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連心橋 轉出致富路——晉渭扶貧協作勞務輸轉實記

2020-12-06 中國甘肅網

  通訊員 田海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自晉安區和渭源縣結對幫扶以來,兩地堅持把勞務輸轉作為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3年來,向福州市晉安區組織輸轉勞動力2744人次,累計獲得務工收入7283萬元。

  牽線搭橋提高勞務輸轉組織程度

  針對就業供需不平衡的問題,渭源縣通過用工信息宣傳、外出務工人員排模等形式,將用工信息精準發送到群眾手中,全面掌握群眾務工需求,與福州市晉安區積極對接,定向、定崗提供就業崗位,組織7家人力資源公司、建立勞務輸轉對接平臺,通過舉辦「臘月行動」「春風行動」等大型招聘洽談會、晉安區重點企業進鄉鎮專場招聘會和參加福州企事業單位招考等活動,提高勞務輸轉組織化程度。

  提升技能促進長期穩定就業

  針對大多群眾缺乏技能、工作效率較低、工資待遇不高、務工時間短、就業不穩定等問題,渭源縣銜接立達、生源等7家培訓公司,組織多批次、多工種勞務培訓,開啟「定崗+培訓+上崗」技能培訓模式,每年組織開展勞務品牌培訓800多人次,實現了赴晉務工人員技能培訓全覆蓋,增加了普工人轉型升級為初級技術人員的機會,加大了群眾長期留廠工作的底氣。

  人文關懷讓員工感受家鄉的溫暖

  晉安區設立為務工人員提供免費的集體宿舍,夫妻同廠的則專門設立「夫妻房」,有孩子來上學的還幫忙聯繫學校,中秋節時專門舉辦職工聯歡活動,春節時聯合鐵路部門讓務工人員免費乘坐返鄉專列回家,解決了他們的生活難題,讓他們千裡之外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增強了務工人員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

  暖民政策讓群眾務工獎補雙增收

  晉渭出臺勞務協作對接幫扶一系列優惠政策,對首次在榕穩定就業滿三個月以上的定西籍建檔立卡戶勞動力給予1500元的交通補貼和生活補助,給予3000元崗位工資補助;穩定就業6個月的,再給予9000元穩定就業崗位工資補助,就業補助累計達13500元,讓赴晉務工群眾收入「倍」增,幹事創業底氣十足。2020年,渭源縣兌現發放務工就業人員交通補貼218.22萬元,向福州輸轉務工人員771人,發放勞務獎補251萬元。

  相隔千裡的牽手,飽含真情的幫扶,使晉渭兩地建立了血濃於水的親情。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但脫貧不是終點,在揚帆小康的道路上,群眾致富不停歇,勞務輸轉不打烊。

  據縣勞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張衛軍介紹,今後,晉渭兩地將繼續加強務工人員人文關懷,豐富勞務輸轉協作框架,積極聯繫更多優質企業,做好勞務輸轉工作的「保質」和「保量」,同時做好返鄉回流人員統計,推動回流人員二次就業,真正做到穩定務工、長期務工和持續務工。

