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義烏法院主導設立了義烏市智慧財產權訴調對接中心。
2016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首次被提出。
2018年,浙江法院開展移動微法院試點。
2020年,義烏法院對接阿里巴巴集團人民調解委員會首次推出獨立、專業、公益的第三方在線訴調平臺——「義烏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
智慧法院的建設正改變著人們解決糾紛的方式,助推著由「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變革。
王立春是一名60多項著作權的所有者,2016年起,他在義烏法院數十次提起訴訟維護自身著作權。2020年他發現義烏市某工藝品有限公司在網絡銷售侵犯其「恐龍」美術作品著作權的產品,本打算像往常一樣訴訟的他從代理人吳天春律師處了解到義烏法院於7月30日上線了「義烏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這是一個能夠在線、高效調處矛盾糾紛的平臺,他委託吳天春律師於9月3日18時14分在該平臺申請了案件調解。第二天,調解員通過平臺向被告義烏市某工藝品有限公司在線發送案件材料,並致電被告,詢問產品是否本人所售、是否了解侵害他人著作權等問題,還向其介紹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被告在調解員的引導和主持下主動與原告律師通過平臺進行了在線視頻調解,很快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被告於當日下午1點38分支付了約定好的賠償款3000元。原告向平臺提交了被告的履約憑證,並撤回起訴。
被侵權的「恐龍」美術作品
王立春及其律師吳天春都驚嘆於調解的效率以及便利,他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24小時內實現一次維權,吳天春律師與我們分享了他的經驗與感受:「面對網絡時代的侵權,權利人對於維權的要求就是『快』。按照傳統的法院訴訟維權方式,一個案件程序短則三個月,長則可能要六個月,還需要支付訴訟費用,很可能官司是打贏了,但產品市場也已經沒有了,權利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市場流失而痛心不已。義烏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為我們權利人的維權提供了快車道。另外,權利人維權難免會考慮的一點就是訴訟費用的支付,由於平臺不收取任何費用,極大地減少了權利人的維權成本,同時,由於權利人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調解時也不會增加侵權人的負擔,更有利於雙方達成和解。」
調解員用「義烏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送達材料
「義烏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戳原文連結可直達)主要化解針對義烏市場的貿易糾紛,如買賣合同、智慧財產權、涉外商事等糾紛。該平臺具有以下特點:
一、便利性。作為在線平臺,依託先進技術實現在線送達、在線視頻調解、在線籤署調解協議,能極大地縮短調解耗時及成本。當事人可在網上提交相關文件,足不出戶「一次不用跑」地達成和解協議,真正地做到快速、高效和便捷的維權。
二、專業性。平臺採用義烏市知識產訴調對接中心的管理模式,擁有一支專業的調解員隊伍,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知識的答疑解惑,高效切入糾紛核心,快速化解矛盾;平臺有「法官工作室」對調解工作進行指導,進一步保障調解工作有序開展。
三、公益性。平臺對當事人不收取任何費用。平臺主要化解針對義烏市場的貿易糾紛,使得市場中的各類糾紛不是只能通過法院化解,創設一條途徑供當事人快速、高效、零成本化解,擴大調解服務的覆蓋面,實現「市場糾紛不出市場」的目標。
四、權威性。義烏市智慧財產權訴調對接中心是一個擁有義烏市人民法院、義烏海關、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阿里巴巴集團人民調解委員會等11家成員單位的成熟訴調銜接平臺,運轉五周年以來已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與寶貴經驗,「義烏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是在義烏市智慧財產權訴調對接中心基礎上進一步升級與完善;另外,調解成功的糾紛可由「法官工作室」進行司法確認,保障調解效果,形成常態化的多元化解模式。
義烏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網頁版
義烏作為全球小商品貿易集散地,有「小商品海洋,購物者天堂」之稱。據統計,2019年全年小商品市場實現交易額4583.1億元,截止2019年底,義烏全市在冊經濟主體總數為56.85萬戶。這也意味著每天都會有大大小小的糾紛在市場發生,經營戶們亟需一個便捷、高效、專業的平臺,為此,商貿糾紛訴調對接雲平臺應運而生。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機制依託先進的技術,進一步降低當事人的維權成本,讓他們享受真正便捷的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變革,助推義烏打造「兩個樣板」城市,營造最優法治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