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舉行 新民晚報「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06 新民網

新民晚報訊(記者 鞠敏)上海「開天闢地——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推進會昨在東方宣教中心舉行,來自全市各有關單位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會上,新民晚報作了《讓「紅色基因」融入「採編」血脈》交流發言。踏訪革命舊址,尋找光輝足跡,感悟紅色傳統,激勵奮鬥精神。新民晚報自2017年11月27日起推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傳承紅色基因」專欄,至今天已刊出117期。讀者通過閱讀專欄不但了解上海這座城市的光榮與傳奇,對黨的輝煌歷史也有了更直觀和深入的了解。

新民晚報高度重視此次紅色基因主題報導工作,成立以報社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總書記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南湖紅船重要講話精神的宣傳報導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策劃和組織相關採編工作。

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連續刊登追尋中國共產黨歷史足跡的宣傳報導,新民晚報做得最早、時間最長,題材挖掘也最廣泛深入。縱向涵蓋中國共產黨建黨時期和大革命時期;橫向包括黨的建設、武裝鬥爭、工農運動、思想文化運動、婦女運動、學生運動、隱蔽戰線鬥爭等。文章交替刊出,涵蓋了「黨的誕生地」全部內容。所刊文章,並不滿足於對「紅色基因」的簡單介紹,而是通過實地考察、專題採訪和吸收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在題材內容等方面儘可能進行再創造、再突破,使許多文章史論結合,新意迭出。

專欄推出以來,得到社會大力支持,近30位專家參與點評。不少讀者也越來越關注身邊的紅色基因。同時,加之融媒體的運用,其影響力和傳播力不斷擴大。新民晚報整體轉型融媒體成效顯現。

