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農生學院「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工作室發展基於動力學補償...

2021-01-08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資環系2017級本科生張芷清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熱力學領域權威期刊Energy上發表題為「Investigation of kinetic compensation effect in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torrefaction: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es」的學術論文。Energy是Elsevier旗下知名期刊,其最新JCR影響因子為6.082,熱力學領域排名為3/60。論文的通訊作者是農生學院蔡均猛老師,合作者包括農生學院碩士生段涵琦(共同第一作者),南京林業大學碩士生張佑君同學,東莞理工學院郭曉娟老師,英國阿斯頓大學餘熙老師,南京林業大學張興光老師,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博士生Md. Maksudur Rahman。

 

開發利用生物質資源對於環境我國能源短缺矛盾,減少化石能源消耗,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生物質原料具有含水量和含氧高、能量密度低、吸溼性強、難於粉碎、流動性差等確定,給生物質的收集、處理、儲存、運輸及轉化帶來問題。作為生物質預處理技術的一種,烘焙能有效改善生物質燃料特性,提升其熱化學轉化性能。生物質烘培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是生物質烘焙機理探究、系統設計、工藝優化及工業化應用的基礎。

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參數(尤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是解析生物質烘焙動力學機理的關鍵。研究小組採用經典反應級數動力學模型描述單個溫度下生物質烘焙實驗數據時發現,存在多組參數集均能很好描述實驗數據,且它們的指前因子和活化能之間存在動力學補償效應,即指前因子的對數是活化能的線性函數。將各溫度下動力學解析結果綜合分析,研究小組發現各溫度下的動力學補償效應擬合直線相交於一點,其相交點的數值與同時考慮多個溫度下烘焙動力學實驗數據時的優化求解結果非常接近。這說明,可以利用動力學補償效應求解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參數。在動力學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小組還利用Eyring理論計算了生物質烘焙過程的熱力學參數,其可用於生物質烘焙反應熱與烘焙過程熱效率的計算分析。研究小組開發的基於動力學補償效應的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方法可拓展用於其他固體有機廢棄物的熱化學轉化反應分析中,豐富了化學動力學的方法體系。

 

張芷清於2019年初加入蔡均猛老師領銜的「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創新工作室,開展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及熱力學機理的研究。本論文是她加入工作室後的第二篇論文(第一篇:Energy, 2020, 201, 117648.)。工作室致力於生物質熱化學轉化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在農業工程、能源與燃料和化學工程等領域的期刊上發表SCI論文40餘篇,總被引2300餘次,其中3篇為ESI高被引論文。工作室十分注重對學生科研規範的引導,科研方法的訓練,創新思維以及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論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60544220313979