相關焦點

  • 「福」從福州來——晉渭東西部扶貧協作幫助農民工增收致富側記
    「福」從福州來——晉渭東西部扶貧協作幫助農民工增收致富側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丁陸軍 通訊員 張安軍近日,「渭源一人擬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民工」的網絡消息不斷刷屏,在渭源縣引起廣泛關注。2018年,祿剛被評為「福州·定西扶貧勞務協作百名定西籍優秀員工」;2020年,他應邀參加福州市人社局舉辦的中秋座談會,受到市區人社系統的褒獎。祿剛通過就業扶貧走上了致富路,他的人生逆襲故事就是福州晉安與定西渭源東西部扶貧協作助推勞務輸轉,拓寬貧困戶增收致富渠道的一個縮影。
  • 青陽縣:小小微信群 架起幹群溝通「連心橋」
    青陽縣:小小微信群 架起幹群溝通「連心橋」 安徽網池州消息   「村領導,我家門口那條路汛期衝刷之後
  • 湘鄉市工商聯:架起精準扶貧「連心橋」
    紅網時刻通訊員 易豔 湘鄉報導從「千企聯萬戶」到「戶幫戶親幫親、互助脫貧奔小康」,再到結對幫扶、消費扶貧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裡」,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湘鄉市工商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及商協會、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精準扶貧,以豐碩的脫貧攻堅戰果,彰顯工商聯責任與擔當
  • 雙向協作聚合力 濟南湘西書寫協作扶貧新答卷
    2016年10月,濟南市與湘西州結成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子。因地制宜,做優當地傳統產業;雙向協作,建立供銷雙贏格局;匯聚合力,形成助力脫貧的強力引擎……幾年來,濟南和湘西共同書寫出了協作扶貧的新答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武陵山腹地,湖南11個深度貧困縣中,7個在湘西州。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
  • 河北灤縣探索精準扶貧路徑 農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200名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代表來到現場,組成志願服務總隊,並根據各自所能具體劃分為愛心幫扶志願服務隊、鄰裡扶助志願服務隊、便民代辦志願服務隊、致富能手志願服務隊、鄉風文明志願服務隊、健康幫扶志願服務隊等6支小分隊,各盡其能,貢獻力量。  近段時期,河北灤縣凝聚眾人之力,聚焦扶貧政策,創新扶貧思路和扶貧模式,嚴格按照教育、醫療、住房等扶貧政策對貧困戶進行「輸血」保障。
  • 網格化監管建起政群「連心橋」
    原標題:網格化監管建起政群「連心橋」   靖江市目前有528名環保網格員,他們隸屬於13個二級網格、248個三級網格。
  • 用心造就「幸福橋」 用情點亮「百姓燈」
    由於缺少資金,吳中村一直沒有安裝路燈,夜晚出行非常不便,村民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有一排能照亮回家路的路燈。針對這個問題,他立即帶領村「兩委」現場查看、入戶走訪,在充分徵求民意的基礎上,確定安裝太陽能路燈的路線,並積極向區有關單位和鎮黨委爭取資金支持,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溝通協調,村裡這個民生項目最終得以落地。
  • 架起連心橋 「約」出新氣象
    一個個代表聯絡站,架起了代表與群眾溝通的連心橋;一場場嚴肅有力的代表約見,破解了「老大難」問題,「約」出了新氣象。  剛性監督擦亮代表約見南昌品牌  2020年8月,《南昌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辦法》審議通過,讓代表約見變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標誌著南昌市向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職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重慶武隆來濟共商東西勞務扶貧協作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韓曉婉 通訊員 王帥 李允松11月23日-24日,重慶市武隆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朝旭一行來濟南市人社局對接勞務協作工作,看望慰問武隆在濟務工人員,調研考察濟南技工教育、人社服務、人力資源產業等經驗做法,共商兩地勞務扶貧協作事宜
  • 【中國的脫貧智慧】瓜州:產業扶貧託起增收致富「小康夢」
    2017年開始,產業扶貧政策在吳生錄家落地生根,他先後調引了7隻基礎母羊,開始發展養殖業。政府的溫暖讓吳生錄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自身努力和政府的幫扶下,吳生錄實現了脫貧摘帽。  「幫扶幹部到我家,拿出『扶貧菜單』和我商量,是養牛養羊養豬還是養雞養鴨,是種苜蓿還是制種花卉?扶持選項讓我自己挑選。」
