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溫州8月6日電(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楊微微 邱子)「小人書」是屬於20世紀的回憶,伴隨著不少「60後」「70後」度過了年少時的歲月。在浙江瑞安,有一位「小人書」忠實「粉絲」——王昌漢,他收藏「小人書」近50年,共藏有1萬多冊,最多時曾達2萬多冊,
走進王昌漢的書房,最先看到的是四扇黑色的玻璃推門。這裡佔牆面近五分之三面積的推門背後,隱藏著一排排被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的「小人書」。這裡全是王昌漢最珍貴的寶貝,也是他堅持收藏近50年的最大動力。
王昌漢今年58歲,在讀小學時,「小人書」就成了他最珍貴的讀物。至今王昌漢還能記起小學時去供銷社購買「小人書」的場景。「那個時候小人書才幾毛或幾分錢一本。」到小學畢業時,王昌漢已經擁有了幾百本「小人書」。
「從50年代到80年代,『小人書』非常普及也很受歡迎,古典故事、抗戰故事、英雄人物等各類題材都有,畫作的類型也很豐富,鋼筆畫、水墨畫、國畫、炭筆畫、木刻、油畫等多種多樣。」王昌漢說,小時候看故事內容為主,最愛戰爭題材;後來他開始琢磨連環畫的筆觸、細節,自己會跟著學畫,「小人書」也是他的美學啟蒙讀物。
看過無數本「小人書」的王昌漢,如今已經轉變為收藏專家,像收藏藝術品一樣收藏著上萬冊「小人書」。為了集齊一套完整的故事,他四處尋找,聽到哪裡有「小人書」拍賣會,他一定會趕到現場,拼建起了自己的「小人書王國」。
在王昌漢的藏品中,有上千冊紅色主題故事的「小人書」,是他最珍愛的藏品。描寫紅軍長徵的《萬水千山》,描繪抗日戰爭中兒童機智英勇形象的《雞毛信》,講述人民為保衛洪湖革命根據地而奮戰的《洪湖赤衛隊》,記錄山村社會主義改造的《山鄉巨變》,講述英雄故事系列的《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這些耳熟能詳的紅色故事,一一在連環畫上呈現。
在眾多「小人書」中,有一套是王昌漢心中的「無價之寶」,即由著名畫家賀友直所繪的連環畫《山鄉巨變》,通過俯視和多角度的構圖,較為出色地還原了南方丘陵的山鄉環境,用白描手法勾勒出眾多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紅色故事主題,書寫的是一段歷史,傳承的是一種精神。」王昌漢表示,「小人書」裡有寶貴的精神財富,他要把特別有教育意義的「小人書」傳承下去,今後要把這些讀物都留給孫女。
「小人書」是紙質產品,翻閱過程中難免會造成破壞、折損等情況,然而王昌漢的「小人書」,幾乎每一本都保存得近乎完美。
「『小人書』的保存,一要避光,二要低溫,三要除溼。」王昌漢將「小人書」放置在黑色玻璃推門內,就是為了防止強烈的光照讓「小人書」上的墨水褪色,還通過適當調節溫度和溼度,使「小人書」可以保存得更好。除此之外,王昌漢還會用塑料盒和塑膠袋來包裹「小人書」,使其保持整潔。
「封面是臉面,封底是名片。」據王昌漢介紹,要判斷一本小人書的品相,就要從書的封面是否有摺痕或汙漬,封底是否潔白,書角是否直角,書中有無較為明顯的翻閱痕跡,書的內容是否完整,有無缺頁漏頁等幾個方面來判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