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宅說:「光是電磁波」, 設計師卻說:「光是第四建材」

2020-12-04 簡一空間表現

前言

在軟裝領域中,環境照明是佔比非常重的一部分。之前有很多小夥伴留言給我,希望能夠出一些關於燈光的文章。

所以小編應廣大「文友」需求,從今天開始為小夥伴們帶來有關燈光系列的乾貨。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光」。

在西方神學說裡,神說:「光是美好的」。於是把「光」與「暗」分開,由此產生了光。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英格蘭神學家——胡克

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光,有星光、陽光、月光。

宇宙星河

以及還有白天的自然光、晚上的夜景燈光。作為軟裝行業中的一員,在夜間把光明植入於千家萬戶之中是最常做的事情。

居室夜景(外)

人有「五覺」,而其中的視覺是一種極為複雜和重要的感覺。

人眼會看到不同顏色、不同強度的光,這些光既可以給人類帶來美好,也可以帶來不安全感。因此人所感受到的外界信息有87%以上來自於視覺作用。

基於此,建築師高迪曾說:「一切的美好都源自於光」。所以人類的工作和生活一刻都離不開光(當然,睡覺例外喲)。

安東尼奧·高迪(1852—1926)

什麼是光?

1理工宅說:光是電磁波

從物理角度出發,理工宅們會告訴你:「光是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是380—780納米」。

電磁波序列圖:

人眼對紅色區域的波長有所感覺

將紅色區域放大之後:

從380—780納米之間,是人眼可以看到的「可見光」

其中380納米之前的短波是人眼無法看見的,但皮膚可以感受到,命名為紫外光; 780納米之後的電磁波人眼也看不見,命名為紅外線。

在可見光之中,隨著波長的增長,人眼所感受到的光的顏色是不一樣的。

2設計師說:光是第四建材

建築設計師常說,光是一種建築材料。除了水泥、鋼材、玻璃之外,光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材料。

法國的朗香教堂

這幾張圖是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的作品,法國的朗香教堂。大家會發現室內裝飾其實很簡單:牆上沒有什麼裝飾掛件東西、室內地上也沒什麼多餘的物品。

