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現相對論的人是我?愛因斯坦的回答令人難以置信!

2020-11-24 騰訊網

「貴人語遲」不是病,只是家長容易急出病:「這孩子,不會有啥毛病吧?」

孩子為什麼說話晚?原因有很多方面,除了生理方面的原因,脫離群體生活,養護人和孩子的語言交流太少,性格過於內向等等,都會造成孩子說話晚。

還有一個原因,容易被家長忽視,那就是——家長把孩子照顧得太好了。

你說啥?照顧得太好,竟然會導致孩子說話晚?

我沒騙你。現實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例子:

有一對父母,說話都很流暢,也愛說話,但孩子三四歲了,卻不怎麼說話;你跟他說話,他什麼都懂。

找專家診斷,發現了原因:父母照顧得太周全了。孩子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不需要表達出來,養護人已經「秒懂」。他想要的玩具馬上遞過去,他想吃什麼馬上送到嘴邊,孩子還有必要說話嗎?

從人類的大歷史來講,語言是人們為了協作,創造出來的工具;

從孩子的成長曆程來講,孩子之所以學會說話,第一是因為人類大腦已經進化出了相應的系統,第二是他有說話、交流的需求。

兩者缺了哪一點,孩子都不願意說話。

如果生理上存在問題,孩子會不愛說話;如果只用眼神、動作示意,就能得到滿足,孩子也會不愛說話。

所以,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正常說話,就要學會引導孩子,努力讓他發音、發聲,不要他一示意,立馬滿足。

比如孩子想吃奶了,他餓的時候,讓他學習說話,效果一定好。呃,好像有點不太人道……還是先讓孩子吃奶吧。

另一個問題是:孩子說話晚,不代表不聰明。說話晚,或許會帶來一些問題,比如言語遲鈍等,但都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補救的。

我小時候很不愛說話,磕磕巴巴,通過直播的「訓練」,現在好多了。

很多名人,說話都晚。

比如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五歲了還不會說話。大概也是他家照顧得太好了。

可他家人不這麼想,畢竟是明朝人,迷信。有個算命先生說,這孩子名字不行,叫「王雲」,「雲」在古漢語裡面就是「說」的意思,名字裡面帶個「說」,孩子就不說了。

——這是什麼神邏輯?他家人竟然信了。和咱們畢竟有「代溝」。

於是給孩子改了名,叫王守仁,就是大名鼎鼎的陽明先生。

王陽明

說話晚,可這孩子聰明。也對,嘴巴閉上了,腦子就容易開竅,更能集中注意力,各種生猛典籍,王陽明手到擒來。

400年後,王陽明有了一個知音,當然,隔代的。這人就是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也是「貴人語遲」,不同的是,他曾經公開談論過自己「說話晚」的問題,其中談到的道理,和陽明先生有異曲同工之妙。

晚年,他這麼總結自己的人生:

「當我問自己,為什麼發現相對論的人是我時……答案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因為我成長慢,說話晚。」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小時候說話很晚,而且很費勁,以至於他姐姐擔心「他還能不能學會說話」。

但這恰恰成就了愛因斯坦。很多成年人從來不費腦子,去思考時間和空間的問題,因為他們小時候就思考過了。

「而我不同,我在成年之後才開始思考時間和空間,在這個問題上鑽研得比普通兒童更深。」

愛因斯坦有點謙虛,「貴人語遲」只是他成功的線索之一,當然不是全部原因。但無論如何,如果孩子說話晚,家長也不必著急,慢慢引導即可。

說話晚的孩子,內心都比同齡兒童更豐富,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內心豐富,未必是壞事,比如會更擅長書面表達。

