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間收藏家收藏「小人書」萬餘冊 封印時代記憶

2021-01-12 環球網

中新網溫州8月6日電(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楊微微 邱子)「小人書」是屬於20世紀的回憶,伴隨著不少「60後」「70後」度過了年少時的歲月。在浙江瑞安,有一位「小人書」忠實「粉絲」——王昌漢,他收藏「小人書」近50年,共藏有1萬多冊,最多時曾達2萬多冊,

走進王昌漢的書房,最先看到的是四扇黑色的玻璃推門。這裡佔牆面近五分之三面積的推門背後,隱藏著一排排被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的「小人書」。這裡全是王昌漢最珍貴的寶貝,也是他堅持收藏近50年的最大動力。

王昌漢今年58歲,在讀小學時,「小人書」就成了他最珍貴的讀物。至今王昌漢還能記起小學時去供銷社購買「小人書」的場景。「那個時候小人書才幾毛或幾分錢一本。」到小學畢業時,王昌漢已經擁有了幾百本「小人書」。

「從50年代到80年代,『小人書』非常普及也很受歡迎,古典故事、抗戰故事、英雄人物等各類題材都有,畫作的類型也很豐富,鋼筆畫、水墨畫、國畫、炭筆畫、木刻、油畫等多種多樣。」王昌漢說,小時候看故事內容為主,最愛戰爭題材;後來他開始琢磨連環畫的筆觸、細節,自己會跟著學畫,「小人書」也是他的美學啟蒙讀物。

看過無數本「小人書」的王昌漢,如今已經轉變為收藏專家,像收藏藝術品一樣收藏著上萬冊「小人書」。為了集齊一套完整的故事,他四處尋找,聽到哪裡有「小人書」拍賣會,他一定會趕到現場,拼建起了自己的「小人書王國」。

在王昌漢的藏品中,有上千冊紅色主題故事的「小人書」,是他最珍愛的藏品。描寫紅軍長徵的《萬水千山》,描繪抗日戰爭中兒童機智英勇形象的《雞毛信》,講述人民為保衛洪湖革命根據地而奮戰的《洪湖赤衛隊》,記錄山村社會主義改造的《山鄉巨變》,講述英雄故事系列的《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這些耳熟能詳的紅色故事,一一在連環畫上呈現。

在眾多「小人書」中,有一套是王昌漢心中的「無價之寶」,即由著名畫家賀友直所繪的連環畫《山鄉巨變》,通過俯視和多角度的構圖,較為出色地還原了南方丘陵的山鄉環境,用白描手法勾勒出眾多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紅色故事主題,書寫的是一段歷史,傳承的是一種精神。」王昌漢表示,「小人書」裡有寶貴的精神財富,他要把特別有教育意義的「小人書」傳承下去,今後要把這些讀物都留給孫女。

「小人書」是紙質產品,翻閱過程中難免會造成破壞、折損等情況,然而王昌漢的「小人書」,幾乎每一本都保存得近乎完美。

「『小人書』的保存,一要避光,二要低溫,三要除溼。」王昌漢將「小人書」放置在黑色玻璃推門內,就是為了防止強烈的光照讓「小人書」上的墨水褪色,還通過適當調節溫度和溼度,使「小人書」可以保存得更好。除此之外,王昌漢還會用塑料盒和塑膠袋來包裹「小人書」,使其保持整潔。

「封面是臉面,封底是名片。」據王昌漢介紹,要判斷一本小人書的品相,就要從書的封面是否有摺痕或汙漬,封底是否潔白,書角是否直角,書中有無較為明顯的翻閱痕跡,書的內容是否完整,有無缺頁漏頁等幾個方面來判斷。(完)

