時候,閆呼和選擇不予回答。他認為只有學校才有權利最終公布調查的具體結果。

但是閆呼和認為,學校並沒有積極地配合。「學校想要照片之類的。」閆呼和說,「但是我們沒法進入他們的宿舍,搜查宿舍不是我們的權限所在。兩個月了名牌也不掛在牆上了。」

在一封與紐約時報中文網分享的郵件中,哥倫比亞多元文化事務辦公室負責人Melinda Aquino對閆呼和以及其他7名同學拍攝視頻的行為表示了讚賞。同時她也表示,學校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當中」,她解釋說因為目前還缺乏第一手的證據。「從現在掌握的證據來看,我們知道有一部分學生對事件和肇事者的身份都有充分的了解。我們已經試圖聯繫了很多受到影響的同學,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給出更多的信息。」她繼續說到,「在只有兩到三個並不是十分了解整個事件的人提供信息的情況下,我們很難繼續進行我們的調查。」

閆呼和對於學校的態度表示十分失望。當被問及他是否準備按照學校要求的一樣繼續遞交證據的時候,他無奈地反問道:「你覺得一個半月過去了我們還會有新證據麼?有新證據我們會拿在手裡不提交麼?」

筆者通過郵件與電話嘗試聯繫了哥倫比亞大學多元文化事務辦公室,對方並沒有回應。

但是閆呼和並沒有氣餒。「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他告訴《人民日報》。「這個視頻並不足以表達我們所有的聲音和看法,但是它的確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紐約的採訪中,當被問及這件事情的熱度逐漸降下以後有什麼打算時,閆呼和說他會繼續利用視頻和自己充滿藝術氣息的溝通方式來傳達自己的想法。「很有可能我最後還是走媒體這個行業。」他認為中國留學生應該站出來,勇敢、堅定地維護屬於自己的利益,從而獲得社會其他群體的尊重。

或者就如同他在「哥大的故事」微信公眾號中寫的那樣:

「即將來美國讀書的你也可以花點時間琢磨琢磨怎麼做自我介紹。實話說,Tom明天把名字改回Jianguo可能並不會有多大影響。但好歹下次你再歧視我的時候可以下點辛苦叫我大名?」

(來自上海的李彥哲為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一年級的學生。)