口齒伶俐當然更是好事,更容易適應當前社會。想讓孩子早點開口,家長要注意引導,學會給孩子「留白」,給他留下自己努力的空間。

如果不說話就可以滿足所有需求,他還有什麼必要去學會說話呢?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教育學者,文史研究員,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人生是一場修行》《賈伯斯告訴中國》《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3本。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優秀女兒的好爸爸,並以此為終身職業。他致力於把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成功學結合,打造「家庭教育的成功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成功的人生,而不僅僅是學業有成。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是如何發現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
    有些讀者對這個問題感興趣,他們想知道愛因斯坦是怎麼發現相對論的,是用實驗的方法慢慢驗證推理出來的,還是直接用數學方法和物理思想推出來的。愛因斯坦是怎麼想到要去創立相對論的呢,有哪些時代背景和機緣巧合,為什麼同時代那麼多權威的物理學家都沒有辦到,他一個畢業工作沒幾年的小毛頭是怎麼辦到的?
  •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來是這樣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來是這樣大家好,歡迎關注「精彩歷代史」,今天呢,又到了小編每天給大家講講歷史的時間,希望各位看官們看完心情愉悅,看的高興,現在就讓小編帶你們走入歷史的世界,一起暢遊歷史的海洋吧
  • 相對論最早是「洛倫茲」發現的?愛因斯坦搶了洛倫茲的學術成果?
    前面幾期我講解了狹義相對論的相關知識,我們多次提到「洛倫茲變換」,但是大家想過沒,狹義相對論明明是愛因斯坦最先發現的,為啥這個重要的變換要叫「洛倫茲變換」,不叫「愛因斯坦變換」,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不知道大家還記得不,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有四個物理量是相對的:速度、時間、空間和質量。當我說一個物理量是相對的,那麼有兩個邏輯前提是啥?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才能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跟其他物理學家的思路不一樣,為什麼他會捷足先登創立狹義相對論。理解了愛因斯坦堅信不存在絕對運動,就很容易理解對於洛倫茲1895年的那篇論文,為什麼愛因斯坦一方面對洛倫茲在那些「技術上」的處理非常滿意,另一方面又對洛倫茲的靜止以假設非常排斥了。不存在絕對運動,也就是說只有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才是實在的。
  • 如果沒有愛因斯坦,那麼相對論還能被發現並提出嗎?
    在提出狹義相對論之前,洛倫茲、麥可遜-莫雷實驗等等都給了愛因斯坦啟發,在他們的基礎之上,愛因斯坦果斷的拋掉了以太概念,以光速不變為假設提出了區別於牛頓時空觀的新的時空理論。按照這個理論的成型來看,即便愛因斯坦沒有提出,我想幾年之內還會有人提出,因為這個理論已經呼之欲出了。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
    >,這給人的感覺和信心是完全不一樣的。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愛因斯坦會如此堅信「不存在絕對運動」呢?如果這個事情這麼重要,為什麼其他物理學家不這樣想呢?要理解這個事,我們需要先理解為什麼之前大家基本上都認為存在絕對運動?這個問題倒是很好回答:因為祖師爺牛頓就是這麼想的。
  • 相對論和引力波如何被發現?愛因斯坦:我智力發展慢
    1廣義相對論的靈感火花閃現1905年被譽為「愛因斯坦奇蹟年」,愛因斯坦連續發表光量子說、分子大小測定法、布朗運動理論、狹義相對論等重要論文,開啟現代物理學的新篇章。不過,此後幾年間,愛因斯坦依舊是瑞士伯爾尼專利局默默無聞的專利審查員。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看懂了這點,我們才能明白愛因斯坦的那些神來之筆,那些似乎是從天而降的天才想法是怎麼來的。才能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跟其他物理學家的思路不一樣,為什麼他會捷足先登創立狹義相對論。我覺得在面對巧合這個事情上,是最能體現愛因斯坦之所以是愛因斯坦的。科學上有各種各樣的巧合,那麼哪些是真巧合,哪些只是看起來像巧合,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沒有被發現?要回答這些並不容易,它需要我們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而透徹的思考。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那麼偉大,為什麼沒有因為相對論獲得諾貝爾獎?
    但是很多人是因為諾獎而感到無限榮光的,但還有一些人是因為他們拿了諾獎,諾獎因為他們而榮光的。這樣的人在歷史上並不多,比如,蘇聯有個著名的物理學家叫做朗道。這個人因為出了車禍,諾獎委員會覺得他的成就是還在太大,所以,臨時安排給他頒獎,通過外交大使在給病床上的朗道頒獎。
  • 「需要比愛因斯坦更好的理論」布萊恩·考克斯提出廣義相對論挑戰
    相對論的一般理論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於一個多世紀前發布,以完善艾薩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該模型提供了對重力的統一描述,將其描述為時空或時空的幾何屬性,目前仍被科學家用作現代物理學中對重力的描述。