相關焦點

  • 7本樣板戲小人書原價2.23元 拍出2.1萬元(組圖)
    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這套小人書原標價共計2.23元,如此算來如今升值近萬倍。  16號舉牌者來自江西,30多歲。他稱,家裡收藏了不少連環畫,但很多未收集成套,這次他是專程從江西趕來參加拍賣,能夠拍到這套上世紀70年代初出版的全套小人書,他非常高興。此外,這位收藏者還以4500元的價格單拍了一本《杜鵑山》。  本次拍賣活動,由重慶市連環畫愛好者聯誼會發起。
  • 舊物因「懷舊」而收藏 因收藏而升值
    30年的時間,一本不起眼的小人書,其價格從2毛錢漲到了100元,價格漲了500倍。考慮到連環畫的收藏周期較長,排除收藏期間貨幣購買力變化及通貨膨脹等因素的影響,連環畫的投資收益究竟是多少呢?  綜合計算30年來的通脹係數,1979年12元錢的購買力大概相當於現在的240元,所以實際上這套小人書大概升值了5760元。
  • 薄氏珍寶館收藏家薄維與民間文物招財珊瑚樹
    在《中國民間文物檔案》中,看到了一件令人無比驚喜的藝術品,它是一件清乾隆時期所制的招財珊瑚樹。《中國民間文物檔案》是推動民間文物藝術品傳世傳承的一部檔案書籍,由民間文物專家團隊對具有民間文物特徵的藏品進行遴選,每年在上萬件藏品中推出100件民間文物,匯總為民間文物藏品的檔案庫。《中國民間文物檔案》在民間藏品評定中具有較高的權威性。
  • 百餘座博物館展示濟南文明與記憶
    目前,該館擁有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迄近現代,包括歷代陶瓷器、玉器、青銅器、繪畫、法書等十多個類別2萬餘件(套)文物藏品,善本書2千多冊。其中,經國家鑑定確認的國寶級文物3件(套),一級文物56件(套),三級以上文物近2千件。2011年,濟南市文物店整建制併入濟南市博物館,舊藏8萬餘件各類文物使濟南市博物館藏品更加豐富。
  • 民間大量古代藝術精品是五千年實物財富時代的產物
    《2017年中國文博收藏十大事件》,收藏家邱季端先生感慨「青山遮不住,畢竟江流去」。 2107年中國文博收藏十大事件之一是國家文物局劉玉珠局長在北京召開的媒體座談會上說:我們不希望文物(話題)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我們不希望文物常年處於(真假)爭執和不穩定中。他還說:現在國家管理的文物數量大概是5000萬件,民間收藏機構預估,民間收藏的文物是國家管理的文物數量的幾倍到幾十倍,至少有幾億件。
  • 812萬歐元,華人在法競得兩冊《永樂大典》抄本
    澎湃新聞獲悉,明代珍貴古籍《永樂大典》其中的兩冊一共四卷嘉靖年間的手抄本7月7日在法國巴黎拍賣,以640萬歐元的價格落槌,加上佣金,以812萬多歐元成交,買家是一名華人女性。
  • 收藏已徹底進入資本時代:高品質的收藏成為財富金字塔頂尖遊戲!
    「收藏實際上是很享受過程的。」李回憶說,拍賣前要參加預展,會約很多行家、朋友一起去看,大家一起交流字畫的背景、藝術家要表達的意思,然後判斷真偽。 「到手也好,失去也好,都很享受的。因為你記憶裡有這樣一段。到手的會自己慢慢把玩,不到手的會一直惦記著它。」
  • 山西崑蟲收藏家珍藏世界最大蝴蝶標本「鳥翼鳳蝶」
    10月30日,山西省太原市昆蟲陳列展示館,59歲的昆蟲收藏家曹天文展示他收藏的世界最大蝴蝶標本曹天文是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也是世界節肢動物專家,他歷經35年收藏蝴蝶標本10萬餘只,並全部用於昆蟲陳列展示館收藏。目前,該館保存有蝴蝶標本2000餘種,其中世界著名珍貴蝴蝶標本500餘種。
  • 這批人如何在藝術品市場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中成為了大收藏家?
    因為你記憶裡有這樣一段。到手的會自己慢慢把玩,不到手的會一直惦記著它。」不過,像李建忠這麼有「古典範兒」的收藏,已很少見。現在他有不少身價不菲的朋友都在做收藏,「都是派手下的一個經理去參加拍賣,回來拿個清單看一眼是什麼就收起來了。」
  • 二冊「永樂大典」在法拍出640萬歐
