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設計指標工藝測試

2021-02-24 中科院高能所

7月10日,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條財局)組織的設計指標工藝測試。本次測試組組長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夏佳文院士與復旦大學馬餘剛院士擔任,院條財局相關領導通過視頻的方式參加了本次工藝測試會。 

條財局副局長楊為進對各位專家的參會和工程人員的辛苦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謝,並提出,散裂中子源是國家「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重點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自2018年8月通過國家驗收後,裝置運行穩定可靠高效,已取得重要科技成果,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不斷穩步提升。今年春節後,工程人員經過精心調試,散裂中子源打靶束流功率於2020年2月28日達到100kW的工程設計指標並開始100kW穩定供束運行,為本次工藝測試做好了準備。 

測試組專家聽取了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院士關於項目總體情況的介紹、王生研究員關於加速器自測試情況及測試大綱的介紹,以及梁天驕研究員關於靶站自測試情況及測試大綱的介紹,隨後進行了現場測試,形成了加速器測試報告和靶站測試報告。 

經過認真討論,專家一致認為:散裂中子源打靶束流功率103.87 kW,中子效率0.16n/p/sr,超過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的設計指標;散裂中子源在驗收後僅用一年半全面達到設計指標,在國際同類裝置中所用的時間最短,裝置運行效率超過90%,達到國際同類裝置的先進水平。專家建議進一步提升裝置功率並增建譜儀,充分發揮散裂中子源的潛力,滿足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前沿研究對高性能中子的要求。 

