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微柳江 發布日期:2020-12-02 10:29 【字體:大中小】
慈姑是我們冬季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特別是過年的時候,來一道慈姑紅燒肉、乾鍋慈姑雞、慈姑燜牛肉,還有炸慈姑片,那果真是舌尖上的美味。眼下正是冬慈姑收穫上市的季節,連日來,百朋鎮的萬畝冬慈姑喜獲豐收,農民採挖慈姑忙。
12月1日,記者在百朋鎮五九屯、寺門屯一帶的田間地頭看到,到處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慈姑田裡,村民們彎著腰,在泥土裡拔苗、挖泥,再把一個個又肥又白的慈姑挖出來裝到桶內,動作十分嫻熟。
正在一邊清洗慈姑的種植戶韋鳳冠告訴記者,從11月中旬開始,她就陸續採挖一些慈姑到市場上賣了,如今她的慈姑已經收穫過半了。因為今年慈姑市場好,又有經紀人來到田間收購,根本不愁賣。趁著這幾天價格還可以,她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到田裡採收慈姑。「今年我種了四畝慈姑,這兩天價格多高點,兩塊五兩塊六左右一斤,比去年高多了。」韋鳳冠說道。
「自己老了,又沒有人手挖,我都是請他們幫忙挖的。早上早早就來田裡面挖了,現在估計挖得300多斤左右。我們都是收完蓮藕繼續種慈姑,比種其他的作物好多了,種植時間短、效益快。」年近70歲的村民覃炳珍笑呵呵地向記者介紹,他種植慈姑已有五六個年頭了。由於慈姑種植用肥少、成本低、好管理,今年天氣又比較好,病蟲害少,產量高,一畝可以收3000斤左右,比去年高得多了。
隨著慈姑的新鮮上市,一些本地經紀人的身影也奔忙于田間地頭收購慈姑,過秤、裝車、外運……覃兆永就是這些本地經紀人中的一員。他告訴記者,半個月前就陸續有村民開始採挖慈姑,高峰期一天可以收購一萬斤左右,主要銷往北海、貴港、廣東等地,預計春節前後基本採挖完。「收了很多天了,現在價格天天漲,一斤兩塊五、兩塊八、三塊都有。我一天能收五六千斤,但是沒有那麼多貨。」
近年來,百朋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深入挖掘農村經濟發展潛力,採用雙季蓮藕套種慈姑的生產模式,讓「春藕—秋藕」一年兩熟向「春藕—秋藕+(套種)慈姑」一年三熟水生蔬菜生產模式跨越,較大幅度地提高農田的綜合效益,實現農民增產增收,推動了當地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據悉,目前百朋鎮雙季蓮藕套種慈姑的套種率已達60%以上,慈姑已成為當地的一項特色產業,全鎮慈姑種植面積達到一萬畝,慈姑畝產1800~2000斤,平均畝產值在5000元以上。個大、勻稱、品質好的慈姑遠銷區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