    (歐洲時報記者歐文報導)巴黎當地時間7月7日下午4時47分,二冊永樂大典在巴黎知名德魯奧拍賣公司二號拍賣廳舉拍,經過11分鐘的激烈競拍,最終由現場的一位中國女士以640萬歐元的淨價拍得。當天,二冊永樂大典以1萬歐元起拍,瞬間突破50萬歐,1分半鐘之後,競拍價已經突破拍賣公司顯示屏的極限,競拍價無法顯示。而此起彼伏的競價聲引發高潮。現場好多人士紛紛拿起手機等待落錘一刻。 當天競拍成功的女士從200萬歐時開始競價,最終以640萬歐元拍得。 據悉,德魯奧的拍賣佣金為27%,因此,二冊永樂大典的最終成交價為8128000歐元。
  • 奧丁和收藏家也收集過無限寶石?最終卻因為這兩個原因放棄了!
    >首先我們在《雷神2》中我們得知阿斯加德擁有「空間寶石(宇宙魔方)」和「現世寶石」,而且仙宮中有著一隻假的「無限手套」,並且上面也是嵌滿了相應的寶石,如果說作為阿斯加德之主的奧丁和這個沒有關係肯定是說不過去的~結合海拉口中奧丁在徵服九界後變性情大變不復侵略性以及之後海拉反叛被封印
  • 李鴻章:收藏家李蔭軒,最愛青銅器,收藏範圍之廣
    是現代的文物收藏家。也是一個收藏書的人物。他的字是國生,號是選青。他的祖籍和李鴻章是一樣的,他是安徽人。但是他是在上海出生的。是李鴻章的侄孫子。他從非常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收集一些文物古玩。對於中國與外國的歷史都是非常的通曉。而且他的一生對於名利都沒有太多的追求。可是唯獨非常喜歡研究古代的一些物品以及收藏這些物品。他對於古時候的一些物品是非常的喜愛。
  • 山西崑蟲收藏家珍藏世界最大蝴蝶標本「鳥翼鳳蝶」 (2/3)
    山西崑蟲收藏家珍藏世界最大蝴蝶標本3) "← →"翻頁 10月30日,山西省太原市昆蟲陳列展示館,59歲的昆蟲收藏家曹天文展示他收藏的世界最大蝴蝶標本
  • 呼和浩特第一家古舊書店 經營31年賣出古舊書40餘萬冊
    作為呼和浩特第一家古舊書店,文苑書店店內藏書約為10多萬冊,其中不包括段存瑞的個人藏書。創辦31年來,段存瑞銷售出去多少舊書?「按一個月最少賣1000本計算,30多年最少也得賣出40多萬冊古舊書。」段存瑞笑著說。 文苑書店藏身於呼和浩特大學路文化商城的二層小樓,一樓面積大約30多平米。不大的空間內,四堵牆放滿書架,書架頂端的線裝書、書架上的平裝書擺放得錯落有致。
  • 張海旺:痴迷收藏矽化木樹化玉50餘載
    有人收藏郵票,有人收藏古玩,也有人收藏奇石……七旬老人張海旺年輕時喜歡上了矽化木和樹化玉收藏,半個世紀的時間從未停歇,攬得美石千餘方,並出版了專著《絢麗多彩樹化玉鑑賞》。讓我們走近收藏家張海旺,聽聽他與矽化木和樹化玉的故事。
  • 印銷盜版書籍100餘萬冊 淮安破獲特大侵犯著作權案
    以正規公司為掩護 印銷盜版書籍100餘萬冊淮安破獲特大侵犯著作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為逃避打擊,犯罪嫌疑人以正規圖書公司為掩護,購買盜制的書籍文稿警方輾轉7省市,行程5萬餘公裡,全環節、整鏈條剷除侵犯著作權犯罪團夥。近日,在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江蘇省「掃黃打非」辦公室指揮協調下,江蘇淮安警方破獲一起特大侵犯著作權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查獲印刷、銷售的侵權盜版書籍100餘萬冊,被侵權出版社達21家。
  • 河北故事|20餘年自費收藏上萬件 民俗博物館和楊友的脈脈鄉愁
    楊友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機會了解和體驗過去的農村生活,還有一些進了城的農民,也想尋找曾經的記憶,所以,他才有了這家具有「鄉土味」的民俗博物館。和收藏家相比,楊友的的收藏顯得格外樸實、甚至有點粗放。在他家的房前屋後,鐵皮搭蓋的簡易房,到處可見琳琅滿目的各類藏品。
  •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
    二十年收藏五萬餘件藏品 敦煌藏家鍾愛亭想建一座博物館鍾愛亭的藏館一角現年58歲的鐘愛亭是敦煌乃至全省收藏界知名的收藏家,在過去20年的時間裡,他不間斷地收藏經卷、漢簡、青銅器、玉器、彩陶、錢幣等藏品五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