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跡象表明他們也許還種植少量的穀物,不過穀物在格陵蘭人的飲食中從來都不是主要的部分,相反北歐人主要以狩獵海豹和馴鹿來補充飲食。
奇怪的是,這裡距離漁業資源豐富的紐芬蘭漁場比較近,但格陵蘭的維京人遺蹟中很少發現魚骨,這證明北歐人忽視了這個豐富的營養來源。
不過魚骨很小,也容易被分解掉,因此在考古遺蹟的地層中缺少魚骨並不完全等於北歐人不吃魚。在一些偏遠的農場裡,牧草過於貧瘠,或者根本就沒有牧草,狩獵一定是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
隨著格陵蘭殖民地的進一步開拓,人們發現長屋在寒冷的冬季並不十分實用,而且一種新式的"通道式房屋"出現了,房間都被設置在內部通道的同一側,這樣布置能在取暖時比傳統的只有一個大房間的北歐房屋消耗更少的燃料。
在1990年發現了一個更為複雜的建築物遺蹟,當時兩個來自努克的因紐特獵鹿人偶然在河邊陡坡的底部發現了幾根露出來的木棍。
這原來是一個北歐時代建築的遺存,考古學家將這裡稱為"沙下農場"(the Farm Beneath the Sand),因為在幾個世紀中,由於河流活動,在遺蹟上已經積累了足足有5英尺厚的泥沙沉積層。
他們發現一個年代非常早(11世紀中期)的長屋,有39英尺長、16英尺寬,它在後來被一個有8—10個房間的樸實的通道式房屋替代。不過隨著使用時間一直延續到14世紀早期,"沙下農場"也變得越來越複雜,最終它成了一個有約30個房間的迷宮般的建築。
挖掘現場出土的文物表明,這些居民飼養的大多是綿羊和山羊,飼養這些牲畜似乎主要是為了它們的羊奶和羊毛,因為在垃圾堆中很少發現這些家畜的骨頭。
他們飲食中的肉類主要來自狩獵,主要是馴鹿、海豹和野兔。沙下農場所在的西部定居點距離理想中富饒的狩獵場——格陵蘭島的西北海岸的迪斯科灣附近的諾爾德斯圖爾很近。
在那裡,北歐人還可以狩獵海象(來獲得它的長牙和獸皮,它的皮可以鞣製為具有極佳韌性的柔軟繩索)和獨角鯨(它的角被當作獨角獸的角賣給歐洲和中東的不知情買家)。
這些產品構成了格陵蘭島和斯堪地那維亞地區之間的貿易中特別有價值的一部分,而其他的產品,比如魚類,不是確實沒什麼需求,就是可以從更方便的渠道獲得。
這些北歐人也許每年只前往諾爾德斯圖爾進行一次狩獵旅行,並且在冬季來臨前就回到西部定居點。1823年,一個當地的因紐特人在金吉託爾蘇阿普島上發現了一個石堆,石堆內部埋著一個小型的如尼石,這個島嶼在西部定居點以北超過50英裡的地方。
如尼銘文中記述道:三個北歐獵人,埃爾林·西格瓦特松、比雅爾尼·索爾達爾松和埃恩德裡迪·奧德松,"在祈禱日之前的星期六"建造了這個石堆。這些如尼文可以被追溯到1250—1300年之間。
而且在金吉託爾蘇阿普島上紀念祈禱日(4月25日),又要在冬季到來之前抵達西部定居點(另一種可能是他們過的是小祈禱日,那一天一般在5月),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這些獵人肯定不得不在這個島上過冬。
14世紀有一份記錄是關於1266年對諾爾德斯圖爾的一次探險的,文中講述了北歐人是怎樣在他們往常的狩獵場更靠北的地方進行冒險,不過他們沒有發現人類活動的跡象。
隨後,教會的當權者派出了另一艘船隻,它向北航行了更遠的距離,他們從克羅克斯弗約爾德謝德(在迪斯科灣的北部邊緣)出發,並抵達了一個地區,船員們在那裡發現了許多冰川和北極熊。
雖然探險隊並沒有登錄,但是他們看到了一個被他們稱為斯科萊林人的民族的活動跡象,而且在他們的歸途中,他們發現了這些人在斯尼傑菲爾德(雪山)活動的更多證據。
這個詞彙在《格陵蘭薩迦》和《紅色埃裡克薩迦》中也有出現,用來指代北美的土著民族。它的詞源並不完全清楚,不過它也許和古北歐語中意為"壞蛋"的一個詞有較大的關係。
斯科萊林人到底是什麼民族?法羅群島和冰島的維京人定居點由於沒有土著人而得到極大地促進。相反地,格陵蘭島上早就已經有人定居了,幸運的是,北歐人抵達的時間,在被稱為多塞特文化的古因紐特文化消亡和因紐特人的蘇勒文化在1300年左右東進來到這裡的兩個時間點之間。
多塞特文化早在公元前100年就已經從北美地區傳播到了格陵蘭島,並且用了兩個世紀就抵達了東部海岸。作為海象和海豹的獵人,多塞特人並不使用弓箭,而是手持常有捕魚用倒刺的重型狩獵長矛以及閉槽的魚叉。
隨著氣候在公元500年開始轉冷,多塞特人不斷後退,到700—900年,他們只佔據了在迪斯科灣附近的有限地區以及格陵蘭島的最北端。如果維京人能遇見某些多塞特人,那麼他們也許就是這一民族中的僅存者了。
在格陵蘭和北美地區繼承多塞特文化的是在1000年左右於阿拉斯加北部出現的蘇勒文化。蘇勒人做了一些技術改進,這讓他們在北極的嚴寒氣候下興旺發達起來。
他們使用更長的魚叉刺,這比多塞特人的短倒刺更適合狩獵大型的海洋哺乳動物;他們還使用皮划艇(kayak),這種小船是海上狩獵和運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
蘇勒人還使用狗拉雪橇,並且發明了一種地下房屋的樣式:它擁有下凹的通道和厚實的泥炭牆壁,而且以鯨魚肋骨加固,阻止寶貴的熱量從他們的房屋中流失。
他們當時沿著哈德遜灣遷徙,隨後來到格陵蘭的西北部;他們也許經過梅爾維爾灣來到了烏佩納維克和烏馬納普的附近。到13世紀,蘇勒人也許已經向南來到了諾爾德斯圖爾地區,因此1266年的探險隊發現了他們的痕跡。
關於斯科萊林人的資料中更為直接的描述幾乎沒有,除了伊瓦爾·巴爾達爾松在1368年完成的《格陵蘭概述》(Description of Greenland)。他在文章中寫道:"斯科萊林人已經擁有了西部定居點,那裡……沒有居民,無論是基督徒還是異教徒。"
1379年成書的《冰島編年史》中提到了一次對定居點的攻擊。無論蘇勒文化的因紐特人在13世紀60年代的遷移哪裡是多麼模糊不清,在一個世紀之後,他們明顯已經抵達了維京人的定居點,並且規模龐大。
考古學家已經在格陵蘭和北美地區的因紐特人生活的地方發現了一些北歐人的工藝品,這證明了兩個社會之間的交流程度不低,而那些書面資料很少提到這一點。
在迪斯科灣周圍,發現了23件物品,其中有小刀、羊毛剪以及一個棋子。在更靠北的地區,比如梅爾維爾灣和蘇勒,則發現了32件工藝品。
因紐特人也許通過貿易網絡來直接或間接地獲得了這些東西,不過在西部定居點的蘇勒人房屋中發現的53個物品被認為是在維京人於15世紀放棄這一地區後被蘇勒人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