不忘初心,新民晚報將繼續依靠社會力量,對紅色基因的挖掘宣傳,力求做到更「全面、深入、完整、具體」。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黨的誕生地」發掘工程讓紅色基因融入上海城市血脈,根植於市民...
    」發掘宣傳工程的成果之一。這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醞釀建立的過程,既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也是第一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誕生地和中共中央局辦公地。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布展,這處重要的紅色革命舊址不久前對外試運營開放。        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的修繕和保護利用,是「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的成果之一。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有什麼重要意義?  紅色文化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紅色文化就是革命文化,廣義的紅色文化指的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革命戰爭、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理想信念、倫理道德、人生價值,以及傳承、記載黨領導人民追求民族復興、人民幸福這一歷史過程的文化形態(本文論述的是廣義紅色文化)。
  • 北京石景山:堅持從嚴治黨 傳承紅色基因 積極探索非公黨建新途徑
    活動中發現在進一步推進非公企業黨的建設上,雖然連續六年先後在非公企業開展了「我是黨員我承諾」活動、「1234」凝聚力工程、非公企業黨建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等工作,推進了非公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基層黨員較好的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統戰部也主動熱情為非公企業辦了不少好事、實事,受到了企業廣泛好評。
  • 市公安機關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部署實施「紅色細胞工程」
    5月26日,市公安機關召開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和模範機關創建活動推進會暨「紅色細胞工程」動員部署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和全省、全市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18年以來市公安機關基層黨建工作成效,深入分析短板不足,以實施
  • 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忠誠警魂
    近年來,梅州公安立足梅州市全域屬原中央蘇區的豐富紅色資源優勢,全力推動「紅色工程」建設,挖掘考證紅色警史、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把加強黨性錘鍊和革命傳統教育擺在重要位置,讓民警得到心靈洗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工作,在戰疫情、懲犯罪、保平安、護民生、促發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傳承紅色基因|中共中央秘書處機關遺址:隱蔽在十裡洋場的「紅色...
    當時中央的重要文件一般都由周恩來親自起草,有關宣傳工作和職工運動方面的文件,李立三和項英也參與起草。中央發給各地的指示,均從這裡發出。 據曾擔任秘書處工作人員的張紀恩同志回憶,小沙渡路遵義裡是油印處所在地,負責將中央文件用藥水密印在字畫、手絹、線裝書等的背面,由交通員傳遞出去;青海路善慶坊是中央刊物《每日宣傳要點》的寫作和印發地。
  • 走進大埔蘇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行活動圓滿舉行
    走進大埔蘇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行 11月22日-24日,由福田區人才工作局支持指導,福田區社會組織總會主辦的「走進大埔蘇區·傳承紅色基因教育行」活動在廣東大埔縣圓滿開展。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知道了、記住了我們今天的成功和輝煌來之不易,從紅色基因中吸吮歷史養分,我們才能夠保持戰勝各種困難、應對各種考驗的信念、意志、作風和勇氣,讓黨的優良傳統和鬥爭精神在隴原大地迸發萬丈光芒。要牢記今天的成功是百折不撓艱苦探索得來的。上世紀20年代初,歷史把拯救國家、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放到了剛剛誕生的中國共產黨肩上。
  • ...周年①|作為中國工人運動的發祥地,用好上海這個紅色資源意義重大
    近百年來,在黨領導下的上海工運光輝歷程中,留下了豐富的史料和遺址,這些紅色資源銘刻著工人階級和工運前輩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奮鬥的光輝歷程。5月28日,由市總工會、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上海百年紅色工運資源發掘宣傳暨紀念五卅運動95周年、上海總工會成立95周年座談會舉行。
  • 紅領行動|龍巖市委宣傳部:傳承紅色基因 爭當紅土先鋒
    傳承紅色基因 爭當紅土先鋒 龍巖市委宣傳部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創建「紅土先鋒」模範機關、「紅色宣講」進基層、「紅色黨史」培訓、「紅色年輪」政治生日、「紅色黨課」評選的「五紅」行動,持續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當紅土先鋒」主題活動,努力在建設閩西南生態型現代化城市,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中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
    女高從無到有,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國家這個堅強後盾,離不開對信仰十年如一日的堅守,離不開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辛勤付出。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讓紅色基因不斷煥發新的時代光芒。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堅持用紅色文化育人。建校初期,招生十分困難、條件設施簡陋、教學經驗不足、學生基礎較差……經歷一系列困難和挫折,學校只剩下8名老師。在這8名老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
    推進黨的創新理論宣傳普及 2021-01-09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浦區以多樣化形式講好紅色故事
    上海新天地東南角,紅色基調浸染的石庫門建築前,參觀者排起了長龍。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此召開。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中共一大會址就坐落在黃浦區。該區也是共青團的發源地、國歌的唱響地、解放上海第一面紅旗的升起地,獨一無二的「紅色文化」資源和悠久綿長的革命文化構築了黃浦的城區底色。
  • 新時代,為靈魂注入紅色基因
    把紅色基因融入血脈靈魂,要求黨員幹部擔起帶頭之責,體現于堅定信念、維護核心、踐行使命的生動實踐之中。本期「修養視點」的三篇文章,從傳承紅色基因方面和讀者交流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體會。要經受住種種現實考驗,就必須把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當作舉旗鑄魂、固本培元的靈魂工程、基礎工程,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保持政治本色,帶頭弘揚革命傳統,帶頭嚴守紀律規矩,淨化思想之源、補足精神之鈣,打牢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帶頭保持政治本色。
  • 四川鄰水:根植三山兩槽的紅色基因這樣傳承
    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鄰水充分運用三山兩槽獨有的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教育,書寫不忘初心的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乾事「燃」熱情鄰水縣級領導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把鄰水當成第二故鄉。10月1日,迎著初升的朝陽,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振奮激昂的旋律,鄰水縣四大家班子領導和機關幹部、各界代表一起,齊聚縣公安局廣場,隆重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升國旗儀式。「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能參加升國旗儀式,我感到非常榮幸。」
  • 堅定文化自信 傳承紅色基因
    用中華傳統文化涵養學生們的心靈,推進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社會活動聯動育人;促進「四史」學習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有效融合;打造城建特色的傳統文化教育體系……天津城建大學多點布局、多措並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打出立德樹人「組合拳」。
  • 許昌:建好紅色基因庫 凝聚團結奮進心
    許昌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裴紅慶告訴記者,「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許昌是黨在河南較早開展革命活動的地區之一,建強紅色基因庫是許昌『黨史人』的光榮使命。我們一直用心守護革命遺址,精心開發利用,加強挖掘闡發,努力構築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高地。」
  • 發揮好革命紀念館「紅色基因庫」作用
    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革命紀念館是珍藏紅色基因的主平臺。珍藏在這裡的紅色基因,是凝聚在黨史文化中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