相關焦點

  • 漢語拼音的由來及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發展過程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  該拼音方案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的一種普通話音標。1958年2月11日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公布該方案。
  • 漢語拼音是怎樣誕生的?
    1958年全國人大通過了一個採用國際性拉丁字母的《漢語拼音方案》,就是他主要負責制訂的。 當今天用漢語拼音拼寫人名和地名,已經在全世界推廣使用時,當讀書、識字、上電腦、打手機都離不開漢語拼音時,我們也愈發懷念周老為《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 美國高校宿舍 帶中文名門牌被撕 中國學生在網上做了這樣一件事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宿舍發生疑似針對中國學生的門牌被撕事件。在美國,不少高校學生習慣在宿舍門上張貼寫有自己名字的門牌,以方便彼此串門。然而,哥大某宿舍樓學生發現,不少帶有中文名特徵的門牌被撕掉。有中國學生因為寫了英文名字免於被撕,但很多人高興不起來。 近年來,哥大中國留學生顯著增加。
  • 漢語拼音60年|烏魯木齊、拉薩、呼和浩特的地名拼音
    在廣闊的邊疆地區,大片地名並不是漢語來源。這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三個自治區尤為突出。雖然這些少數民族語言來源的地名一般情況下有對應的漢語轉寫,但是在用拉丁字母轉寫時,如果以漢語為中介,很多時候既不方便又顯得累贅。對此,中國向來採取了比較靈活的辦法,根據1965年5月12日發布,1976年6月修訂的《少數民族語地名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寫法》。
  • 教育部介紹《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紀念活動等
    主要想強調一點,就是《漢語拼音方案》從1958年2月11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集體通過以後,應該說,經過50年的推廣,在社會各界、各個領域:教育、科技、文化、軍事等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成為我們國家的標準,也就是標註人名、地名和相關中文內容的標準,包括書刊名的非常重要的羅馬字母轉寫的方式。同時《漢語拼音方案》已成為國際標準。
  • 漢語拼音改革始末:陳毅制定核心方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關部門就馬上著手研製拼音方案。1949年10月成立了民間團體,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協會設立拼音方案研究委員會,討論拼音方案採用什麼字母的問題。1955年10月國務院成立漢語拼音方案審定委員會。經過一年的工作,於1957年10月,提出修正草案,11月1日由國務院全體會議,第60次會議,作為新的漢語拼音方案草案通過,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 合肥部分道路路名牌、交通指示牌標註亂得讓人眼花
    南二環路上不足5公裡的一段路,路名牌上的標註竟出現了6個版本;交通指示牌上的路名拼音標註分不清前後鼻音……今年是合肥城市品質提升年,不少市民發現,身邊的路牌、交通指示牌相比過去,更加規範清楚。省城市民王先生發現,一條南二環上,不同的路名牌標註卻各不相同。「路」字,有些翻譯成英文單詞「Road」,有些標註成漢語拼音「LU 」。  5月14日下午,記者沿著南二環路走了一段。在南二環路與懷寧路交口東南角的一塊路牌上,漢字「南二環路」下標註「NAN ER HUAN ROAD」。
  • 如何幫助一年級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看來今天有必要搜集一些如何幫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漢語拼音的方法啦。小孩進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學好拼音對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但漢語拼音又是那樣的抽象和枯燥,對於剛入學的兒童來說,要掌握這一工具的確比較困難。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漢語拼音是現代中國人學認漢字最重要的輔助工具,但當我們接觸到英語後會發現,漢語拼音和26個英文字母幾乎一樣,為什麼漢語拼音和英文字母這麼像,他們有什麼關係?事實上,拼音字母本就是借用拉丁字母(以英文字母為代表)的形式而制定的一種拼注符號。
  • 漢語拼音小方法,父母的小法寶
    漢語拼音小方法,父母的小法寶!導語:學習好漢語拼音對於小孩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的影響,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是識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學習漢語的奠基工程。下面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漢語拼音字母表讀法口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為那些還沒有接觸的孩子和父母提供一些小的輔導!
  • 關於在初等教育階段滿足漢語拼音教學需要的上中下遊問題與思考
    現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 《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 漢語拼音推廣50年 逾10億中國人基本掌握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吳晶)今年是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發布《漢語拼音方案》50周年。自1958年中國在全國小學普遍推廣漢語拼音教學以來,目前已有逾10億中國人基本掌握這項重要知識技能。
  • 鄭愷曬體重77.7成了焦點,卻忽略了「撕名牌」的寓意
    近日,鄭凱在微博上曬了自己最近的體重,並配文:現在撕名牌肯定很猛。不過大多網友都被比較醒明的數字所吸引,體重77.7kg也難怪成為關注的焦點,畢竟明星的體重還是很吸引人的,光是這數字也是很有看點。其實,鄭愷這次發微博的最大亮點還是在文字上面的「撕名牌」,鄭愷作為跑男家族中的常駐嘉賓,自然新的一期肯定跑不掉。而這次鄭愷在微博曬了體重,並配文帶有「撕名牌」肯定是在暗示我們新的一期跑男要開錄了。在3月3日,奔跑吧的家族就在微博發文:由於疫情尚未穩定,部分成員的檔期可能會有所調整,所以成員名單或將有變動。
  • 小學一年級「先漢字後拼音」更需「去英語」-漢語,母語,英語,拼音...
    記者注意到,在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一改此前上學就先學拼音的「傳統」,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此外,增加了古詩文篇幅,較此前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8月20日《法制晚報》)  不可否認,將於今年9月啟用的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實行「先漢字後拼音」,是一次重大改革,對於強化母語教學,傳承和發揚漢字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 採秣小學微山校區開展一年級漢語拼音過關檢測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採秣小學微山校區於11月組織一年級全體學生進行了漢語拼音過關檢測。12月1日上午,學校對本次檢測過關的同學進行了表彰,給每個過關的學生頒發了過關證書。採秣小學教育集團每年都會在一年級開展拼音過關測試,不僅可以讓老師了解、掌握學生拼音學習情況,總結得與失,更重要的是通過活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拼音的興趣,鼓勵學生藉助拼音識字、閱讀,為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潘晨晨 審核:羅德壽) 【來源:市教育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漢語拼音60年:開啟「語同音」時代,從掃盲工具到文化橋梁
    5月10日,《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來自教育、科研、文化等各界代表100餘人,共同研討漢語拼音研製、推廣和應用的歷史經驗與時代價值。1.從口耳相傳到科學方案為什麼要研製並頒布《漢語拼音方案》?據時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吳玉章之孫吳本淵回憶:「其實當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用一個好方法來掃除文盲。」
  •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
    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記憶口訣,讓孩子迅速掌握技巧,趕緊收藏,漢語拼音是學國語的基礎,可以說是學好拼音就是學好了漢字,任何不認識的漢字,我們通過拼音我們可以把他的讀法拼起來讀,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可以學習漢語拼音,但是孩子們可以不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到了一年級裡,通過對拼音的學習,老師就會要求從簡單的拼讀開始
  • 小升初漢語拼音總複習講與練
    一、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在小學階段要求熟練掌握聲母、韻母、拼音、聲調、整體認讀音節和一些拼寫規則,能正確地拼讀、拼寫音節;能按順序背誦、默寫字母表,認識大寫字母,會用音序查字典;能運用拼音識字,正音和學習普通話。  1、聲母、韻母、聲調一般說來,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音節。
  • 拼音|幼升小前,那些可以利用的漢語拼音學習資源
    『這裡有每個家庭需要的內容,點藍字關注↑』文|大道 圖|網絡最近,總結了這段時間帶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資源,包含了相關書籍、音頻和視頻,大家各取所需。輔助學習資源1、免費音頻:拼音王國在手機APP「喜馬拉雅」中搜索「拼音王國」即可找到寶寶巴士的這個免費拼音冒險故事,一共34集,可以做為日常故事啟蒙來用。
  • 親身經歷:上一年級之前,孩子要不要提前學習漢語拼音?
    現在規定幼兒不準進行超前教育,所以幼兒園不會教授孩子漢語拼音。因此,很多的家長猶豫要不要在入學之前把漢語拼音提前教一下。有人說不用提前教,入學後老師會教;也有人說應該提前教,否則入學後跟不上。家長們拿不定主意了,開始猶豫、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