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銀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江川區人民調解工作室成立。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供圖
近兩年,「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成為熱詞。有效的市域社會治理,能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
雲南省玉溪市法院系統與時俱進,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圍繞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目標,堅持關口前移,加大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力度,多方聯動、合力解紛,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法院「門外」。
「玉溪兩級法院的經驗值得借鑑。」玉溪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馬加能在接受本網採訪時說,全市政法系統也在努力探索具有玉溪特色、時代特徵、市域特點的社會治理模式,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道路上奮勇爭先。
特邀調解員調解一起房屋買賣糾紛。新平縣人民法院供圖
抓住「市域」這一關鍵環節
梁冬與李敏(均為化名)是朋友關係,2018年10月,雙方籤訂房屋買賣協議,李敏以60萬元的價格賣給梁冬一套房子。協議籤訂後,梁冬向李敏支付了20萬元定金,李敏將房屋所有權證及土地使用證交給梁冬。可之後,梁冬多次要求給李敏40萬元尾款,並要求完成過戶手續,均被李敏拒絕。無奈之下,梁冬將李敏訴至玉溪市新平縣人民法院。
法院受理該案後,經雙方同意,特邀調解團隊展開調解。經反覆明情釋理,雙方同意達成和解。至此,一件進入司法程序至少需3個月方能結案的糾紛解決。
據新平縣人民法院統計,自2020年3月27日該院設立特邀調解員制度起至當年4月17日,不足一個月,特邀調解員成功調解糾紛18起。「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訴前調解讓雙方握手言和,避免打官司周期長而給雙方加深積怨和增加支出。」該院一名特邀調解員說。
引入特邀調解員制度,是玉溪市法院系統抓住「市域」這一關鍵環節,加速構建多元糾紛化解體系的有益嘗試,也是反映玉溪市法院系統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的縮影。
近年來,玉溪市法院系統在玉溪市委政法委指導下,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中,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內部建立特邀調解員隊伍,外部建立律師調解員、行業(行會、商會)調解員、人民調解員隊伍,採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聯動工作體系,推進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玉溪大地落地生根。
截至2020年10月,玉溪市法院系統設立訴調對接中心10個,法律援助工作站14個,第三方調解室30個,特邀調解組織52個,在冊調解員382名。
如何提升特邀調解員的綜合素質?法院系統經常性地舉辦調解員培訓,解答調解員在調解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並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提升調解員解決矛盾糾紛的能力。
「我們會繼續加大調解員隊伍建設,拓展多元化糾紛解決渠道,為群眾提供更多的糾紛解決途徑,高效化解矛盾糾紛。」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工作人員說。
線上調解。新平縣人民法院供圖
調動「市域」範圍內的多方力量
看得出,玉溪市法院系統打造的多元解紛體系,核心是通過調動「市域」範圍內的多方力量,對不同糾紛「量體裁衣」,將「法、理、情」有機融合,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從而取得止爭、止訟的成效。
「多方力量」中,包含銀行、學校、醫院等不同主體。「只要整合這些力量,才能破除『九龍治水』的困局。」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工作人員說。
法院系統受理銀行機構涉訴案件數量近年來呈井噴式增長,與之對立的是,受法院訴訟程序普遍複雜、立案及審理期限較長的影響,大量事實較為清晰、標的較小的金融糾紛未得到快速化解。
咋辦?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玉溪銀保監分局、玉溪市銀行業協會組建玉溪市銀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下稱「銀調委」)。銀調委受理玉溪市內的銀行業糾紛投訴,可接受當事人主動申請的調解,也可以接受法院的委派調解。經銀調委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
楊光(化名)此前從銀行借款未還,根據調解程序,銀調委調解員開展調解工作,並對現場調解內容進行攝影錄相。調解達成協議後,調解員將錄像、照片等資料通過微信發送至速裁法官。法官審查合法,當即作出確認裁定書。
在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工作人員看來,此案成功調解,為金融消費者和會員單位節約時間和成本,保護了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也維護了銀行利益。「這正是多方力量整合帶來的效果。」上述工作人員說。
一組數據可力證銀調委的作用:自銀調委開展工作以來,每月受理量從成立初30多件到此後的100多件。截至2020年9月底,銀調委接受玉溪市各級法院委派案件314件,銀行申請自調案件5件,實施調解案件314件,調解成功50件。
銀調委只是玉溪市法院系統在市域範圍內整合多方力量的實踐之一。「市域治理直面基層一線,直面社會治理各類問題,只有實現矛盾糾紛的多元多層次化解,才能讓社會長治久安。」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工作人員說。
盤溪法庭開展家事糾紛法律實務講座。盤溪法庭供圖
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當然,對法院系統而言,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植根於人民法院司法為民的思想之中,來源於多年司法改革的實踐當中。
華寧縣人民法院盤溪法庭位於玉溪市社會治安熱點地區盤溪鎮,近年來,盤溪法庭以鄉鎮、村(社區)、組為單元,按照一中心(訴訟服務中心)、一服務站(盤溪法庭)、一點(訴訟服務點)的大服務格局,將力量下沉到一線,方便群眾訴訟,減輕群眾訟累。
江蘇人李平(化名)對「方便群眾訴訟」這幾個字感觸很深。
李平在玉溪華寧開了家門窗加工廠,當地人羅偉(化名)欠著9000元鋁材款未給,李平將其訴至法院。在沒有羅偉電話、具體住址的情況下,盤溪法庭工作人員第二天去尋找其蹤跡,終於在一間出租房內找到他。經過調解,兩人達成調解協議。
這不是孤例。近年來,在法院工作人員努力下,盤溪法庭案結事了率達80%,進入執行程序的案件逐年減少,矛盾糾紛在庭前解決了。
為民服務更多體現在細節上。2020年,受疫情影響,玉溪市法院系統打通「線上 線下」「現場 遠程」的網上糾紛化解方式。截至2020年10月30日,全市兩級法院使用「雲解紛」平臺調解案件數23142件,調解成功數20814件,總體呈良好態勢。
走進任意一家玉溪市轄區內法院,訴訟服務中心頗具人性化,業務辦理區、資料區、自助區、公示區和等候區等區域功能齊全,導訴人員會對起訴訴求不明、材料不齊全的釋明指導。同時,12368熱線提供訴訟諮詢服務,讓百姓足不出戶就能進行訴訟諮詢。
玉溪市兩級法院還落實案件繁簡分流和速裁快審機制,2020年1月至10月30日,全市法院以速裁快審方式審結案件8776件,真正實現了「簡案快審、繁案精審」,提高了辦案效率。
肯定成績的同時,問題亦不少。數據顯示,近3年來,玉溪市法院系統受理案件呈逐年快速增長態勢,案件下降拐點尚未出現。
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法院將持續加大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力度,促進公民、企業、政府、社會組織等主體間的互動協同,整合資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