  • 光伏扶貧拖起穩穩的幸福 運鴻集團光伏產業照亮百姓致富路
    光伏扶貧,是我國發展產業扶貧、資產收益扶貧的嶄新嘗試。2014年3月,安徽省金寨縣首開先河,在全國率先試點「光伏扶貧」,首批覆蓋1008戶貧困戶。2014年底,我國光伏扶貧工程試點正式啟動,涵蓋6省區30個縣。自此,光伏扶貧呈星火燎原之勢,在全國範圍內次第開花結果。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418萬貧困戶通過光伏扶貧獲得穩定收益,涉及光伏規模2649萬千瓦。
  • 佳縣:發展「五好」電商扶貧模式 《東方紅》故鄉唱響了致富歌
    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給當地老百姓指引了一條家門口的致富路,更激勵貧困戶加入產業鏈條。王震、李雲鵬等13名大學生創辦公司,2019年線上銷售額650萬元,線下銷售額突破480萬元。貧困戶通過電商創業,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戶均增收30000元。
  • 先進事跡材料範文:扶貧個人事跡材料5篇
    駐村3年來,xx充分爭取利用國家政策資金每年為村裡建成多條到戶路,改善了村民出行的困難;為了消除安全隱患,他帶領村民改造危橋,新建陡門,改造臺區,完成小型水利工程,對塘口擴挖清淤;為了讓村民儘快脫貧致富,xx帶領大家大力發展苗木花卉特色產業2018年增加種植面積300畝,村集體通過光伏發電項目等項目創收近10萬元。
  • 互助結情誼 攜手斬「窮根」——廣西賀州粵桂扶貧協作見聞
    新華社南寧10月27日電  題:互助結情誼 攜手斬「窮根」——廣西賀州粵桂扶貧協作見聞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扶貧車間生產熱火朝天、產業項目相繼開花結果……2017年9月以來,廣東肇慶與廣西賀州依託粵桂扶貧協作結成幫扶對子,賀州富川瑤族自治縣、昭平縣分別成為肇慶四會市、鼎湖區的結對幫扶對象,從產業合作
  • 中國電建:真情灑熱土 鋪平致富路
    一腔真情灑熱土,雙手鋪平致富路,和劍川人民一道斬斷窮根,邁向欣欣向榮的好日子。  精準識別「析貧情」  助力劍川縣精準脫貧,精準識別、全局謀劃是第一步。  劍川縣位於雲南省大理市,全縣18.4萬人、391個自然村,星羅棋布地散落在橫斷山脈的高嶺深谷裡。
  • 寧夏固原「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紀事:縛住貧困蒼龍
    「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要戰略決策,承載著總書記的殷切囑託。1996年以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遵循「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方針,主動扛起對口幫扶寧夏脫貧攻堅的歷史使命,將單向扶貧拓展到兩省(區)經濟社會建設全方位多層次、全領域廣覆蓋的深度協作,與寧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幫扶的「閩寧模式」,縛住貧困蒼龍。
  • 聚焦扶貧致富和興教助教|廣廈集團一批重大項目建成
    聚焦扶貧致富和興教助教|廣廈集團一批重大項目建成 2020-11-04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薊天攜手共譜東西部扶貧協作新篇章...
    自2017年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以來,薊州區緊緊圍繞「組織領導、人才交流、資金使用、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攜手奔小康」六大任務,從基礎設施建設、人才交流培養、扶貧產業培育、社會事業發展等多層面、多領域,給予天祝縣大力支持和幫助,開創了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良好局面,有力地助推了天祝藏區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殲滅戰
  • 揚州大學研支團為鎮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兒童送來抗「疫」知識
    5月10日,共青團鎮寧自治縣景寧小區團支部志願者攜揚州大學研支團一行到鎮寧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景寧小區四點半課堂開展「新市民追夢橋愛心陪伴行動」志願服務活動,為當地搬遷兒童們送去學習用品,並帶領他們從遊戲中學習感受抗疫小知識。 活動以「青春築夢,童心抗『疫』」為主題,分為送教助學、摺紙傳情、七步洗手、以麵塑「醫」四個部分。
  • 喜訊捎給總書記〡遼寧撫順東華園社區陳玉芳一家:修通連心橋 幸福嘮不完
    「難忘的2018年9月28日,總書記來到我的家,親親切切把話拉,問寒問暖把家常嘮……總書記的話兒記心間東華園社區被鮑家河隔成東西兩區,居民每天必經的鮑家橋是一座20世紀50年代的老橋,冬天下雪路滑、夏天汛期易造成險情,用社區書記王淑華的話說,居民們成天提心弔膽。為解決居民出行難的問題,一條長80米寬6米的漢白玉欄杆的「連心橋」於今年5月竣工使用,貫通了東西兩區。橋通了,居民的心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