相關焦點

  • 交大農生學院「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室本科生發表...
    近日,上海交大農業與生物學院「生物質熱化學轉化」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室的催化熱解研究論文被Springer旗下的SCI期刊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錄用(論文題名:Reaction Chemistry and Kinetics of Corn Stalk Pyrolysis without
  • ...工作室發展基於動力學補償效應的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農生學院蔡均猛老師,合作者包括農生學院碩士生段涵琦(共同第一作者),南京林業大學碩士生張佑君同學,東莞理工學院郭曉娟老師,英國阿斯頓大學餘熙老師,南京林業大學張興光老師,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博士生Md. Maksudur Rahman。
  • 上海交大燃燒能源研究團隊最新成果為生物質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近日,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燃燒能源研究團隊在化學化工領域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發表題為「Evidence of phenolic pool as a key intermediate for zeolite-catalyzed lignin pyrolysis」的論文
  •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2021年MEM招生與培養簡介
    快速總覽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開始招生啦!!以下招生簡章原文招生詳情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工程管理碩士開始招生啦!!本專業依託上海交大強大的理工科基礎、雄厚的管理學科力量以及化學化工學院的學科優勢,整合相關專業優秀教師及眾多行業資深教師的師資力量,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校友資源、產業服務平臺及國際合作交流等多渠道資源。
  • 上海交大水熱氧化技術助餐廚垃圾變身電力能源—新聞—科學網
    特別是生活垃圾處置,一直是上海的老大難問題。 6月5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環境學院金放鳴教授團隊利用水熱氧化技術率先進行了利用該技術燃燒處理生活垃圾用於發電的新研究並成功運用用於實踐。 二十年技術攻關破解有機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難題 傳統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採用填埋處理和焚燒處理。
  • 上海交大教授:沒有火的燃燒 讓有機垃圾變成無汙染的寶
    上海交大教授:沒有火的燃燒 讓有機垃圾變成無汙染的寶 原標題:   央廣網上海6月5日消息(記者吳善陽)暑氣漸升,夏天到了,生活垃圾的處理隨著氣溫的上升逐漸成為一個大問題,而生活垃圾處理得不好,將極大影響大型城市風貌。
  • 生物質熱解的動力學特性研究
    利用這些基礎的動力學參數,計算出生物質熱解的動力學特徵值——反應速率常數k,活化熵△S≠,活化焓△H≠,活化 Gibbs自由能△G≠,以及空間位阻因子P。用這些動力學特徵值可以深入地了解反應過程和機理,預測生物質熱解的反應速率以及難易程度。生物質是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在中國稻殼、玉米秸稈和木屑這3種生物質的儲量非常豐富。
  • 廣州地化所解析生物質熱化學過程氮組分的演化與源端調控
    由於生長生物固氮和加工利用外源添加氮作用,生物質氮組分含量一般排序:林業剩餘/廢棄物(0.1-0.5 wt.%) < 農業秸稈(0.3-2.0 wt.%)< 工業及城市有機固廢(1.5-9.0 wt.%)。生物質是一類可再生資源,經有邊界燃燒方式實現熱能利用,是基於目前技術發展水平的最直接有效資源化方式。
  • 生物質熱化學過程氮組分演化與源端調控獲進展
    10月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獲悉,近兩年來,該所研究員王新明團隊的詹昊博士及其合作者莊修政博士等人,聚焦氮組分含量較高的農業和工業生物質,解析了生物質熱化學過程氮組分的演化與源端調控。相關研究發表於《化學工程》《清潔生產》《燃料》《燃料過程技術》,並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項和實用新型專利1項。
  • 廈門大學發展了可控光催化生物質選擇轉化方法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野教授課題組與程俊教授課題組合作,在生物質光催化選擇轉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調控TiO2表面結構以控制生物質轉化途徑的新方法,率先實現多種木質纖維素平臺分子的光催化還原選擇性調控,獲得高產率的加氫產物(精細化學品)或偶聯產物(燃料前驅體)。
  • 西安交大:將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
    該公司創辦人是來自西安交大機械學院的彭年才教授。面對疫情,西安交大有不少像彭年才這樣的科研工作者,正努力把科技勢能轉化為戰「疫」動能,在防疫抗疫中積極貢獻力量。 成果:服務一線 守衛健康 「1月12日,拿到基因序列之後,我們第一時間啟動了研發工作。」彭年才說,他帶領團隊在最短的時間裡開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設備和試劑。
  • 生物質能源發展的關鍵在哪?
    然而,縱觀我國生物質能產業,雖然資源前景不容小覷,經過多年發展也取得一定成績,但因一直無法跨越原料收集成本高,以及轉化技術不經濟、產業附加值低兩大根本性障礙,導致當前生物質能利用形式單一,利用率低下、產業規模較小。
  • 新能源體系之:生物質轉化技術與應用研究進展
    充分利用現代新技術,將生物質能進行轉換,對於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體系,促進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及改善生態環境具有重大意義。本文論述了利用熱化學轉化和生物化學轉化將生物質進行轉化利用的技術,介紹了利用這些新技術在生物質發電、製取乙醇、甲醇、氫氣、沼氣等燃料方面的應用前景。
  • 農村生活垃圾生物質熱解和燃燒氣相數值模擬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為模擬周圍湍流氣體中生物質顆粒的熱化學轉化和交互作用,提出了生物質熱解和燃燒的數值模擬方法。反應混合氣模擬氣相質量、動量和能量交換的氣體粒子交互作用包括在雙向耦合項中。
  • 交大科技力!
    文章作者 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副教授王治國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工作室首席科學家、教授高靜懷為共同通訊作者,中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王大興教授級高工、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教授Dengliang Gao為共同作者。
  • 我國生物質氣化技術概況與發展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介紹了我國生物質氣化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生物質氣化供氣、發電的基本工藝流程。同時,在簡述生物質氣化的概念及其轉化方式基礎上,著重論述了生物質氣化技術在國內的研究及應用現狀,並對生物質氣化技術所需要的關鍵技術裝備及原理等以圖示出。0引言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國民經濟的基本支撐。
  • 安泰MBA校友會受邀參訪上海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探討合作交流
    2020年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MBA校友會(以下簡稱「校友會」)受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下簡稱「交大科技園」)盛情邀請,由校友會副會長周國來帶隊,秘書長蔣悅煒、副秘書長楊怡、常務理事孫崇理、高翔以及秘書處辦公室吳璟怡、羅湘一行前往科技園閔行園區—創想600座談交流。
  • 復旦、上海交大化學自招考試指導
    上海交大2013年面向上海自主招生人數達500人左右,估計將按比例分配給三種組合(數物英、數語化、數語英),其中的一項組合為「數學、語文、化學」,這不僅為化學考生提供了考試的權利,相對於前幾年更有利於化學考生,因為過去的交大試卷是物理內容佔70%,化學只佔30%,今年化學與物理平等了,同時,語文的相對區分度也沒有外語那麼大,考生化學和數學好是很有優勢的。
  • 溼垃圾投入,有機肥產出,今天上海交大完成首套水熱資源化溼垃圾...
    經過數年技術研發,上海交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金放鳴教授團隊的「溼垃圾水熱氧化技術」終於有望實現產業化。今天,「試車」已經9天的第一臺連續式水熱資源化溼垃圾技術裝置投料運行成功,日處理溼垃圾量為100噸。
  •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召開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2月31日,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發展論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召開。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院工會主席王新靈以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師。