  • 為什麼愛因斯坦、相對論永遠正確
    編者按:曹廣軍先生研究相對論多年,在本文收集大量的史料,對愛因斯坦理論體系進行全方位的,深入細緻的分析。指出儘管愛因斯坦相對論漏洞百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謬論,卻為何百年批不倒的原因在於,它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科學問題,而是一種集政治、社會、文化、種族等因素於一身的複雜現象。
  • 如何借鑑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的思考方式,為我所用?
    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的思維方式,究竟是怎麼樣的?能不能為我所用?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為全人類做出重大貢獻。其實,除了《相對論》的結論外,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貢獻——是他用發現《相對論》的這一結果,證實了他的「認知方法」的強大。而這種「認知方法」,其他人通過系統訓練,也是可以擁有的。
  • 為什麼是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而不是其他人?
    如果要問愛因斯坦為什麼會發現相對論,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去談:外部因素:物理理論的矛盾內部因素:愛因斯坦的個性&物理直覺到此,我們來總結一下,麥克斯韋和牛頓力學的理論在「光速」這件事情上出現了矛盾,而且這個矛盾是需要被修復的,這其實是引發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愛因斯坦的個性&物理直覺至於內部因素,來自於愛因斯坦的個性,他不是那種保守的人。
  • 1919年日食是檢驗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實驗,確認愛因斯坦巨星地位
    這就是為什麼在1911年研究其理論的缺陷時,他要求天文學家在日食期間開始仰望天空。第一個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是年輕的德國天文學家埃爾溫·弗倫德裡希Erwin Finlay-Freundlich,他是一個悲劇人物,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證明愛因斯坦的光線彎曲正確與否,但從未成功。他首先分析歷史日食的照片,但這些星星還不夠清晰,無法檢驗愛因斯坦的想法。
  • 愛因斯坦《相對論》申請博士被拒:看不懂是假,看不慣是真
    愛因斯坦在那一年拋出5篇重量級論文,其中就包括相對論。令人驚訝的是,愛因斯坦拿著相對論的論文去申請博士學位,居然被拒絕了。事情是這樣的,瑞士的大學有個制度,叫論文博士。就是你可以不去學校修學分上課,可以就憑藉發表論文來獲得博士學位,前提是學校教授們一致認可才行。
  •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為什麼能夠把「引力」幾何化?
    前面幾篇文章中,我們都是圍繞「引力」來談廣義相對論的,大家可能會覺得好奇,為啥廣義相對論非要重點去討論引力,引力有啥玄妙值得我寫好幾篇文章來講。大家可以想想牛頓力學和狹義相對論,你會發現當遇到一個場景要求解某物理量,我們要做的是不是首先要考慮受力分析,算出初始狀態的一些物理參數,比如速度、動量、動能、角度等等,然後再根據各種公式進行計算,這種做受力分析,再做初始狀態參數計算,最後求解答案的模式,已經深深刻到我們腦袋中了。
  • 一份「真正知識分子的無恥宣言」竟然促生了偉大的廣義相對論
    ,如果您認為我微薄的力量有所裨益,請隨便使用吧。」,令人難以置信的超然、公正,沒有一個德國人能如此的超然、公正。」朋友回答他:「這是理所應當的,因為非比尋常的重要神聖力量,正在那裡發揮作用。」終於,愛因斯坦的十年磨一劍有了回報,狹義相對論發表十年後,廣義相對論問世了。但這個理論在發表後的幾年內,並沒有得到同行的認可,他們認為,廣義相對論實在是太深奧了,甚至開玩笑說,世界上只有兩個半人能看懂,一個是愛因斯坦,一個是他的朋友,剩下的半個是似懂非懂的那些人。
  • 專訪《相對論之路》作者:最早科普相對論的正是愛因斯坦本人
    近日,這場特展的「幕後推手」之一,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理論物理學榮休教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檔案館學術主任——哈諾赫·古特弗羅因德(Hanoch Gutfreund)教授也來到上海,攜其首次被譯為中文的科普著作《相對論之路》與讀者見面。該書英文版出版於2015年,愛因斯坦發現廣義相對論的百年慶之際。
  • 為什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沒得諾貝爾獎?是相對論的價值太低嗎?
    我們知道,愛因斯坦是一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他曾因為解釋了光電效應,而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我們更加熟悉的,應該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奇怪的是,相對論卻沒有讓愛因斯坦再次得到諾獎,是因為相對論的價值不配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 除了愛因斯坦之外,還有哪位科學家有可能發現相對論?
    雖然在愛因斯坦生前,相對論並不受到科學界的認可,愛因斯坦也沒有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相對論對於科學界的影響和價值、意義,是沒有辦法取代的,也是其他理論沒有辦法比肩的。特別是伴隨著越來越多相對論中的理論被發現,人們對於相對論,也越發重視,甚至很多人都將相對論視為指路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