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檢調對接」效果良好 調解各類案件800多件

2020-12-06 閩南網

­  「感謝檢察院多次協調,現在我終於獲得了賠償。」日前,在福清市檢察院與司法部門的合力調解下,遭遇交通事故的薛某終於拿到了8萬元賠償金。這起案件圓滿解決的背後,是我市大力開展的檢調對接工作。

­  「檢,就是檢察;調,就是調解。檢調對接就是把檢察工作與人民調解相對接。」市檢察院控審部門負責人江福林介紹,2011年,市檢察機關率先在全省成立兩級檢察院檢調對接辦公室,探索檢調對接工作,依託社會「大調解」,運用法律監督、協商調解等手段,努力促成檢察環節刑事、民事和解,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  檢調對接是如何運作的呢?江福林介紹,檢調對接主要涉及4類案件,主要是輕微刑事案件、民事申訴案件、涉檢信訪案件和刑事傷害案件,涉及多個業務部門。檢察機關與司法部門建立檢調對接辦公室,負責案件移交、信息反饋和效果回訪等工作,同時還與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調解中心建立了協調機制,確保銜接到位、調解及時。

­  「我們就和中醫一樣,輕微刑事案件到檢察機關後,能不能調解,要經過『望聞問切』四步。」江福林說,「望」就是對案件是否滿足檢調對接條件進行預判,具體包括對刑事案件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聞」就是傾聽當事人遭受的損害、調解態度,嫌疑人是否有認罪悔罪表現;「問」是對雙方當事人的訴求進行梳理,找到調解的爭議點;「切」就是從爭議點切入,化解糾紛。

­  「在探索中,為防止出現人情案、關係案,調解的每一步都有嚴格的程序性規定。」江福林說,對於檢調對接中的疑難案件,不少基層院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倉山區檢察院、倉山區公安分局、倉山區人民法院分別選調了5名調解人才成立了「調解人才庫」,對疑難案件進行「專家會診」;鼓樓、倉山和福清等基層院還建立了「賠償保證金」制度,有效地提高了調解啟動率和成功率。

­  用柔情化解仇恨,用溫情撫慰心靈。檢察機關在依法懲治犯罪的同時,也積極維護被害人的權益。江福林介紹,對於涉及到特困人員的調解案件,在賠償金難以全部落實的情況下,檢察機關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實施檢調對接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發放司法救助金293萬元,其中約三分之一用於救助達成調解協議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親屬,讓其重燃對生活的希望,彰顯司法人文關懷。

­  未成年人小旭、小令夥同他人在網吧搶劫了倉山某初中生小康,將小康的手機以150元的價格出售。小旭和小令是親兄弟,其父親不遠千裡從四川趕來,向被害人及其家屬真誠道歉,在徵得被害人小康監護人同意後,倉山區檢察院啟動了調解程序,化解了雙方矛盾,並且通過持續幫教,讓小旭和小令走上了正途。

­  據悉,檢調對接工作實施6年多,截至目前,共調解各類案件863件,調解成功676件,成功率達78.33%,有力地化解了矛盾糾紛,維護了社會穩定。「對每一起檢調對接案件來說,『案結』只是個『逗號』,『事了』是個『分號』,『人和』才是一個飽滿的『句號』,而檢調對接工作則是一串沒有結束的『省略號』。」江福林說。(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王光忠)

