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北極「體檢報告」——《北極報告單》出爐啦!
北極「身體狀況」近來可好?
氣候變化屢屢給北極「添亂」,今年北極氣溫創第二高紀錄,夏季海冰面積達到歷史第二低紀錄,並產生一連串影響。比如,俄羅斯北部降雪減少,並出現罕見的森林大火,為了慶祝新年,降雪過少的俄羅斯甚至還動用假雪「撐場面」。
這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為北極出具的第15份專業「體檢報告」,來自15個國家的133位科學家提供了原始環境觀測和數據分析支持,很是權威,一起來看看——
北極正面臨前所未的變化!
報告指出,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北極氣溫在上升,冰雪在融化,北極生態系統變化正在「上演」。
北極「體檢報告」主要關注這七個方面的健康狀況:地表氣溫;地面積雪;格陵蘭冰蓋;海冰;海洋表面溫度;北冰洋的(海洋)初級生產力;苔原「綠色度」。
北極離我們那麼遠
為什麼要關心它的「身體狀況」呢?
劃重點!
北極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兩倍多,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天氣和氣候模式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布的《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三個年份之一。
而尤為顯著的升溫出現在西伯利亞北極地區,當地氣溫比歷史平均氣溫高出5℃以上。
還記得今年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出現的38℃高溫。這可能成為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
此外,高溫導致森林大火頻發,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打破18年來的紀錄!
這些事實都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記得今年春季,東西伯利亞海和拉普捷夫海地區的海冰消融開始得尤其早,6月拉普捷夫海海冰面積創歷史新低。
融化的冰川
「北極的一切,不管是冰雪還是人類活動都在迅速變化,再過三十年,它也不會是原來的那個北極了。」該「體檢報告」的編輯之一裡克·託曼表示。
不禁想問,北極這個以冰天雪地為關鍵詞的地方,如果沒有冰,還是我們熟知的北極嗎?
隨著北極升溫,海冰顯著減少。
2020年8月,北冰洋大部分海域平均海面溫度比1982年至2010年8月平均海面溫度升高約1℃至3℃,其中拉普捷夫海和卡拉海氣溫異常溫暖,海冰消融過早。
2020年7月和8月,拉普捷夫海地區海洋初級生產力分別比往年同期平均值高出約2倍和6倍。
此外,氣溫、風暴、海冰以及海洋條件的變化增加了沿海永久凍土侵蝕率。
氣溫飆升帶來連鎖反應!
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北極地表平均氣溫是1900年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對北極生態系統產生了一連串影響。
過去十年中,有九年的氣溫至少比1981-2010年平均氣溫高出1℃。而在過去六年,北極地區氣溫都超過了此前的氣溫紀錄!
西伯利亞春季異常溫暖導致歐亞北極地區6月積雪面積創歷史新低。
2020年,位於俄羅斯亞洲部分東北部的薩哈共和國發生極端森林大火,與此同時,該地區還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異常溫暖天氣,冰雪消融量創紀錄。
今年發生在薩哈共和國的一場森林大火。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格陵蘭冰蓋冰消融量高於1981-2010年平均水平。格陵蘭島以外的冰川和冰蓋繼續出現顯著消融的趨勢,特別是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極地區。
為解北極困局 科學研究正積極尋求方法
在模型和觀測的基礎上,相關科學研究取得了不少進展,提高了對北極海冰的季節性、年代際和百年時間尺度預測水平。
另外,北極觀測網絡(AON)系統和數據產品的大幅增加以及相關科學研究的逐步深入,使得今年的「體檢報告」更為可靠。
除了北極本身的變化,以及對世界各地天氣氣候狀況的影響,我們一直關心的北極熊生存現狀如何?
有科學研究表明,如果北極的冰川照當前速度融化下去,北極熊將在2100年前完全滅絕……
看了這份報告
你是否也像小編一樣
陷入深深的擔憂
為了北極的健康
和我們心愛的北極熊
讓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