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動物】原麝

2021-01-15 中藥資源監測與服務平臺

本物種為麝科動物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圖1)。

本品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名醫別錄》載:「麝生於臺川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取之,生者益良。」陶弘景曰:「麝形似獐,常食柏葉,又啖蛇……其香正在麝陰莖前皮內,別合膜裹之。」又曰:「今出隨郡、義陽、晉熙諸蠻中者亞之。出益州者形扁,仍以皮膜裹之……若於諸羌夷(青海、四川北部及新疆南部)中得者多真好。」《本草圖經》謂:「今陝西、益、利、河東諸路山中皆有之,而秦州、文州(今甘肅天水、廣西巴馬縣)諸蠻中尤多……蘄、光山中或時亦有,其香絕小,一子才若彈九。」《本草綱目》云:「麝居山,獐居澤,以此為別。麝出西北者香結實;出東南者謂之土麝,亦可用,而力次之。」綜上所述,古代所指佳品麝香,主要產於西北部,即今之青海、甘肅、山西、新疆、陝西等地。結合其形態描述及現今數種麝地理分布可知:古代麝香之原動物為林麝和馬麝,而不包括分布於東北的原麝。

圖1.原麝

棲息於多巖石的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中。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

雄性原麝香囊中的乾燥分泌物入藥,名麝香。禁止捕獵野生原麝,現多為人工養麝活體取香(圖2)。在冬季至次春,割取香囊,陰乾,習稱「毛殼麝香」(圖3);剖開香囊,除去囊殼,習稱「麝香仁」(圖4)。一般在每的3、4月和7、8月各進行1次人工活體取香。將鮮淨麝香用皮紙包好稱重,置低溫乾燥器內,防止揮發性物質溢散,待其重量恆定即可。

圖2.香囊與人工取香

圖3.毛殼麝香


圖4.麝香仁

辛,溫。歸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之功效。主治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經閉、徵瘕、難產死胎、胸痺心痛、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痺痛麻木、癰腫瘰癧、咽喉腫痛等。

聲明本文摘自2013版《中國藥用動物志》、2014版《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典》、2015版《中國藥典》、2017版《常用動物藥材識別圖鑑》,由中藥資源監測與服務平臺編校發表。若文章作者或編輯認為其作品不宜在微信平臺發布或不應無償使用,認為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聯繫我們:zyzyjc@126.com。中藥資源動態監測系(http://210.74.4.66:18080/herbs-portal/)