責任編輯:蔣曉彬

相關焦點

  • 在線調解 助力「法院+工會」解紛模式煥發新活力
    自10月中旬開展工作以來,白雲法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在線委派調解勞動爭議案件500件,審查諮詢勞動爭議案件658件,成功調解193件,在線司法確認68件,調解成功率38.6%,多元化解勞資糾紛成效初顯。
  • 寶興法院舉行金融糾紛調解室掛牌儀式暨金融糾紛調解座談會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為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金融糾紛化解機制,有效化解金融各類矛盾糾紛
  • 深圳調解中心:不斷深化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
    深圳調解中心成立於2013年,接受深圳證監局業務指導,理事單位包括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國際仲裁院和相關行業協會,是經政府批准的獨立事業單位法人。據深圳調解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調解中心成立至今共受理各類諮詢3000餘宗,受理和辦結調解案件600餘宗,和解金額合計超過30億。上述負責人表示,深圳調解中心糾紛調處的專業性不斷增強。
  • 梨樹兩法官全年審案件1082件 加速度換來群眾滿意度!
    梨樹兩法官全年審案件1082件 加速度換來群眾滿意度!這個由2名員額法官、2名法官助理組成的團隊,2020年共審結案件1082件,結案率100%,法官人均結案數破500件,是該院普通民商事法官結案量的2~3倍。
  • 墾利區永安鎮:一隻「紅蜻蜓」 調解止紛爭
    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永安鎮派出所接警後,本著「能調盡調」的原則,經多次勸說,雙方最終同意調解。隨即,派出所民警將案件指派至永安鎮「紅蜻蜓」警調對接工作室。    調解室受理案件後,派出所民警和鎮調委會調解員召開專題會議研討案情,鑑於該案屬於「輕微刑事案件」,遂商請鎮調解專家庫成員範律師及村幹部參與調解。調解過程一波三折,雙方因賠償金額達不成一致意見導致調解一度陷入僵局。
  • 安溪設立專門調解委員會 「掛號問診」有一套!
    經鎮人民調解員調解,達成醫藥費賠償協議,兩人握手言和。  「這種輕微傷治安案件如果由派出所處理,案結事了,較難徹底消除當事人之間的積怨。而雙方坐下來,適時調解,有利維持原有人際關係,促進社會和諧。」西坪鎮綜治工作分管領導顏志強說。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當前許多矛盾糾紛主要是因就業、就醫、交通、就學、住房、社保等民生問題引發。
  • 雲上解紛 服務市場 浙江義烏法院推出全新在線訴調平臺
    2015年,義烏法院主導設立了義烏市智慧財產權訴調對接中心。  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首次被提出。  2018年,浙江法院開展移動微法院試點。  2020年,義烏法院對接阿里巴巴集團人民調解委員會首次推出獨立、專業、公益的第三方在線訴調平臺——「義烏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
  • 福建檢方批准逮捕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犯罪案件122件288人
    中新網福州6月16日電 (鄭江洛)2015年以來(下同),福建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犯罪案件122件288人,提起公訴197件409人,法院現已判決171件306人。結合執法辦案,督促收繳海洋生態修復金337.5萬元。
  • 臨沭調解第二十九期
    通過各所「無痕調解」、「五全」調解、警調對接、老兵調解等方式,化解12345熱線糾紛3起。截至目前,全縣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258件,調解成功率達98.4%。曹莊所:取暖不慎起糾紛 及時調解暖人心在調解員巧妙剖析和耐心勸說下,商某全終於表示願意還款挽回兄弟親情,商某興也表示不再索要利息,糾紛雙方兄弟倆在調解協議書上簽字捺印。第二天,商某全籌足款項,在蛟龍司法所調解員的見證下將2萬元欠款還給商某興,兄弟倆不計前嫌,握手言和,糾紛獲得圓滿化解。調解心得 調解糾紛有時需要像破案一樣抽絲剝繭,找出重點突破方向。
  • 左衛民:通過訴前調解控制「訴訟爆炸」
    如圖2所示,近年來,C市兩級法院一審案件受理數量呈逐年上漲的趨勢,且從2014年開始,一審案件受理數量的年均增幅都超過了10%,2017年更是達到了18.7%,與2016年相比,2018年一審案件受理量增加了103705件,增幅高達36%。其中民商事案件受理數量也從2013年的99754件增至2018年的189875件,增幅達到了90%之多。
  • 東阿縣訴非聯調中心音視頻調解室上線啦!
    東阿縣訴非聯調中心音視頻調解室上線啦!訴非聯調中心音視頻調解室裡傳來調解員張雲紅的聲音,音視頻調解設備上線第一天,張雲紅便利用它調解成功一起身體權糾紛案件。
  • ...路法律與商事服務中心暨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與AIFC、IAC籤
    備忘錄包含了共同促進調解及其他多元化爭端解決方式的合作、信息交換、研發項目和培訓方面的合作、案件上的合作與對接等多項內容。通過此次籤署儀式,調解中心分別與AIFC法院和國際仲裁中心達成了訴訟與調解對接、仲裁與調解對接的合作協議,三方共同致力於促進調解及其他多元化爭端解決方式的合作,為中哈之間的投資貿易糾紛化解提供服務。
  • 福州鼓樓法院預付卡消費糾紛案同比翻兩倍
    11月30日,記者從福州鼓樓法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該院受理預付卡消費糾紛案件99件,同比增長219%,已審結85件,結案率85.86%,調撤率92.94%。案件類型涉及教育培訓、健身服務、醫療美容、婚介服務、餐飲業等各行業。民事審判二庭副庭長林躍男向記者介紹一起教育培訓合同糾紛系列案件。該系列案件共73件,案涉培訓機構業務主要針對初高中生課程輔導。疫情以來,該機構大部分老師離職,導致參加培訓的學生無法按約定接受線下課程輔導;同時,機構資金鍊斷裂,大批學生預繳的學費尚未退還。
  • 繁簡分流改革在市中16:濟南市中區法院組織召開「綜合調解平臺...
    繁簡分流改革在市中16:濟南市中區法院組織召開「綜合調解平臺」功能運行協調會 2020-09-03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判處死刑的案件 確保案件處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統一
    央視網消息:最高法還要求,對涉黑涉惡、強姦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論罪當判處死刑的,法院都不得主動開展調解。
  • 最高檢評出「兩個專項」十大優秀掛牌督辦案件
    為進一步推動最高檢部署開展的第三次「兩個專項立案監督活動」,不斷提升監督品質,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在各地上報的107件典型監督案件和最高檢掛牌督辦的147起案件中,經過嚴格評審,評選出10件優秀監督案件和10件優秀掛牌督辦案件。
  • 紅安法院快調一起涉少數民族糾紛案件
    紅安法院快調一起涉少數民族糾紛案件 2020-11-1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