牆體上形狀不一的透光孔

教堂內部

它只是在建築的牆體上開了一些與外界相連的孔,然後自然光會通過這些孔照射到室內。光就成為了這座建築裡十分重要的一種裝飾材料。

這種建築材料與其他實體建築材料不一樣。舉個例子:如果你要換塊地板或貼張牆紙,你還需要揭掉它之後再貼新的。

而光這種材料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它可以千變萬化,隨心所欲。只需要輕輕按一下開關,就可以隨意地去調節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光不等於電磁波
    ,這個加速變化電場又可以產生垂直方向的變化磁場,這個變化磁場又產生垂直方向變化電場,這樣交替下去,就有電磁波輻射出去。輻射的電磁波波動速度是光速,在這個基礎上,麥克斯韋認為光是電磁波。光是一種電磁波的認識被人們廣泛的接受,可是不久以後的光電效應使人們又不得不承認光的粒子性。這樣,人類對光的認識就比較暈,是粒子?是波?統一場論【百度 統一場論(6)版 可以搜到】的出現,使人們徹底的認識到了光的本性。
  • 驚人的發現-光與電磁波
    他死後沒過幾年,一位德國的青年物理學家赫茲(Hertz1857-1894)接過了麥克斯韋的衣缽,終於在1888年,赫茲在實驗室裡發現了人們懷疑和期待已久的電磁波。既然電磁波是一個波,那麼他的傳播速度就可以用頻率乘以波長算出來,頻率很好辦,是由實驗設備的各種參數決定的,而波長也不難測,只要拿著一個感應器找到波峰(感應電流最強)和波谷(感應電流最弱)即可算出波長,赫茲沒有費多大勁就拿到了波長和頻率,他把兩個數值一乘,得出了電磁波的傳播速度是31.5萬公裡/秒(限於實驗精度,和真實的速度有誤差),一個驚人的速度。
  • 是誰第一個確定光就是電磁波?
    作者張祥前交流微信zhxq1105974776現在的教科書都說麥克斯韋第一個在理論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赫茲第一個在實驗上確定光是電磁波
  • 【趣味物理】憑什麼認為光是電磁波?麥克斯韋說:因為我算出來的呀
    當時很多的人都認為,光的粒子學說應該沒有辦法翻身了。可是,波動說並不完美,它仍然是有機可乘的。光既然是一種波,那它到底是一種什麼波呢?當時所有已知的波都有一個特點,比如水波,要有水才行,水分子的上下有規律的震動產生了水波;聲波要有空氣才行,空氣有規律的壓縮和震動產生了聲波。這些波能產生,都是要依賴一些物質的,這些物質叫做介質。這在當時看來有波就必然有介質,如果沒有介質是不可能有波的。
  • 為什麼人類看不到可見光之外的電磁波?真相來了!
    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客觀世界中斑駁陸離、瞬息萬變的景象,是因為眼睛接收物體發射、反射或散射的光。更進一步說法是,這些光是能夠激發眼睛視網膜產生視覺的輻射能。我們常說的可見光也是一種電磁波,光譜範圍為380~760nm(10-9m) ,可見光的光譜只是電磁光譜中的一部分。
  • 光和WiFi信號都是電磁波,光可以用凸透鏡聚焦,WIFI信號可以嗎?
    光是一種電磁波這個概念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們平時說的光其實指的就是某一段特殊的電磁波,由於我們眼睛中的視錐細胞只能感受到這一段頻率的電磁波,因此,這部分電磁波能夠被我們的人眼所見到,於是我們稱之為「可見光」,而人類所看見的光僅僅只是電磁波中的一小部分。
  • 光是一種電磁波,怎樣才能發射1個單光子,並且檢測
    按照經典的麥克斯韋電磁學,光是一種電磁波,是一個交變的電磁場,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0萬公裡每秒,這也是物質傳播速度的極限。●我們通常所說的光,是指肉眼可見的電磁波,它的波長在380~780納米之間。但是,實際上有些動物可以看到波長更長的電磁波。
  • wifi和光都是電磁波,為什麼光不能取代wifi?
    作為電磁波,光和wifi都具有傳輸信息的能力,為什麼wifi不能被光取代呢?空氣中充滿著水蒸氣、小顆粒漂浮物等,極易對光行成不同程度的折射,造成光的能量傳輸的耗散,而相同功率下的wifi波長更長,振幅更大,不容易受這些小東西影響。簡單想像一下,一個人(光)和一頭大象(wifi),哪個在剛下完暴雪的雪地裡行走受影響更小呢?
  • 電磁波怎樣產生?為何和光速一樣快?原來光只是個特例
    另一位科學家發現了如何使科學識別電磁波,並改變它來識別引力波。根據電磁波傳播的概念,當電磁運動遇到障礙物時,當障礙物的物理大小與電磁運動的物理大小相似時,這種電磁運動將以衍射的形式避免這種阻礙。同樣地,如果障礙物的個體大小遠遠大於電磁運動的距離,則電磁運動可以在障礙物的邊緣發生折射,也可以直接穿透障礙物。
  • 物理故事-光是波還是粒子
