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有患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測量血壓的時候是左側胳膊還是右側胳膊?哪一邊比較準?這確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兩側胳膊血壓相差比較大的人來說,更應該引起注意。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1、血壓是什麼?
在前面的文章裡面也提到過,血壓就是血液流動的時候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就叫做血壓。其實人體每個動脈內的血壓是有所差別的,比如說下肢的血壓就要比上肢高20~40mmHg,正所謂胳膊擰不過大腿呀。那我們平常說的血壓是測量上肢的血壓,通常定義為肱動脈處的血壓(大臂)。所以,測量手腕(橈動脈)、大腿(股動脈)的血壓和平常所說的血壓就沒有可比性,不在一個頻道上。
2、兩邊血壓為什麼不一樣?
我們人體外觀上看上去是一個對稱體,其實在內臟器官、血管等方面,人體很多地方並不是完全對稱的。就拿通向雙上肢的血管來說,在心臟的出口發出一根人體最大的動脈,叫做主動脈,這個主動脈呢,可以發出三個分之走向頭和上肢,其餘主幹方向繼續往腹腔、下肢走去。走向頭和上肢的血管有3根,這就沒法對稱了呀,走向左手和左腦分別一根,走向右手和右腦是共同的一根小主幹,然後再一分為二(下面的圖上可以看出來)。所以左上肢和右上肢血壓不一樣和這個解剖結構有關係。
3、兩邊血壓那一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