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鍾珊珊
「有問題,找人大代表。」這是如今南昌市不少社區居民的共識。這種共識,是該市各級人大代表履職實效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南昌市紮實推進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建設,積極創新人大監督工作方式。一個個代表聯絡站,架起了代表與群眾溝通的連心橋;一場場嚴肅有力的代表約見,破解了「老大難」問題,「約」出了新氣象。
剛性監督擦亮代表約見南昌品牌
2020年8月,《南昌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辦法》審議通過,讓代表約見變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標誌著南昌市向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職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20年11月10日,南昌市首場代表約見活動,正式拉開了該市代表約見政府部門負責人的序幕。
當天,24位市人大代表約見教育、財政、衛健、文化等8家職能部門的「一把手」,圍繞「加大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加大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力度」「打造八大山人梅湖·象湖文化旅遊區」等市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面對面交流,變過去的「文來文往」為「人來人往」,將「互不見面」變為「現場直面」,既增強了代表與職能部門的溝通互動,也增強了監督工作的剛性,在全市形成了示範引領作用。
各縣(區)人大常委會參照這一做法,制定出臺了縣(區)層面的代表約見辦法,並對代表約見的適用範圍、約見內容和方式、約見工作程序等進行了規範。由此,一場場形式多樣、議題豐富的人大代表約見活動開始在市縣鄉三級人大全面鋪開。
前不久,在安義工業園區,一場代表約見,讓大貨車限行這個「老大難」問題終於有了解決方案。
園區一鋁合金企業負責人熊小青告訴記者,公司每月至少要用貨車送貨出城100趟。按規定,貨車在限行時段進出縣城要到縣交警大隊辦理大貨車過境通行證,每次辦證最快也要三五天才能下來,而且辦一次只能管1個月,這對於貨運量大的企業來說,非常不便。
針對園區企業普遍反映的這一問題,縣人大代表迅速約見了縣交警大隊大隊長,面對面了解情況並提出建議。根據建議,縣交警大隊立行立改,將通行證有效期由1個月延長至6個月,且實現了一日辦結、一站式辦理。
截至目前,全市共開展代表約見活動40次,收到問題421個,解決問題378個。隨著一個個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破解,市民普遍感受到,身邊的環境變好了,交通出行更便利了,去政務窗口辦事更快捷了……處處洋溢著新氣象。
代表約見,以面對面的監督,讓問題解決得更及時、更有效。南昌市人大常委會將不斷延伸代表約見活動方式,豐富代表監督形式,推動代表約見工作的常態化、規範化、標準化,努力擦亮南昌市代表約見工作品牌。
進站履職打通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代表履職,離不開剛性監督,更要通達民意。一個個聯絡工作站就是一條條「民情通道」,它們已日益成為溝通代表與群眾的連心橋、匯聚社情民意的議事廳、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新建區長堎鎮建設路社區是典型的開放式老舊小區,共有2276戶6785人,人口多、密度大。過去,整個社區只有100個充電樁,電動車充電成了難題,「飛線充電」現象時有發生,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最近,記者走訪時發現,社區內的充電樁增加到了887個,並且均衡分布在各個樓棟間,居民的電動車可以停在家門口充電,既方便又安全。
自從社區裡的人大代表聯絡工作站建立以後,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多了,代表與群眾的距離也更近了。2019年,不少社區居民集中反映了電動車充電難問題,在新建區人大代表的重點關注和積極推動下,「城區充電樁建設」被納入該區2020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居民電動車充電難題得到有效緩解。
聽民聲、訪民情、解民憂,覆蓋南昌市各街道鄉鎮的168個代表聯絡工作站、252個代表聯絡工作室,已經成為各級人大代表履職盡責、服務群眾的主陣地。
2020年,為了更好地搭建代表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全面提升人大工作水平,南昌市人大常委會高標準打造了市級人大代表履職服務中心,並於12月4日正式揭牌;縣(區)級人大代表之家建設也在深入推進中。它們與鄉鎮(街道)代表聯絡工作站一起,構建起了市縣鄉三級代表履職服務的立體網絡。
截至目前,南昌市人大代表進站履職2500餘次,接待群眾8000人次,收集各類意見建議3000多條,其中關於2021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建議600餘條。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一條條代表建議、一樁樁民生實事,一次次調研約見,詮釋了南昌市人大代表履職的盡心、為民的初心,打通了人大代表聯繫和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為南昌彰顯省會擔當作出人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