本次工藝測試組成員由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蘭州大學等單位的14名專家組成。 

散裂中子源設計指標工藝測試會現場 

加速器工藝測試現場 

靶站工藝測試現場 

測試專家合影 

相關焦點

  • 中國散裂中子源靶站譜儀、加速器通過工藝測試
    3月10日至13日,散裂中子源靶站譜儀及加速器通過了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以下簡稱條財局)組織的工藝測試。
  • 中國散裂中子源:「超級顯微鏡」看清材料微觀結構
    「十三五」時期,中國散裂中子源建成,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使得我國成為全世界第四個擁有脈衝式散裂中子源的國家。「通過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我國在強流質子加速器、靶站、中子散射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重大跨越式進展,設備國產化率超過90%。」陳和生說。
  • 重大突破:國內首臺、世界第四臺散裂中子源建成!
    中國散裂中子源航拍圖中國散裂中子源3月25日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工藝鑑定和驗收。建成後的中國散裂中子源成為中國首臺、世界第四臺脈衝型散裂中子源,填補了國內脈衝中子應用領域的空白,為我國材料科學技術、生命科學、資源環境、新能源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提供強有力的研究手段,對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解決前沿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 東莞散裂中子源建設和設備調試跑出「中國速度」
    最終建設者們以成倍增加的工作量,搶回了寶貴時間,從而讓散裂中子源建設項目跑出「中國速度」。歷經10餘年的籌備和6年半的建設,2018年8月23日,中國散裂中子源成功通過國家驗收,首期建成1臺8000萬電子伏特的直線加速器、1臺16億電子伏特快循環同步加速器、1個靶站以及3臺供科學實驗用的中子散射譜儀。
  • 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前緣今生—新聞—科學網
    中國散裂中子源航拍圖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圖 ■本報記者 倪思潔 「經過六年半的建設,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建設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議,起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關於中國高能物理發展戰略的研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國原子能研究院的老科學家指出了建設散裂中子源對國家科技發展的必要性。目前可以找到的最早明確提出建設散裂中子源的書面報告,是1999年2月高能物理所的發展戰略。 1999年9月,高能物理所與原子能科學院向科技部提交建設散裂中子源的建議。
  • 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運行,有什麼重要意義?
    23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在廣東東莞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其綜合性能進入國際同類裝置先進行列,並將正式對國內外各領域的用戶開放。  國家驗收委員會專家認為,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
  • 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負氫離子源設備進入隧道安裝
    據《中國科學報》10月21日報導,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負氫離子源設備順利進入隧道安裝,這標誌著——「多能型」科研平臺時代到來。10月20日上午,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前端系統負責人歐陽華甫在隧道裡忙碌著。從10月15日負氫離子源設備下隧道安裝後,他每天都要在隧道裡至少待上8個小時。「目前,負氫離子源設備和低能傳輸線設備已經全部進隧道了。
  • 中國散裂中子源安裝第一臺設備
    今天是中國散裂中子源項目建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日子。,它將關係到中國散裂中子源的性能和效率,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面,將會有更多的設備在這個隧道進行安裝。」
  • 「超級顯微鏡」:探秘中國散裂中子源—新聞—科學網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我國「十二五」期間建設的規模最大的大科學裝置,將成為世界上第四臺脈衝式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和利用X光探測核外電子來研究物質結構的同步輻射裝置互為補充,都是研究物質結構的強有力工具。因此,小樣品的快速、高分辨的中子散射測量迫切需要新一代通量更高、波段更寬的中子源,散裂中子源應運而生。 與核反應堆中子源相比,散裂中子源具有許多獨特性能:高脈衝通量,豐富的高能短波中子,優越的脈衝時間結構。
  •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中國散裂中子源:科技超級磁鐵引來大批...
    威水史東莞 中國散裂中子源這是全球第四臺散裂中子源從提出設想到今年8月23日通過國家驗收,中國散裂中子源走過了18年的歷程。該項目於2011年9月開工建設,工期六年半,總投資約23億元。2017年8月,中國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並獲得中子束流。中國科學院把這臺「國之重器」比喻成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超級顯微鏡」:「世界上的物質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而中子和質子又構成了原子核。當一束中子入射到樣品上時產生散射,通過測量散射的中子能量和動量的變化,可以研究各種物質的微觀結構和運動規律,這種研究手段就叫中子散射技術。」
  • 開工半載,散裂中子源交出成績單
    中國首臺散裂中子源主裝置區 圖丨中國科學院除了完成來自用戶的課題,園區一線的科研人員還要負責把這個「大傢伙」的狀態調整到最佳,並為中國散裂中子源培養好各個領域的用戶。研究新材料 中子顯身手自散裂中子源建成以來,第一篇用戶實驗科學成果文章,實驗數據產生於通用粉末衍射儀團隊。
  • 中國在建的最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 堪稱「超級顯微鏡」
    項目建成後,中國將成為繼美國、日本、英國之後,世界上第四個擁有脈衝式散裂中子源的國家。 據介紹,散裂中子源項目於2011年10月在廣東省東莞市正式開工,目前土建工程已經竣工,各工藝設備正在緊張安裝調試中,其中直線加速器首段成功完成調束,快循環同步加速器各系統已開始調試。 中科院院士、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介紹,項目力爭在今年秋天獲得第一束中子束流,邁出我國重大科學裝置運作的標誌性一步,並於明年3月接受國家驗收。
  • 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多學科應用的大科學平臺
    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是由1.6GeV的高能質子轟擊重金屬靶而產生強流中子,並利用中子研究物質微觀結構和運動的重要科學設施,主要由質子加速器、中子靶站和中子散射譜儀等三大部分組成,其質子束流功率為100kW,有效脈衝中子通量達2.0×1016n/cm2s,脈衝重複頻率為25Hz。
  • 中國散裂中子源MEBT設備安裝工作完成
    中國散裂中子源MEBT設備安裝工作完成 2015-04-02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3月31日,中國散裂中子源
  •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梁天驕:深耕散裂中子源16年 「我會在東莞直到...
    在散裂中子源,他最開始的工作主要是設計靶站。「散裂中子源分為加速器、靶站和譜儀,靶站就是產生中子的地方,高能質子轟擊鎢靶產生中子之後,把中子慢化到適合中子散射研究用的能量,和脈衝時間分布,這是靶站的主要物理功能。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
    散裂中子源的建設不僅會對我國工業技術、國防技術的發展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也會帶動和提升眾多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是國家「十二五」重點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國際前沿的高科技、多學科應用的大型研究平臺。
  • 探秘中國散裂中子源
    於是,人們用電子束、中子束等代替光束,射入物體內部,窺探物體內部更小的結構。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自主研發建造的一套超強、超大的「顯微鏡」——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先上圖感受下它的全貌:小夥伴們是不是驚呆了?說好的顯微鏡呢,這看起來明明是一座座「大工廠」啊!其實,嚴格來講中國散裂中子源是一臺粒子加速器。
  • 中國散裂中子源極化中子技術研討會召開
    來自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中國先進研究堆(CARR)、中國綿陽研究堆(CMRR)、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莞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和高校的100餘名專家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中國散裂中子源靶站氦容器投入安裝—新聞—科學網
    雙機抬吊氦容器 氦容器垂直吊入密封筒內 氦容器在靶站基板的裙座上就位   中國散裂中子源 靶站氦容器是一立式圓筒形密封容器,高7.8米,最大直徑4.8米,內部安裝了靶體、慢化器、反射體及屏蔽體等組件,有20條中子孔道、質子入射孔道和靶體插件孔道。氦容器包括了氦容器筒體、TMR系統接口、外反射體插件、水冷工藝管路、工藝管路接口等。氦容器系統將為散裂中子源反應區域提供氦氣氣氛,以減少放射性氣體的產生,同時防止放射性氣體及活化的冷卻介質的洩漏。
  • 散裂中子源出束記:小中子有大能量—新聞—科學網
    一眨眼的功夫不到,科研人員便從6號和20號中子束線測量到兩個慢化器輸出的中子能譜,散裂中子源順利獲得中子束流。至此,中國首個散裂中子源主體工程宣告完工。通過測量散射的中子能量和動量的變化,可以研究在原子、分子尺度上各種物質的微觀結構和運動規律,告訴人們原子和分子的位置及其運動狀態。這就是中子散射技術的基本原理。 「散裂中子源是通過非常強、非常短的脈衝去打水冷的鎢靶,進而產生散裂過程。」陳和生介紹稱,質子打靶後,每個質子都會產生多個散裂的中子,這是得到強而短的中子脈衝的最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