【主編】李軍德 【編校與組稿】蘇巖 黃曉 張恬



相關焦點

  • ...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近日,韓城市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設在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驚喜的發現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的原麝。
  • 臨江溪谷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8月24日,網友在臨江溪谷景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視頻中一隻「原麝」從道路的一側飛奔至另一側,其跌倒又躍起的畫面著實讓人心痛和擔心!「原麝」,這個像「小狍子」又像「鹿」,模樣呆萌的小傢伙,是世界瀕危動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它的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
  • 黃龍驚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5月24日早晨,在徵得舉報人同意後,將房屋牆體破洞,成功救出原麝。經檢查,原麝後腿臀部與牆壁摩擦受傷,再無其它外傷,生命體徵正常,救援人員現場進行了傷口處理,將原麝帶回救助站作進一步觀察,並上報省市相關部門。
  • 內蒙古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原麝:麝媽媽帶著兩隻幼崽
    內蒙古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原麝:麝媽媽帶著兩隻幼崽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13日消息,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科研人員近日在採集紅外相機數據時發現,紅外相機成功記錄到野生原麝活動影像,
  •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2017-05-30 09:44:00來源:中國青年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陝西延安黃龍縣水磨灣村的趙師傅剛剛起床
  • 原麝你真的了解嗎?原麝知識科普
    原麝,拉丁學名Moschus moschiferus,又稱香獐子,Taiga Musk Deer,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偶蹄目、麝科、麝亞科、麝屬、3個的一種動物,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在1758年。
  • 陝西新增「國寶」——原麝
    褐馬雞、遺鷗、丹頂鶴、林麝,1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分布外,陝西新增「國寶」——原麝。兩名河南籍犯罪嫌疑人辛某、劉某,3個月的時間裡在該縣黃龍山區,獵殺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10隻、二級保護動物豹貓1隻,及狍子5隻、黃鼠狼3隻、黃狸貓1隻。就在公安人員將疑似林麝的10具屍體,送到省動物研究所進行鑑定時,全國麝類專家吳家炎先生,在詳細查看和比對後,驚訝的發現這並不是林麝,而是更為原始的原麝,因為它們身上的褐黃色的斑點,是兩者區分的重要特徵。此前陝西並沒有該物種的分布記錄。
  • 韓城市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近日,記者從韓城市林業局獲悉:日前,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架設於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發現了罕見的野生動物活動蹤跡。經西北大學生命科學院楊興中教授鑑定,視頻中的野生動物為原麝,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視頻資料顯示,原麝活動蹤跡在保護區被拍攝到的最早時間為去年12月,最晚的一次在今年3月。從其中一段視頻中可清晰看到,原麝在山頭林地中作短暫停留,並機警地環顧四周,在確定無危險後矯健地跑入林中,膽怯而靈敏的特性展現無餘。
  • 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原麝(組圖)
    東北網9月11日訊(記者 侯巍)近日,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了保護區紅外自動監測相機的監測結果,其中包括小興安嶺林區首次拍到的野生原麝照片。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原麝。原麝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原麝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據介紹,在採集到疑似原麝照片後,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第一時間聯繫到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專家對照片進行鑑定。專家認為,照片中的動物體型偏小,低肩弓腰,毛色較深,符合原麝的形態特徵,但僅憑照片尚無法完全確定,建議收集其他證據進行核實。
  • 有多少動物毀於神奇的「藥用效果」?
    2017年1月珠海拱北口岸截獲的20隻(已焙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蛤蚧,以及民間的蛤蚧泡酒。又有一種動物——麝,包括林麝、馬麝、原麝等,原是二級保護動物,2003年已經升級至一級保護。兩歲的雄麝鹿會開始分泌麝香,麝香既是名貴香料,也可以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則可鎮痛、消腫。有過骨傷或骨病的朋友,應該貼過麝香膏。不過,那裡面的麝香成份是人工合成的。
  • 吉林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
    11月18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天橋嶺林區獲得消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11月15日,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和工作人員李洪剛在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採集紅外相機信息時,發現架設在新華北溝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一段原麝的視頻,視頻時長5秒,拍攝時間為7月10日9點48分,據悉,這是在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活體原麝,模樣呆萌,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隻成年雄性原麝,這也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 地球的一半|《野保法》一直在暗中鼓勵野生動物藥用?
    這幾乎是第一次,在公開的法律文件上,立法者直接承認對野生動物的藥用。作為一部野生動物保護法,本來應當全面、徹底地從保護牠們的角度,把對野生動物利用的幾種現實情況,一一列舉並細緻規範。可是,這名曰保護法的條文裡幾乎沒有任何表達,正面涉及到野生動物藥用的法律規制。就好像野生動物藥用的問題在中國不存在似的。
  • 「瀕危」野生原麝在黑龍江朗鄉保護區被拍到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科技日報記者12日從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獲悉,小興安嶺林區首次發現了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野生原麝,這是由該所在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布控的紅外自動監測相機監測到的。黑龍江朗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野生原麝據黑龍江省科學院自然與生態研究所朱世兵博士介紹,原麝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瀕危」,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原麝視覺嗅覺敏銳,且警惕性很高,野外極難發現。經對照片進行鑑定,朗鄉保護區監測照片中的動物體型偏小,低肩弓腰,毛色較深,符合原麝的形態特徵。
  • 吉林一林場首次拍攝到罕見原麝實體影像
    新華社長春11月18日電(邵美琦、延長才)一段罕見的原麝活動視頻,被架設在吉林省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的一部紅外相機拍攝到。經鑑定,視頻中的原麝為成年雄性。這是該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記者18日從該林業局了解到,在這段時長5秒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原麝在林中短暫停留,警惕地四下觀察,確定方向後矯健地跑開,模樣十分呆萌。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介紹,原麝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其視覺、嗅覺敏銳,警惕性強,在野外很難被發現。成年原麝身長85釐米左右,體重8至12千克,全身顯暗褐色,頭上沒有角,耳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
  • 像狍子不是狍子,似麝也不是麝,五常龍鳳山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這是狍子還是原麝?以前從來沒見過!"12日,五常市龍鳳山鎮勞動村村民發現了一隻長得好像狍、"迷路"的野生動物,報警後得到了及時救助,這個"小傢伙"的出現引起了相關部門和專家的極大興趣。當天,在五常市龍鳳山鎮勞動村村內路上,村民發現了一隻外形像狍子的動物,感覺應該是保護動物,村民立即向當地派出所報告。龍鳳山鎮派出所與五常市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人員立即趕往龍鳳山鎮勞動村,經工作人員仔細檢查發現,它身上沒有明顯外傷,可能因覓食受到驚嚇誤入村中迷路。五常市林業和草原局林政股趙股長告訴記者,這隻野生動物有明顯的特徵,即長有兩顆長牙,短尾巴。
  • 經國務院批准 麝類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經國務院批准 麝類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02年11月4日17:34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記者段世文)針對我國麝類數量急劇減少、現存麝類已珍稀瀕危的嚴峻現實,經國務院批准,麝科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吉林白山原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局長孫來福被雙開
    吉林白山原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局長孫來福被雙開 新華社長春12月17日消息,記者17日從吉林省紀委監委了解到,日前,經白山市委批准,白山市紀委監委對吉林白山原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局長孫來福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麝「造訪」琿春
    肇家星/圖12月5日,琿春森林公安局管護站派出所成功救助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麝。這是近年來,在琿春地區首次發現並救助的活體麝。當天上午,管護站派出所所長閆繼忠接到了轄區養豬場工人楊慶祥的電話,楊慶祥稱:在他工作的養豬場院內發現了一隻野生動物,不知道如何處置,請求派出所民警幫助。
  • 我國麝類動物瀕危 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一級
    麝牛  千龍新聞網訊(記者 貞子)由於我國麝類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麝類動物已經瀕危,國務院日前批准,麝類所有種類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是自1988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之後,第一批由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物種。
  • 麝與麝香
    麝居住在山中,常吃柏樹葉,也吃蛇。多在拂曉或黃昏後活動,聽覺、嗅覺均發達。白晝靜臥灌叢下或僻靜陰暗處。獨居生活,頗警覺。行動敏捷,喜攀登懸崖,常居高以避敵害。喜跳躍,能平地起跳2米的高度。在宮廷劇中,常常看見處心積慮的妃子們把麝香做為秘密武器使用。那麼麝香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