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中國教育報北京5月26日訊(記者 高毅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水資源保障形勢非常嚴峻,流域水安全面臨重大挑戰,亟需突破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等領域的重大理論和技術瓶頸。「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表示,「沿黃九省區均有研究黃河的科研隊伍,但大多針對某一個黃河具體問題開展研究,力量較為分散,成果缺乏系統性。建議籌建『黃河國家實驗室』,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系統性、集成性科技創新。」
宋純鵬建議,可依託沿黃九省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籌建「黃河國家實驗室」,按照「分工合作、開放共享」的建設思路,就水災害防禦、水資源集約利用和節約、水沙治理、生態修復和生物節水、黃河文明和文化傳承等五大議題展開聯合攻關,集中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建成引領世界水利科技發展高地、國內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高地,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
來源:新華號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