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 據《經濟學人》5月21日報導 世界最大規模的民主選舉再次給了印度政府一個難得的機會。國大黨以大比分勝出,組閣會很容易,文章認為,大選帶來的好消息是國大黨在未來的五年內獲得自由、會牢握決策權,但印度國內問題紛繁複雜,新政府應切實行動,將選舉誓言付諸實踐才能在這個任期內得民心。
印度是一個充滿機會、前途光明的國家。但同時,也是一個極端貧困的國家。今年,印度將有約2700萬嬰兒誕生。除非情況有所改善,否則近200萬的新生兒將在下次大選之前夭折。倖存的兒童中超過40%的將由於營養不良而發育緩慢。大部分孩子會上學,但是根本沒有那麼多老師。經過5年的學習後,只有不到60%的孩子能讀短小的文章,60%以上的仍舊不會簡單的算術題。
在剛剛落幕的大選中,大約有300個政黨和難以計數的獨立候選人參加選舉。共有四億一千七百萬選民投了票(投票率為58%),其中一億一千九百萬選民把票投給了國大黨。最終國大黨贏得了大選。國大黨獲得了一次絕佳的機會,它可以放開手腳改革,為下一代印度人謀求福祉了。
國大黨終於自由了
好消息是,以目前所獲的議席數來看,國大黨不需要與第三力量結盟,只需與一些地方政黨聯合就可以成立新政府。國大黨會緊握話語權與決策權。
儘管如此,國大黨現在也不應該自滿。龐大、無形的國大黨,傳承著尼赫魯-甘地家族的政治力量,先後已有產生了3位印度總理。現在整個家族正在主打拉胡爾□甘地(國大黨現任主席英迪拉□甘地的兒子)這張牌,希望將他打造成未來的印度總理。但他並不急於成為總理,這是值得讚揚的。
倒是牛津大學畢業的經濟學博士曼莫漢□辛格有很多是要做。
自由派希望辛格的改革思路獲得更多的自由。但是,開放的措施在印度獲得的支持很少,例如向外商直接投資開放保險業。在辛格獲勝後的首個交易日,印度股市大舉上揚,其中不乏暴漲17%的股票,然而只有0.7%的家庭持有這些股票。
辛格說,他的目標是讓印度經濟實現「包容性」的增長。印度政府提高了公營部門僱員的薪水,免除了小農戶的貸款,並將公共工程計劃惠及到農村的窮人。
國大黨將會發現這些措施很難再次在其第二個任期內行得通。今年,政府的預算赤字(包括各州的)可能會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11%。如果經濟復甦了,政府的借貸會對利率施加壓力。
為縮小赤字,政府可能會在短期內調整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出。但這將是一筆錯誤的帳。如果印度的年度經濟增長率要達到9%,那麼每年至少需要新增25 000兆瓦的電力。這也是一個糟糕的政策:比哈爾邦和奧裡薩邦的選民之所以把票投給國大黨,是因為他們對所承諾的改善基礎設施感興趣。
一種比較好的省錢辦法可能是減少政府對燃料和化肥的補貼。這些補貼措施不僅浪費,而且主要是惠及那些比較富裕的人,他們有車,或有大片的土地。燃料補貼更是拿著公共財政對抗國際油價,去年夏天國際油價超過每桶140美元時,一度對印度的財政造成威脅。如果世界經濟復甦了,那麼印度會爆發另一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