    最早對光的本質發表科學見解的人是笛卡爾、胡克和惠更斯。他們認為光是一種波動,是以太的彈性振動。惠更斯把這一認識發展成比較系統的科學理論——波動說。用波動說可以解釋光的直線傳播、折射、反射和雙折射等許多光學現象,但不能說明為什麼沒有看到光有幹涉現象發生。幹涉是所有波(例如水波,圖1)的共同特點,為何唯獨光看不到這種現象?
  • 【學術報告】「大尺寸膜模型的電磁波光壓算法」主題報告
    時 間:8月30日 9:30-11:30 地 點:航空樓A706 報 告 人:法國魯昂大學 任寬芳教授 邀 請 人:史愛明副教授 報告題目:大尺寸膜模型的電磁波光壓算法摘要:基於經典電磁波理論,介紹米氏散射模型和高斯束腰模型的粒子光壓計算研究結果。
  • 光既非粒子亦非波,結束光的波粒二象性世紀之爭
    宇宙最基本單位是元子,元子有兩種:正旋元子和反旋元子,正、反旋元子結合形成了宇宙所有基本粒子和所有電磁波(詳情請參考《旋進場論》),正、反元子在組合成關聯元子時會產生兩個速度:互相環繞旋轉的旋速U,和共同前進的進速V,兩者的關係是U^2+V^2=C^2,當關聯元子的前進速度為零時產生的是電磁波,此時關聯元子以光速C相互環繞旋轉,不同的環繞半徑產生不同的旋轉周期
  • 光學簡史之十:赫茲證實了光是一種電磁波,可是感到了一絲寒意
    他自認是全世界唯一了解星光是什麼的人,在他看來滿天的星光是不同的光體,規律地發出不同頻率的電磁波來到地上…… 在他的說明中,星夜不只是美麗的,而且是規則準確的。」很快兩人就在大學裡建好了愛巢。有工作,有愛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已經是別無所求了,但是對於赫茲還不夠,因為他還沒有完成著名的電磁波實驗。
  • 光的本質是什麼?是粒子還是波呢?
    光到底是什麼東西,它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多年來科學家們都一直在苦苦的追尋,雖然科技發展已經到了今天算是比較先進,但是人們仍然不能給出一個定義,到底光是什麼東西?只能給出一個很無奈的結論,我們不討論它到底是什麼,我們說它有什麼特性,也就是波粒二象性。
  • 【前沿物理】光是什麼?是粒子,還是波?都是傳說!
    胡克說牛頓的一些研究是以他的研究為基礎的,牛頓便冷笑道:「那麼說我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哈!」(好像胡克並不高?)胡克很鬱悶地在牛頓的冷嘲熱諷中度過了下半輩子。還是荷蘭人惠更斯比較懂學術政治,他先是作為院士和領導牛頓在劍橋相會討論光的本質問題,話說兩人是相互久仰、惺惺相惜。可他心裡已經發現許多現象不能用「微粒說」來解釋,並暗暗轉向了「波動說」。
  • 可見光不屬於電磁波
    人們總是在問:為什麼在整個電磁波頻譜系列範圍裡,同樣是電磁波,一個能成為可見光而其它則不能,原因何在呢?本文就此問題展開一下理論探索。 非可見光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電磁波,另一類是非電磁波。 電磁波的載體為異性圈連而成的電子線,電子在導體內運動稱為電流,電子流離開導體在空間中傳播稱它為電磁波。 愛克斯光、陰極射線也應該屬於電磁波的一種存在形式,但不一定是迴旋磁場磁力線(可能是一種直線運動的磁力線電子流)。
  • 光的本質之光到底是什麼?
    光可以說是所有基本粒子中最具特色,最神奇的一種。沒有光,我們眼中的世界就會漆黑一片,整個宇宙的物質構架都會崩塌。光是什麼,是人類一直追尋的謎題之一。多彩的光線光的微粒說以及波動說光最早被牛頓科學系統地研究,他認為光是一種高速運動的微粒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光的波-粒疊加狀態
    05 08:36:08    華夏經緯網     新華網合肥9月4日電(記者徐海濤)光是什麼
  • 走出電磁波認知的誤區
    時下,圍繞推進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轉變,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與訓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在全軍轟轟烈烈開展。針對一些報章中出現的:諸如「電磁波需要媒質才能傳播」、「電磁波的頻率從零到無窮大」等模糊甚至錯誤的概念表述,急需匡正視聽。
  • 光究竟是什麼?關於光本質的百年探索史
    古爾利馬基斯舉例說:「一位醫生會說,我要用『X-ray』(X射線)照射目標,他不會說我要用『X-ray light』(X射線光)」。但相比之下,在中文語境中這種傾向似乎並不明顯,比如我們會很自然的說紅外線,紫外線,還有去醫院拍X光。在另一端,電磁波的波長也可以遠遠超出紅外波段,其波長達到1釐米甚至是數千公裡。這樣的電磁波擁有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名字:微波和無線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