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聽眾朋友,大家晚上好!這是「南空夜讀」的第16期節目,我是今晚的主播賀慧。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故事,關於「孔雀藍」。
最近兩年,家人、同事、朋友問我最多的問題,便是為什麼放棄現役軍官的身份,轉改成為一名文職人員。
每次,我都選擇沉默。不是不想說,而是要說的太多。聽完我的故事,也許你就明白了。
按照父親最初的設想,我國防生畢業,就順順噹噹進部隊,當一名軍官。如果沒有意外,我也將按著他的設想走下去。可就在大學期間,我的內心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校期間,每年我都會到部隊見習,走進最基層的單位。隨著對部隊的了解不斷加深,內心逐漸有了猶豫。在當時的我看來,部隊的生活雖然「很帥」,但也充滿著日復一日的枯燥乏味。而我明明喜歡的是自由自在、充滿樂趣的生活,空閒時玩玩滑板、滑雪等刺激新潮的運動。那時,我一直在思考:父親對人生的設定,適合自己嗎?
大學畢業時,恰逢軍改,選培辦的幹事向我介紹了文職的相關政策,聽起來比現役軍官「自由」一些。我想為部隊做點貢獻,又想要「自由」。考慮再三,我選擇轉改文職,成為了南部戰區空軍某訓練基地的一名教員。
還記得當我鼓起勇氣把轉改志願書遞給父親時,父親沒有多說什麼,在轉改意願書上籤完字,就默默離開了。我怔怔地站在原地,手心裡仿佛鑽出了一公斤的汗珠。
2018年6月畢業後,我如願來到了現在的單位。按照政策規定,維持1年現役軍官的命令,第二年正式轉文。一眨眼,半年過去了。我心想,再過個半年,自己就可以「自由」了。直到年底接到通知,讓我去學兵連任副連長。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帶兵——這段經歷也徹底改變了我。
在學兵連,我發現自己某些方面的潛能被挖掘出來了。大學時期,只關注自己的「詩和遠方」。現在,居然也可以帶著學員完成話劇、舞蹈、小品等節目,每周末晚上和班長們去檢查內務、並進行講評。我們還針對學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參照大學時國防生管理實施細則,制定了連隊學員量化評比實施細則。
2019年4月,我又接到了專業授課的任務。雙崗的工作著實辛苦,一周四十節密集的專業課安排,再加上是跨專業教學,我肩上的擔子不可謂不重。
同時體驗到「副連長」和「教員」的工作,我驚訝地發現,以前嚮往自由的我,竟開始有點喜歡壓在身上的那種厚重責任感和獲得感了。
2019年6月,學兵畢業離隊。回到單位後,我如願成為了一名文職教員,感受過「不自由」的現役軍官帶兵的事務繁雜和責任重大,也感受過「相對自由」的文職教員的備課講課的諸多不易之後,我對現在的崗位有了更多的思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地暴發了。授課期間,我只能全程佩戴口罩。繁重的課堂少了面部表情的加持和情緒的調動,沉悶無比。學員都是些十八九歲的小夥子,疫情面前,擔心戀人、放不下家人,更牽掛著受疫情影響的人民。這種現狀下,個別自制力不好的學員跟不上課程進度,使得整個訓練效果大打折扣。
怎麼去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呢?我開始主動想辦法。每天上課之前,我都會聊到國家對疫情的控制,給他們吃下一顆「定心丸」。課後,我和學員談心交心,總結「00後」學員的喜好,抽時間在各大平臺了解學習最新熱點,並在課堂上穿插運用,創造出更多的課堂互動。取得一定效果後,我更進一步,以朋友和大哥哥的身份,深入學員之中,關注學員疫情期間的身心健康,了解他們業務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
為了提高班裡學員的成績,我還發出了「懸賞令」,成績95分及以上者,獎勵KFC全家桶一份。小夥子們果然爭氣,合訓班的兩名學員,以95分和95.5分的微弱優勢,令賀教員我順利破財。
付出終有回報。最終,我和辦公室前輩所帶的班級成功拿下了「優勝教學班」的殊榮。
當我欣喜地將班級所取得的成績告訴父親時,電話那頭又沉默了。後來,聽姐姐說,父親再也沒有聊到我轉改文職人員的事。這個沉默,或許就是默許吧!
有機會成為「空軍藍」,我卻轉身成為了「孔雀藍」。這個選擇,我並不後悔。從前的逃避,意外讓我找到了喜歡的工作。從事著自己熱愛的事業,承擔著自己應盡的職責——儘管它單一重複、平凡普通,但我有熱情、有感情,便無謂秋冬春夏。「空軍藍」也好,「孔雀藍」也罷,兩種「顏色」並不影響「自由」。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真正心靈上的自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身著「孔雀藍」,我將繼續前行。
【以上文字整理:周政】
來源:南部空軍 作者:賀慧 周政
責任編輯:唐詩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