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是現代物理學的奇蹟年。
愛因斯坦在那一年拋出5篇重量級論文,其中就包括相對論。
令人驚訝的是,愛因斯坦拿著相對論的論文去申請博士學位,居然被拒絕了。
事情是這樣的,瑞士的大學有個制度,叫論文博士。就是你可以不去學校修學分上課,可以就憑藉發表論文來獲得博士學位,前提是學校教授們一致認可才行。
這套制度在中國聽起來簡直匪夷所思,如果敢在中國執行,那咱的領導班子,肯定都是博士。但在瑞士的大學制度下,這套制度還是運行良好。
愛因斯坦就利用這個制度,把自己的《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論文提交到蘇黎士大學,也就是後來的狹義相對論那篇,可是教授們一看,說看不懂,像神棍。
愛因斯坦只好回去,拿了另一篇論文叫《分子大小的測定》,交上去了。雖然也很牛掰,但是意義就差遠了。
結果教授一看,這也能叫論文?大量的格式錯誤不說,還有錯別字。關鍵是還只有17頁紙,本科論文都不止這點字數好嘛,你這個怎麼叫博士論文呢?打回去。
愛因斯坦只好拿回去改,把格式、筆誤都改掉。
論文只有17頁紙怎麼辦?愛因斯坦東拼西湊加了幾段廢話,費了老大勁終於把論文增加到21頁,然後交了上去。
教授們一看這還差不多,勉強合格,這才同意給他個博士學位。
其實,愛因斯坦這種人,他天性就喜好自由,對任何循規蹈矩的事情,就不是很在意,這其中就包括學術規範。
其實,他上大學的時候就這樣,他們大學有一個老師是一個德國人,叫閔可夫斯基,他是名數學家出了名的嚴謹。
他就特別看不慣愛因斯坦放蕩不羈的樣子,頂著雞窩的髮型不說,還經常不上課,交的作業,格式也總是一塌糊塗。
他給愛因斯坦講過這樣一句話:你是一個永遠不可能成功的人。
有一次在路上他遇到愛因斯坦,說:
你是不是就是那個經常不上課的人?你不是搞物理學的料子,你去試一試什麼醫學、法律,沒準兒更適合你,你趕緊從我面前消失才好。
後來愛因斯坦搞出了相對論時,閔可夫斯基說:
啥?是經常翹課那個人嗎?就是那個頭髮像雞窩的傢伙?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或者說我難以置信。
你看,愛因斯坦這個人類科學的圖騰,他和我們普通人認為的,以及諸多大師推崇的那種嚴謹大相逕庭,無論是生活習性還是行為作風,他都顯得格格不入。
愛因斯坦的諸多軼事,很多市面上的傳記都有寫到。但有些不盡真實,比如關於愛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自己他考試的故事等等,然後被人歪曲塑造愛因斯坦小時候很笨,後來成為一代大牛的雞湯形象,從而來激勵人。但,那都不是真實的他。
最好的愛因斯坦傳記是,當代最牛逼的傳記作家艾薩克森寫的《愛因斯坦傳》,就是那個寫過《賈伯斯傳》《富蘭克林傳》的牛人。
他在愛因斯坦的一些書信和手稿揭秘以後,才寫出了最為翔實豐富的《愛因斯坦傳》,所以在信息增量和諸多史事細節上處理得最好。
這樣的好書,這樣的牛人,不容錯過,所以把它推薦給你,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去讀一讀。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